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你誰啊?!

秦朝,沛郡豐縣中陽裡

這裡曾是楚國的領地,如今也迎來了秦國的官吏,秦國官吏剛剛到來的時候,這裡的百姓便十分的惶恐,因爲他們聽聞,秦人是最愛吃人的,聽聞他們喜歡食用人的首級。這大概是因爲楚國的惡意中傷,或許也是北地胡人的一些習慣與秦人的斬首習慣結合起來所誕生的傳聞,這裡的楚人都非常的害怕。

在很長的一段時日裡,這裡的楚人都生活在巨大的恐懼之下,平日裡都不敢出門...秦國官吏來到這裡之後,卻並沒有將他們抓起來吃掉,前來的官吏數量也不算太多。而且,他們還能說一口流利的楚語,這算是減輕了一些百姓的恐懼,能正常交流,就不會隨意殺人吃人吧?

官吏每日都是在裡中各地巡視,檢查裡牆,農田,樹木。楚人暗中言語,這是要搶走我們的東西啊,不過,楚國已經覆滅,他們也沒有勇氣再出來反抗這些官吏,只能聽天由命。如此過了很長一段時日,官吏們終於開始挨家挨戶的走訪調查,找這些百姓來詢問情況,給他們編定戶籍。

劉煓坐在院落裡,手微微顫抖着,儘管他努力讓自己看上去很平靜,可是那蒼白的臉色,額頭上的汗珠,都讓他無法平靜下來,他還是非常的害怕。他深吸了一口氣,心裡只是希望能保住自己家裡人的性命,不只是他,他的兩個妻子,他的兩個兒子,此刻看起來都是那麼的害怕。

他們都低着頭,不敢面對面前的官吏。

在這個時候,劉煓又忍不住的想起了自己那個混蛋兒子,那傢伙雖然混蛋,可是他能說話,膽子大,如果他在這裡,大概沒有等到官吏來找自己,就率先去找官吏來結交了...可是,兒子當初前往魏國之後就再也沒有了音訊...也不知他是生還是死,想起這些,劉煓忽然又不怕了,他擡起頭來,看着面前的官吏。

“您認字嗎?”

“不認識。”

“您一共有幾個兒子?”

“有四個人,長子劉伯,已經逝世了...次子仲,三子季...四子交...”,劉煓說着,又讓自己的兒子們介紹自己,隨即又介紹了兩位妻,官吏認真的記錄着,他一一記錄,忽然問道:“您的第三子...劉季?”

“他先前去了魏國...”,劉煓有些爲難,他也不知道該怎麼解釋自己兒子的下落。

官吏彷彿想起了什麼,他皺着眉頭沉思了許久,問道:“您那位兒子,是不是額頭高高隆起,還有漂亮的鬍子?”,官吏這麼一問,劉煓大吃一驚,急忙說道:“是這樣的,您怎麼會知道呢?”,官吏忽然大笑了起來,他急忙起身,朝着劉煓微微一拜,說道:“請見諒,沒有早些來拜見您...”

“您這是...”

“我曾與您的兒子在同一個曲裡,我擔任伍長,他是另外一處的什長...他將我當作朋友來對待,也曾告訴過他的家在豐縣,我實在是沒有想到,居然就是這裡...”,官吏笑着說道。劉煓一頭霧水,他問道:“什麼曲?什長??”,官吏說道:“是啊,我們原先在宜陽君麾下,討伐廣陵一帶...”

“他加入秦軍了??那他爲什麼不來看我呢?!”,劉煓真的是懵了,他不知道官吏到底說什麼,討伐楚國?宜陽君又是誰啊??他有些懷疑的問道:“您是否是記錯了呢?我那兒子...他...”,劉煓也不好在可能認識兒子的人身邊來貶低自己的兒子,可他心裡是真的懷疑,是不是有另外一個劉季。

官吏大笑了起來,他認真的打量着面前的老人,重重的點着頭說道:“不,就這張臉,我就能確認,我所說的就是您的兒子...他在討伐楚國時立下了不少功勞,據說又跟隨大軍去討伐齊國了...您不必擔心,齊國已經覆滅了,他應該很快就能回來見您。”,官吏說着,對劉太公的態度算是非常的客氣。

