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勇士之心

秦人又發動了進攻。

當狄將這個消息帶來的時候,趙括並沒有驚訝,自從戈與他分析過後,他大概就已經猜出了秦人的打算,秦人並不是真心的想要議和,而是要藉着議和的名義來分解六國,斷絕趙國的外援。大概是因爲自己在這泥潭之中就像是個局外人,看的比較清楚,在度過了剛剛到來此處的茫然期之後,趙括能夠想到的也就更多了。

難怪在歷史上沒有一個國家來救援,愣是看着趙國全軍覆滅,當然,他們或許也懷着坐山觀虎鬥的想法,秦雖強,可趙也並不弱,勉強算是雙雄,趙國軍隊並不少,在他們看來,這次的戰爭一定會兩敗俱傷,就是秦人戰勝,損失也會很大,可是,他們想不到,從這場戰爭之後,秦人就已經無法阻擋了。

不知道當他們的國家覆滅,像狗一樣被牽到秦王面前的時候,是否會後悔如今的決定呢?

趙人的歡笑,來的那麼快,去的也很快,僅僅是在半個月之內,那些笑臉都已經消失不見了,前線所需要的糧食劇增,家家戶戶都沒能留下多少糧食,這對於趙括這樣的富裕人家,倒不是什麼大問題,只是,對於那些家中青壯都在戰場上的貧苦人家來說,就是天大的禍患了。

馬服已經有人餓死了。

餓死的是一位老手藝人,這位是一個做鞋的能手,趙括也曾在他那裡做過鞋,那是一個少言寡語,老實本分的老頭。趙括聽聞這個消息的時候,整個人都呆愣了許久,看着一旁的監門,他問道:“我說過,家中沒有糧食的可以來找我,我可以救濟他們,怎麼會出現餓死的情況呢?”

趙去死沉默了許久,方纔說道:“他大抵是不願意來找您借糧。”

“寧願餓死也不要來借糧麼?”

“您是唯一能讓秦國畏懼的趙人,如果大家活不下去就來找您借糧,您要怎麼辦呢?我們的命不值一提,只希望您能吃飽喝足,我們的親人都在戰場上,只有您可以救下他們了。請您不要再提救濟的事情,我會親自上報邯鄲,請他們來救濟。”,趙去死說着,轉身就要離去,走了兩步,又停了下來。

“昨日傳來書信,我唯一的弟弟死在了丹河,他的同澤也沒有找到他的屍首,等您擊敗了秦人的時候,能不能派人幫我找到他的屍首?”,趙去死眼裡閃爍着淚光,滿懷期待的問道。

“好。”

.........

李牧再次來到了馬服鄉邑,只是,這次到來的時候,他再也沒有看到那些聚集在門口等待親人歸來的衆人了,他看到了那位不錯的鄉吏,鄉吏勉強擠出了笑臉,爲他放行,看着他那通紅的雙眼,李牧的心情也逐漸的沉重了起來。聽聞李牧再次趕來,趙括依舊是出門迎接。

李牧看到他,直接俯身長拜,趙括大驚,急忙將他扶起來,“您快起來,我怎麼能受您這樣的大禮呢?”

“請您寬恕我昨日的無禮行爲,我不知道戰事的兇惡,誇誇其談,現在才知道自己的舉止是多麼的可笑。”,李牧認真的說道,趙括一愣,方纔搖着頭說道:“您沒有什麼失禮的行爲,我也不曾怪罪過您,請您起來罷。”,李牧擡起頭來,趙括這才注意到,只是在一天之內,李牧身上就發生了很多的改變。

昨日的他,還是一個不服輸的傲氣少年,而在今天,他整個人有所收斂,就好像昨日那出鞘的寶劍,又被收到了劍鞘裡溫養,趙括覺得,當這柄劍再次被拔出來的時候,一定會更加的鋒利。兩人又回到了室內,李牧這才說道:“我昨日聽聞了秦人的軍法,又知道了上黨郡的地形,我的那些計策,是不可行的。”

趙括點着頭,說道:“想要擊敗秦人,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他思索了許久,方纔說道:“秦人懷着滅亡趙國的心思,是不會輕易放棄的,若是秦人的將領遲遲不能攻破趙國的防線,或許就有白起這樣的名將來接替,趙國之中,除了廉頗將軍,誰能阻擋他呢?”

