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逐漸模糊的未來

楚國王宮裡。

楚王皺着眉頭,聽着春申君的建議。在聽完春申君的提議之後,楚王下意識就覺得這不可行,他將黃歇視爲朋友,也就不會像其他諸侯王那樣在意大臣的情緒,他直截了當的說道:“您這提議不行啊,寡人能用麼?”,黃歇早就想到了他會這麼說,他看着楚王,詢問道:“爲什麼不能用呢?”

“且不說楚國本就是與周王室不和,就是其餘諸侯,也根本不把周王室放在眼裡,尊王攘夷?是要尊哪個王?攘哪個夷?寡人就是蠻夷!”,楚王有些不悅的說道,黃歇忽然笑了起來,搖着頭,說道:“周王室根本就不重要,所謂尊王攘夷,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任何一個邦國,都無法單獨面對秦國的進攻。”

“如今的秦國,與趙,魏,韓,楚,齊都已經接壤,完全可以攻打任何想要攻打的國家,這些諸侯們畏懼秦國的強大,聚集在一起。楚國想要討回被秦國攻佔的土地,光憑自己的力量,要如何去應對秦國呢?”,黃歇問道,楚王皺着眉頭,沒有回答,他是不會承認楚國不如秦國的。

黃歇認真的說道:“何況,諸侯互相征伐,百姓民不聊生,同室操戈,這是最不應該的,楚國作爲旁觀者,當懷着仁義的心,勸和諸國,只有諸國聚集起來,停止征戰,這纔是天下人的福氣啊。”,楚王皺着眉頭,還是不爲所動。

黃歇繼續說道:“由楚國來出面,遣使諸國,讓諸國停止戰爭,和平相處,但凡有違背者,楚國將帶領其他諸國的軍隊共同討伐,這難道不是對天下人都有利的事情嘛?天下人苦於戰爭已經很久了,若是楚國能帶來和平,天下人定會仰慕楚國的仁義,會有更多的賢才前來,諸侯也都會尊敬楚國。”

“呵,戰爭豈是如此輕易就結束的呢?”

黃歇搖着頭,說道:“秦趙魏韓燕,剛剛結束了戰爭,短時間內無法再發動戰事,聽聞齊國是婦人執政,更是不會輕易發動戰爭,楚國也需要恢復國力,無論楚國出不出面,征戰都是會平息一段時間的,而臣想要做的,就是讓楚國從如今的局面中獲得更大的利益。和平只是暫時的,這誰都知道,可現在他們無力發動戰爭,也就只能保持和平了。”

楚王這才點了點頭,又問道:“再往後又該怎麼樣呢?”

黃歇回答道:“我們想要停止戰爭,擬定盟約,趙國與魏國是一定會答應的,因爲秦國虎視眈眈,他們無法抵抗秦國,需要我們的幫助,如果趙國,魏國,楚國要擬定盟約,韓國也一定加入,因爲他不敢違背這三個國家,齊國一直都想要與各國結交,停止戰爭,休養生息,所以齊國也一定會答應。”

“那燕國...”

“我有一位門客,喚作朱英,我準備派他出使燕國,他是不會辜負使命的人。”

楚王笑着,說道:“如此一來,那就形成六國與秦國對峙的局面?”

“不,我楚國向來與秦國交好,怎麼能帶領六國與秦國對峙呢?”,春申君反問道,他笑了笑,看着驚訝的楚王,說道:“我們也要派人去秦國,邀請秦國也入盟,停止征戰,與諸國和平相處。”,楚王憤恨的說道:“范雎會將您派出的這位使者殺掉的。”

“那樣的話,就是秦國想要跟六國對峙,這就不是楚國的想法,而是秦國自己的選擇啊。”

“那秦國要是結盟呢?”