劉太公又忍不住的問起了兒子其他情況,只可惜,官吏與劉季也不過點頭之交,知道的不多,只是知道他朋友非常的多,從裨將到下層的士卒,都很喜歡跟他來往,他雖然喜歡跟人來往,卻從不違法,不送禮,不求事,不聚集起來喝酒,對律法非常的清楚,還常常主動給其餘士卒講解馬服書。

送走了官吏,劉太公忍不住的笑了起來,他轉過身來,看着自己的孩子們,兒子劉仲非常的老實憨厚,得知三弟跟隨秦國作戰的消息,他心裡沒有任何的嫉妒,甚至都沒有不平,他只是有些擔憂,他皺着眉頭,問道:“作戰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希望他鞥平安的歸來...”

而劉季的母親就有些不敢相信,說她兒子愛交朋友,她相信,可是愛讀書??打死她都不信啊,他從自己肚子裡下來之後,就非常的厭惡書籍,他學的很快,可是往往讀上幾天就不肯再學了。無論如何,劉太公都是鬆了一口氣,他得意洋洋的看着妻,說道:“他隨了我!隨了我啊!”

說着,他就要出門。

“你要去哪裡?”

“哈哈哈,沒事,就是去找朋友聊聊天。”

......

趙括這幾天非常的忙碌,因爲第一所中學已經設立,而他要爲這所中學找到適合的老師,因爲中學在趙括心裡就是將來的學室替代品,故而能在這裡做老師,爲大秦培養官吏的,就必須要有一定的能力,最好是能有實幹的才能,能教會學生們如何成爲一個合格的官吏,要能從各方面來教導學生。

趙括想要找人幫忙,那前來找他的人自然是多不勝數,什麼人都有,既有退休在家的老官吏,也有慕名而來的年輕人,更是有那些隱居在深山老林中的大賢。趙括親自來接見這些人,然後看看他們到底合不合適。有些老官吏,年紀太大,趙括不忍心讓他們繼續忙碌,教孩子是一件非常勞累的事情。

而有些年輕人,才能不到家,趙括也不敢輕易讓他們擔當如此重任。

至於那些所謂的名士們,大多都是空談之人,很少是有才幹的,就像當初險些被趙括所嚇跑的齊魯老生,你讓他們說,他們能說的天花亂墜,可是你讓他們具體去做,他們就啥也不會了...趙括自己就是這樣的人,只懂得空談,具體做事還是要靠廟堂裡這些實幹派的官吏。

從前是呂不韋,如今是李斯,他們都是在忠實的執行趙括的空談,將空談變成現實,故而,趙括覺得,在功績方面,李斯和呂不韋都是遠超自己的。

有趣的是,呂不韋聽聞趙括要辦中學,就迫不及待的前來參加面試,弄得趙括哭笑不得,你這個水平,最差也得是大學啊,你在中學搞什麼啊....故而,趙括就將這個老傢伙給趕走了,他準備等大學成立的時候,再請他過來幫助自己。就這樣,趙括一共是準備了六十多個比較合適的人選。

呂不韋也舉薦了幾個人。

趙括覺得,自己再召四個人,差不多就足夠了。因爲這是公事,故而天下各地的有志者都可以用報考學室祭酒的名義來出門,他們有特別的通行證,可以讓沿路的官吏不再爲難他們,不然,在秦國是無法出門的。趙括也見到了來自各地的有志者,可惜這些人裡大多數都只是爲了見自己一面,並非是真心想要來搞教育。

趙括揉了揉額頭,連續多天的面試,讓他有些疲憊,呂不韋也是坐在一旁,正在打量着面前來拜訪的人,呂不韋閒不住,一定要來幫趙括,趙括自然也沒有辦法反對,趙括覺得自己有些累了,想要離開休息一會,可是他看到面前那幾個正着急的等待着的年輕人,他還是決定再堅持一下。

“拜見武城侯。”

這是一個口音帶着濃厚的楚國方言的年輕人,年輕人看起來非常的隨和,臉上帶着淡淡的笑容,很有親切感,身材修長,模樣也很不錯,最讓趙括喜歡的,是他的衣裳,比起那些精心打扮自己的人來說,這位年輕人的穿着是相當的樸素,非常的勤儉,趙括很喜歡這樣的人,天下百姓都穿不上完整的衣服,而貴者那身格外奢華的衣服,在趙括這裡就有些刺眼。

趙括滿意的點着頭,光是這副模樣,趙括就覺得不錯,勤儉,隨和,這年輕人不錯。

“你是楚人?”

