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瀾起

“嗬,你小子這一年多鑽哪個山溝溝裡去了?”

徐心庵得信爬上城頭,拍着徐忻的肩頭,熱切的招呼道,

“你充軍嵐州,怎麼不託人捎信回淮源?你知不知道我們也到嵐州了?你爹都在扇子崖給你立了墳,真他娘晦氣,得趕緊寫封信稍回去,將墳給刨了……”

徐武富死後,長房田宅基本都以三五分之一的市價轉售給缺地少宅的族人,而置換出來的錢財也都以修墓的名義,用於獅駝嶺、金砂溝等地的坡田開墾、道路及塘渠的修造。

而徐伯鬆、徐仲林等上房徐的代表人物,除了迫於形勢支持鑄鋒堂對徐族內部資源的掌握,也同意大幅降低佃租。

上房徐與下房徐之間的矛盾,現在基本都緩解下來。

徐心庵的眼界、心胸也高了,看到徐忻竟然還活在世上,心裡也是又驚又喜。

徐忻還是很有些拘束,他充軍嵐州,起初很是淒涼,同行的賊兵欺侮他,到嵐州之後也受老卒欺凌,而除了臉頰刺字外,身上傷勢也沒有痊癒,無法逃走。

等到他受張奎安賞識,境遇才改觀過來,卻是黃龍坡驛糧谷事之時,知道徐懷、徐心庵他們隨王稟到嵐州了,但他總憂心徐懷、徐心庵對以前的舊怨念念不忘,哪裡會聯絡?

這次也正好在城牆上碰到,而且是看到曾教導他刀弓腳拳功夫的徐武坤。

要不然,他還是不會主動找過來。

當然,徐忻找過來,也是想問這邊能不能讓開道,放他們過去。

“將卒衛城戍邊、衝鋒陷陣,是職責所在;監軍使院不能坐看將卒臨陣脫逃,這也是職責所在,”徐懷沉聲說道,“除非有葛懷聰都指揮使的軍令,要不然,我們這道沒法讓。不過,你們需要什麼吃食,我這邊都可以準備一二……”

主將嚴重失職或戰歿,兵馬都監或監軍有權接管戰場指揮權,但現在顯然還不是時機。

徐懷心裡正想着等到時機恰當時,直接通過徐忻掌握這支人馬,怎麼可能會放他們走?

不過,徐忻是得都將田志常吩咐過來說項,徐忻不能不過來說一聲,但他看到徐懷、徐心庵不念舊怨,徐武坤又在這裡,他自己都沒有多迫切想撤下城牆;徐懷拒絕,徐忻也沒有放到心裡去。

即便這一年多來他經受種種折磨,心裡的傲氣也並沒有完全磨滅掉,心裡瞧不起這種肆無忌憚的劫掠。

甚至自覺的跟盜賊區別開來,從內心深處認爲自己是良家子,不是山賊土寇,是支撐到他支持到今日的關鍵。

在諸寨聯軍投降前,他被嚴刑拷打,帶着一身傷被扔在賊軍土牢三四個月無人過問,要不是這點,他自己都要崩潰掉。

而倘若有機會,他也渴望能像真正將卒那般建立軍功,將來能真正衣錦還鄉,與家人團聚。

這一年多的磨難,令徐忻從內到外都發生很大的淬變。

聽徐懷這麼說,徐忻便將話傳給田志常。

田志常還是畏懼徐懷的兇名,不敢直接過來交涉,便在戰棚那邊僵持下來。

待杜仲、孟老刀過來,徐懷還是叫他們準備一些吃食以及禦寒的氈毯送過去,借這個機會,讓他們跟那幾十名桐柏山寇兵迅速熟絡起來。

而城頭這些寇兵出身的將卒裡,有八人更直接曾是郭君判、潘成虎的舊部。

…………

…………

過了一會兒,見過朱沆之後的潘成虎也爬上城頭。

“你們這是要搞哪齣戲哇?”

