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馬服君與聯軍的碰撞

馬服君帶着軍隊,從陽城,市丘兩處朝着新鄭出兵,趙括親自帶着主力軍隊,出陽城,而蒙驁則是帶着偏師出市丘,在真正來過了韓國之後,趙括方纔看到了韓國百姓所遭受的痛苦,各地的耕地都是荒蕪的,道路上更是能看到森森白骨,還有很多的百姓跪坐在道路邊上行乞。

他們已經完全的麻木了,坐在親人的屍骨邊上,他們呆滯的看着遠方,無論是韓國的軍隊還是秦國的軍隊,他們都是視若無睹,他們已經不在意了,哪怕是生死,他們都已經不在意了。飢餓大概並不是最痛苦的,看着自己的親人活活餓死在自己的面前,這纔是最痛苦,那些失去了父母,失去了孩子的人們,他們的心也早已死去了。

韓國內的很多城邑,此刻都是空白的,聯軍甚至都不需要再去燒燬民居,不必去掩埋井水,也不必遣散當地的百姓,殘酷的災害幫着他們提前做好了這一切,趙括在戎車上,看着道路邊上的這些慘況,心裡更是揪心的疼,作爲一個兒子,一個父親,一個良人,他無法想象,看着自己的父母,孩子,妻餓死在自己的面前,自己卻無能爲力,這是多麼大的痛苦。

趙括無比的自責,若是自己早點能下定決心,或許就不會有這麼多無辜的人死去吧。

他看着周圍的士卒,下達了命令,將這些可憐的韓人帶到附近的城池內,給與他們可以住的地方,每天提供給他們糧食,儘快的讓他們準備參與明年的春種。趙括甚至是拿出了軍糧,來安頓這些百姓,並且告訴國內的呂不韋,要求他多送來一些補給,派出官吏來及時的安撫新佔領的地區。

韓國原先就虛弱,加上這連年的災害,他們完全不是秦國的對手,趙括在短時間內就攻下了數座城池,都沒有遇到任何抵抗,在趙括多次救濟了韓國的百姓之後,甚至出現了百姓起義,抓住當地的官吏來向秦國投效的情況,那些飢腸轆轆的韓人,比秦國還要期待城池被攻破的那一天。

而在這個時候,聯軍聚集在魏國境內,並且以龐公爲首,朝着新鄭趕去。

龐公令廉頗率領十萬精銳,北上阻擊蒙驁的推進,而自己則是去救援新政,想要通過高大堅固的新鄭來阻擋秦人的進攻。廉頗剛剛來到了韓國的領地,就遭遇到了襲擊,不過,襲擊他的人並不是秦國的軍隊...而是,韓國的百姓。廉頗帶着軍隊剛剛來到了管,準備在這裡進行休整,在夜晚的時刻,當地的韓人忽然發動了襲擊。

他們在軍營外縱火,燒燬糧草,拿着木棍,甚至是鋤頭之類的農具,朝着聯軍發動了襲擊,廉頗驚醒之後,還認爲是秦人偷襲,即刻起身指揮軍隊進行反擊,可是當他看到那些舉着農具的憤怒韓國百姓的時候,他卻愣住了,這些農夫並不是聯軍的對手,廉頗很快就擊退了他們,甚至殺死了不少人。

可是廉頗的心裡格外的複雜,不只是廉頗,聯軍內的士卒也是如此,明明秦人才是來征服他們的,而他們是來幫助韓人的,韓人爲什麼要這樣對待自己呢?當天夜裡,四處都是燃燒着火焰,地面上滿是屍體,廉頗擔心秦人會趁機前來進攻,只能是通宵未眠,輪番派出斥候來打探情況。

同樣的事情,龐公也遭遇到了,這裡的韓人,因爲韓王的命令而不能外出,在聽聞馬服君一路都在救濟各地的百姓的時候,他們都在渴望着馬服君能早些來,救下他們,可是他們卻等來了這些聯軍,聯軍並不會去救濟百姓,他們也沒有那麼多的糧食,相反,他們會要求各地的百姓幫助他們來修建防禦工事....