“或許...國相可以,只是,他不願意啊。”

“國相?”,趙括一愣,隨即回想起來,上君以田單爲相...田單??趙括猛地站了起來,這不是那個弄火牛陣的麼?也是一個名將啊,對啊,他或許還真的可以接替廉頗,那爲什麼不讓他出陣呢?這麼一個名將,拿他來擔任國相這不是浪費麼?趙括雙眼一亮,說道:“如果能讓田單將軍去幫廉頗將軍,會怎麼樣呢?”

李牧有些狐疑的看着他,說道:“廉頗將軍與馬服君的關係很好。”

嗯?這又如何?

趙括仔細回憶,這纔想起了其中關鍵,自己的父親與田單的關係非常的不好,當初趙王要用田單來攻打燕國,父親全力勸阻,說田單是齊國人,哪怕被趙王用城池換了過來,他也只會想着齊國,趙國擊破燕國,這對齊國是沒有好處的,田單定然不會全力以赴,何況趙國又不是沒有將軍,怎麼可以用他呢?

可惜趙王沒有聽馬服君的話,在後來,馬服君又跟田單聊起了戰事,兩人大吵了一架,關係非常的惡劣。而廉頗與趙奢親近,自然與田單的關係不好,讓田單去幫廉頗,只怕兩人就要吵起來,戰事會更加的不順利。

兩人聊了片刻,李牧方纔說道:“我這次是因長者的吩咐,前來請您的。”

“不知是哪位長者啊?”

“是前國相藺相如,不知馬服子可曾知道?”

趙括能不知道麼?這位在後世的名聲可比你還要大啊,語文課本上的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趙括當年還全文背誦過呢!他有些驚訝的問道:“藺公竟還知道有趙括這個人嘛?”

“馬服子的賢名,在趙國是沒有人不知道的。”,李牧說着,問道:“馬服子要跟我去見藺公嘛?”,趙括哪裡有不答應的道理,吩咐戈準備好馬車,又告知了趙母一聲,他便跟着李牧離開了馬服鄉邑。越是接近邯鄲,趙括的心情也就越是沉重,在道路上,常常能看到倒在地面上祈求救濟的可憐人。

這一路上,趙括都在接濟這些人,將身上的錢幣全部花完之後,又跟李牧借了一些,速度並不快。

在趕到了邯鄲的時候,邯鄲愈發的死氣沉沉了,城門口也不再是昔日那個少年士卒,而是換上了一個發須全白的老卒,老卒佝僂着身子,神色恍惚,也沒有搭理進城的衆人,當趙括問道:“原先我來邯鄲,曾看到一位少年,不知他如今在哪裡呢?”

老卒頭也不擡的說道:“死了。”

邯鄲幾乎所有的食肆都關了門,城池都看不到幾個人,只是趙括這一行人緩緩走着。

終於,趙括見到了那個名垂青史的勇士,在他的腦海裡,這是一個聰明而狂傲的英俊文士,可是,並不是這樣,藺相如已經很年邁了,雖然他的年齡並沒有廉頗大,可他已經站不起來了,就是跪坐的時候,也得有個老家臣在身邊扶着他,髮色灰白,乾瘦如柴,臉上佈滿了皺紋,這就是一個普通的老者。

“括,你可願意擔任將軍,擊破秦人?”

“廉頗將軍已經做的足夠好了,趙國沒有人能做的比他更好,爲什麼您也想要換掉他呢?”

“我並不想。”,藺相如搖着頭,又問道:“看來你並不願意啊,這是爲什麼?”

“我怕。”

“怕什麼?”