“天下人都是秦人,哪裡還有什麼楚人呢?”

“哈哈哈~~”,趙括沒有想到,這傢伙一開口就來了個zzzq,不過,這也是當官吏所必備的東西,他並不反感,他點着頭,笑着說道:“你說的不錯,這位秦人,你來自哪裡?”

“沛郡豐縣。”

“沛郡豐....”,趙括一愣,隨即擡起頭來,繼續打量着面前這個儒雅隨和的年輕人,趙括有些不確定的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蕭何。”

“哦~~~”,趙括意味深長的看着面前的年輕人,若有所思,蕭何有些奇怪,他以爲趙括是不相信自己,又拿出了自己的身份證明,拿給趙括來看,趙括看了許久,方纔問道:“你來我這裡擔任中學祭酒?”,蕭何不假思索的說道:“不敢隱瞞,我從小就喜歡鑽研律法,喜歡讀書,只是家裡的藏書並不多,也沒有老師來指導...”

“我這次來,就是想要幫助您來做事,這樣您就可以來教導我...”

呂不韋一愣,他看着面前的年輕人,這些時日裡,他還是第一個如此直白的說出自己真實想法的人,這人還是有點意思啊,趙括忽然開口問道:“我要改變軍功制,施行新的制度,你覺得這件事怎麼樣呢?”

“我覺得不太好,如今天下百姓疲敝,他們需要的是休息,而不是不間斷的政令,若是給與他們幾年的平靜生活,減低稅賦,減少律法的干涉,讓他們自由的耕作,享受太平歲月,修養生息,如此過上幾年,各地都再也不會有反對廟堂的想法了...而且您不是要改變軍功制,您是想要廢除。”

“軍功制深入人心,正確的做法本該是先擴大基層爵位,讓基層爵位貶值,然後減少爵位的等級,模糊底層爵位的差距,而您如今的做法太冒險,只因爲您擁有足夠的威望,故而能被執行,若是其他人,就是商君再世,只怕也是不行的。”

“不同的制度要有新的律法來撐腰,您如今改革制度,卻忽視了律法....”

還沒有等到蕭何說完,趙括就皺起了眉頭,他憤怒的說道:“年輕人不想着未來能名列徹侯,輔佐君王來治理天下,卻想要在咸陽裡當個中學祭酒?你給我站在這裡!等我忙完!”

蕭何懵了,他看着面前的趙括,目瞪口呆,這是在誇自己?還是在罵自己?自己是該感謝趙括對自己的肯定?還是該急忙謝罪??他茫然的看着面前的趙括和呂不韋,點了點頭,方纔站在了趙括的身後,趙括繼續審查面前的年輕人,很快就定下了剩餘的四個名額。

呂不韋看着趙括的神色,心裡其實明白,趙括看上了這個年輕人,不止是他,呂不韋如今也很欣賞這個年輕人,在這個年紀,能看出那麼多的事情,這已經很不錯,而能當着趙括的面說出來,這就更難得了,按着趙括的說法,這小子有着可以擔任丞相的才能啊!

呂不韋撫摸着鬍鬚,不由得感慨,人才輩出啊。

趙括迅速的忙完了手裡的事情,就叫蕭何叫起來,讓他跟着自己,告別了呂不韋,呂不韋有些意猶未盡的站起身來,說道:“如今我也幫不上什麼忙,等您的大學成立了,可別忘了給我留下個祭酒的位置啊。”,趙括答應了他,帶着蕭何就離開了府邸,蕭何不安的跟在趙括的身後。

一路上,趙括什麼也沒有說,蕭何也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他們就這樣一路走到了丞相府。

士卒不敢阻攔他們,就任由他們走進去,走進了丞相府邸,正好看到暴怒的李斯指着面前的張蒼在罵,“老師就是這樣教你的嗎?如此簡單的東西都弄錯,你還給我說將來想當丞相?哦,也對,你這個實力也可以當丞相了,畢竟如今的丞相只知道空談,一點正事都不幹!!”