這些迫使憤怒的韓國百姓拿起了武器,開始了對聯軍的襲擊。

聯軍還沒有遇到趙括,損失就已經不小了。

在龐公來到了新鄭的時候,韓王親自出來迎接,龐公拜見了韓王,又拜見了韓國的將軍騰,這纔跟隨他們走進了王宮內,韓王看到這些人到達新鄭,早已沒有了過去的擔憂,聯軍足足二十多萬人,人數遠超秦國,這還有什麼可擔心的呢?而坐在他們身邊的,還有項燕,只是他名聲不顯,沒有得到韓王的重視。

坐在宴席裡,龐公認真的說道:“想要提防秦人的進攻,就只能將大軍駐紮在新鄭,山氏,馬陵三個城池,堅守不出,等到秦國自己退兵...”,年輕的騰起身說道:“若是堅守這三座城池,那秦人繞道來切斷聯軍的補給,又該怎麼辦呢?這二十萬人豈不是要被殲滅嘛?聯軍還是得要擔心秦國的包圍啊。”

龐公看了他一眼,這才說道:“馬服君所擅長的是運動戰,並非是攻堅戰。何況我這次帶來了足夠的糧食...若是出城迎戰,只怕我們都要被馬服君各個擊破,故而只能堅守不出。另外,趙國的士卒,若是在野外遇到馬服君,很有可能會選擇投降,只有在守城的時候,才能防止他們叛變...”

“若是秦人繞後呢?”

“那我們就直接繞過函谷關,襲擊秦國的腹部...”,龐公說着,這纔看着韓王,認真的說道:“請您不要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如今的局勢,只能是選擇堅守,如果秦國的將軍不是馬服君,倒是可以主動出擊....”,龐公也不知想起了什麼,沉默了下來。年輕的項燕心裡其實不是很贊成龐公的建議。

明明在人數上佔據着優勢,還要堅守不出?

不過,他並沒有資格在龐公面前提出自己的建議,就是春申君,也曾要求他聽從龐公的軍令,不可擅自行動。龐公說要堅守,其他人自然是不敢有什麼意見的,韓王也是如此。在說完了這些事情之後,龐公這才正式的做出了部署,他帶着趙國的士卒來防守新鄭,而項燕和騰帶着楚國和韓國的軍隊去防守馬陵。

至於廉頗,當然是要轉進山氏進行防守。

韓王有些不同意,他更希望騰能留在新鄭,畢竟這裡是首都,他不希望駐紮在這裡的都是他國的軍隊,可是龐公嚴厲的拒絕了他的要求,韓王即使不悅,也沒有辦法。廉頗也接到了龐公的命令,趕忙前往山氏城,在他剛剛離開後不久,蒙驁就帶着軍隊來到了管,並且如傳聞之中的那樣,開倉放糧。

【看書領紅包】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書抽最高888現金紅包!

龐公整日都是在城牆之上,看着遠處的局勢,終於,在來到新鄭四天之後,馬服君的大軍終於出現在了新鄭之外,浩浩蕩蕩的秦國軍隊出現在這裡,武成君的旗幟飄揚着,龐公彷彿能看到,趙括就站在那裡,注視着自己。而秦人的出現,的確是讓城牆1上的趙國軍隊也出現了騷亂。

對方是馬服君。

這讓趙人如何接受?

或許是痛苦,或許是憤怒,趙國的士卒們喧譁了起來,也有的士卒聲嘶力竭的朝着城池下嘶吼着,龐公並沒有去阻止,他只是冷靜的看着遠處的秦軍,秦人並沒有準備攻城器械,看來是不想要強攻城池,那馬服君到底是想要做什麼呢?就在此刻,趙括正是在前軍的位置上,冷靜的看着遠處的城池。

龐公也是有魄力的,他知道自己不曾參與過什麼攻堅戰,故而將聯軍的士卒分別放在三個城池上,堅守不出,的確,這樣的城池實在是讓人很難啃得動,尤其是這三座城池的位置,可以彼此的救援,若是自己帶着軍隊繼續挺進,這些人反而是可以切斷自己的補給,說不定還能重演信陵君的高光時刻。

