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勇士之後

武遂,中山王宮。

雖然趙嘉是中山王,可是他實際上只是控制着中山郡的兩個城池而已。趙嘉這些年來,一直都沒有忘記亡國的仇恨,想方設法的提升自己的實力,並且尋找退路,趙嘉和燕丹,都是遭受着秦國威脅,而且能意識到自己不足之處的君王。可是他們之間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大概是因爲趙國已經被覆滅,趙嘉雖然也想要光復趙國,可是他並不會像燕丹那樣與秦國硬碰硬,他對自己有着更清醒的認識,他的目的不是短期內復國,而是保存趙國的血脈,以圖來日。燕丹卻只是想着要抗住秦國的進攻,不讓燕國覆滅。正是因爲想法不同,兩人所施行的戰略也是不太一樣的。

趙嘉沒有將心思過多的放在治理地方上,也不求什麼變法,他大概是將這裡當作自己的一個臨時地點,更多的時間裡,他還是在招納各種各樣的賢才,趙嘉也發佈了招賢令,但凡是有一技之長的人,都能在他這裡得到重用,趙嘉本身的口才也很不錯,通過這些手段,他很快就聚集了一大批各種各樣的人才在身邊。

他的日子過的相當的簡樸,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網羅人才上。

燕丹則是將精力都放在了變法上,坐在王宮裡,聽到大臣們稟告燕國的情況,趙嘉險些跳了起來,他真的是氣的說不出話,燕丹變法,逼反了遼東胡人,而遼東胡人又向秦國求援,若是等到他們前來,那還了得...趙嘉渾身冰涼,看着面前的羣臣,他說道:“秦人絕對不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秦人想要攻打燕國,一定會先攻打我們。”

羣臣當然也明白這個道理,那一刻,衆人臉色煞白,有大臣忍不住的罵道:“燕丹這個六穀長的!!想死還要拉着中山國一起死!!”,羣臣紛紛開罵,燕丹的這個行爲的確是非常愚蠢的,而最先倒黴的卻是啥也沒做的中山國,人在家裡坐,禍從天上來,大臣們自然是忍不住的口吐芬芳。

趙嘉等到羣臣宣泄完了憤怒,方纔說道:“還是得要找個辦法來解決這件事。”

“該怎麼辦呢?”

有大臣起身,說道:“中山並非秦國的敵人,秦國這次討伐燕國,很有可能還是以武成侯爲將軍,到那個時候,武成侯帶着十萬大軍前來,我們誰也不是他的對手,我們只能逃了...趁着燕國國內混亂,可以朝着遼東方向逃,逃到遼東之外,尋找適合耕作的土地,等待機會...”

羣臣沒有覺得意外,畢竟中山國從立國之後就開始跑,從邯鄲跑到鳥不拉屎的武遂,跟從武遂跑到更偏僻的遼東,幾乎沒有什麼區別...他們很早就定下了不少的逃跑道路,方便他們隨時可以逃離危險。趙嘉臉上閃過一絲不忍,他看着面前的羣臣,長嘆了一聲。

羣臣沉默不語,趙嘉說道:“寡人並非是捨不得富貴,也不是擔心路途...寡人是不忍心讓百姓和諸多長者吃苦啊,這次要離開,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來...離開故土,前往苦寒地,與蠻夷爲伍...寡人實在不忍啊。”

“這樣吧,願意離開的人,寡人一定會帶着你們活着到達目的地,拿出自己的糧食來款待犒勞,不願意離開的人,寡人也不會怪罪,寡人可以分發路費,讓他們能夠回去,從百姓到士卒,再到諸公,都是這樣。”,趙嘉認真的說道。

他這麼一開口,羣臣就坐不住了,有一人起身說道:“您不因爲我們出身低下,不因爲我們能力不足而看輕我們,您像對待國士那樣對待我們,我們也一定會像個國士那樣對待您,請您不要再說這樣的話,我們都願意跟隨您,您在哪裡,我們就會在哪裡!”