“怕死。”

“原來是個貪生怕死的人啊。”

“是啊,我不只是怕死,我更怕失敗,我連幾百人都沒有指揮過,讓我去指揮幾十萬士卒,爲他們的性命負責,我是不敢的,我怕我會葬送了他們,到時候,不知道會有多少人失去兄弟,失去兒子,失去良人,失去父親,我不敢想象,那些信任我,認爲我可以庇護他們的趙人,在得知我戰敗之後,會是多麼的絕望。”

“趙人都認爲我是拯救趙國的那個人,認爲我是趙國的希望,無比的信任我,他們錯了,括只是一個讀過些兵法的普通人,括並不是那個能夠拯救趙人的人。”趙括落寞的說道。

藺相如忽然笑了起來,他非常的開心,一個老者身上竟出現了少年那般陽光的笑容,“在從前,我也是覺得你並不是。可是現在,我覺得,你就是那個能夠拯救趙國的人,你就是趙國的希望。爲了自己的功名去征戰的人,不是爲了保住自己性命而征戰的人的對手,而爲保住自己性命而征戰的人,永遠都不會是爲了庇護蒼生而征戰的人的對手。”

“你不把士卒當作兵刃,而是將他們當作是自己的親人,你已經有一顆可以擊敗強敵的心了。”