老將不愧是老將啊。

趙括並沒有急着去攻城,只是令王翦前往馬陵,令蒙驁前往山氏,與聯軍形成了對峙的局面,同時,趙括也是在不斷的製造攻城器械。

在過了一段時日之後,趙括率先開始了進攻,王翦帶着軍隊來強攻馬陵,駐守在這裡的正是楚國的項燕和騰。秦國的士卒們一步一步的朝着城池靠近,射手們開始了對城牆的壓制,當項燕只能舉起盾牌來反擊的時候,項燕終於是體會到了秦國的強大,雖然有着比敵人多的軍隊,可是敵人就是能通過箭矢來壓制住自己。

不過,項燕也表現出了大將的風範,他先是鼓勵楚國的士卒,應諾他們,殺死秦人的將得到豐厚的獎勵,隨後,又安排督戰人員,敢離開自己防守區域的士卒要被處死。隨後,他親自帶着士卒們進行反擊,攻城持續了兩個多時辰,秦國憑藉着強大的壓制力,多次登上城牆,可惜都被項燕給推了回去。

在經歷了數次的反覆登城之後,秦人的陣線開始變得混亂,多處都有士卒逃離戰場,看着城牆下混亂的一幕,項燕即刻意識到,這是一個好機會...騰大笑了起來,說道:“可以出擊了!”,項燕卻急忙攔住他,說道:“不能出擊,景陽將軍曾告訴我,秦國的王翦,是一個非常謹慎的人,他今日的舉動有些反常,而這潰敗,或許就是想要勾引我們出擊....”

在秦人全部都逃離了戰場,城池外變得空蕩蕩的時候,騰這纔不悅的說道:“您丟失了一個很好的機會。”,說完,他也不理會項燕,轉身離去,項燕看着遠處那些被秦人丟棄的糧草輜重,糾結了許久,還是決定堅守不出,他相信自己的判斷,秦人絕對是在故意勾引自己出擊,秦人不可能如此輕易的被擊潰!

王翦在城外的山林裡等待了許久,都沒有等到項燕出擊,這才無奈的對身邊的人說道:“我本來認爲,景陽逝世之後,楚國的將軍便不值一提,沒有想到,這個項燕,能夠做到如此的謹慎,看來擊破楚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在王翦的計謀失敗之後,雙方就只能繼續僵持。

龐公知道自己不是馬服君的對手,故而選擇用堅守不出的辦法,拖延住了馬服君的進攻。

就在這個時候,廉頗卻發現了秦國的主力軍隊繞開了山氏,朝着大後方挺進,面對秦國這樣反常的舉動,廉頗也是在第一時間裡做出了安排,他急忙派出使者去找龐公,讓龐公做好準備,又留下一支軍隊來防守此處,其餘軍隊則是朝着秦軍的方向展開了追擊。

與此同時,駐紮在新鄭之外的趙括主力軍隊,也是朝着山氏城的方向開始了移動,龐公坐不住了,他先是派出一支軍隊來救援山氏,而自己也是做好了朝秦國本土進攻的準備,若是趙括想要與蒙驁合兵來攻打廉頗,那他可以選擇去跟廉頗合兵夾擊趙括,或者是乾脆朝着秦國本土方向挺進。

這當然代表龐公的堅守戰略失敗了,面對趙括的冒險舉動,龐公沒有辦法按兵不動。

果然,繞開了山氏城的蒙驁忽然回擊,與廉頗戰在了一起,而趙括也是率領着主力,準備前後夾擊廉頗,當龐公帶着軍隊去進攻趙括主力軍隊的時候,卻在半道遭遇到了趙括的伏擊,趙括的目的不是廉頗,而是龐公的主力,當秦人從兩旁衝出,戰車衝進了趙國的軍隊之內的時候,雙方頓時開始了殘酷的廝殺。

趙括站在戎車上,看着遠處那些不斷死去的趙人和秦人,強忍着心裡的痛苦,進行指揮,趙括的戰略方向的簡單,由戰車來撕扯兩翼,再由步卒來正面推進,可就是這樣簡單的戰略,在趙括的手裡,也是被玩出了花,趙括的進攻非常有節奏,戰車來回的進行廝殺,卻不進行突破,不斷的吸引趙國分兵增援兩翼,而正面的步卒也是輪番的進行推進。

