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南征百越

如今的趙括已經很少親自出面,國內大小事情,都是由韓非李斯等人來處置,韓非總是不安分,提出各項制度,要求完成制度上的變革,而李斯就要老實多了,他只是聽從於皇帝,皇帝說什麼,他照辦就好了。大概是因爲秦朝沒有“獨尊法家”的緣故,廟堂上流動着諸多不同的思想。

各派的賢才都在廟堂裡佔據着一定的位置,他們互相“征伐”,有些時候,就是韓非也不能擊敗他們所有人,趙括先前的新政完全落在了這些人的手裡,最直接的繼承者就是韓非,韓非繼續發展趙括的諸多政策,李斯負責落實。在兩位丞相的帶領下,趙括的諸多政策,又衍生出了諸多不同的道路。

從前趙括一言九鼎,沒有人敢質疑,沒有人提出自己的建議來,服從他就可以了,而如今趙括不再插手,韓非的威望不足以讓所有大臣閉嘴,故而爭吵就不能避免了,不過,趙括是樂於看到如此局面的。廟堂裡的爭吵並非是後來的黨爭,不是因爲你的身份而反對你,是因爲你的思想來反對你。

某種程度上,這也是百家學派在廟堂裡的爭執,在治國理念上的交流與發展,趙括就覺得,比起死氣沉沉的廟堂,如今的廟堂剛剛好,皇帝或許不是這麼認爲的。皇帝還是覺得,廟堂裡衆人本分,各司其職,這是最好的,太多的爭議,讓很多事情的進度都變慢了,這同樣也是李斯的看法。

這些人追求效率,對什麼百家思想,什麼交流發展卻是不在意的。

可是不在意也沒有辦法,廟堂裡沒有任何一個學派能佔據獨尊的位置,皇帝又不能不用這些人,各個學派都對秦國有很大的用處,這些學者們也都是大秦的寶物。趙括安心在家,就連學校的事情,他都交給了成蟜來負責。在趙括的心裡,中學是培養基本官吏的地方,他有意將中學打造成學室,讓平民也能通過中學來得到參與考試的機會,故而中學的事務還是非常繁瑣的。

到如今,大秦已經在各郡設立啓蒙的小學,同時設立了三座中學,三座中學分別在咸陽,鄭,邯鄲三座城池。趙括也開始準備設立大學的事務了。大學可就不同了,大學在趙括的心裡就是一個高級學術研究基地,百家學派的學者可以在這裡搞學術研究,同時可以培養出一批最高級的人才。

類似稷下學宮,卻又有不同之處。

趙括在咸陽郊外找到了一處空地,這裡位於咸陽東北郊,靠近桃山,趙括挑選了許久,終於看中了這個地方,這裡依山傍水,遠離鬧市,趙括覺得在這裡修建大學是最適合的。在趙括決定了地方後,李斯很快就招集了人手前來修建,趙括本來是不願意修建的太奢華,可是架不住李斯的勸諫。

李斯認爲,這裡將會遠超稷下學宮,將成爲大秦最高的學術機構,百家諸子聚集在這裡,不知會培育出多少三公九卿,這裡必須要足夠奢華,要能夠呈現出大秦對學者們對人才們的重視,趙括也就沒有反對了。李斯做事,從不含糊,而這次的修建工作,又是直接派給了趙括的女婿,蒙毅來負責。

很快,這裡就開始動工修建,不知道的還以爲皇帝是要在這裡修建一個新的王宮,李斯一次性動用了咸陽近六萬的百姓前來修建,這樣的規模也是嚇到了趙括,不過,咸陽的百姓們很久都沒有進行徭役,這不算是繁重徭役,趙括還是可以接受的。同時,來負責修建的女婿還給趙括帶來了一個好消息,他很快就要有外孫了。

趙括的心情自然也就愈發的好了。

破土修建還是需要很長的一段時日,在這期間,李斯已經運來了足夠的建築材料,而一座全新的規模極爲龐大的學宮正在緩緩成形。趙括心裡卻明白,大學最重要的並非是他的建築,不是他有多奢華,就想稷下學宮,他之所以出名是因爲坐在裡頭的人,而不是他的規模有多大。

