第一百三十九章 《韓非子》又多了三篇新故事

趙括終於明白,爲什麼貴族們,大多都願意庇護自己的門客好友了。

他看着這位驚懼的小吏,終於是想起了他,他曾經坐在董成子的馬車上,擔任車右,帶頭衝鋒。還記得,董成子來拜訪自己的時候,這位小吏也曾給自己送過禮物,跟隨董成子來看望過自己。趙括愣住了,他複雜的看着跪在地面上的小吏,咬牙切齒的質問道:“您爲什麼要這樣做呢?”

“若是缺少錢財,爲什麼不跟我說?難道我會吝嗇於賞賜有功的將士嗎?當初曾保護柏仁百姓的勇士,爲什麼成爲了害民的惡鬼?”

榮緩緩擡起頭來,看着面前的趙括,猶如觸電般的移開了視線,抿着嘴角,卻還是沒有能說出話來。

“您犯下的是可以被殺死的罪行,我沒有殺您,不是因爲您曾追隨我作戰,也不是因爲您是董成子的賓客,是因爲您交代了自己的罪行,沒有頑抗。我要罷免您的職務,將您送到邯鄲,讓負責刑法的董成子,來對您進行判決。”,趙括說着,看向了自己的一位門客,說道:“將他送去邯鄲。”

門客上前,扶起了榮,榮只是低着頭,一言不發,或許,他已沒有臉面對趙括,榮就這樣被帶走了,周圍的百姓們瞪大了雙眼,趙括說要爲他們做主,他們還以爲,馬服君是要訓斥這些官吏,可是沒有想到,馬服君直接罷免了他,甚至,還想要殺死他!這是百姓們多少年都不曾見到過的奇事。

趙括再次看向這些百姓的時候,臉上又浮現出了笑容,他將百姓們召集到身邊,隨即就要坐下來,門客們急忙要爲他送上坐席,趙括也不接受,他不顧泥濘,直接就坐在了耕地邊上,又讓衆人也坐下來,門客們相繼坐下,百姓們顫抖着,卻不敢坐,馬服君又勸說了幾句,他們方纔逐一坐在了趙括的身邊。

“請二三子不要擔憂,我知道有很多事耽誤了農忙,我會上諫上君,讓他減少各地的稅賦...我聽聞,在五畝大的住宅田旁,種上桑樹,上了五十歲的人就可以穿着絲綢了。雞鴨豬狗的繁殖飼養,不要錯過時節,上了七十歲的人就可以經常吃到肉食了,一家一戶所種百畝的田地,不誤農時得到耕種,數口之家就不會鬧災荒了。”

“我會下令,不許任何人耽誤農時,請二三子多種桑樹,我會送來家禽的幼崽,請圈養的時候不要錯過時節,辛勤勞作,就不用擔心明年的災荒...若是有官吏欺凌二三子,耽誤農時,請二三子派人趕往馬服,我會親自前來,幫助二三子。”

站在不遠處的韓非,看着坐在百姓之中,溫柔的叮囑他們的馬服君,心裡瞬間有些感動,臉上洋溢着笑容。

“請問這裡的賢人?”

聽到馬服君的質問,百姓們交流着,過了片刻,方纔說道:“鄉野有個喚作卜的年輕人,他是孝順父母,關愛鄰舍的賢人,曾經在外遊學,認識文字。”,趙括點了點頭,又問道:“那他在什麼地方呢?”,從不遠處站起了一個靦腆的年輕人,大概是因爲鄉人的誇讚而有些害羞,朝着馬服君行禮拜見。

趙括點了點頭,說道:“在我沒有回到邯鄲之前,就請您來擔任鄉邑正,帶領百姓們耕作,懲治懶惰的人,獎賞有功的人,榮積累的財富,是屬於百姓的,請您現在就將他院落裡的糧食,牲畜等還給百姓,這些事,我都交給您了。”,卜認真的點着頭,朝着趙括再次俯身行禮。

隨後,卜就離開了,趙括就坐在這裡跟百姓們繼續攀談,詢問他們所遇到的困難,以及農桑的問題,那些上了年紀的老者,撫摸着鬍鬚,顫顫巍巍的告訴趙括:“這裡的荒地很多,可是沒有足夠的人來耕作。”,如今百姓所遇到的難題,跟未來的不同,將來的百姓是沒有可以耕作的土地,而現在的百姓卻是因爲耕作技術不發達,而沒有辦法通過土地來養活家庭。

