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寒冬蕭瑟

在備戰的過程之中,發生了一件事。

趙括的馭者戈,逝世了。

年邁的戈癱瘓了很長一段時間,在這一年的寒冬,他安然的睡下,就再也沒有起來了。當負責照顧他的家臣發現這件事後,他急忙通知了住在隔壁的趙括。趙括的心裡早有預感,戈的身體越來越差,最近這些時日裡什麼也吃不下,瘦得不成人形。可是,當這一天真正來臨的時候,還是那麼的讓人難以接受。

在很多年之後,趙括都不曾忘卻那個清晨。

那是一個下着小雪的清晨,自己正在用食,得知了一個噩耗,其餘的事情,趙括便記不清了。也只有藝記得,趙括那絕望而痛苦的模樣,趙括靜坐了許久,深深的喘着氣,藝看到他掙扎着想要起身,可是渾身彷彿都用上不勁,藝衝上去,她哭着,抓着趙括的肩膀,也不知哪裡來的力氣,她扶着高大的趙括站起身來。

“括...”,藝哭着,抱緊了面前的男人。

趙括雙手摟着她,目光呆滯,再也無法隱藏臉上的淚痕。

趙括見到了戈最後一面,年邁的戈渾身蜷縮在一起,眉頭緊皺,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看起來也不輕鬆。當他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他曾很厭惡戈,戈總是喜歡嘲諷所有人,他看不起所有人,處處都會針對趙括,一雙眼睛,死死的盯着趙括,只要趙括有一件事做的不對,他會第一個站出來指責。

有人說,他是因爲性格問題,不被平原君所接受...可是事情似乎不是這樣,曾經追隨過平原君的公孫龍告訴趙括,他不曾見過戈那樣倔強的人,當初趙奢讓自己的門客們去跟隨平原君,並且留下了手書,這是他們投效平原君的憑證,幾乎所有的人都離開了。只有一個倔強的老者,將手書撕碎,將那些要離開的門客們一一罵走。

他選擇留下來,照顧馬服君年幼的兒子。

他總是以馬服君爲標杆,來要求年幼的馬服子,他不能讓自己的摯友馬服君失望,他要代替馬服君來看好他的兒子,可是隨着馬服君年長,他愈發的厭惡這個處處針對他的老人...直到趙括到來。趙括並不討厭他,趙括心裡一直都將他當作自己的家人,他就像個老父親那樣,他告訴趙括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從小到大,都是如此。

戈是一個出色的馭者,他無所畏懼,他能駕駛着戰車一路衝進敵人的將旗邊,他也能憑藉着車技摧毀敵人一架又一架戰車,可惜,戈還是敗給了時間,年輕時的勇敢,讓他在年邁的時候,再也無法動彈,直到他逝世,他都沒有能再登上自己最愛的戰車,那架杜爲他打造的戰車。

他所騎乘的那匹老馬,早已病逝,只是衆人都沒有告訴他。

生老病死,這是一個循環,這是很正常的。趙括如此勸慰自己,可是不知道爲什麼,自己就是止不住那眼淚...趙括親自爲戈發喪,送走這個在他生命中格外重要的人,而趙括從前的門客們,也都紛紛前來送行。最先趕來的就是狄,狄跟戈幾乎吵了大半生,一句老賊,一句蠻夷,讓他們鬥到了現在。

趙括勉強能控制住自己,可是狄卻不能,他哭嚎着走進院落裡,如同孩子一樣的嚎啕大哭,狄就是這樣的性格,他從來不隱藏自己的任何情緒。哪怕狄如今已經是幾個孩子的大父,也是如此,沒有人能勸得住他,狄跪坐在戈的面前,哭成了淚人。趙括站在他的身邊,再次落淚。

幸,王樊,明,連擔任郡守的李魚都來到了咸陽。趙括從前的這些門客們,這些勇士們,他們如今早已適應了秦國的環境,各自安家立業,幸福美滿,只是,他們還是很懷念當初的馬服鄉,在那裡,他們沒有財富,沒有子女,沒有地位,沒有權力,可是,他們還是很懷念。

