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令人髮指(感謝無奈錯愛的盟主)

龐煖在趙國,是左師。

這個職務,並不是尋常人所能擔任,他有兩個要求,第一點,年齡必須要大,論年紀,別說是在趙國,就是在諸國,老龐都是沒有對手的存在,一大把年紀的樓緩還要比他小十歲,趙括推測,這位龐公的年紀應該是接近八十歲,第二點,就是要有資歷,在這一點上,龐公同樣是傲視趙國羣雄的存在。他可是武靈王時的重臣啊!!

而左師的具體工作,其實就是給君王一些建議,相當於君王的私人顧問。

龐煖與魏無忌同時面見趙王,向趙王提議:讓馬服君巡查趙國各地,揪出那些爲禍一方的惡吏。趙王有些不明白,他們爲什麼會如此在意這一點,不止是趙王,就是王宮內的羣臣,也是有些困惑。

趙王詢問道:“國中有惡吏,寡人讓各地的郡守縣令嚴查就可以,怎麼還需要馬服君親自去探查呢?”,龐煖皺着眉頭,看着羣臣,開口說道:“因爲郡縣官吏與鄉野官吏勾結,無視上君的王令,爲非作歹,讓盜賊頭子來處置盜賊,您覺得會是怎麼樣呢?”

趙王勃然大怒,他質問道:“您怎麼可以將寡人的臣比作是盜賊呢?”

“相比危害三四個人的盜賊,危害十幾萬人的官吏,難道不是比盜賊更加的可恨嗎?”,龐煖毫不客氣的說道:“上君想要吸納更多的賢才,這些賢才在趕到邯鄲的路途上,看到這些窮兇極惡的官吏,難道還會願意跟隨您嗎?當初的荀子,在離開趙國的時候,跟我說:他在道路上沒有看到一個良吏,因爲不願意與這些惡賊同伍,所以必須要離開。”

趙王瞪大了雙眼,險些氣炸了,他站起身來,來回的走動了幾步,咬着牙說道:“原來是這樣,寡人對荀子非常的尊敬,他卻離開趙國在楚國擔任縣令,寡一直人不明白這是爲什麼,如今才知道,原來是這些國中盜賊的緣故,他們竟敢逼走寡人的賢才!!好,讓馬服君去清查!遇到了惡吏,馬服君可以斬殺他們!”

“從郡中到鄉野,不許有人違背馬服君的命令,這就是寡人的王令!!!”

趙王憤怒的大叫道。

羣臣們低着頭,完全不敢言語,樓緩看着這位老友,無奈的搖着頭,今天他在王宮裡的話,一定會讓他成爲趙國地方官的仇敵,那些官員會覺得自己遭受到了侮辱,唉,您又何必要這樣呢?不只是他,就是在座的重臣,也不理解龐煖的行爲,龐煖的朋友很多,他從來都不曾說過像今天這樣得罪別人的話。

只有站在不遠處的魏無忌,方纔明白龐煖的想法,他是想要代替趙括,吸引所有仇視的眼光。

魏無忌想要說的話,都已經被龐煖說完,他只好補充道:“我聽聞,在秦國,若是被舉薦的官吏犯錯,舉薦者也會同罪,因此,秦國的官吏不敢舉薦德行不正,沒有才能的小人,生怕遭受到牽連,請上君能夠在趙國施行連坐之法....另外,若是能察覺底層官吏做惡而處置的人,可以避免牽連,坐視不管的人,哪怕不是自己舉薦的官吏,也要遭受到一樣的懲罰。”

羣臣不由得吸了一口冷氣,信陵君歹毒啊,他這連坐制一出,各地的官吏爲了避免連坐都要爭先恐後的殺掉作惡的那些小吏了,怎麼也不敢再進行庇護。日後,自己想要舉薦什麼人,也不敢再隨意的稟告給上君,這讓他們損失了很多可以輕易得到的“禮物”啊。

行賄對於貴族而言,是一種侮辱,若是拿着錢財找到貴族,請他幫您辦事,大部分貴族都會殺了你,可是,給貴族送禮,成爲他的朋友,那他就可以明目張膽的保護你,還不必遭受到道德的譴責。這是一種建立在貴族的基本道德觀上的扭曲的病態社會,庇護朋友,親人的犯罪行爲被視爲是道德的社會。