“你以爲天下的丞相都可以這樣嗎?你老師是徹侯嗎?你教過皇帝嗎?”

韓非眯着雙眼,就假裝自己啥也沒有聽到。

李斯正在罵着,忽然看到走進來的趙括,他有些尷尬的停了下來,急忙行禮拜見,趙括也不怪罪,這些時日裡,李斯都快被折磨瘋了,他如此激動,也是可以理解的。趙括指了指自己身邊那個年輕人,對李斯說道:“讓他也來幫你吧,他學東西快,他教教他,他很快就可以適應了。”

說完,趙括就急匆匆的離開了。

只留下蕭何,李斯,韓非等人面面相覷。

張蒼打量着面前忽然被送來的年輕人,他沉默了許久,問道:

“你誰啊?!”

第六章 天下苦秦已久第四百零二章 豐邑一無賴!第四百八十五章 任囂第三百六十七章 寒冬蕭瑟第四百二十四章 當今顯學第一百二十三章 詭計多端馬服君第一百三十三章 來自趙國的老賊第一百三十七章 從今天開始當聖人,晚嗎?第兩百八十八章 臥薪嚐膽的韓王第兩百八十八章 臥薪嚐膽的韓王第兩百一十五章 來不及了第四百四十八章 一王天下交響曲第一百七十七章 如此微不足道的我第一百九十章 老秦人從不缺明君第四百三十五章 最強陣容第三百二十九章 劇辛之死第三百九十一章 馬服第四百八十二章 仁慈而強大的戰士第兩百一十章 驚天密謀第四百九十七章 永別了,我們的馬服君第三百七十一章 屬於戰場的天才第兩百八十一章 好友第三百八十六章 四國現狀第七十七章 柏仁之戰第四百三十七章 最後的頑強第五十二章 名望之盛第三百一十三章 王第兩百三十九章 趙姬與藝第兩百六十二章 弱小就是最大的錯第二十八章 趙國多義士第四十一章 河對面的長平第一百零八章 公元前259年的羊肉泡饃第四百六十四章 像個人一樣活着第五十一章 荀子議兵篇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買賣第四百五十二章 登基第六十章 重新編制第二十二章 孃胎裡的始皇帝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爭與友誼第十七章 趙李論戰第三百九十四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兩百七十三章 荀子的教學辦法第三百七十五章 針對騎劫的陰謀第一百八十六章 有賢人範子第三十二章 公子平原君第三十三章 真君子也第一百一十二章 我一定要殺死白起第三十章 一舉必要多得第四百二十一章 第三位馬服君第三百七十七章 拯救大將騎劫第七十一章 真正的戰爭關於前幾章引起的爭議第一百二十六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二合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學醫能救戰國人?第九十七章 武安君上陣第二十五章 遠不如趙第三百五十三章 戰鬥與戰略第一百四十六章 小人的想法與君子的作爲第三百二十二章 悄無聲息的改變上架感言(我是不是發早了)第二十三章 樂毅老矣,不能飯第一百五十章 但使雲中飛將在第九十三章 有您這樣的賢人在第四百二十章 家人第兩百零七章 趙括的愛情第三百三十八章 馬服君與聯軍的碰撞第兩百九十章 我拿你當兄弟第一百三十六章 孟子曰:捨生取義第兩百三十章 墨家三派第一百八十五章 重要和不重要的事情第兩百四十三章 長安君之死(下)第四百七十八章兩位統一者第十六章 柏仁李牧第四百九十九章 甚至還不如韓王第兩百六十七章 李斯與三公九卿制第四百六十七章 陳勝吳廣又何妨第兩百八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七十章 魏不只有信陵君第四百九十九章 甚至還不如韓王第一百七十七章 如此微不足道的我第八十五章 仁者無敵第三百三十四章 亡秦啊!!第兩百七十章 火熱的心第兩百六十七章 李斯與三公九卿制第三百零二章 白起再世第四百四十三章 趙括的解放女性計劃第一百三十九章 《韓非子》又多了三篇新故事第兩百七十四章 英勇的燕王第六十五章 活捉趙括第一百八十三章 活古董第四百六十六章 黃老之學第兩百二十七章 五種蛀蟲第一百四十九章 爲什麼韓國沒有賢人呢?第三百六十章 您不是獨自一人第四百七十八章兩位統一者第一百二十六章 戰後的美好風景第兩百七十七章 李冰與鄭國第四百二十七章 再見了,蠻夷第兩百四十四章 君臣第一百四十六章 小人的想法與君子的作爲