潘成虎從垛口探頭出去,藉着火把看角樓下方的城牆內側,除了兩道繩索目前僅能方便三五人上下外,略微傾斜的夯土城牆上還掏出好幾排可以落腳的淺窩子,身手敏捷的人,可以直接借這些攀上城牆。

而他剛纔也是直接穿堂過戶,看到院子裡堆放不少已經制作成半成品的木料,必要時能快速組裝幾隻雲梯架到城頭。

潘成虎被鄭屠鼓躁,找王番請命趕到大同來,是滿心想跟着徐懷撈點功績的,還不知道當下的情形有多嚴峻,看到這邊的部署,當然是摸不着頭腦。

“……”

這時候很多事都不需要瞞住潘成虎,甚至需要看他進一步表明態度。

徐懷寒暄幾句,就留徐武坤、徐心庵、唐青他們在角樓盯着,帶着潘成虎再次爬下城牆,前往關押陳子簫的房間。

徐武磧、周景兩人剛回來,在關押陳子簫的房間裡歇腳。

藉着燭火,看清楚確是陳子簫被五花大綁捆在房柱上,潘成虎嘴巴都張大起來,一臉見到鬼的樣子,過了片晌還是目瞪口呆的看向徐懷,半晌後才說道:

“陳子簫失蹤不見,岢嵐城裡所有人都以爲他是被契丹人的刺客暗殺了——我還奇 怪契丹刺客暗殺他做甚?鬼佬佬的,你們將他捉到大同來做甚?這不是比契丹刺客殺他更鬼扯嗎?”

“那就讓陳子簫跟你聊一聊唄!”徐懷走過去,將扎綁陳子簫嘴的帶子解下來,又將堵住他嘴的布團拔出來。

“潘爺啊,許久未見,我真沒有想到你竟然也會死心踏地的投奔鑄鋒堂啊!”陳子簫咧了咧脹痛的嘴,朝潘成虎說道。

“到底怎麼回事,可別撓我的心了!”潘成虎太詫異了,不想費勁繞彎子,急不可耐的催促徐懷將利落的將前因後果說給他聽。

“你不是一直都覺得陳子簫的行跡有些古怪嗎?現在這一切都搞清楚了,陳子簫原名韓倫,曾經是契丹南院知國事蕭林石手下的大將。他數年前因爲得罪契丹權貴入獄,被蕭林石遣到大越作間,我們在離開岢嵐的當天夜裡,才逮到機會將他捉住,一併帶到大同來了。”徐懷說道。

“怎麼不將他交出去,帶來大同作甚?”潘成虎腦筋有些卡殼,問道。

“我們一直懷疑契丹人在大同有大陰謀,雖說還沒有撬開他的嘴,但到現在也差不多能搞明白怎麼回事了,”

徐懷挨着門框說道,

“你剛纔去見過朱沆,應該對城裡的局勢有所瞭解吧。目前除了內城還有數千殘兵頑守外,成千上萬的叛民目前已經躁動起來,剛剛突襲控制住東南北三座城門。雖然葛懷聰等人到這時候還不以爲是,但諸多跡象都證明這一切是蕭林石與陳子簫一早設下的陷阱。要是我所料不差,蕭林石極可能在天明之前會率兵突襲勝德門,將我們徹底堵死在大同城裡。”

“怎麼會,怎麼可能?蕭林石是誰,他這時候能從哪裡調來援兵,將我們近四萬兵馬反過來圍困在大同城裡?契丹在大同之外,總計也就四五萬兵馬啊,主要都還在應州,我們逼近應州的東路軍主力是吃乾飯的,會坐看這個蕭林石率應州兵馬傾巢來援?”潘成虎嘴裡竄出一連串的疑問,轉念又下意識壓低聲音,不解的問道,“朱沆似乎並不知道這事,你們到現在沒有將陳子簫的事情稟告於他?”

“暫時還沒有說,”徐懷眯起眼睛看向潘成虎,問道,“你覺得有必要知會朱沆?”

潘成虎到底不蠢,見徐懷將這種重要的消息瞞住,不知會朱沆,顯然不是簡單的看朱沆不順眼,他沉吟了好一會兒,猶不確定的問道:“你們猜測的這一切,確實有可能發生?”