秦國因爲鼓勵鄉人之間,家人之間互相檢舉,故而被視爲蠻夷,被斥爲不知禮。

魏無忌這樣的行爲,也是要遭受到貴族的辱罵的:我們庇護自己的朋友家人,這有什麼錯呢?您不誇讚我們,還想要讓我們連坐??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貴族都會這麼想,很多年前,就有個負責稅收的鐵血官吏,殺了很多親近他的朋友,乃至是平原君的朋友,從而被平原君舉薦,那人喚作趙奢。

當魏無忌離開王宮的時候,他帶出了趙王的命令,讓馬服君巡查各地,清查奸吏的王令。

趙括回到了馬服,並且讓自己的一部分門客返回來幫助自己,李魚還在忙碌着,是無法回來了,幸作爲他最大幫手,也無法返回,最後只能由狄,趙傅,王樊三個人帶着十六位門客,返回馬服。在這期間,趙括還在與韓非談論接下來的事情,處置奸賊,只是趙括想要革新的前提。

想要將這些惡賊揪出來,讓趙王看到事態的嚴重性,然後再改變地方選拔小吏的局面,進行類似於後世的“公務員考試”,選出一批精明能幹的小吏,改變地方官制,再安排對於官吏的監督制度,確定懲罰制度,一環扣着一環,趙括提出自己的主要構想,韓非進行補充和改善。

年輕的韓非,已經展現出了自己非凡的一面,連坐的辦法,就是他所想到的。

韓非對趙括的構想非常的感興趣,另外,對於趙國的如今的局面,也是看的非常透徹,他直接了當的說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爲,這次出巡,會遇到四種情況,會有拼命庇護親信來展示自己的道德的人,會有推出替死鬼來遮蓋自己罪行的人,會有不想遭受到侮辱而自殺的人,會有講述罪行求饒的人。

韓非認爲:對於那些庇護親信的人,要從他們的聲望進行打擊,因爲這是他們最在意的,例如,趙王將您當作心腹來對待,您卻因爲私情而做出了違背趙王的事情,您這樣的人,還能算是君子嗎?對於那些推出替死鬼的人,要進行賞賜,不必嚴查他們的過往,陳贊他們的大義,這樣一來,更多的大官都不會選擇去庇護親近,對日後的革新也有幫助。

對於自首求饒的人,可以免去重罰,對於那些畏罪自殺的人,應該當衆宣讀他們的罪行,收走他們的家產,讓其他人引以爲戒。

韓非說:懲罰並不算是目的,目的應該是要讓官吏們不敢再欺辱百姓,不敢欺騙君主。

趙括知道他在擔心什麼,他是擔心自己秉公處理,不留情面,將所有的罪人都繩之以法,遭受到極大的牴觸與反抗,趙括心裡當然是想要嚴厲的處置這些魚肉鄉里的惡賊,可是,對這些官吏們再大的懲罰,也不能挽回什麼,反而是經過這樣的分別對待,反而能讓倖存的百姓們得到好處。

趙括是明白這一點的。

他也在心裡暗自發誓:他一定會改變這樣的情況。

他的門客們相繼趕來,最先趕來的就是狄,狄剛剛進了院落,就迫不及待的向趙括說起了李魚的情況,坐在趙括的面前,狄激動的說道:“當我們將種子,農具分發給那些將士們的時候,他們非常的激動,朝着馬服的方向叩首道謝...”

趙括皺着眉頭,顯得有些不開心。

狄急忙說道:“這些東西對他們有很大的幫助,尤其是我們送去的糧食,這些將士們回到家裡,家裡多出了一個吃飯的人,卻沒有提前準備,生活過得非常得艱苦,李魚知道這件事,派我們不斷的在各處送糧....有一次,幸送完了糧食,剛剛出門,發現自己的玉佩不見了,急忙回去尋找,結果看到當地田部吏以收稅的名義搶走了剛剛送去的糧食。”

“所以他就殺了那位吏。”,趙括說道。

狄點了點頭,拿起水袋喝了一口水,又說道:“只是我們送的有些晚了,很多地方都結束了春種,種子已經沒有用了,可是農具還是很有用的,各地的貴人知道我們是馬服君的門客,也不敢對我們無禮,有的貴人也幫着自己的食邑,送去了一些糧食,牲畜,李魚將這些人的善行記錄了下來。”

聽到這裡,趙括方纔笑了起來,點着頭,說道:“這很好。”

“那您呢,您在哪裡做什麼?不會就是看了他們做什麼,然後回來好跟我們訴說吧?”,戈站在不遠處,冷冷的詢問道,狄輕蔑的瞪了他一眼,方纔說道:“我也是幫了大忙,我告訴那些百姓們,這些糧食,農具都是馬服君贈送給你們的,要是有人敢搶奪,那就是搶馬服君的東西,馬服君絕不輕饒!”