廉頗想要回援,蒙驁卻是帶着軍隊死死的咬住了他,不許他脫離戰場。

趙國的士卒幾乎沒有什麼士氣,在戰鬥裡連連撤退,好在龐公提前安排好的後手,發揮出了作用,他原先派去增援山士的軍隊和山氏內的駐軍很快就來增援戰場,而在這個時候,趙括選擇了撤退,秦國的軍隊很快就消失在了戰場上。這讓龐公有些措不及防,急忙帶着軍隊回援新鄭,而蒙驁也停止了與廉頗的糾纏,即刻再次開始了迂迴。

而此刻,項燕聽聞龐公陷入苦戰的消息,讓騰留守馬陵,自己則是帶着楚國的軍隊離開了城池前往救援。

等待已久的王翦和急忙趕來的趙括,張開了口袋,等着項燕鑽進來。

第三百三十八章 馬服君與聯軍的碰撞第四百五十一章 城內城外第兩百四十七章 可趁之機第四百七十八章兩位統一者第六十章 重新編制第兩百一十二章 清君側第兩百九十三章 呂不韋變法第兩百八十五章 帶不走的學問第一百一十六章 雙方對弈第九十一章 傷痕累累第三章 始皇帝之父第兩百一十八章 一語道破第三百四十章 張平的歌第三百四十八章 打不過秦國,還打不過你?第四百五十三章 齊國的報應第四百八十八章 永別了,最後一位國相第四百二十章 家人第十二章 應侯妙計安天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被砍下的首級注視着一切第兩百四十七章 可趁之機第四章 亡趙者汝也第二十二章 孃胎裡的始皇帝第四百三十六章 若有來生第三百八十六章 四國現狀第三百八十六章 四國現狀第一百九十六章 這纔是殺人啊第一百八十九章 將相不和第四章 亡趙者汝也第三百八十六章 四國現狀第三百六十三章 墨家大師括第四百二十四章 當今顯學第八十二章 最老的趙國質子第十二章 應侯妙計安天下第六十二章 燕人的情況第兩百一十五章 來不及了第三百三十章 趙括家的混世魔王第一百八十四章 怯戰將軍李牧第三百九十一章 馬服第兩百八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三十六章 太行山道第一百六十四章 韓人有什麼呢?第三百四十八章 打不過秦國,還打不過你?第八十九章 歸途第三百五十一章 爲什麼要生下我呢?第三百零二章 白起再世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個老將軍的死亡第三百四十九章 擋不住秦國,還擋不住你嗎?第四百五十章 我本咸陽一老農第三百五十章 唯小人與女子第一百零三章 撿到一隻始皇帝第一百八十章 馬服君是秦國的幫兇第八十四章 魏王的愛情第三百八十二章 燕地豪俠第兩百一十八章 一語道破第一百七十七章 如此微不足道的我第四百三十三章 謝謝你,燕丹!第四百六十七章 陳勝吳廣又何妨第一百三十八章 令人髮指(感謝無奈錯愛的盟主)第一章 破趙者括也第四百零三章 趙門弄墨第三百三十四章 亡秦啊!!第四百七十四章 東胡之狐第一百二十五章 馬服君的勝利(三合一大章)第三百九十八章 報應第三十二章 公子平原君第八章 何以至此第兩百一十九章 您真的重視賢才嘛?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城?攻心!第四百零八章 安得猛士兮上架感言(我是不是發早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來,我見,我改變第四百零六章 並非易事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一統的曙光第三百五十六章 永別了,春申君第四百九十六章 空蕩蕩的活着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爭與友誼第四百四十九章 皇帝第五十六章 給我備車第兩百一十七章 聖賢光環第三百九十章 所謂戰神第二十二章 孃胎裡的始皇帝第八十五章 仁者無敵第一百四十二章 逐漸模糊的未來第一百三十章 一個結巴的韓國青年第九章 遣使何方第四百二十二章 馬服君所代表的東西第一百零八章 公元前259年的羊肉泡饃第一百五十六章 我真不是教育家第兩百三十七章 韓王妙計安天下第三百四十九章 擋不住秦國,還擋不住你嗎?第一百三十章 趙國第一養雞大戶第三百五十二章 長安君的改變第五十八章 旗幟再現(感謝秋風細雨的盟主)第五百零四章 徐福面聖第一百零二章 請您活捉白起第三百四十六章 年輕的秦王與年邁的呂不韋第二十一章 您是小人第兩百九十七章 五國聯軍第三十四章 君子與小人第一百零一章 酷寒中誕生的嬴政(感謝糖糖的盟主)