“……”徐懷點點頭,說道,“我現在可以斷定的說,這一定會發生。”

“……”潘成虎看了陳子簫一眼,拉了一把椅子坐下來,沉吟道,“我剛纔見過朱沆郎君,聽他語氣裡多有怨意,似乎葛懷聰行事太我行我素,監軍使院這邊諸多意見都聽不進去。此外,天雄軍將卒軍紀渙散,諸將也是借報舊仇以逞欲,有意放縱,才令叛民四起,即便最終能得勝,但軍紀渙散至此,也不利以後抵禦赤扈人——你們實際上是料定即便知會朱沆,也必然無法說服葛懷聰聽計行事,索性便不去說?這院子裡準備的一切,實是不想被這些蠢貨一起拖入泥坑裡去?”

“你覺得有沒有叫朱沆郎君知會葛懷聰一聲?”徐懷又問道。

“這些蠢貨不足以爲伍——真要與這些蠢貨爲伍,只會害死我們自己!”潘成虎斷然說道。

不僅僅是受招安後被打發到嵐州來,他們這些盜匪出身的將領飽受歧視、戒備,更主要是在桐柏山匪亂期間,他們是被徐懷暗中主持的淮源鄉營打得跟狗一樣,但官兵又何嘗不是被他們打得跟狗一樣?

潘成虎對葛懷聰這些禁軍將領,一來是爲自己受排擠感到不滿,一來打心眼裡也瞧不起他們這些蠢貨。

將葛懷聰這些人甩開來單幹,他是最沒有心理負擔,更不要說他之前就拉郭君判到徐懷跟前表過態了。

“現在西城還有大批兵卒不知道死到臨頭,都這時候還在放肆的燒殺劫掠,我讓唐盤、殷鵬、韓奇他們各率人馬跟着你出去,儘可能多的將犯禁桐柏山兵卒拘押過來!”徐懷說道。

他們能用的人手還是太少。

徐懷預計即便勝德門被蕭林石率援兵堵死,天雄軍也不會立時就陷入混亂,他們也不可能直接從各部將桐柏山卒拉過來。

而天雄軍一旦在城內陷入混亂,也必然是蕭林石率部直接殺入西城區所致,那時人人都將是瀕臨絕境的困境,絕望而瘋狂、混亂;而他們也迫切要窺準時機逃出城去,不可能有時間從容收編桐柏山卒。

眼下正值深夜,可能是他們直接收編桐柏山卒的最後機會。

而倘若能借整肅軍紀的名義,上街將犯禁桐柏山卒都關押過來,必然時就能直接轉爲受他們控制的人馬。

當然,就算有人反應過來,去找葛懷聰求證監軍使院人手上街糾察軍紀是否得到授權,他們也大可能將朱沆推出來,將事情推諉到蕭林石率部奔襲勝德門之時。

在那之後,葛懷聰還能顧得上追究他們擅自上街整肅軍紀之事?