趙括忽然想起了什麼,他說道:“我聽聞,人失,牲畜失,放上一段時間後,可以用在耕地上,能夠增加收成。”,聽到趙括的話語,百姓們非常的驚訝,面面相覷,有幾個年長者卻急忙說道:“馬服君說的事情,我曾聽說過,聽聞秦人用失澆灌耕地,收成就能很好。”

“那您爲什麼不效仿呢?”,趙括更加的驚訝,他一方面是驚訝與原始肥料的出現,又驚訝與這些人明明知道爲什麼還不用呢?年長者搖着頭,無奈的說道:“有地位尊貴的人說:這樣種出的糧食是骯髒的,是不乾淨的,只有惡臭的西邊蠻夷纔會食用這樣的糧食,不許我們效仿。”

原來趙國貴族這麼早就開始追求綠色無害食物。

趙括沉默了片刻,搖着頭說道:“若是覺得不乾淨,他們可以不吃,不用理會這些人。”

卜很快就清點出了榮的家產,榮的錢財似乎都用來與貴族結交,家裡的牲畜,儲存的糧食反而並不多,卜在進行分配的時候,趙括也在一旁看着,他是想要看看這位年輕人,到底有沒有擔任小吏的能力,不得不說,這位被當地的鄉人所舉薦的賢人,的確還是不錯的,在進行分配的時候,做到了公平公正。

趙括點了點頭,又說自己在巡查各地之後,還會回來,這才駕車離去,他想前往的地方還有很多,不能在這裡逗留。

百姓們站在道路邊上,看着遠去的馬服君的馬車,俯身長拜。

直到馬車都消失的不見了蹤影,他們也沒有起身。

趙國的郡縣制並沒有真正的完成,不僅是在稱呼上,就是在當地的官吏身上,也能體現出來,縣城與鄉邑幾乎都沒有什麼區別,唯一的區別,可能是縣城的城牆要高大一些,鄉邑的城牆相對要矮小。用城牆來劃分縣城與鄉邑,這實在是有些可笑。而地方之間的距離也很遙遠。

或許是趙括的威懾力太大,趙括從邯鄲趕往武安的道路上,每到一個鄉邑,就已經有小吏學着廉頗的模樣,赤裸着上身,揹着荊棘來乞求趙括的原諒,自從廉頗創造了這種謝罪的辦法之後,這辦法就成爲了趙國的一種時尚,一種謝罪的風格,只是,看着這些跪在地面上,臉上卻並沒有多少歉意的小吏,趙括只覺得,他們的行爲是侮辱了廉頗。

趙括還是沒有殺死這些人,他罷免了這些人的職務,又讓當地人選出能夠讓他們信服的人,來擔任當地的小吏。韓非跟他分析,這裡的小吏都是武安令所安排的,這肯定是武安令不想被連累,所以將這些小吏推出來,想要斷絕自己的責任。韓非繼續說道:“等我們趕到武安城的時候,縣令會押着他親自處置的縣中惡吏來見您。”

事實又一次證明了韓非的推測。

當趙括來到了武安城的時候,果然,武安令出城迎接,而在道路兩旁,都是些跪在地上瑟瑟發抖的罪犯。趙括髮現,韓非在這些方面真的是擁有驚人的直覺。縣令喚作趙緒,與趙括一樣,也是一位公室子弟,他跟那些底層小吏不同,他是受到趙王任命的官,趙括如今有王令,可以殺死他,但是不能找人替換他的位置。

因爲任命縣以上的上下大夫,這就是趙國的王權。

自從知道趙括攜帶王令出發的消息之後,趙緒就非常的害怕,他只是一個小貴族,憑藉着自己的口才,結交了不少的朝中大臣,通過他們的舉薦,得到了趙王的賞識,做到了如今的縣令,他很精通察言觀色,在自己擔任縣令之後,他就幫國中貴族,將他們的門客任命爲吏,鄉吏榮,就是他巴結董成子的產物。

爲了更好的與這些貴人結交,平日裡這些小吏無論做了什麼,他都沒有去理會。直到他聽聞馬服君要懲治各地的惡吏,帶着大王的命令,離開了邯鄲城,那一刻,趙緒手腳冰涼,險些一頭栽倒,李牧在鎮守武安的時候,他曾經跟李牧詢問過馬服君的事情,李牧說:馬服君仁義,愛民,正直,不會放過任何的惡人。