“那就讓秦國來主盟,保持諸國的和平。”,黃歇說道。

楚王認真的想着,卻還是搖了搖頭,說道:“即使您能形成六國同盟,六國只有面對秦國的威脅才能合作,而楚國想要主動進攻秦國,或者秦國不發動戰爭的話,同盟就是形同虛設,毫無作用啊。”,黃歇就好像是聽到了什麼笑話,肆意的大笑了起來,捂着肚子,笑出了眼淚。

“您怎麼會覺得秦國會停止征戰呢?秦國的法律,秦國的耕作,秦國的一切都是爲了戰爭而存在的...他是不會停止征戰的,若是他停止了征戰,如今的秦國一定會因此而滅亡。”,黃歇大聲的說道。

楚王一愣,思索了許久,方纔點了點頭,說道:“寡人聽從您的吩咐,就按您所說的去辦吧。”

說完,他又問道:“像這樣的事情,是不是應該去請教荀子?”

黃歇搖着頭,說道:“荀子在楚國招收弟子,傳授學問,這是更加重要的事情,楚國會得到很多的賢才,請您不要因爲其他的瑣事而打擾他。”

楚王答應了。

.......

魏王王宮裡,魏王同樣也是在與自己的重臣們商談大事。

龍陽君,平原君,段乾子三人坐在魏王的面前,段乾子非常的畏懼龍陽君,有龍陽君坐在這裡,他是不敢多說什麼的,只能是不斷的奉承魏王的賢德,而龍陽君也只是盯着面前的段乾子,主要的問政,是在魏王與平原君之中進行的,平原君的心情格外的複雜,說起來,他與其他的宗室不同,他是很愛趙國的。

這種愛可能要超過魏無忌對魏國的愛,魏無忌是一個大大咧咧的人,就算是無法返回自己的國家,只要能喝點酒,他就很開心,起碼,他看起來很開心,他有一羣願意跟隨他的門客,這些門客並不介意他們的家主是在魏國還是趙國,故而,魏無忌在趙國很快就平靜了下來,並且幫着趙國處理政務。

而趙勝就有所不同了,他比信陵君要年長,對故土的愛戀可能也就更濃厚一些,他本來是並不想要擔任魏國國相的,只想要回去,可是,魏王對他非常的尊敬,不斷的送給他美酒,美人,各種寶物,趙勝接受了魏王的恩惠,貴族的禮節要求他必須要有所反饋,故而,他成爲了魏國的國相。

魏王對趙勝還是非常信任的,在他看來,趙勝是一個值得信任的賢人,何況趙王並不喜愛他的這位仲父,那他完全可以留下來爲自己所用,龍陽君告訴魏王,趙勝在魏國,他麾下那些傑出的門客也都會爲魏國效力,其中包括向公孫龍這樣有名的賢人,所以請一定要留下他。

魏王看着面前的趙勝,虛心的跟他請教治國的學問。

趙勝飲了一口酒,方纔對答道:“魏國剛剛經歷了戰敗,所以應該與周圍的國家交好,一起來抵禦秦國的進攻,要趁着沒有戰爭的時候,提升自己的國力,應對將來規模更大的征戰。”,魏王非常的開心,點着頭,又詢問他魏國該如何提升國力,趙勝認真的說道:“對於多生孩子的家庭,應該減少他們的稅賦,給與賞賜。”

“對於勤勞耕作的農夫,多紡織布匹的婦女,也可以適當的進行賞賜,並且將這件事告訴魏國的所有人,在有獎賞的情況下,魏國的人丁,糧產,肯定都會得到提升,這是秦國之所以強盛起來的辦法,我發現您的王宮非常的奢侈,有很多珍貴的寶物,如果您能用這些寶物來鼓勵農桑,鼓勵生育,魏國是一定會強大起來的。”

聽到趙勝的建議,魏王下意識的看向了龍陽君。龍陽君示意了一下趙勝,魏王這才反應過來,急忙笑着站起身來,朝着趙勝俯身長拜,趙勝被魏王的舉動給嚇了一跳,急忙起身,扶起了魏王,魏王認真的看着他,說道:“寡人有您這樣的賢才來輔佐,還有什麼可以擔心的呢?”

趙勝的心裡,着實是有些感動,他遲疑了許久,方纔說道:“臣不會辜負您的信任。”

魏王便將治理國家的事情交給了趙勝,又賞賜了他五十匹良馬,十位美人。

在這個時候,基本各國都確定了自己未來的方向,有的選擇養精蓄銳,有的選擇變法圖強,有的選擇合縱連橫,有的選擇全力內政....不知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歷史的走向忽然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轉折,七國的未來也都被雲霧所遮擋住了。只是,強大的依舊強大,而不夠強大的,還在宴請賓客。

......