第六章 天下苦秦已久第四百零二章 豐邑一無賴!第四百八十五章 任囂第三百六十七章 寒冬蕭瑟第四百二十四章 當今顯學第一百二十三章 詭計多端馬服君第一百三十三章 來自趙國的老賊第一百三十七章 從今天開始當聖人,晚嗎?第兩百八十八章 臥薪嚐膽的韓王第兩百八十八章 臥薪嚐膽的韓王第兩百一十五章 來不及了第四百四十八章 一王天下交響曲第一百七十七章 如此微不足道的我第一百九十章 老秦人從不缺明君第四百三十五章 最強陣容第三百二十九章 劇辛之死第三百九十一章 馬服第四百八十二章 仁慈而強大的戰士第兩百一十章 驚天密謀第四百九十七章 永別了,我們的馬服君第三百七十一章 屬於戰場的天才第兩百八十一章 好友第三百八十六章 四國現狀第七十七章 柏仁之戰第四百三十七章 最後的頑強第五十二章 名望之盛第三百一十三章 王第兩百三十九章 趙姬與藝第兩百六十二章 弱小就是最大的錯第二十八章 趙國多義士第四十一章 河對面的長平第一百零八章 公元前259年的羊肉泡饃第四百六十四章 像個人一樣活着第五十一章 荀子議兵篇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買賣第四百五十二章 登基第六十章 重新編制第二十二章 孃胎裡的始皇帝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爭與友誼第十七章 趙李論戰第三百九十四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兩百七十三章 荀子的教學辦法第三百七十五章 針對騎劫的陰謀第一百八十六章 有賢人範子第三十二章 公子平原君第三十三章 真君子也第一百一十二章 我一定要殺死白起第三十章 一舉必要多得第四百二十一章 第三位馬服君第三百七十七章 拯救大將騎劫第七十一章 真正的戰爭關於前幾章引起的爭議第一百二十六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二合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學醫能救戰國人?第九十七章 武安君上陣第二十五章 遠不如趙第三百五十三章 戰鬥與戰略第一百四十六章 小人的想法與君子的作爲第三百二十二章 悄無聲息的改變上架感言(我是不是發早了)第二十三章 樂毅老矣,不能飯第一百五十章 但使雲中飛將在第九十三章 有您這樣的賢人在第四百二十章 家人第兩百零七章 趙括的愛情第三百三十八章 馬服君與聯軍的碰撞第兩百九十章 我拿你當兄弟第一百三十六章 孟子曰:捨生取義第兩百三十章 墨家三派第一百八十五章 重要和不重要的事情第兩百四十三章 長安君之死(下)第四百七十八章兩位統一者第十六章 柏仁李牧第四百九十九章 甚至還不如韓王第兩百六十七章 李斯與三公九卿制第四百六十七章 陳勝吳廣又何妨第兩百八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七十章 魏不只有信陵君第四百九十九章 甚至還不如韓王第一百七十七章 如此微不足道的我第八十五章 仁者無敵第三百三十四章 亡秦啊!!第兩百七十章 火熱的心第兩百六十七章 李斯與三公九卿制第三百零二章 白起再世第四百四十三章 趙括的解放女性計劃第一百三十九章 《韓非子》又多了三篇新故事第兩百七十四章 英勇的燕王第六十五章 活捉趙括第一百八十三章 活古董第四百六十六章 黃老之學第兩百二十七章 五種蛀蟲第一百四十九章 爲什麼韓國沒有賢人呢?第三百六十章 您不是獨自一人第四百七十八章兩位統一者第一百二十六章 戰後的美好風景第兩百七十七章 李冰與鄭國第四百二十七章 再見了,蠻夷第兩百四十四章 君臣第一百四十六章 小人的想法與君子的作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