當初在馬服鄉里的那種狂歡,戈與狄鬥劍,李牧與辛角抵,平公的高歌,董成子那滑稽的舞步...馬服子無憂無慮的笑容。熟悉的風,熟悉的土,熟悉的水。

衆人圍聚,其餘人都被趕了出去,坐在戈的墓地邊上,趙括看着左右那些門客們,趙括的雙眼通紅,他問起了衆人的情況,衆人一一回答,大家說起了家庭,談起了事業,卻沒有人再高歌,也沒有人想要起舞。讓人驚訝的是,趙國的邯鄲腔,他們卻從不曾忘記,也不只是誰開頭說起了邯鄲腔,隨即衆人的口音也都變了回去。

狄擦掉了眼淚,他笑了起來,當初哭的最傷心的是他,而最先恢復的也是他,他開口說道:“當初的好友們,此刻卻只能在葬禮上相見,卻不知道我的葬禮,是否也有人爲我而哭泣呢?”,趙括瞪了他一眼,說道:“不許胡說!”,幸認真的看着他,說道:“我一定會哭的。”

“呵,就你現在這體型,比當初的董成子還要胖上幾圈,指不定我們誰哭誰呢!”

“怎麼,戈剛剛離開,你就找上我了?”

“我原先也不怎麼喜歡你!”

“哈哈哈,若是戈還在,他一定懟的你也說不出話來!”,幸說着,隨即看向了王樊,王樊咧嘴一笑,說道:“若是戈公之魂靈看到了狄的哭相,指不定笑成了什麼樣子呢。”,李魚點着頭,附和道:“其實狄這不是第一次了,先前有幾次,戈公病重,狄都是哭着來拜見他的。”

“不對啊,你不是在上黨嗎?你怎麼知道這些的?”,狄有些氣急敗壞的問道。

李魚看向了趙傅,這才說道:“是傅告訴我的。”

趙傅如此被出賣,自然是開始咒罵李魚不講信用...氣氛彷彿又回到了幾十年前,趙括看着這些人打趣調侃,無奈的搖着頭,他擡起頭來,又看了一眼戈公的墳地,若是他還在...那就好了。

在依依不捨的道別之後,衆人也都離開了,趙括親自送走了這些人。回到了院落裡,家裡人也並不是很好受,藝跟趙括一樣,也是將戈公當作自己的家人,她也是非常的痛苦,不過她要幸福的多,她可以大聲的哭泣,宣泄心裡的痛苦,而她的孩子和良人都會安慰她。

看得出,康也不是很好受,這些年裡,戈非常的寵愛他,總是給他講些過去的故事,而政要比他更加傷心,政幾乎就是長在他的手裡的,在得知戈逝世的消息之後,堅強的秦王終於也流下淚水,他的新婚妻,不斷的安慰他,來自楚國的新王后,自從嫁給秦王之後,還是初次看到秦王的情緒波動。

在這之前,秦王就像一個冷漠的機器,你很難在他的臉上看到開心,或者別的什麼神色,這讓王后在接下來的一段時日都有些害怕,不敢親近他。可是,事實證明,就是再強勢的君王,也有軟弱的一面。王后彷彿一下子看到了秦王的內心,她不再畏懼,她主動抱住了秦王,兩人的感情也因此迅速升溫。

楚國的王后喚作茗,在秦王最悲傷的時候,茗也發揮出了作爲妻子的作用。

趙括沒有將戈公的事情告訴趙母,母親的神色恍惚,趙括不想讓她也陷入悲痛之中。善如今算是長大了,她不會再像年幼時那樣偷偷的泄密,可她還是會哄着自己的父母,讓他們開心起來。而寒冬結束的時候,秦國再次開始了耕作,耕作之後,就是一次對魏國的大型軍事行動。

此刻的魏國,同樣的不好受。

王宮內,魏王頹廢的坐在上位,看着身邊的龍陽君,卻是說不出話來,當初那位雄心壯志的魏王,經歷了幾年的挫折之後,也是變得有些暴躁,越來越像他那去世的父親,急切的想要讓魏國強盛起來...可是在目前,魏王幾乎看不到任何的希望,魏國的敵人太過強大,而魏國又失去了一切強盛起來的機會。