“不錯,拿馬服君來嚇唬他人,向來就是您最拿手的事情。”

“你!!”,頓時,狄與戈又掐了起來,趙括沒有理會這倆人,跟韓非又談起了前往的計劃。趙括原先一直都沒有告訴趙母自己要去做什麼,他不想讓趙母爲自己擔心,他只是給趙母說,自己要去趙國各地,看看百姓的情況。只是,狄回來後的第二天,趙母就將趙括叫了過去,詢問他爲什麼忽然想要清查各地的奸吏。

趙括說道:“無論是耕作還是其他的事情,小吏都應該是百姓的依靠,他們要做到應該是保護百姓,帶領百姓,而不是去欺負他們,我想要改變如今的情況,可是,請您不要爲我擔心,我帶上了門客,是不會有危險的。”,聽到趙括的話語,趙母笑了起來,她笑得非常開心。

她問道:“你的寶劍足夠鋒利嗎?”

趙括一愣,方纔回答道:“足夠鋒利。”

“你父親擔任田部吏,就是因爲寶劍足夠鋒利,方纔成爲了一位受人尊敬的幹吏。如今你要清查各地的奸賊,就要時刻擦亮你的寶劍,殺死那些爲非作歹的惡吏。”

“唯。”

在趙傅,王樊等人都到齊之後,趙括坐上了馬車,打起了馬服君的旗幟,便從馬服出發了,他要一路北上,到達雲中郡,再從雲中過代郡,繞回邯鄲郡。趙括如此大張旗鼓的出發,自然是引起了馬服的轟動,馬服衆人紛紛跟隨着馬車,將趙括送出了馬服,衆人朝着馬車的方向俯身長拜,送別了他們的英雄。

果然,邯鄲的王令,趙括離開馬服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各地。引起了一次震動,官吏們既是憤怒,又是惶恐,指責龐煖的書信源源不斷的朝着邯鄲流去,而馬服君的行蹤,則是成爲了所有地方官吏最在意的事情。在打出了馬服君大旗的情況下,趙括的行程變得無比的緩慢。

當他到達一處鄉邑的時候,正在忙碌的衆人遠遠看到了馬服旗,先是擦了擦雙眼,隨後便是什麼也不顧的衝了過來,重重的跪拜在道路的兩旁,迎接馬服君,趙括趕到鄉邑,就從馬車上走了下來,扶起周圍的百姓們,向他們詢問今年的收成,遇到的困難,最後方纔問起當地的官吏有沒有欺壓百姓的情況。

面對這些百姓,趙括認真的說道:“我這次,就是爲了要幫助趙國的百姓,要清查地方上的奸賊,請鄉老不要隱瞞,向我說實情,若是有人敢報復二三子,我會親手向他復仇。”,其實,百姓們根本就不需要趙括的保證,就算官吏們會報復,會處死他們,他們也絕不願意跟馬服君說謊。

當下,就有人走出來,指認當地的鄉邑正曾私自增加稅收額度,中飽私囊。趙國的基層制度,從郡到縣,再到鄉里,可問題是,官吏制度非常的簡陋,地方官只有郡守,郡尉,郡丞,縣令,縣尉,縣丞這六個,其他都是佐吏,並不是官員,不需要趙王去任命,只需地方官任命。

鄉邑里設鄉邑正,監門,一個負責治安,一個負責其餘所有政務,簡陋的令人髮指。

而當地的鄉邑正喚作榮,當他聽聞馬服君趕到的時候,興高采烈的換上了最好看的衣裳,興沖沖的來到了馬服君的面前,正要開口拜見,一旁走出一個魁梧的壯漢,一把將他抓住,隨即就是馬服君冷冰冰的質問:“請問今年的稅收情況?”

榮渾身冰涼,哆嗦着,身邊的壯漢猛地叫道:“快說!”