趙嘉險些落淚,他扶起了面前的大臣,下達了離開的命令。

中山國又要跑了,這對百姓而言不是一個好消息,而且目的地又是燕國,即使如此,願意離開的人還是不多,因爲跟隨趙嘉來到這裡的,大多都是敬佩他的品德,或者就是不能被秦國容忍的,如遊俠,說客這類,他們只能跟隨趙嘉,趙嘉足足準備了七八天,方纔帶着願意跟隨自己的百姓離開了武遂,趕往燕國的方向。

他們要一路北上,躲開秦國的鋒芒。

道路上,百姓們低着頭在趕路,士卒們沮喪的跟在周圍,趙嘉更是連連後首,看着身後的趙國的土地,數次落淚,他是真的捨不得自己的家鄉,自己的國家,可是沒有辦法,留在這裡只能等死,他的士卒不超過三萬,根本沒有辦法抵抗秦人。就這樣,趙國的人馬浩浩蕩蕩的離開武遂,他也帶走了城內所有的物資。

而在這個時候,燕王丹躲在王宮裡,幾乎發瘋。

他雙眼赤紅,身形邋遢,完全看不出往日的模樣,他害死了自己的國相...是他執意要將胡人賞賜到境外,是他自信的認爲國內胡人的軍隊不值一提,他每次想起惑離開之前那些囑咐,他就心痛難忍。

最初的變法很順利,燕國也的確攻佔了不少的土地,惑提議,讓燕丹將塞外的土地折現爲錢財,物資來賞賜作戰的將士,因爲這些土地實在不適合耕作,也不適合放牧,幾乎沒有用,如果強行要求將士們搬到那裡,會惹出大麻煩。燕丹還記得國相苦苦勸說自己的模樣,可是燕國的王,似乎骨頭裡就有一種倔強。

燕丹太想要解決目前的危機,太想要開闢疆土來保衛燕國,故而他無視了國相的勸說,固執的將國內的胡人賞到塞外,想要將這裡變成燕國未來的退路,悲劇就如此發生了,胡人士卒認爲自己得不到公正的待遇,他們非常的憤怒,聚集在一起,辱罵君王,燕丹這個時候才明白自己犯下的錯。

惑又勸說他,只要派出幾個人去安撫胡人,免去先前的命令,就可以制止叛亂。

可是燕丹認爲這些胡人不可靠,整天唸叨着秦國,早晚會是心頭大患,他就讓國相來討伐這些胡人。

惑離開之前,滿臉的絕望,他交代了後事,然後帶着軍隊發動了進攻,他遇到了胡人極爲強烈的抵抗,胡人非常的憤怒,當初他們因爲燕國和東胡的雙重武力威懾無奈的歸順,可是隨後的幾十年裡,他們受盡了屈辱,每次戰爭,他們都是被拉出去送死的,每次徭役,他們都是最先被徵召的,官吏們不將他們當人看。

商賈們哄騙他們的財務,就是那些遷徙而來的燕人,也對他們指手畫腳的,處處都是不屑。

他們本以爲,軍功制的出現可以改變他們的命運,只要能立下更多的軍功,就能進入燕國的核心,就像秦國的羌,狄這些人一樣,只可惜,他們奮戰了數年,最後得到的還是不公正的待遇,他們在前線與東胡血戰,而本土燕人卻在後方看着,也不救援,就是想看胡人狗咬狗。

到最後,戰勝了敵人,那些本土燕人得到了賞賜,而他們卻是得到了懲罰。

遼東胡人暴怒,在與國相惑的戰爭裡,他們愈戰愈勇,叫囂着復仇,在兩個時辰內就全殲了燕王的軍隊,惑不願意被俘,在軍中自殺...燕丹失去了依仗,被胡人驅逐到了王都,靠着王都的高大,擋住了叛軍..燕丹在此刻已經瀕臨崩潰..也不理會城外的軍隊,整日都躲在王宮內。

當大臣強行進入王宮的時候,就是看到了面前近乎瘋狂的燕丹。

“上君...秦國出兵了,爲首者是王翦,率領趙魏兩地二十萬的軍隊,正朝着燕國前來...”