徐懷之前沒有輕舉妄動,主要還是擔心他們現在就上街抓拿犯禁桐柏山卒,可能會被放縱起來的兵卒反抗,同時擔心即便抓拿過來,短時間內想要重新組織會有一定的難度。

現在潘成虎趕過來,這兩件事的難度都將下降不少……

第一百二十三章 兵力第三章 未雨綢繆時第三十八章 誤會第一百一十四章 豎子成名第四章 望山津第一百三十六章 蛛絲馬跡第二百二十二章 城門第一百零五章 荊北孔昌裕第一百六十九章 書齋密議第一百二十三章 總歸要打第一百五十一章 王氏族人第七十五章 捉拿第一百三十章 初附第二十九章 吸引第七十二章 宗族第一百三十九章 老將第六十四章 示敵以弱第二百六十四章 魏州第一百七十六章 歸京第二百一十八章 赴京第九十七章 佛殿第一百六十九章 進宮第二十九章 憑風好借力第十五章 大營第一百六十四章 進城第一百零九章 未雨綢繆時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兵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兵第十六章 援至第二章 舊識第一百九十四章 繼統第二章 座前好走狗第二百一十三章 不決第一百六十四章 進城第三十二章 撤軍第十三章 辭行第一百九十二章 獻策第二百三十七章 交鋒第五十四章 胡人心機第一百三十九章 緩戰第八章 大戰第六十四章 長夜驚魂第一百二十九章 試射第七十九章 惡世生賊心第一百三十章 將計第一百三十一章 殿議第一百三十八章 啓程第五十五章 寨前殺三賊第九十一章 夜遁第十九章 泌陽第十五章 恭喜大當家第八十九章 尋跡第八十一章 離去第一百四十章 新旨第二百一十三章 擊潰第六十三章 使臣第一百二十五章 割袍第十五章 大營第五十章 楚山有名甲第九十九章 鑿穿第二百二十三章 藏匿第二百二十八章 投誠第七十五章 匠人第六十四章 選擇第一百三十四章 嵐州風雪第一百三十九章 老將第九十四章 真或假第一百一十九章 敵去思功第一百九十四章 府州第一百四十三章 城前第九十八章 說客第九十四章 真或假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敢驚擾第一百四十五章 離別第九十六章 請援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雪第一百零八章 好氣第五十九章 策應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義第一百九十三章 西撤第九十八章 餘音第三十九章 捉人熱鬧事第六十二章 歸去第一百一十八章 步步緊逼第二百一十五章 聖意第一百二十七章 長亭第一百五十五章 雙柳莊第一百八十六章 勸進第六十六章 退路之思第一百三十三章 南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驚蛇第九十一章 軍事指揮學堂第十章 場面有點亂第一百三十一章 難行第二百三十七章 襄江別第二百三十九章 追擊第一百三十五章 遇敵第二百二十八章 投誠第六十八章 奇襲第九十八章 春風得意幽憤槍
第一百二十三章 兵力第三章 未雨綢繆時第三十八章 誤會第一百一十四章 豎子成名第四章 望山津第一百三十六章 蛛絲馬跡第二百二十二章 城門第一百零五章 荊北孔昌裕第一百六十九章 書齋密議第一百二十三章 總歸要打第一百五十一章 王氏族人第七十五章 捉拿第一百三十章 初附第二十九章 吸引第七十二章 宗族第一百三十九章 老將第六十四章 示敵以弱第二百六十四章 魏州第一百七十六章 歸京第二百一十八章 赴京第九十七章 佛殿第一百六十九章 進宮第二十九章 憑風好借力第十五章 大營第一百六十四章 進城第一百零九章 未雨綢繆時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兵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兵第十六章 援至第二章 舊識第一百九十四章 繼統第二章 座前好走狗第二百一十三章 不決第一百六十四章 進城第三十二章 撤軍第十三章 辭行第一百九十二章 獻策第二百三十七章 交鋒第五十四章 胡人心機第一百三十九章 緩戰第八章 大戰第六十四章 長夜驚魂第一百二十九章 試射第七十九章 惡世生賊心第一百三十章 將計第一百三十一章 殿議第一百三十八章 啓程第五十五章 寨前殺三賊第九十一章 夜遁第十九章 泌陽第十五章 恭喜大當家第八十九章 尋跡第八十一章 離去第一百四十章 新旨第二百一十三章 擊潰第六十三章 使臣第一百二十五章 割袍第十五章 大營第五十章 楚山有名甲第九十九章 鑿穿第二百二十三章 藏匿第二百二十八章 投誠第七十五章 匠人第六十四章 選擇第一百三十四章 嵐州風雪第一百三十九章 老將第九十四章 真或假第一百一十九章 敵去思功第一百九十四章 府州第一百四十三章 城前第九十八章 說客第九十四章 真或假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敢驚擾第一百四十五章 離別第九十六章 請援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雪第一百零八章 好氣第五十九章 策應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義第一百九十三章 西撤第九十八章 餘音第三十九章 捉人熱鬧事第六十二章 歸去第一百一十八章 步步緊逼第二百一十五章 聖意第一百二十七章 長亭第一百五十五章 雙柳莊第一百八十六章 勸進第六十六章 退路之思第一百三十三章 南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驚蛇第九十一章 軍事指揮學堂第十章 場面有點亂第一百三十一章 難行第二百三十七章 襄江別第二百三十九章 追擊第一百三十五章 遇敵第二百二十八章 投誠第六十八章 奇襲第九十八章 春風得意幽憤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