他癱坐了地面上,渾身無力,哭了起來。

“請您恕罪。”

他很快交待了自己的罪行,包括如何私自增加了稅賦,通過調動徭役名額向百姓們索要賄賂,通過控制耕牛來收斂錢財等等,等到他說完,趙括氣的有些說不出話來,只是一個任期還不到三個月的小吏,他竟在幾個月內做了這麼多的惡事!而看到馬服君拿憤怒的模樣,榮哭着求饒道:

“請馬服君寬恕我的罪行,我是董成子的門客,曾與您在柏仁與燕軍作戰,我的家主一直將您看作是摯友,請您看在他的顏面上,寬恕我的罪行。”

ps:剛纔忽然發現自己多了個盟主,再仔細一看,原來是叫無奈錯愛的大佬,已經成爲了第一盟主,非常的感謝這位大佬,也感謝其他支持我的讀者們,因爲收費章節,不好多說,我會開個單章來感謝所有的讀者。

第四百一十三章 根本就沒有白起,又或者...第三十章 一舉必要多得第兩百六十一章 我一定要讓他後悔第四百六十六章 黃老之學第一百三十一章 由弟子們整理而成的經典第一百三十三章 來自趙國的老賊第三百八十四章 燕王丹第一百八十二章 邯鄲城的歡樂時光第一百零七章 將將和第一百七十八章 學醫能救戰國人?第三百零二章 白起再世第四百三十八章 悲痛帶來的成長第兩百七十五章 齊國有賢臣第兩百八十一章 好友第一百九十二章 仁義武安君第一百一十七章 范雎的最強援軍第八十五章 仁者無敵第一百七十七章 如此微不足道的我第一百章 弗與共天下(感謝潛水小烏龍的盟主)第兩百七十七章 李冰與鄭國第三百零二章 白起再世第四百九十四章 身份暴露第四百五十章 我本咸陽一老農第兩百四十四章 君臣第四百三十二章 華夏糧倉第七十八章 寧爲什伍,勿爲副將第兩百八十章 紙!紙!紙!第四百七十三章 蘭陵老無賴第四百一十一章 道德與法第九十四章 王宮內最後一位賢良(感謝蒙毅123的盟主)第一百九十九章 西門豹治鄴第四百四十四章 後勝的大生意第兩百二十三章 趙括的婚禮第一百六十六章 毆王一拳第三十一章 廉頗老矣,能飯第一百七十九章 終結者?穩固者?第一百五十七章 馬服子的幸福生活第三百九十二章 趙人的馬服子第四百一十一章 道德與法第二十四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九十九章 龐子使楚第一百三十六章 孟子曰:捨生取義第兩百六十六章 請您來擔任國相第三百八十八章 破趙者括也第兩百五十九章 欣喜的秦王第兩百四十八章 馬服子的危機第三百四十五章 孩子,你在等誰?第兩百零八章 她會是我的母親嘛?第十二章 應侯妙計安天下第四百五十章 我本咸陽一老農第一百八十三章 活古董第一百五十三章 滅國並非是沒有原因的第兩百八十九章 上君令我離開第一百八十九章 將相不和第四百八十二章 仁慈而強大的戰士第四百三十九章 愚民還是教育?第五百零一章 一人一嘴可滅一國第四百零一章 不讓人省心第兩百六十五章 該給他們什麼爵位呢?第兩百三十章 墨家三派第七十二章 騎劫的家鄉第四百七十八章兩位統一者第兩百二十九章 虞卿啊,虞卿第兩百六十二章 弱小就是最大的錯第五百零五章 海外探索第一步第兩百三十五章 兩口大黑鍋,鍋侯無疑第四百七十七章馬服君的新孫第四百二十四章 當今顯學第四百六十章 不該是這樣第兩百三十三章 六國的恐懼消失在這一天第兩百一十二章 清君側第一百四十九章 爲什麼韓國沒有賢人呢?第五十七章 我很害怕第一百零四章 父與子第三百七十七章 拯救大將騎劫第兩百四十二章 長安君之死(上)第兩百零三章 馬服君遲早是寡人的第兩百二十九章 虞卿啊,虞卿第二十二章 孃胎裡的始皇帝第一百三十五章 秦王恰檸檬第八十六章 請降第一百零九章 兵發河內第三十二章 公子平原君第一百八十一章 馬服邑的幸福生活第一百三十二章 投其所好第四百五十九章 我的叔叔劉季第三百零四章 函谷關之難第十四章 家有慈母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父,我錯了第兩百九十六章 秦王三年第一百八十六章 有賢人範子第一百一十章 馬服君與武安君的初次邂逅第一百三十七章 從今天開始當聖人,晚嗎?第四百三十四章 從不曾滅亡的六國第兩百二十五章 東方的智者學派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規模集團軍作戰第兩百六十二章 弱小就是最大的錯第兩百五十七章 與寡人恭候馬服君歸家第兩百七十八章 即將結束的時代第三百零四章 函谷關之難