第三百三十八章 馬服君與聯軍的碰撞第四百五十一章 城內城外第兩百四十七章 可趁之機第四百七十八章兩位統一者第六十章 重新編制第兩百一十二章 清君側第兩百九十三章 呂不韋變法第兩百八十五章 帶不走的學問第一百一十六章 雙方對弈第九十一章 傷痕累累第三章 始皇帝之父第兩百一十八章 一語道破第三百四十章 張平的歌第三百四十八章 打不過秦國,還打不過你?第四百五十三章 齊國的報應第四百八十八章 永別了,最後一位國相第四百二十章 家人第十二章 應侯妙計安天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被砍下的首級注視着一切第兩百四十七章 可趁之機第四章 亡趙者汝也第二十二章 孃胎裡的始皇帝第四百三十六章 若有來生第三百八十六章 四國現狀第三百八十六章 四國現狀第一百九十六章 這纔是殺人啊第一百八十九章 將相不和第四章 亡趙者汝也第三百八十六章 四國現狀第三百六十三章 墨家大師括第四百二十四章 當今顯學第八十二章 最老的趙國質子第十二章 應侯妙計安天下第六十二章 燕人的情況第兩百一十五章 來不及了第三百三十章 趙括家的混世魔王第一百八十四章 怯戰將軍李牧第三百九十一章 馬服第兩百八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三十六章 太行山道第一百六十四章 韓人有什麼呢?第三百四十八章 打不過秦國,還打不過你?第八十九章 歸途第三百五十一章 爲什麼要生下我呢?第三百零二章 白起再世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個老將軍的死亡第三百四十九章 擋不住秦國,還擋不住你嗎?第四百五十章 我本咸陽一老農第三百五十章 唯小人與女子第一百零三章 撿到一隻始皇帝第一百八十章 馬服君是秦國的幫兇第八十四章 魏王的愛情第三百八十二章 燕地豪俠第兩百一十八章 一語道破第一百七十七章 如此微不足道的我第四百三十三章 謝謝你,燕丹!第四百六十七章 陳勝吳廣又何妨第一百三十八章 令人髮指(感謝無奈錯愛的盟主)第一章 破趙者括也第四百零三章 趙門弄墨第三百三十四章 亡秦啊!!第四百七十四章 東胡之狐第一百二十五章 馬服君的勝利(三合一大章)第三百九十八章 報應第三十二章 公子平原君第八章 何以至此第兩百一十九章 您真的重視賢才嘛?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城?攻心!第四百零八章 安得猛士兮上架感言(我是不是發早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來,我見,我改變第四百零六章 並非易事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一統的曙光第三百五十六章 永別了,春申君第四百九十六章 空蕩蕩的活着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爭與友誼第四百四十九章 皇帝第五十六章 給我備車第兩百一十七章 聖賢光環第三百九十章 所謂戰神第二十二章 孃胎裡的始皇帝第八十五章 仁者無敵第一百四十二章 逐漸模糊的未來第一百三十章 一個結巴的韓國青年第九章 遣使何方第四百二十二章 馬服君所代表的東西第一百零八章 公元前259年的羊肉泡饃第一百五十六章 我真不是教育家第兩百三十七章 韓王妙計安天下第三百四十九章 擋不住秦國,還擋不住你嗎?第一百三十章 趙國第一養雞大戶第三百五十二章 長安君的改變第五十八章 旗幟再現(感謝秋風細雨的盟主)第五百零四章 徐福面聖第一百零二章 請您活捉白起第三百四十六章 年輕的秦王與年邁的呂不韋第二十一章 您是小人第兩百九十七章 五國聯軍第三十四章 君子與小人第一百零一章 酷寒中誕生的嬴政(感謝糖糖的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