因爲魏王買賣人才的行爲,沒有人願意來投效魏國。

而因爲魏國這些年的戰敗,國內嚴重的缺少官吏,魏王的命令無法到達地方,魏王想過了一切的變法,可都有些無能爲力,如今的魏國,甚至都追上了當年的韓國,甚至比當年的韓國還要虛弱,他們所能依仗的,也剩下那堅固的大粱城。魏王每天都活在這樣的絕望之中,吃不下飯,夜裡無法入眠,他快瘋掉了。

而此刻,龍陽君卻帶來了更加糟糕的消息。

“您說的是真的?蒙武已經趕到了齊國?兩國要一同來討伐魏國?”

龍陽君看着面前的魏增,心裡很是不忍,卻還是無奈的說道:“是這樣的,這是我花費重金,從齊國買來的情報...齊國的大臣,沒有一個不收賄賂的...他們本來的位置就是通過賄賂來得到的,故而,齊國內的事情,只要花些錢就能打探到,這並不難...”

“秦齊聯盟...秦齊聯盟...”,魏增喃喃道,他猛地擡起頭來,說道:“可以求助各國啊?趙國呢?楚國呢?”,龍陽君認真的說道:“臣已經派遣使者前往各國求援,趙國是答應了要出兵的,可是,楚國並沒有答應,李園殺死了我們的使者,只怕,秦人已經知道自己的計劃泄露了..”

魏增低下了頭,一言不發。

“上君...您不要擔心,趙國與魏國,還能組織起不少的軍隊,有趙國的武成君來統帥軍隊,哪怕是面對秦國和齊國,我們也有一戰之力...只要臣還活着,就一定會攔住他們...”,龍陽君肅穆的說道。

魏增苦笑了起來,他擡起頭來,眼裡滿是絕望,“怎麼攔住他們啊?最富裕的國家和最強盛的國家...就是擋住了這一次,那下次怎麼辦啊?您說,寡人到底該如何來保護魏國啊?”,秦國步步逼近,魏王增用盡了所有的辦法,他眼邊閃爍着淚花,看着面前的龍陽君,只期待龍陽君能告訴他前方的道路,他到底該如何去走。

正如當初的楚王,但凡是有些良知的君王,都會被這樣的局勢所折磨。

因爲他們不會捂着自己的雙眼,假裝看不到未來,魏王睜開了雙眼,卻看到了一個沒有任何機會的未來。龍陽君認真的說道:“我所知道的魏人,無論遇到什麼樣的挫折,都是不會低頭的,您的父親是這樣,您的仲父是這樣,您的先祖是這樣,生活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個魏人都是這樣。”

“魏國將血拼到底,哪怕最後只剩下了一個魏人,他也一定會滅亡我們的敵人,哪怕是死也會死在討伐的道路上!”

龍陽君大聲的說道:“上君,請您下令,做好戰爭的準備!”

魏王並沒有因龍陽君的這番激勵而變得興奮,他只是平靜的說道:“那就請您來負責戰事吧。”,龍陽君莊嚴的接下了虎符,隨即離開了王宮。獨自坐在王宮裡,魏王呆滯了片刻,卻是忍不住的拿出了書,這些都是自己離開咸陽的時候,老師送給自己的書籍。

魏增翻開書,回憶着當初老師給他們講學的畫面,眼淚卻是忍不住的掉落在竹簡上,連字跡都變得有些模糊了...