想要辦好這一所高級的學術機構,這裡就必須要有足夠的,坐的住的人,趙括就開始爲這件事奔波了起來,趙括最先找到了呂不韋,呂不韋此刻已經是病的無法下榻,可是他聽聞大學即將建立,他可以在裡頭擔任祭酒的時候,卻忍着病痛坐了起來,呂不韋是非常願意來幫助趙括的。

趙括隨即又找了韓非,墨家的吾滏,農家的幾個弟子,展逝世之後,接替他位置的是一個喚作捕的咸陽農夫,然後就是儒家的幾個人,包括荀子的弟子陳囂,而其他學派,趙括也是寫信邀請,如陰陽家的,道家的,趙括沒有夾雜任何的個人情緒,無論是不是他喜歡的學派,他都派人去邀請。

當然,他也沒有忘記黃石公,他派人前往下邳,將邀請書交給黃石公,讓他也前來。

趙括就是想要將百家聚集在這裡,將這裡搞成一個高級的人才培養基地,而他自己當然也是要坐鎮在這裡的。前來的學子們可以自由的學習百家的思想與理念,吸收百家的主張,想來這裡一定會變得非常熱鬧。就在這樣的忙碌之中,時日一天天的過去了,扶蘇尚且還在各地巡視,趙康卻又回來了一次。

趙康回來,也是有原因的,其中的原因,卻不能被外人所知道。

趙康回來,第一件事就是見自己的妻,夫妻兩人,許久不見,感情卻也沒有因此而變得淡薄,趙康在對女人的問題上,倒算的上忠貞,不像嬴政那樣,除卻茗,已經有了兩個妾。趙康從始至終都只是有韻一個人。兩人見面寒暄,還來不及親熱,韻就讓趙康去拜見父親,回家後只顧着妻卻忘記了父親,這是不合乎禮法的。

趙康雖然從不在乎什麼禮法,可還是決定去拜見父親。

老父親正坐在院落裡讀書,趙康大笑着闖進來,趙括擡起頭看了他一眼,又低下頭來看書,趙康有些尷尬,坐在了父親的身邊,“父親,您看到我回來,怎麼一點都不開心啊?”

“你怎麼忽然回來了?”

“我...這次回來是爲了戰事。”,趙康看了看周圍,忽然壓低了聲音。

趙括放下手裡的書,沉思了片刻,問道:“南越?”

趙康嚴肅的點着頭,他看了看周圍,有些驚訝的問道:“對了,修呢?韻說他在您這裡....”,趙括還沒有來得及回答,就有人叩響了門,“修回來了!”,趙康笑着,跳了起來,就過去開門,門外卻是站着兩個士卒,士卒看到趙康,急忙俯身行禮,隨即有些複雜的說道:“請武成侯前往縣衙領人....”

趙康呆愣了片刻,他轉過身來,看着父親,問道:“領什麼人啊?”

“呵,我還以爲你對這很熟悉呢。”

趙康似乎明白了,臉色漲紅,他從院落裡找出了條木棍,急匆匆的就離開了院落...與此同時,尚且不知大難臨頭的修,揉着自己受傷的臉頰,看着一旁的冒頓,有些不屑的說道:“你平日裡吹的天花亂墜,說什麼一人能打十個,今天七八個人,就把我們打成了這樣,你怎麼攔不住呢?”

“廢話,我們倆這個頭還不到人家的腰,能不捱打嘛?”,冒頓齜牙咧嘴的說着,又忍不住的吸了一口冷氣,他說道:“大父稍後又要讓我們抄寫秦律了吧,這次又是多少遍啊?都怪你,人家贏了就贏了唄,輸了還不認帳!”,修卻是高高的擡起頭來,他說道:“父親曾告訴我,任何時候都不能認輸!”

他們正說着呢,一個高大如熊的男人就衝進了縣衙,官吏們紛紛起身拜見,那一刻,修的臉色變得煞白,他瞪大了雙眼,小小的眼睛裡滿是絕望與無助,他喃喃道:“父親??”