在後來,他又在武安的城頭親眼看到了那幾十萬大軍廝殺的慘況,親眼目睹了趙括擊退了戰無不勝的秦國白起。

他害怕極了,他知道自己所縱容的那些,若是被趙括所發現,他一定會殺掉自己,而被這樣的君子所殺掉,那他註定成爲一個被後人唾棄的小人。在惶恐之餘,他又聽聞榮被抓,趙緒即刻下令,調查縣中危害百姓的惡吏,又迅速將他們全部抓捕,哪怕是以後國中貴族爲難自己,也不能就這樣死在馬服君的手裡。

死在別人的手裡都可以,唯獨不能死在馬服君的手裡。

當趙括的馬車停下來,那杆馬服旗飄揚着的時候,趙緒卻看到了一架戰車,戰車上染血的馬服旗,拿着寶劍朝着自己衝來的馬服君,趙緒一個哆嗦,再次睜開雙眼,卻是馬服君微笑着站在自己的面前。趙緒急忙俯身行禮,趙括將他扶起,方纔笑着說道:“我認識您,您是趙緒,當初險些跟着李牧喪命。”

不知爲何,趙緒心裡忽流過一道暖流,他點了點頭,笑着說道:“我與您同宗,是您的晚輩。”,看着面前起碼比自己要大二十歲的“晚輩”,趙括有些說不出話來,趙緒的出身並不高,也沒有貴族的矜持,他擠出笑容來,開始奉承馬服君的仁義與勇氣,趙括只是笑了笑,跟着朝着城中趕去。

趙緒指着道路上那些人,說道:“他們都是武安城內的惡吏,他們的罪狀我都已經羅列出來了,稍後就交給您來觀看。”,趙括點了點頭。

趙緒想要宴請趙括,趙括卻並沒有急着進他的院落,反而是在武安城內,跟百姓們聊了起來,趙緒膽戰心驚的跟隨在他的身後,這些百姓很多都是當初跟着趙括出征的將士,此刻看到馬服君,格外激動,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將自己所知道的事情都說了出來,他們最怨恨的幾個惡吏,好在都已經跪在了道路邊上。

沒有人指責縣令,這讓趙緒鬆了一口氣。

終於,趙括坐在了縣令府邸裡,縣裡的官吏們圍聚周圍,門客們站在他們的身後。趙括看着趙緒,親切的說道:“您是一位好官,並沒有做出危害百姓的事情,對於那些惡吏,您也進行了處置,這是非常對的...”,趙括看着衆人,又說道:“我所要說的道理,是治國的道理。”

“國家的強盛,是看他的耕地裡能出產多少糧食,看他能召集多少士卒,看他的百姓是否能勤勞的耕作,是否能英勇的殺敵。百姓,纔是國家的根本啊,富貴的人認爲百姓卑鄙,隨意的欺凌,沒有百姓的耕作,富貴的人也一定會餓着肚子,沒有百姓來服役,再富貴的人也會落到被敵人殺死的地步。”

“所以保護百姓,這不是爲了仁義道德,這是爲了自己而可以做的事情。百姓們過的富裕,國家的戶籍才能增加,糧食纔會變多,百姓們感懷與富貴者的恩德,纔會拿起戈矛來爲國家作戰,減少地方的徭役,增加當地的戶籍,督促百姓們進行耕作,給與他們恩惠,這是富貴者能保持高貴的道理。”

“當初我的父親殺死了平原君的門客,平原君要處置他的罪行,他說:趙國因爲這些人的緣故而敗亡,您是趙國的宗室,如果趙國滅亡,您能繼續如今的富貴嗎?我所要說的,就是這件事,庇護危害百姓的官吏,或者自己來欺凌百姓,耽誤農時,這是讓趙國走向滅亡的事情,趙國滅亡,難道趙國的官吏不會成爲敵人的奴隸嗎?”

“我聽聞,有種鳥喚作鴆,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可是有的人覺得自己口渴,就要喝下這樣的酒而讓自己毒發身亡。我聽聞,有種鳥喚作...金鵝,它每天都能生下一顆金蛋,可是貪婪的人爲了早些得到金蛋而殺死金鵝取走它腹中的卵。這難道跟我所說的不是一個道理嗎?”