“二十萬??”,燕丹似乎被這個數字給刺激到了,那一刻,他大笑了起來,“滅亡燕國哪裡需要那麼多的兵力呢?”,大臣沉默了下來,過了許久,他說道:“秦國這次召集的軍隊都是剛剛歸順的新秦人,他們的戰鬥力應該不高...命令傳遞也不容易..我們還是有...”

“有希望是嗎?”

“連城外那五六萬胡人都能將寡人堵在王城,秦國的二十萬軍隊,我們又有什麼希望呢?”,燕丹笑了起來,笑容慘白,他看着面前的大臣,說道:“沒有希望了,燕國要覆滅了...誰也擋不住了...”,燕丹的精神狀態徹底崩潰,長期的壓力,巨大的威脅,國相的死成爲了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

燕丹茫然的看着面前的大臣,他說道:“寡人沒有嬴政那樣的能力。”

“您...您爲什麼要這樣說,不過是是不逢時...”

“不,寡人做事猶豫不決,又容易衝動的下達命令,聽不進賢臣的勸說...”,燕丹呆愣的說道:“老師肯定很失望...兩位老師,他們肯定都很失望。”,他開始整理着自己的衣冠,踉踉蹌蹌的,險些摔倒,“我也不想這樣的,我只是想要保住我的國家,我想要保護燕國...”

“請您殺了我吧。”,燕丹看着面前的大臣。

大臣被嚇了一跳,急忙大拜,說道:“上君,您不要這樣說,我們可以想辦法突圍,逃離這裡...”

.....

王翦發兵燕國,浩浩蕩蕩的二十萬大軍,看起來非常的強大,而戰鬥力卻並不是很高,因爲這些士卒都是魏地和趙地徵發的,他們纔剛剛成爲秦人,對秦國沒有多少認同感,並且疏與操練,不懂得軍法,故而,他們都需要緊急的培訓,好在秦王給了王翦足夠多的幫手。

雖然都是些年輕的娃娃,可是這些人都很有潛力,王翦就讓這些人操練軍隊,讓他們熟悉秦國的作戰辦法,宣揚軍功制的好處。召集新的士卒作戰,是很危險的,因爲這些人可能會逃跑,會背叛,會違背軍法,可是當然也有好處,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讓他們享受軍功制的福利。

是什麼把塑造瞭如今秦人嚴謹,好戰的風氣?是軍功制,那什麼可以讓這些外地人變成秦人的模樣?還是軍功制。

得要讓他們知道趙國魏國與秦國的不同,得要讓他們有升遷的機會,讓他們可以掙到爵位,讓他們享受福利,讓他們認同秦國,這就是太尉繚所提出的來的,他認爲,秦國最大的優點就是人才,不問出身,只看你的功勞...故而,他執意要用這些新士卒來參與戰爭。

大臣們最初都覺得這有些冒險,可最後在趙括的認可下通過了。

簡單的來說,這就是秦國給新秦人的福利,用一個軟柿子來贈送他們福利,增加他們對秦國的認同感。

當來自魏國和趙國的士卒們在中山郡聚集,開始領取武裝武器,參與秦國操練的時候,這些年輕人的眼裡其實還是有些不安的,他們怎麼都沒有想到,有一天自己會變成秦軍,那個聲名狼藉的秦軍,可事情就是這麼操蛋。人總是會成長爲自己曾最討厭的人,穿着秦國的服飾,他們開始了操練。

秦國的軍官跟魏趙的軍官不同,他們非常的嚴厲,可是他們能跟着士卒們一同訓練,甚至還會講解,而底層軍官是他們自己推選的,如伍長這些,加上他們形形色色的比試,都改變了這些年輕人的原先看法,當秦軍也不是那麼可怕啊,軍隊的操練總體來說還是不同的,秦軍如今的操練是繚親自制定的。