韓非領着那些盜賊來到了趙括的身邊,這些盜賊們朝着趙括的方向俯身大拜,而韓非卻乞求趙括能夠寬恕他們的罪行,趙括不曾想到,像韓非這樣治法的人,竟也會說出寬恕這幾個字,趙括的門客們都很困惑,只有趙括,是非常理解韓非的。這些人的確是來自與韓國。

他們是被拋棄的上黨人,秦國在進攻上黨的時候,殺掉了上黨中所有抵抗的韓人,其餘韓人害怕遭受到秦國的屠殺,只能四處逃亡,最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韓國拒絕這些百姓返回韓國,韓國的貴族竟然覺得:他們大批的逃回韓國,會讓韓國吸引秦國的目光,使得韓國處於危險的局勢。

所以,這些被拋棄的韓人,就只能四處流浪,趙國是歡迎韓人的,可是戰爭牽連到趙地的時候,這些韓人只能繼續跑,他們找不到任何收納自己的地方,只能沿路乞食,甚至是搶劫。在趙括表示不會追究他們圍殺自己的罪行之後,這些賊寇們從四面八方接來了自己的親人。

那些是婦孺和孩童,都是韓人,有幾個孩子,甚至腹部都已經凹進去了,讓人不忍直視。作爲韓國宗室的韓非,對這些賊寇,心裡定然是複雜的,有痛恨,有愧疚,有自責,更多的應該是爲自己不能救下自己的國人而痛苦。看着那些孩童膽怯的目光,看着抱着他們的母親眼裡的淚花,趙括再次沉默了下來。

“戈!”,趙括叫道。

戈回過頭來,看着趙括,趙括對他說道:“我有些累了,就在這裡停留休息罷,把儲備的糧食拿出來,我要開宴席,款待這些從韓國趕來的客人。”,戈瞪大了雙眼,想要說些什麼,看了看不遠處的韓非,只好低下聲說道:“馬服君,我知道您憐憫他們,可是他們只是盜賊,甚至,他們都不是趙國的盜賊。”

“我們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我們儲備的糧食也不多,若是分給他們,我們要怎麼辦呢?”

“我會派出騎士,從前方的鄉邑里換取糧食,您就聽我的吧,我已經很久沒有設宴了。”,趙括認真的說道,戈沉默了下來,搖着頭,走向了後方。很快,門客們就下了駿馬,下了馬車,鋪了坐席,點了篝火,有門客拿出了燒餅,有門客拿出了粟米,衆人都開始忙碌了起來。

那些韓人只是在遠處眼巴巴的看着,不敢靠近。

戈正在生着火,看到那些忽然變得膽怯的韓人,憤怒的罵道:“看什麼啊,還不來幫我?!”

韓非成爲了他們的翻譯,韓人也參與了進來,孩子想要拿起燒餅,卻被母親重重的打在手中,無奈的哭了起來,天色漸漸的昏暗了起來,而飯菜的香味卻是飄揚在這野外,是不是有惡狼經過,狄總是拿個木棍,瘋狂的敲打着地面,將這些惡狼嚇走,他吹噓說:他在六七歲的時候,就已經在野外與狼搏鬥了。

邯鄲奢華的王宮內,點燃着明亮的火燭,趙王舉起了酒盞,朝着周圍的羣臣示意,羣臣們大笑着,瘋狂的撕咬着羊肉,縱然吃不下也要吞下去,用飯量來展現自己的勇武,有武士在最中間表演起來,武士披甲,手持利劍,跳着誇張的舞步,彼此面對面的跳躍着,不斷的尋找破綻,貴族們不斷的叫好,咕咚咚的飲下了酒水。

樂師們奏響了音樂,有貴族唱起了雄渾的唐風,在最中間表演的武士用短劍狠狠朝着對方砍去...

