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大婚之日

嶽海樓很早就在陳、許等兩州整頓軍紀,積極恢復農耕生產,還從鎮南宗王府討要數千匠工,於潁水以北興修水利、開辦工坊、船場。

曹師雄自朔州南附之後,之後又獻嵐州叛投赤扈,麾下有以孟儉等人爲首的漢民士子相隨,一直都有較爲完整的文吏隊伍。

徐懷當年從朔州南下之前雖說曾成功突襲殺入嵐州城中,卻很可惜並沒能重創朔州降軍以孟儉爲首的文吏隊伍。

曹師雄、嶽海樓佔領河洛、京西之後,汴梁以及許洛潁陳等也有一批沒骨頭的士紳屈膝投附,河洛、京西降附軍劃編軍戶、分配田地的速度,預計不會太慢。

因此,即便預計到這個冬季,京西、河洛之敵不會對淮上施加太大的軍事壓力,但在徐武江、蘇荻夫婦踏上前往漢川說親的行程後,徐懷也不敢有絲毫的鬆懈。

秋收是一年之中的重中之重。

爲防範敵軍趁着潁汝等水位下降,分派小股精銳涉水滲透過來擾襲,徐懷將選鋒軍都派駐到燈臺架山、大復山以北等地,進行反滲透作戰,保障各鄉司的秋收工作順利進行。

九月下旬各鄉司的秋收工作陸續進入尾聲後,接下來則是要趁着枯水季雨水稀少,抓緊時間開墾更多的坡地梯田。

在諸山之間開墾坡地梯田,比在千汊浦圍垸造田還要困難。

除了清除灌木雜樹,平整地形外,坡地梯田的開墾,還要修造一座座山塘陂塘,保障灌溉用水——

即便墾殖千汊浦,預計能獲得數十萬畝更爲富饒肥沃的糧田,但徐懷絕不敢放緩對淮上的經營。

目前坡地梯田的開墾,主要集中到燈臺架山以及大復山北麓等地,選擇相對平緩、地形開闊的山谷,組織青壯男女平整地形,開墾一片片梯田,修造一座座陂塘,然後利用陂渠將這一個區域內的大小陂塘串聯起來。

這種用陂渠串聯陂塘、山湖的體系,要比單純的梯田開墾還要複雜,工程量要浩大得多。

因爲一道道陂渠之間需要建造溢流堰堤、減水石閘等控制水位、流量,堰堤也需要修造得足夠堅固,抵禦山洪的衝擊。

不過,梯田開墾、陂渠、山塘的修造,與屯寨、巡檢寨的建設結合起來,不僅能使燈臺架山及大復山北麓的防禦體系更完善、周密,還能有效減輕汝水南岸各支系溪河的洪澇災害。

就像最初對玉皇嶺與獅駝嶺之間的谷地開墾,雖說工程量以及投入的錢糧極巨大,但除了玉皇嶺與獅駝嶺防禦更成體系,下游的白澗河沿岸也受益匪淺。

在明溪河上游建造堰堤圍出黃羊湖後,除了明溪河兩岸洪澇災害大爲減輕,後續還在黃羊湖上游的山地之中,修建大小三十餘座陂塘山湖,在石門嶺東麓及青衣嶺東麓多開墾出兩三萬畝糧田。

正是這些年來不懈的努力,在朝廷所拔錢糧如此緊缺的情況下,楚山才能咬緊牙關支撐下來,沒有被缺糧的問題壓垮掉。

除了糧食缺口得以填補外,不間歇的組織青壯男女進行在當世稱得極度複雜的諸多工造,不僅使得楚山內部的凝聚力越來越高,青壯男女的組織度越來越高,也鍛煉出一大批勤勵耐勞的基層吏員。