同時,他們還會舉辦各種遊戲,來增加團隊的和睦。

按着繚的要求,軍隊不是按着地方來整編的,也就是說,在一個伍裡,可能有着秦人,有魏人,有趙人,有韓人,或者說,只有秦人,來自不同地方的秦人...這樣一來,命令的傳遞,配合組織,都變得非常困難,不過,這不要緊,因爲對手是燕國,若是楚國,這樣的軍隊可能就是去送死。

也正是因爲敵人的弱小,繚和趙括都將這次的戰爭當成了一個培養年輕軍官和增加各地同化的機會,首先就是那些年輕將領們,他們要帶領這樣混亂的軍隊,他們的壓力很大,他們需要做的事情也很多,不同的文化,不同的風俗,不同的語言,這就造成了很大的問題。

這是對年輕軍官最好的磨礪機會,而對士卒們而言,看着不曾謀面的戰友,也是有些奇怪的。

最初他們幾乎都不交流,每個人都是找自己的同鄉,可是當各種比賽,遊戲開始,他們被迫成爲一個利益團體的時候,事情就不太一樣了,來自各地的年輕人指手畫腳的開始交談,或許,比起那些老人,這些年輕人更願意交流,他們說着自己的家鄉的趣事,互相教對方自己的語言,想辦法來溝通。

繚的計策是可行的。

王翦就在中山整頓軍隊,整頓了足足一個多月,然後,軍隊就開始朝着燕國出發了。

爲首的是王賁和蒙恬兩個年輕人...他們最先的目標就是中山國,也就是武遂城。只可惜,武遂城已經變成了空城,趙嘉早就跑了,他們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了這裡,來到這裡的秦人看着那些畏懼自己的趙人,他們很想解釋,其實我們也是趙人...這算是有了一個好的開頭。

在攻下這裡後,燕國的胡人就可以與秦國聯繫了,燕國胡人的領袖親自來拜見王翦。

這個胡人喚作軻,他的父母居然敢給他取這個名字,膽子也是大,軻如他的名字一樣,也不是一個平凡的人。王翦看到他第一眼,心裡就有些喜歡這個胡人將軍,他身材高大,留着滿臉的大鬍子。軻這個胡人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不堪,他是一個有文化的胡人,談吐不凡,他的父親是濊人,母親則是燕國貴族。

這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據說當初軻的母親在外遊玩,曾遇到賊寇,是他的父親英勇的救下了她,他的母親不顧世俗反對,跟着救下她的男人私奔...男人教會了軻勇猛,而女人則是交給他知識...他是個很優秀的人才,胡人都非常的敬佩他,只是因爲出身,不曾被看重。

軻認真的說道:“將軍,燕王已經被我們堵在王城,我們沒有攻城器械,故而沒有能打下城池,我願意帶着部衆跟隨您作戰...不過,請您寬恕我們犯上的罪行。”,王翦笑着說道:“我沒有聽到犯上這樣的事情,我只聽到有人討伐暴君。”,軻鬆了一口氣,他先前很擔心,秦國來到燕國第一件事是先將他們給收拾了。

王翦看着他,認真的說道:“不過,你們還不能算是秦國的軍隊,也不能協助我們作戰,你帶着自己的部衆回去,讓他們安心在家裡準備耕作吧,不必擔心任何事情,在秦國,沒有人會欺辱你們....”

“我知道..武成侯還在。”,軻笑着說道。

“我沒想到連你們都知道武成侯...”

“他曾做出火炕,這救下了我們很多的族人,不只是我們,就是塞外的東胡,也對他非常的尊重...”

沒錢看小說?送你現金or點幣,限時1天領取!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免費領!

“嗯???”

話題漸漸從燕國轉移到武成侯的身上,軻激動的說道:“很多年前,我的父親曾跟隨慄腹前往燕國作戰...他是一位伯長,當時慄腹戰敗,有一個喚作陽的燕國將軍,他想要害死全城的士卒,我的父親殺死了他,然後領着將士們投降了馬服君,馬服君寬恕了他,讓他回來。”

“那您的父親回去了嗎?”