“碰~~”

戈手中的短劍狠狠撞在了狄的盾上,兩人彼此跳開,在篝火的照耀下,兩人警惕的看着對方,圍繞篝火轉了起來,周圍的門客們紛紛叫好,趙括坐在上位,啃着燒餅,懷裡還坐着一個韓國的小傢伙,韓人與門客們坐在這泥濘的土地上,全力的啃食着這能夠活命的口糧,眼裡閃爍着淚光,圍繞在篝火的周圍,終於,他們發出了爽朗的笑聲,露出了罕見的笑容。

韓人溫柔的唱起了家鄉的歌謠,門客們用短劍擊打着盾來爲他們奏樂。

韓非站在趙括的身後,看着這一切,伸出手,揉了揉雙眼。

隨後,他露出了一個趙括般的笑容。

ps:主要是因爲寫到了一個轉折點,接下來就是七國的重新博弈,長平之戰也就結束了,所以這兩章需要考慮的東西很多,就花費了挺長的時間。這些天一直在評論區看到你們偷偷誇我,我非常的開心。

可是,就算你們把我誇上天,我也不會加更的——歷史系之狼

第八十四章 魏王的愛情第三百九十七章 什麼是楚王啊?第四百九十二章 趙括家的草原雄主第四百一十章 秦漢最大的區別第一百七十章 禮尚往來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子一怒第五百零二章 回家第四百八十六章 山地游擊戰之父第二十一章 您是小人第八十章 您是想換車還是換我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城?攻心!第兩百八十九章 上君令我離開第一百九十二章 仁義武安君第八十一章 持劍者有罪第五十二章 名望之盛第四百二十二章 馬服君所代表的東西第一百一十七章 范雎的最強援軍第十章 應侯范雎第一百四十章 他改變了趙國第兩百八十七章 給我留一個吧第三百七十六章 叛賊的同夥第四百二十二章 馬服君所代表的東西第四百章 倉頡篇第三十五章 攔路送糧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只是個卑鄙的小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圍秦救楚(感謝從世俗而來的盟主)第四百四十六章 趙括嫁女第三百五十六章 永別了,春申君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只是個卑鄙的小人第三百八十八章 破趙者括也第一百六十六章 毆王一拳第一百八十五章 重要和不重要的事情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王天下的戰略第一百三十章 一個結巴的韓國青年第兩百零七章 趙括的愛情第兩百二十章 忌憚之心第五百零四章 徐福面聖第七十六章 戰第五十三章 一個輪子的車第兩百七十三章 荀子的教學辦法第四百零四章 衛霍第三百九十一章 馬服第兩百五十章 互訴(感謝鬼欲的盟主)第三百三十八章 馬服君與聯軍的碰撞第一百七十九章 終結者?穩固者?第兩百九十七章 五國聯軍第一百零五章 許歷有女第三百三十二章 老將軍的不幸第三百四十四章 韓國的滅亡(下)第三百九十五章 王頭槌!王頭槌!第一百二十二章 詩經,唐風,揚之水第四百三十五章 最強陣容第一百七十七章 如此微不足道的我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位兒子的復仇第三十八章 豎子趙括第一百二十四章 武安君與信陵君的初次邂逅第九十一章 傷痕累累第一百九十六章 這纔是殺人啊第四百八十八章 永別了,最後一位國相第一百八十二章 邯鄲城的歡樂時光第兩百五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兩百三十九章 趙姬與藝第二十章 趙相齊人田單第三百六十九章 你無恙?第三百章 條件滿足,已成功激活第兩百九十二章 呂不韋之德第十一章 睚眥必報第兩百二十九章 虞卿啊,虞卿第四百四十三章 趙括的解放女性計劃第一百八十一章 馬服邑的幸福生活第三百九十九章 馬服山的愛情傳說第三百四十四章 韓國的滅亡(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請能退敵?第三百二十五章 孤獨的等待者第一百二十二章 詩經,唐風,揚之水第七十七章 柏仁之戰第三百八十二章 燕地豪俠第一百四十章 他改變了趙國第三十章 一舉必要多得第一百六十六章 毆王一拳第四百二十六章 變法將自己變沒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括的軟肋第一百三十二章 投其所好第四百六十三章 開心的李斯第四百一十章 秦漢最大的區別第五十五章 亡國之危第五十五章 亡國之危第四十一章 河對面的長平第兩百九十章 我拿你當兄弟第四百九十一章 前往西域的貿易之路第三百六十七章 寒冬蕭瑟第四百二十六章 變法將自己變沒我和我的家鄉第兩百六十六章 請您來擔任國相第兩百六十四章 《桃山論》第兩百三十七章 韓王妙計安天下第四百五十五章 你這是大秦還是大漢?第三百三十三章 驅逐姬丹第三百九十五章 王頭槌!王頭槌!第一百一十五章 趙國的武安君