“治國的道理,就是如此,地方的官吏能夠盡到自己的職責,能夠呵護趙國的百姓,那趙國就一定會強大起來,這是對官吏們只有好處而沒有壞處的事情。”,趙括認真的說着,而背後的韓非卻是在迅速的記錄着他的言行,韓非一直都喜歡寫一些各地的趣事,而這次趙括的言語裡,就讓他想到了可以被自己記錄下來的兩件蘊含着道理的故事。

趙括說完了這些,忽然解下了腰間的玉佩,遞給了趙緒,趙括笑着說道:“這是上君賞賜給我,因爲我帶領將士擊退了敵人,如今我想要賞賜給您,因爲我只是保護了武安城一次,而您卻可以保護它更久。”,趙緒顫抖的手接過了趙括遞來的玉佩,茫然的看着趙括那陽光的笑容,忽然,趙緒跪倒在了地面上。

“馬服君...我有罪...我沒有能履行職責,我爲了結交貴者,縱容他們的門客...我並不是您所想的君子,我抓捕那些惡吏,也是因爲害怕遭到您的懲罰,我不配得到您的賞賜和誇讚,都是我的錯...”,趙緒跪在趙括的面前,嗚咽得說着,眼淚不斷的掉落在地面上,衆官吏紛紛起身,驚訝的看着這一幕。