“讓你打架鬧事!讓你敗壞我的名譽!”,趙康掄起了木棍,縣衙裡很快就傳出了哭嚎聲。

趙康丟棄了手裡的木棍,左手掐着修的耳朵,右手掐着冒頓的,拉着他們就往家裡走,這一刻,趙康是真正的明白了父親當初的痛苦,他大徹大悟,他黑着臉,說道:“再讓我知道你們倆鬧事,我就不會打的這麼輕了,我會讓你們倆個在榻上躺個三年!”,修和冒頓就這樣被扭送到了趙括的面前。

“大父~~”,修見到了趙括,頓時大哭了起來,撲到了他的身邊,可憐巴巴的看着他,又看着父親,趙括無奈的拍了拍他,冒頓也急忙跑到了他的身邊,趙括抱着兩個人,擡起頭來,看着憤怒的趙康,他說道:“康,算了,以後好好管教就可以了。”

“父親,您不知道這倆豎子有多囂張,遇到官吏都敢還手,要不是他們年紀小,早就該被拉出去斬首了!律法就不該容忍他們的行爲!”,趙康叫着,趙括卻冷笑了起來,“是嗎?那當初你做的事情都可以判車裂了!”,趙康頓時語塞,說不出話來。

趙修坐在內室裡,抄寫着書籍,揉了揉自己的屁股,他看着不遠處的冒頓,有些愧疚的說道:“是我連累了你,我也不知道父親回來了,不然,你也不會被打的那麼慘。”,冒頓沉默了片刻,他忽然笑了起來,他說道:“無礙...其實,有個人這樣管教你,也是不錯的...我還是很羨慕你的。”

“你羨慕個啥呀,等會回家了母親還得揍我一頓...”

........

“該殺...”,皇帝的臉色變得非常難看,額頭上隱約有青筋暴起,趙康坐在他面前,同樣的憤怒,他說道:“的確是該殺,這些南蠻子,我看他們是不想活了...居然敢截殺送往咸陽的貢品...我要將他們的頭顱砍下來當貢品!”,趙康這次回來,就是爲了百越的事情。

所謂的百越,就是長江以南沿海一帶,這裡居住的原住民部落被先秦中原人稱爲越人,因其支系部落衆多,故稱爲“百越”,但百越本身並非民族共同體,其後裔族羣的祖先不同,有大禹(漢族)、雄王(京族)、布洛陀(壯族)、袍隆扣(黎族)等等,故而百越是一個地理上的部落聯盟體。

百越部落大體分爲東越(又稱東甌或甌越)部落、閩越部落、南越(亦稱南粵)部落、西甌部落(有說西甌屬南越的分支)、雒越部落等幾個部分,其中東越部落、閩越部落、南越部落屬漢族先民,而西甌部落、雒越部落則是京族、黎族等民族的先民。他們在春秋戰國時形成了方國,可是國家體系雜亂。

部落分散,沒有統一的君王,廟堂沒有什麼職權,整個社會都是相對寬鬆的,不過這裡的發展水平倒是不算太低,在秦國滅亡了楚國後,就曾有大臣提議征服百越地區,將這裡也納入版圖之中,只是,趙括當初是反對這提議的。百越的部落分散,疆域又大,況且那裡的地形複雜,環境惡劣,要征服這裡,那要動用多少人?

要四十萬?要五十萬?加上後勤,加上損耗,那秦國的損失就實在太大了,而且這對剛剛結束戰爭的中原地區來說,也不是一件好事,故而,趙括反對征戰。到了如今,秦國雖然沒有與百越開戰,可是暗地裡的摩擦還是存在的。尤其是當年有不少的楚國貴族逃到了百越地區...

當然,百越也並非是上下一體,也不是都對秦國有敵意,先前,就有幾個部落願意上貢秦國,自願成爲秦國的郡縣,可是他們送出去的貢品,卻在半路上被劫走了,人也被殺死了。這對皇帝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挑釁,而對趙康而言,則是一個砍人頭的機會,趙康正愁着自己沒有辦法升到徹侯呢,滅了百越,這功績夠不夠自己升級??