第八十四章 魏王的愛情第三百九十七章 什麼是楚王啊?第四百九十二章 趙括家的草原雄主第四百一十章 秦漢最大的區別第一百七十章 禮尚往來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子一怒第五百零二章 回家第四百八十六章 山地游擊戰之父第二十一章 您是小人第八十章 您是想換車還是換我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城?攻心!第兩百八十九章 上君令我離開第一百九十二章 仁義武安君第八十一章 持劍者有罪第五十二章 名望之盛第四百二十二章 馬服君所代表的東西第一百一十七章 范雎的最強援軍第十章 應侯范雎第一百四十章 他改變了趙國第兩百八十七章 給我留一個吧第三百七十六章 叛賊的同夥第四百二十二章 馬服君所代表的東西第四百章 倉頡篇第三十五章 攔路送糧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只是個卑鄙的小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圍秦救楚(感謝從世俗而來的盟主)第四百四十六章 趙括嫁女第三百五十六章 永別了,春申君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只是個卑鄙的小人第三百八十八章 破趙者括也第一百六十六章 毆王一拳第一百八十五章 重要和不重要的事情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王天下的戰略第一百三十章 一個結巴的韓國青年第兩百零七章 趙括的愛情第兩百二十章 忌憚之心第五百零四章 徐福面聖第七十六章 戰第五十三章 一個輪子的車第兩百七十三章 荀子的教學辦法第四百零四章 衛霍第三百九十一章 馬服第兩百五十章 互訴(感謝鬼欲的盟主)第三百三十八章 馬服君與聯軍的碰撞第一百七十九章 終結者?穩固者?第兩百九十七章 五國聯軍第一百零五章 許歷有女第三百三十二章 老將軍的不幸第三百四十四章 韓國的滅亡(下)第三百九十五章 王頭槌!王頭槌!第一百二十二章 詩經,唐風,揚之水第四百三十五章 最強陣容第一百七十七章 如此微不足道的我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位兒子的復仇第三十八章 豎子趙括第一百二十四章 武安君與信陵君的初次邂逅第九十一章 傷痕累累第一百九十六章 這纔是殺人啊第四百八十八章 永別了,最後一位國相第一百八十二章 邯鄲城的歡樂時光第兩百五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兩百三十九章 趙姬與藝第二十章 趙相齊人田單第三百六十九章 你無恙?第三百章 條件滿足,已成功激活第兩百九十二章 呂不韋之德第十一章 睚眥必報第兩百二十九章 虞卿啊,虞卿第四百四十三章 趙括的解放女性計劃第一百八十一章 馬服邑的幸福生活第三百九十九章 馬服山的愛情傳說第三百四十四章 韓國的滅亡(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請能退敵?第三百二十五章 孤獨的等待者第一百二十二章 詩經,唐風,揚之水第七十七章 柏仁之戰第三百八十二章 燕地豪俠第一百四十章 他改變了趙國第三十章 一舉必要多得第一百六十六章 毆王一拳第四百二十六章 變法將自己變沒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括的軟肋第一百三十二章 投其所好第四百六十三章 開心的李斯第四百一十章 秦漢最大的區別第五十五章 亡國之危第五十五章 亡國之危第四十一章 河對面的長平第兩百九十章 我拿你當兄弟第四百九十一章 前往西域的貿易之路第三百六十七章 寒冬蕭瑟第四百二十六章 變法將自己變沒我和我的家鄉第兩百六十六章 請您來擔任國相第兩百六十四章 《桃山論》第兩百三十七章 韓王妙計安天下第四百五十五章 你這是大秦還是大漢?第三百三十三章 驅逐姬丹第三百九十五章 王頭槌!王頭槌!第一百一十五章 趙國的武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