韓非奮筆疾書,太好了,第三件故事來了。

第四百三十六章 若有來生第二十八章 趙國多義士第一百七十二章 白起老矣,尚能飯否?第兩百七十九章 雄才偉略的兩位君王(感謝定orz一的盟主)第四百八十七章 冒頓出使西域?第一百七十九章 終結者?穩固者?第一百九十三章 桃李滿天下第兩百零一章 應侯之禍第四百八十章 南征百越第兩百三十二章 在真理之中死去第三百六十七章 寒冬蕭瑟第四百零三章 趙門弄墨第兩百零一章 應侯之禍第一百一十七章 范雎的最強援軍第三百七十五章 針對騎劫的陰謀第一百九十九章 西門豹治鄴第兩百五十七章 與寡人恭候馬服君歸家第一百一十七章 范雎的最強援軍第四百一十一章 道德與法第八十七章 秦人誠不我欺第一百二十六章 戰後的美好風景第一百六十九章 趙七月第三百零三章 只誅首惡第兩百六十章 呼吸聲與歡笑聲第一百二十六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二合一)第兩百六十章 呼吸聲與歡笑聲第四百二十九章 燕國的覆滅第四百八十八章 永別了,最後一位國相第一百零八章 公元前259年的羊肉泡饃第三百一十一章 嬴政登基第一百九十四章 圍秦救楚(感謝從世俗而來的盟主)第兩百七十八章 即將結束的時代第四百零四章 衛霍第六十五章 活捉趙括第一百四十四章 魏無忌的血色盛宴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括的軟肋第四百三十七章 最後的頑強第十四章 家有慈母我和我的家鄉第兩百九十七章 五國聯軍第四百零六章 並非易事第一百三十一章 應侯或鍋侯第一百六十一章 未來的秦王與未來的范雎第四百九十三章 擡起頭來迎接死亡第四百五十八章 漢才秦用第四百九十章 魏國的老酒鬼,你聽到了嗎?第十八章 憶廉頗壯時第四百七十七章馬服君的新孫第四十九章 得道者多助第四百一十三章 根本就沒有白起,又或者...第兩百一十章 驚天密謀第三百三十八章 馬服君與聯軍的碰撞第兩百六十五章 該給他們什麼爵位呢?第兩百五十七章 與寡人恭候馬服君歸家第三百六十八章 有才無德第一百九十章 老秦人從不缺明君第一百七十七章 如此微不足道的我第一百七十一章 道貌岸然關於前幾章引起的爭議第三百五十四章 過去與未來第四百一十八掌 通讀馬服書的老單于第十九章 勇士之心第一百一十四章 楚國的冬季第三百三十四章 亡秦啊!!第四百二十九章 燕國的覆滅第二十一章 您是小人第兩百九十六章 秦王三年第兩百四十二章 長安君之死(上)第八章 何以至此第五十七章 我很害怕第一百五十六章 我真不是教育家第四百七十五章 高皇與霸王第四十五章 最大的成效第三百六十三章 墨家大師括第一百二十章 帶來毀滅的王令第九十一章 傷痕累累七月發新書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蠻夷之間的決鬥第一百六十六章 毆王一拳第四十一章 河對面的長平上架感言(我是不是發早了)第四百四十一章 能者多勞第一百三十三章 來自趙國的老賊第一百七十一章 道貌岸然第四百二十五章 三老制和孝悌制第四百九十章 魏國的老酒鬼,你聽到了嗎?第四百二十八章 勇士之後第一百二十七章 只有將能聽懂的相語第三百六十六章 亡魏之策第一百七十八章 學醫能救戰國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邯鄲城的歡樂時光第兩百七十九章 雄才偉略的兩位君王(感謝定orz一的盟主)第一百五十五章 別傷害寡人的馬服君第四百五十五章 你這是大秦還是大漢?第三百九十四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河戰役第三百六十九章 你無恙?第兩百六十六章 請您來擔任國相第五百零一章 一人一嘴可滅一國
第四百三十六章 若有來生第二十八章 趙國多義士第一百七十二章 白起老矣,尚能飯否?第兩百七十九章 雄才偉略的兩位君王(感謝定orz一的盟主)第四百八十七章 冒頓出使西域?第一百七十九章 終結者?穩固者?第一百九十三章 桃李滿天下第兩百零一章 應侯之禍第四百八十章 南征百越第兩百三十二章 在真理之中死去第三百六十七章 寒冬蕭瑟第四百零三章 趙門弄墨第兩百零一章 應侯之禍第一百一十七章 范雎的最強援軍第三百七十五章 針對騎劫的陰謀第一百九十九章 西門豹治鄴第兩百五十七章 與寡人恭候馬服君歸家第一百一十七章 范雎的最強援軍第四百一十一章 道德與法第八十七章 秦人誠不我欺第一百二十六章 戰後的美好風景第一百六十九章 趙七月第三百零三章 只誅首惡第兩百六十章 呼吸聲與歡笑聲第一百二十六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二合一)第兩百六十章 呼吸聲與歡笑聲第四百二十九章 燕國的覆滅第四百八十八章 永別了,最後一位國相第一百零八章 公元前259年的羊肉泡饃第三百一十一章 嬴政登基第一百九十四章 圍秦救楚(感謝從世俗而來的盟主)第兩百七十八章 即將結束的時代第四百零四章 衛霍第六十五章 活捉趙括第一百四十四章 魏無忌的血色盛宴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括的軟肋第四百三十七章 最後的頑強第十四章 家有慈母我和我的家鄉第兩百九十七章 五國聯軍第四百零六章 並非易事第一百三十一章 應侯或鍋侯第一百六十一章 未來的秦王與未來的范雎第四百九十三章 擡起頭來迎接死亡第四百五十八章 漢才秦用第四百九十章 魏國的老酒鬼,你聽到了嗎?第十八章 憶廉頗壯時第四百七十七章馬服君的新孫第四十九章 得道者多助第四百一十三章 根本就沒有白起,又或者...第兩百一十章 驚天密謀第三百三十八章 馬服君與聯軍的碰撞第兩百六十五章 該給他們什麼爵位呢?第兩百五十七章 與寡人恭候馬服君歸家第三百六十八章 有才無德第一百九十章 老秦人從不缺明君第一百七十七章 如此微不足道的我第一百七十一章 道貌岸然關於前幾章引起的爭議第三百五十四章 過去與未來第四百一十八掌 通讀馬服書的老單于第十九章 勇士之心第一百一十四章 楚國的冬季第三百三十四章 亡秦啊!!第四百二十九章 燕國的覆滅第二十一章 您是小人第兩百九十六章 秦王三年第兩百四十二章 長安君之死(上)第八章 何以至此第五十七章 我很害怕第一百五十六章 我真不是教育家第四百七十五章 高皇與霸王第四十五章 最大的成效第三百六十三章 墨家大師括第一百二十章 帶來毀滅的王令第九十一章 傷痕累累七月發新書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蠻夷之間的決鬥第一百六十六章 毆王一拳第四十一章 河對面的長平上架感言(我是不是發早了)第四百四十一章 能者多勞第一百三十三章 來自趙國的老賊第一百七十一章 道貌岸然第四百二十五章 三老制和孝悌制第四百九十章 魏國的老酒鬼,你聽到了嗎?第四百二十八章 勇士之後第一百二十七章 只有將能聽懂的相語第三百六十六章 亡魏之策第一百七十八章 學醫能救戰國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邯鄲城的歡樂時光第兩百七十九章 雄才偉略的兩位君王(感謝定orz一的盟主)第一百五十五章 別傷害寡人的馬服君第四百五十五章 你這是大秦還是大漢?第三百九十四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河戰役第三百六十九章 你無恙?第兩百六十六章 請您來擔任國相第五百零一章 一人一嘴可滅一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