“沒有,他讓同袍殺死了自己...他說要承擔責任,叫上了幾個伯長,就自殺了...潰敗的士卒們帶着他的頭顱返回燕國,燕王不許將他安葬...”,軻的雙眼有些赤紅,他笑着說道:“這些事情,是他的同袍回來後告訴我的,我非常的自豪,因爲我的父親是一位勇士。”

王翦看着他,慎重的點着頭,說道:“他的確是一位勇士。”

ps: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那位燕人的事情。

大概已經忘卻了吧。

他曾說過孟軻的一句名言。

第一百七十章 禮尚往來第三百七十五章 針對騎劫的陰謀第兩百二十一章 王,對不起第兩百一十八章 一語道破七月發新書了第四百五十三章 齊國的報應第三百五十一章 爲什麼要生下我呢?第一百二十五章 魏無忌之難第四百八十八章 永別了,最後一位國相第兩百五十五章 這是爲了保護您第四百四十二章 問農第十三章 殺身成仁(感謝鬼、欲的盟主)第一百四十四章 魏無忌的血色盛宴第三百七十三章 賢相與名將第兩百八十六章 璀璨的星辰( 感謝流風雪若的盟主)第九十三章 有您這樣的賢人在第五百零一章 一人一嘴可滅一國第兩百一十六章 二三子,你們的馬服君回來了第三百一十八章 繚第一百零六章 命中註定的戰場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買賣第兩百五十章 互訴(感謝鬼欲的盟主)第三章 始皇帝之父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個老將軍的死亡第十四章 家有慈母第三百九十八章 報應第三百一十二章 腐鼠第三百七十七章 拯救大將騎劫第一百八十九章 將相不和第三百九十二章 趙人的馬服子第兩百四十八章 馬服子的危機第兩百六十七章 李斯與三公九卿制關於前幾章引起的爭議第一百五十七章 馬服子的幸福生活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個老將軍的死亡第三百二十七章 信陵君已死,出兵第三百三十章 趙括家的混世魔王第一百三十九章 《韓非子》又多了三篇新故事第六十五章 活捉趙括第三百八十八章 破趙者括也第兩百一十九章 您真的重視賢才嘛?第四百七十一章 安心的交給你第四十章 初戰第四百零五章 北擊匈奴第三百二十二章 悄無聲息的改變第兩百二十六章 學術大辯論第四百四十一章 能者多勞第三百六十六章 亡魏之策第四百五十三章 齊國的報應第三百五十六章 永別了,春申君第兩百三十二章 在真理之中死去第一百二十七章 只有將能聽懂的相語第兩百零八章 她會是我的母親嘛?第一百二十八章 驅逐出境第二十八章 趙國多義士第三百三十八章 馬服君與聯軍的碰撞第四百四十七章 齊國哀鳴曲第一百一十九章 被砍下的首級注視着一切第兩百零五章 趙括變法第一百五十八章 拯救天下的三種辦法第兩百零七章 趙括的愛情第三百二十章 明君還是昏君?第三百八十三章 河中金魚第四百五十五章 你這是大秦還是大漢?第五百零二章 回家第五百零二章 回家第四百一十一章 道德與法第九十一章 傷痕累累第兩百二十九章 虞卿啊,虞卿第一百零二章 請您活捉白起第三百九十七章 什麼是楚王啊?第三百一十章 趙家三兄弟第十六章 柏仁李牧第五十七章 我很害怕第七章 曾母投杼第三十八章 豎子趙括第兩百六十二章 弱小就是最大的錯第三百一十七章 仁義的軍隊和正義的戰爭第四百二十九章 燕國的覆滅第三百四十九章 擋不住秦國,還擋不住你嗎?第二十九章 我天下無敵第一百一十六章 雙方對弈第五十六章 給我備車第兩百零五章 趙括變法第兩百零七章 趙括的愛情第三百九十四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三百六十六章 亡魏之策第兩百零五章 趙括變法第三百四十二章 廉頗老矣,尚能....第三百九十九章 馬服山的愛情傳說第四百九十一章 前往西域的貿易之路第四百八十二章 仁慈而強大的戰士第三百一十一章 嬴政登基第一百二十三章 詭計多端馬服君第五百零五章 海外探索第一步第八十六章 請降第三百六十一章 我們的荀子第三百九十七章 什麼是楚王啊?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子一怒第兩百四十二章 長安君之死(上)