秦國從楚國這裡知道自己的情報泄露之後,爲了防止趙魏提前做好部署,迅速出兵,卻是以王翦爲將,直接進軍河內,趙國想要前往魏國,要麼是從上黨方向繞道,要麼就是從河內方向繞道,當然,河內這邊更靠近魏國,故而王翦駐紮在這裡,若是李牧想要攻打上黨,那他就可以從河內直接進攻邯鄲。

王翦帶出了足足十五萬的軍隊,這都是算是秦國的主力軍隊,就是李牧,也不能小看這個規模的秦國軍隊,而王翦這個人,他所指揮的軍隊越多,他就越是能打...秦國忽然出兵,的確是將趙國和魏國都嚇了一跳,魏國的龍陽君急忙開始召集軍隊,應對王翦可能到來的進攻。

而趙王,也是急忙召集自己的羣臣,來商談應對的策略。

第一百三十八章 令人髮指(感謝無奈錯愛的盟主)第一百六十八章 皆大歡喜第四百三十五章 最強陣容第一百二十七章 鐵血與仁義的決鬥第四百二十六章 變法將自己變沒第一百五十二章 千里馬常有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規模集團軍作戰第一百四十五章 不要小看任何人第四百七十三章 蘭陵老無賴第兩百九十八章 十年之期已到,恭迎信陵君第兩百八十一章 好友第兩百九十六章 秦王三年第三十四章 君子與小人第一百二十七章 鐵血與仁義的決鬥第一百九十七章 荀子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第四百九十七章 永別了,我們的馬服君第一百二十二章 詩經,唐風,揚之水第一百零六章 命中註定的戰場第一百五十五章 別傷害寡人的馬服君第兩百六十八章 抉擇第四百五十五章 你這是大秦還是大漢?第四百五十九章 我的叔叔劉季第三百五十四章 過去與未來第一百五十七章 馬服子的幸福生活第一百四十一章 長不大的孩子第一百五十六章 我真不是教育家第四百七十六章 留侯之所以是留侯第一百零六章 命中註定的戰場第一百一十七章 范雎的最強援軍第七十二章 騎劫的家鄉第六十七章 破敵在此一舉第三百零七章 信陵君之哀關於前幾章引起的爭議第一百一十五章 趙國的武安君第五十一章 荀子議兵篇第四百一十二章 挾趙括以抵秦國第一百六十章 別站在這骯髒之上第三十九章 秦所畏者我也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父,我錯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滅國並非是沒有原因的第一百二十六章 戰後的美好風景第兩百四十八章 馬服子的危機第四百零七章 似曾相識第四百零三章 趙門弄墨第兩百四十三章 長安君之死(下)第兩百六十七章 李斯與三公九卿制第兩百五十九章 欣喜的秦王第三百二十九章 劇辛之死第四十六章 我是楚人的兒子第十六章 柏仁李牧第兩百六十五章 該給他們什麼爵位呢?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一統的曙光第一百零五章 許歷有女第兩百三十章 墨家三派第十一章 睚眥必報第四百一十五章 兵聖第三百三十五章 馬服君的歸來第五十七章 我很害怕第四百八十七章 冒頓出使西域?第四百八十六章 山地游擊戰之父第三百零八章 不甘心的秦王第四百三十八章 悲痛帶來的成長第三十五章 攔路送糧第一百三十五章 秦王恰檸檬第三百八十一章 強大的秦國第三百二十五章 孤獨的等待者第四百六十五章 不合格的馭者第一百八十一章 馬服邑的幸福生活第一百零九章 兵發河內第三十九章 秦所畏者我也第四十八章 捧腹大笑第一百一十八章 魏醋王第三百四十六章 年輕的秦王與年邁的呂不韋第三百零二章 白起再世第一百五十九章 趙括與刺客第一百零三章 撿到一隻始皇帝第三百三十五章 馬服君的歸來第一百三十一章 應侯或鍋侯第二十九章 我天下無敵第四百九十二章 趙括家的草原雄主第三百二十四章 在這一年,魏國死掉了第兩百一十二章 清君側第二十章 趙相齊人田單第兩百二十六章 學術大辯論第三百六十一章 我們的荀子第三百八十六章 四國現狀第三百零五章 馬服君的大縱深作戰理論第兩百五十三章 真相第四百五十七章 他躺進他心愛的土地第一章 破趙者括也第一百零九章 兵發河內第五章 請斬我首第八十二章 最老的趙國質子第一百五十七章 馬服子的幸福生活第兩百二十六章 學術大辯論第一百七十二章 白起老矣,尚能飯否?第兩百八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三百三十二章 老將軍的不幸第十二章 應侯妙計安天下第三百二十章 明君還是昏君?