“北軍也是操練了一段時日了,若是朕將北軍交給你...”

“那我就去將百越部落的各個酋長的頭顱都砍下來給你當貢品!”

ps:兄弟們,我身體狀況非常的差,右眼非常痛,偶爾會一片漆黑,啥也看不到,加上這心臟時不時的劇痛,我有些擔心,想去大城市檢查一下身體,不知道你們能不能給我一兩天的假期。我想做個徹徹底底的體檢,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第九章 遣使何方第四百四十三章 趙括的解放女性計劃第一百九十七章 荀子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第一百九十六章 這纔是殺人啊第三百二十七章 信陵君已死,出兵第五百零五章 海外探索第一步第三百一十八章 繚第三百六十章 您不是獨自一人第四百八十四章 你想比一下國力嗎?第四十五章 最大的成效第四百七十九章 現在知道了嘛?第四百一十二章 挾趙括以抵秦國第兩百章 武安君與信陵君的第二次邂逅第一百二十五章 魏無忌之難第四百零九章 匈奴之殤第四百四十一章 能者多勞第四百九十章 魏國的老酒鬼,你聽到了嗎?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只是個卑鄙的小人第六十一章 大軍開拔第一百二十八章 羣英璀璨的趙國第四十二章 若是我家少君在第六十二章 燕人的情況第一百二十九章 名氣最大的楚國縣令第一百三十八章 令人髮指(感謝無奈錯愛的盟主)我和我的家鄉第九十四章 王宮內最後一位賢良(感謝蒙毅123的盟主)第六十章 重新編制第一百八十八章 馬服君的軍事理論第五章 請斬我首第兩百五十五章 這是爲了保護您第三百零一章 絕望的百姓需要救星第七十九章 言而有信第四十六章 我是楚人的兒子第三百二十四章 在這一年,魏國死掉了第九章 遣使何方第四百零一章 不讓人省心第一百九十八章 寡人之於國也第五百零四章 徐福面聖第兩百四十三章 長安君之死(下)第九十六章 白起,白起,白起第三百七十七章 拯救大將騎劫第兩百六十二章 弱小就是最大的錯第一章 破趙者括也第一百二十六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二合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羣英璀璨的趙國第六十三章 劍指北方第兩百一十二章 清君側第四百一十七章 主力與偏師第兩百零二章 我們的瑰寶第兩百九十五章 廉頗和李牧的失敗第八十五章 仁者無敵第十八章 憶廉頗壯時第四百五十四章 我大秦農業無敵第四百三十七章 最後的頑強第七十三章 劍不出則鏽第一百三十章 一個結巴的韓國青年第兩百八十六章 璀璨的星辰( 感謝流風雪若的盟主)第兩百七十一章 與衆不同第八十八章 戰事結束第兩百六十三章 六國現狀第一百四十一章 長不大的孩子第兩百零八章 她會是我的母親嘛?第九十五章 使者的末日(感謝抵不過蒼涼的盟主)第兩百七十章 火熱的心第七章 曾母投杼第一百二十六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二合一)第七十三章 劍不出則鏽第三十四章 君子與小人第兩百八十九章 上君令我離開第四百五十九章 我的叔叔劉季第兩百三十二章 在真理之中死去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爭與友誼第四百三十四章 從不曾滅亡的六國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城?攻心!第一百八十七章 白起來了第六十五章 活捉趙括第一百五十四章 可能我是個仁義的人吧第三百章 條件滿足,已成功激活第四百三十四章 從不曾滅亡的六國第兩百一十八章 一語道破第一百九十七章 荀子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第三百二十五章 孤獨的等待者第四百二十八章 勇士之後第二十八章 趙國多義士第兩百七十四章 英勇的燕王第兩百一十六章 二三子,你們的馬服君回來了第兩百六十二章 弱小就是最大的錯第六十三章 劍指北方第一百六十四章 韓人有什麼呢?第一百四十五章 不要小看任何人第十章 應侯范雎第四百三十章 商朝是我們的,思密達第一百一十四章 楚國的冬季第三百七十五章 針對騎劫的陰謀第二十九章 我天下無敵第兩百二十三章 趙括的婚禮第一百四十六章 小人的想法與君子的作爲第一百三十八章 令人髮指(感謝無奈錯愛的盟主)第四百七十章 大秦幼兒園的留學生第九章 遣使何方