第一百七十章 禮尚往來第三百七十五章 針對騎劫的陰謀第兩百二十一章 王,對不起第兩百一十八章 一語道破七月發新書了第四百五十三章 齊國的報應第三百五十一章 爲什麼要生下我呢?第一百二十五章 魏無忌之難第四百八十八章 永別了,最後一位國相第兩百五十五章 這是爲了保護您第四百四十二章 問農第十三章 殺身成仁(感謝鬼、欲的盟主)第一百四十四章 魏無忌的血色盛宴第三百七十三章 賢相與名將第兩百八十六章 璀璨的星辰( 感謝流風雪若的盟主)第九十三章 有您這樣的賢人在第五百零一章 一人一嘴可滅一國第兩百一十六章 二三子,你們的馬服君回來了第三百一十八章 繚第一百零六章 命中註定的戰場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買賣第兩百五十章 互訴(感謝鬼欲的盟主)第三章 始皇帝之父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個老將軍的死亡第十四章 家有慈母第三百九十八章 報應第三百一十二章 腐鼠第三百七十七章 拯救大將騎劫第一百八十九章 將相不和第三百九十二章 趙人的馬服子第兩百四十八章 馬服子的危機第兩百六十七章 李斯與三公九卿制關於前幾章引起的爭議第一百五十七章 馬服子的幸福生活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個老將軍的死亡第三百二十七章 信陵君已死,出兵第三百三十章 趙括家的混世魔王第一百三十九章 《韓非子》又多了三篇新故事第六十五章 活捉趙括第三百八十八章 破趙者括也第兩百一十九章 您真的重視賢才嘛?第四百七十一章 安心的交給你第四十章 初戰第四百零五章 北擊匈奴第三百二十二章 悄無聲息的改變第兩百二十六章 學術大辯論第四百四十一章 能者多勞第三百六十六章 亡魏之策第四百五十三章 齊國的報應第三百五十六章 永別了,春申君第兩百三十二章 在真理之中死去第一百二十七章 只有將能聽懂的相語第兩百零八章 她會是我的母親嘛?第一百二十八章 驅逐出境第二十八章 趙國多義士第三百三十八章 馬服君與聯軍的碰撞第四百四十七章 齊國哀鳴曲第一百一十九章 被砍下的首級注視着一切第兩百零五章 趙括變法第一百五十八章 拯救天下的三種辦法第兩百零七章 趙括的愛情第三百二十章 明君還是昏君?第三百八十三章 河中金魚第四百五十五章 你這是大秦還是大漢?第五百零二章 回家第五百零二章 回家第四百一十一章 道德與法第九十一章 傷痕累累第兩百二十九章 虞卿啊,虞卿第一百零二章 請您活捉白起第三百九十七章 什麼是楚王啊?第三百一十章 趙家三兄弟第十六章 柏仁李牧第五十七章 我很害怕第七章 曾母投杼第三十八章 豎子趙括第兩百六十二章 弱小就是最大的錯第三百一十七章 仁義的軍隊和正義的戰爭第四百二十九章 燕國的覆滅第三百四十九章 擋不住秦國,還擋不住你嗎?第二十九章 我天下無敵第一百一十六章 雙方對弈第五十六章 給我備車第兩百零五章 趙括變法第兩百零七章 趙括的愛情第三百九十四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三百六十六章 亡魏之策第兩百零五章 趙括變法第三百四十二章 廉頗老矣,尚能....第三百九十九章 馬服山的愛情傳說第四百九十一章 前往西域的貿易之路第四百八十二章 仁慈而強大的戰士第三百一十一章 嬴政登基第一百二十三章 詭計多端馬服君第五百零五章 海外探索第一步第八十六章 請降第三百六十一章 我們的荀子第三百九十七章 什麼是楚王啊?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子一怒第兩百四十二章 長安君之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