第一百三十八章 令人髮指(感謝無奈錯愛的盟主)第一百六十八章 皆大歡喜第四百三十五章 最強陣容第一百二十七章 鐵血與仁義的決鬥第四百二十六章 變法將自己變沒第一百五十二章 千里馬常有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規模集團軍作戰第一百四十五章 不要小看任何人第四百七十三章 蘭陵老無賴第兩百九十八章 十年之期已到,恭迎信陵君第兩百八十一章 好友第兩百九十六章 秦王三年第三十四章 君子與小人第一百二十七章 鐵血與仁義的決鬥第一百九十七章 荀子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第四百九十七章 永別了,我們的馬服君第一百二十二章 詩經,唐風,揚之水第一百零六章 命中註定的戰場第一百五十五章 別傷害寡人的馬服君第兩百六十八章 抉擇第四百五十五章 你這是大秦還是大漢?第四百五十九章 我的叔叔劉季第三百五十四章 過去與未來第一百五十七章 馬服子的幸福生活第一百四十一章 長不大的孩子第一百五十六章 我真不是教育家第四百七十六章 留侯之所以是留侯第一百零六章 命中註定的戰場第一百一十七章 范雎的最強援軍第七十二章 騎劫的家鄉第六十七章 破敵在此一舉第三百零七章 信陵君之哀關於前幾章引起的爭議第一百一十五章 趙國的武安君第五十一章 荀子議兵篇第四百一十二章 挾趙括以抵秦國第一百六十章 別站在這骯髒之上第三十九章 秦所畏者我也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父,我錯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滅國並非是沒有原因的第一百二十六章 戰後的美好風景第兩百四十八章 馬服子的危機第四百零七章 似曾相識第四百零三章 趙門弄墨第兩百四十三章 長安君之死(下)第兩百六十七章 李斯與三公九卿制第兩百五十九章 欣喜的秦王第三百二十九章 劇辛之死第四十六章 我是楚人的兒子第十六章 柏仁李牧第兩百六十五章 該給他們什麼爵位呢?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一統的曙光第一百零五章 許歷有女第兩百三十章 墨家三派第十一章 睚眥必報第四百一十五章 兵聖第三百三十五章 馬服君的歸來第五十七章 我很害怕第四百八十七章 冒頓出使西域?第四百八十六章 山地游擊戰之父第三百零八章 不甘心的秦王第四百三十八章 悲痛帶來的成長第三十五章 攔路送糧第一百三十五章 秦王恰檸檬第三百八十一章 強大的秦國第三百二十五章 孤獨的等待者第四百六十五章 不合格的馭者第一百八十一章 馬服邑的幸福生活第一百零九章 兵發河內第三十九章 秦所畏者我也第四十八章 捧腹大笑第一百一十八章 魏醋王第三百四十六章 年輕的秦王與年邁的呂不韋第三百零二章 白起再世第一百五十九章 趙括與刺客第一百零三章 撿到一隻始皇帝第三百三十五章 馬服君的歸來第一百三十一章 應侯或鍋侯第二十九章 我天下無敵第四百九十二章 趙括家的草原雄主第三百二十四章 在這一年,魏國死掉了第兩百一十二章 清君側第二十章 趙相齊人田單第兩百二十六章 學術大辯論第三百六十一章 我們的荀子第三百八十六章 四國現狀第三百零五章 馬服君的大縱深作戰理論第兩百五十三章 真相第四百五十七章 他躺進他心愛的土地第一章 破趙者括也第一百零九章 兵發河內第五章 請斬我首第八十二章 最老的趙國質子第一百五十七章 馬服子的幸福生活第兩百二十六章 學術大辯論第一百七十二章 白起老矣,尚能飯否?第兩百八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三百三十二章 老將軍的不幸第十二章 應侯妙計安天下第三百二十章 明君還是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