第九章 遣使何方第四百四十三章 趙括的解放女性計劃第一百九十七章 荀子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第一百九十六章 這纔是殺人啊第三百二十七章 信陵君已死,出兵第五百零五章 海外探索第一步第三百一十八章 繚第三百六十章 您不是獨自一人第四百八十四章 你想比一下國力嗎?第四十五章 最大的成效第四百七十九章 現在知道了嘛?第四百一十二章 挾趙括以抵秦國第兩百章 武安君與信陵君的第二次邂逅第一百二十五章 魏無忌之難第四百零九章 匈奴之殤第四百四十一章 能者多勞第四百九十章 魏國的老酒鬼,你聽到了嗎?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只是個卑鄙的小人第六十一章 大軍開拔第一百二十八章 羣英璀璨的趙國第四十二章 若是我家少君在第六十二章 燕人的情況第一百二十九章 名氣最大的楚國縣令第一百三十八章 令人髮指(感謝無奈錯愛的盟主)我和我的家鄉第九十四章 王宮內最後一位賢良(感謝蒙毅123的盟主)第六十章 重新編制第一百八十八章 馬服君的軍事理論第五章 請斬我首第兩百五十五章 這是爲了保護您第三百零一章 絕望的百姓需要救星第七十九章 言而有信第四十六章 我是楚人的兒子第三百二十四章 在這一年,魏國死掉了第九章 遣使何方第四百零一章 不讓人省心第一百九十八章 寡人之於國也第五百零四章 徐福面聖第兩百四十三章 長安君之死(下)第九十六章 白起,白起,白起第三百七十七章 拯救大將騎劫第兩百六十二章 弱小就是最大的錯第一章 破趙者括也第一百二十六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二合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羣英璀璨的趙國第六十三章 劍指北方第兩百一十二章 清君側第四百一十七章 主力與偏師第兩百零二章 我們的瑰寶第兩百九十五章 廉頗和李牧的失敗第八十五章 仁者無敵第十八章 憶廉頗壯時第四百五十四章 我大秦農業無敵第四百三十七章 最後的頑強第七十三章 劍不出則鏽第一百三十章 一個結巴的韓國青年第兩百八十六章 璀璨的星辰( 感謝流風雪若的盟主)第兩百七十一章 與衆不同第八十八章 戰事結束第兩百六十三章 六國現狀第一百四十一章 長不大的孩子第兩百零八章 她會是我的母親嘛?第九十五章 使者的末日(感謝抵不過蒼涼的盟主)第兩百七十章 火熱的心第七章 曾母投杼第一百二十六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二合一)第七十三章 劍不出則鏽第三十四章 君子與小人第兩百八十九章 上君令我離開第四百五十九章 我的叔叔劉季第兩百三十二章 在真理之中死去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爭與友誼第四百三十四章 從不曾滅亡的六國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城?攻心!第一百八十七章 白起來了第六十五章 活捉趙括第一百五十四章 可能我是個仁義的人吧第三百章 條件滿足,已成功激活第四百三十四章 從不曾滅亡的六國第兩百一十八章 一語道破第一百九十七章 荀子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第三百二十五章 孤獨的等待者第四百二十八章 勇士之後第二十八章 趙國多義士第兩百七十四章 英勇的燕王第兩百一十六章 二三子,你們的馬服君回來了第兩百六十二章 弱小就是最大的錯第六十三章 劍指北方第一百六十四章 韓人有什麼呢?第一百四十五章 不要小看任何人第十章 應侯范雎第四百三十章 商朝是我們的,思密達第一百一十四章 楚國的冬季第三百七十五章 針對騎劫的陰謀第二十九章 我天下無敵第兩百二十三章 趙括的婚禮第一百四十六章 小人的想法與君子的作爲第一百三十八章 令人髮指(感謝無奈錯愛的盟主)第四百七十章 大秦幼兒園的留學生第九章 遣使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