第兩百二十二章 《馬服書》之年第六十八章 我赴死,永別第一百三十五章 秦王恰檸檬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爭與友誼第四百七十二章 曹參之能第一百三十九章 《韓非子》又多了三篇新故事第三百四十五章 孩子,你在等誰?第五百章 什麼叫縱橫家啊第八十八章 戰事結束第五百零四章 徐福面聖第七章 曾母投杼第四百七十二章 曹參之能第四百章 倉頡篇第兩百八十章 紙!紙!紙!第一百八十九章 將相不和第一百四十六章 小人的想法與君子的作爲第兩百四十九章 將渠遇刺第三百一十四章 趙孝成王第四十九章 得道者多助第一百五十七章 馬服子的幸福生活第兩百四十一章 李斯與韓非第兩百四十三章 長安君之死(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買賣第一百九十九章 西門豹治鄴第四百九十一章 前往西域的貿易之路第三百六十七章 寒冬蕭瑟第四百二十七章 再見了,蠻夷第四百零五章 北擊匈奴第四十七章 道雖邇不行不至第四百五十五章 你這是大秦還是大漢?第一百二十二章 詩經,唐風,揚之水第一百九十四章 圍秦救楚(感謝從世俗而來的盟主)第三百一十八章 繚第一百八十四章 怯戰將軍李牧第一百五十八章 拯救天下的三種辦法第一百六十五章 鬼才韓然第一百九十九章 西門豹治鄴第三百三十六章 揮劍決浮雲第二十九章 我天下無敵第兩百七十五章 齊國有賢臣第四百八十七章 冒頓出使西域?我和我的家鄉第三百三十一章 請您獻城第兩百六十章 呼吸聲與歡笑聲第兩百五十九章 欣喜的秦王第三百零八章 不甘心的秦王第一百六十一章 未來的秦王與未來的范雎第七十四章 魏有龍陽君第一百二十五章 魏無忌之難第五十一章 荀子議兵篇第兩百七十八章 即將結束的時代第四百九十八章 馬服君的葬禮第四百二十四章 當今顯學第六十五章 活捉趙括第一百八十九章 將相不和第一百零八章 公元前259年的羊肉泡饃第三百三十一章 請您獻城第三百五十六章 永別了,春申君第四百二十八章 勇士之後第三百八十八章 破趙者括也第七十九章 言而有信第三百四十一章 將馬服君迎回趙國說幾句話,祭幾本書第四百四十八章 一王天下交響曲第兩百五十六章 對不起,我要走了第三百二十二章 悄無聲息的改變第十五章 豐收之哀第五十二章 名望之盛第一百八十九章 將相不和第四百四十六章 趙括嫁女第四百一十三章 根本就沒有白起,又或者...第兩百八十二章 傳統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城?攻心!第一百零四章 父與子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只是個卑鄙的小人第一百五十四章 可能我是個仁義的人吧第一百三十六章 孟子曰:捨生取義第十一章 睚眥必報第四百一十七章 主力與偏師第十六章 柏仁李牧第三百五十五章 趙國的狂歡第一百一十九章 被砍下的首級注視着一切第一百七十七章 如此微不足道的我第二十章 趙相齊人田單第兩百八十二章 傳統第八十三章 死去的青年與冷血的怪物第兩百九十五章 廉頗和李牧的失敗第十七章 趙李論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河戰役第四百零二章 豐邑一無賴!第三百五十五章 趙國的狂歡第兩百九十八章 十年之期已到,恭迎信陵君第兩百八十四章 秦王登基了,秦王逝世了第四百六十三章 開心的李斯第一百六十四章 韓人有什麼呢?第三百五十八章 內亂第四百二十章 家人第十五章 豐收之哀第四百二十五章 三老制和孝悌制第三百二十九章 劇辛之死
第兩百二十二章 《馬服書》之年第六十八章 我赴死,永別第一百三十五章 秦王恰檸檬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爭與友誼第四百七十二章 曹參之能第一百三十九章 《韓非子》又多了三篇新故事第三百四十五章 孩子,你在等誰?第五百章 什麼叫縱橫家啊第八十八章 戰事結束第五百零四章 徐福面聖第七章 曾母投杼第四百七十二章 曹參之能第四百章 倉頡篇第兩百八十章 紙!紙!紙!第一百八十九章 將相不和第一百四十六章 小人的想法與君子的作爲第兩百四十九章 將渠遇刺第三百一十四章 趙孝成王第四十九章 得道者多助第一百五十七章 馬服子的幸福生活第兩百四十一章 李斯與韓非第兩百四十三章 長安君之死(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買賣第一百九十九章 西門豹治鄴第四百九十一章 前往西域的貿易之路第三百六十七章 寒冬蕭瑟第四百二十七章 再見了,蠻夷第四百零五章 北擊匈奴第四十七章 道雖邇不行不至第四百五十五章 你這是大秦還是大漢?第一百二十二章 詩經,唐風,揚之水第一百九十四章 圍秦救楚(感謝從世俗而來的盟主)第三百一十八章 繚第一百八十四章 怯戰將軍李牧第一百五十八章 拯救天下的三種辦法第一百六十五章 鬼才韓然第一百九十九章 西門豹治鄴第三百三十六章 揮劍決浮雲第二十九章 我天下無敵第兩百七十五章 齊國有賢臣第四百八十七章 冒頓出使西域?我和我的家鄉第三百三十一章 請您獻城第兩百六十章 呼吸聲與歡笑聲第兩百五十九章 欣喜的秦王第三百零八章 不甘心的秦王第一百六十一章 未來的秦王與未來的范雎第七十四章 魏有龍陽君第一百二十五章 魏無忌之難第五十一章 荀子議兵篇第兩百七十八章 即將結束的時代第四百九十八章 馬服君的葬禮第四百二十四章 當今顯學第六十五章 活捉趙括第一百八十九章 將相不和第一百零八章 公元前259年的羊肉泡饃第三百三十一章 請您獻城第三百五十六章 永別了,春申君第四百二十八章 勇士之後第三百八十八章 破趙者括也第七十九章 言而有信第三百四十一章 將馬服君迎回趙國說幾句話,祭幾本書第四百四十八章 一王天下交響曲第兩百五十六章 對不起,我要走了第三百二十二章 悄無聲息的改變第十五章 豐收之哀第五十二章 名望之盛第一百八十九章 將相不和第四百四十六章 趙括嫁女第四百一十三章 根本就沒有白起,又或者...第兩百八十二章 傳統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城?攻心!第一百零四章 父與子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只是個卑鄙的小人第一百五十四章 可能我是個仁義的人吧第一百三十六章 孟子曰:捨生取義第十一章 睚眥必報第四百一十七章 主力與偏師第十六章 柏仁李牧第三百五十五章 趙國的狂歡第一百一十九章 被砍下的首級注視着一切第一百七十七章 如此微不足道的我第二十章 趙相齊人田單第兩百八十二章 傳統第八十三章 死去的青年與冷血的怪物第兩百九十五章 廉頗和李牧的失敗第十七章 趙李論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河戰役第四百零二章 豐邑一無賴!第三百五十五章 趙國的狂歡第兩百九十八章 十年之期已到,恭迎信陵君第兩百八十四章 秦王登基了,秦王逝世了第四百六十三章 開心的李斯第一百六十四章 韓人有什麼呢?第三百五十八章 內亂第四百二十章 家人第十五章 豐收之哀第四百二十五章 三老制和孝悌制第三百二十九章 劇辛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