第四百一十三章 根本就沒有白起,又或者...第三十章 一舉必要多得第兩百六十一章 我一定要讓他後悔第四百六十六章 黃老之學第一百三十一章 由弟子們整理而成的經典第一百三十三章 來自趙國的老賊第三百八十四章 燕王丹第一百八十二章 邯鄲城的歡樂時光第一百零七章 將將和第一百七十八章 學醫能救戰國人?第三百零二章 白起再世第四百三十八章 悲痛帶來的成長第兩百七十五章 齊國有賢臣第兩百八十一章 好友第一百九十二章 仁義武安君第一百一十七章 范雎的最強援軍第八十五章 仁者無敵第一百七十七章 如此微不足道的我第一百章 弗與共天下(感謝潛水小烏龍的盟主)第兩百七十七章 李冰與鄭國第三百零二章 白起再世第四百九十四章 身份暴露第四百五十章 我本咸陽一老農第兩百四十四章 君臣第四百三十二章 華夏糧倉第七十八章 寧爲什伍,勿爲副將第兩百八十章 紙!紙!紙!第四百七十三章 蘭陵老無賴第四百一十一章 道德與法第九十四章 王宮內最後一位賢良(感謝蒙毅123的盟主)第一百九十九章 西門豹治鄴第四百四十四章 後勝的大生意第兩百二十三章 趙括的婚禮第一百六十六章 毆王一拳第三十一章 廉頗老矣,能飯第一百七十九章 終結者?穩固者?第一百五十七章 馬服子的幸福生活第三百九十二章 趙人的馬服子第四百一十一章 道德與法第二十四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九十九章 龐子使楚第一百三十六章 孟子曰:捨生取義第兩百六十六章 請您來擔任國相第三百八十八章 破趙者括也第兩百五十九章 欣喜的秦王第兩百四十八章 馬服子的危機第三百四十五章 孩子,你在等誰?第兩百零八章 她會是我的母親嘛?第十二章 應侯妙計安天下第四百五十章 我本咸陽一老農第一百八十三章 活古董第一百五十三章 滅國並非是沒有原因的第兩百八十九章 上君令我離開第一百八十九章 將相不和第四百八十二章 仁慈而強大的戰士第四百三十九章 愚民還是教育?第五百零一章 一人一嘴可滅一國第四百零一章 不讓人省心第兩百六十五章 該給他們什麼爵位呢?第兩百三十章 墨家三派第七十二章 騎劫的家鄉第四百七十八章兩位統一者第兩百二十九章 虞卿啊,虞卿第兩百六十二章 弱小就是最大的錯第五百零五章 海外探索第一步第兩百三十五章 兩口大黑鍋,鍋侯無疑第四百七十七章馬服君的新孫第四百二十四章 當今顯學第四百六十章 不該是這樣第兩百三十三章 六國的恐懼消失在這一天第兩百一十二章 清君側第一百四十九章 爲什麼韓國沒有賢人呢?第五十七章 我很害怕第一百零四章 父與子第三百七十七章 拯救大將騎劫第兩百四十二章 長安君之死(上)第兩百零三章 馬服君遲早是寡人的第兩百二十九章 虞卿啊,虞卿第二十二章 孃胎裡的始皇帝第一百三十五章 秦王恰檸檬第八十六章 請降第一百零九章 兵發河內第三十二章 公子平原君第一百八十一章 馬服邑的幸福生活第一百三十二章 投其所好第四百五十九章 我的叔叔劉季第三百零四章 函谷關之難第十四章 家有慈母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父,我錯了第兩百九十六章 秦王三年第一百八十六章 有賢人範子第一百一十章 馬服君與武安君的初次邂逅第一百三十七章 從今天開始當聖人,晚嗎?第四百三十四章 從不曾滅亡的六國第兩百二十五章 東方的智者學派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規模集團軍作戰第兩百六十二章 弱小就是最大的錯第兩百五十七章 與寡人恭候馬服君歸家第兩百七十八章 即將結束的時代第三百零四章 函谷關之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