也因此楚山才能直接抽調百餘吏員,率領上萬青壯趕赴僑縣南蔡,在水賊湖匪還沒有驅逐出去的情況下,在小鶴嶺以南、鎖龍湖以北,直接進行南蔡縣城及周邊十六座垸寨的建設。

勵鋒堂拿不出足夠質押物,就欲向鄂州等地的質庫拆借錢糧,最初響應者寥寥。

不過,王氏一族在漢川、黃陂、江夏等地大規模出售田宅,將所籌錢款全部投入勵鋒堂,而楚山在千汊浦圍垸建寨的動靜又的確不小,令很多從事放貸生意的質庫紛紛打消顧慮。

十月中旬,勵鋒堂在鄂州拆借錢糧總額便超過三十萬貫。

在王文衝、王明啓父子等人的推薦下,也有一批年輕的王氏子弟進入南蔡縣衙及諸鄉司任事。

當然了,徐懷此時已是真正意義上的封疆大吏,而他一直未婚,沒有誰會認爲他的婚事與朝廷完全無關,楚山與王氏兩家自己說定就行的。

徐懷無法隨意離開淮上,待雙方就他與王萱的親事溝通差不多了,便擬寫奏函,安排蘇老常攜帶一批楚山特產的瓷器、炒茶等作爲貢品,前往建鄴進獻,請建繼帝下旨賜婚。

建繼帝自然是無不允許,還給了好些賞賜。

到十二月中旬,見徐宿以及京西、河洛等地的敵軍都沒有什麼大的異動,徐懷便照舊俗,作爲新郎官親自率領迎親隊伍,踏上前往漢川的路途。

…………

…………

時值寒冬,河淮等地溪河皆已封凍,但荊江、漢水仍是碧波盪漾;沿岸葦草枯萎,灌木叢裡枝葉凋盡,枝頭停着許多不畏嚴寒、在野地裡覓食的鳥雀。

徐懷這些年南征北戰,屢立奇功,此時也權高位重,但就任楚山行營兵馬都總管兼知蔡汝諸州軍事以來,一直都沒有修建正式的靖勝侯府。

這幾年來,也是隨着形勢的不斷變化,楚山行營的駐所,先從淮源遷到周橋,在修建楚山新城後,駐往楚山;接管整個淮上防線,駐所又遷往舞陽——徐懷也是跟着行營駐所走動。

卻是建繼帝下旨賜婚時,還額外賞賜一萬貫錢,使楚山在修建南蔡城之際,在城中用這筆賞錢修建靖勝侯府。

雖說南蔡城此時纔剛剛建好一圈城牆,城中都沒有幾棟正而八經的宅院,數千青壯役工都只能住在簡易的棚舍之中,正式的靖勝侯府也纔剛剛打下地基,但徐懷還是決定在南蔡城中舉辦婚事,待成婚之後再攜王萱返回舞陽。

照着習俗,在迎親之前王萱都不能與徐懷相見,但她心裡除了滿懷期待外,卻沒有什麼心慌;甚至到迎親這天,她穿戴好霞披鳳冠,也是淡定坐在閨房裡等待。

卻是蓋住大紅方巾之後,從閨房走出來,由族兄牽領着坐進轎中,聽着外面鼓樂聲大作,卻不知道徐懷身在何處,才莫名心慌起來,唯有細細回想當年抵達淮源時徐懷從鷹嘴崖探身而出的情形,才稍稍心安。

感覺到轎子擡起、一巔一顫的走動起來之後,聽着“嗒嗒”的馬蹄聲靠近過來,馬兒打着響鼻,王萱隱約感覺到徐懷碩大的身形坐在馬鞍上。

她想跟徐懷說說話,卻又莫名的羞澀,張不開嘴。

“頭臉叫紅方巾蓋住,可憋得慌?”徐懷將轎簾揭開來,看王萱蓋着紅方巾坐在轎車,問道。

“你可不要伸手將頭巾揭下來啊,昨兒夜裡,族裡十幾個姑嬸可是叮囑了一堆規矩,我可不想這時候就叫她們有機會在背後嚼舌根子,”王萱頭臉悶在頭巾裡,說起這兩天雙柳莊爲婚事折騰得天番地覆,又擔憂的問道,“南蔡城裡賓客多不多,我與你出來酬謝,會不會被作弄?”

“除了朱芝、朱桐帶着賀禮過來,朝中衆人都有要務在身,沒有辦法脫身;現在荊江水道還沒有太平下來,路監及鄂州府的官員,也僅使漢川縣令尹堯志赴宴——除了十七叔、十七嬸他們隨我來南蔡,南蔡城裡都沒有什麼人,你有什麼好心虛的?等進了城,我可能一時半會脫不開身,十七嬸與小環會陪着你!”

“徐小環也來南蔡了?”王萱驚喜的問道。

徐小環乃徐武良之女,與王萱年齡相仿,兩年前就嫁予王舉次子王峻爲妻。

雖說當年在桐柏山裡,王萱年少性情孤傲,都不怎麼樂意搭理徐小環,但想到與徐懷成婚之後前往舞陽居住,徐小環乃是爲數不多的故友,心情也是激動。

沿漢水東岸新修驛道連接雙柳莊與正興建中的南蔡城,相距不過七八里路程——進城之後,王萱也是頭臉蒙着紅方巾先行大禮,之後先前往洞房歇息。

王萱從頭到尾都拿紅方巾蓋住頭臉,要麼是由丫鬟攙扶,要麼徐懷或蘇荻、徐小環攙扶着她、引領她登門入室。

她連南蔡城裡臨時舉辦婚事的宅子是什麼樣子,都沒有機會打量。

相比較雙柳莊今日張燈結綵的熱鬧,南蔡城裡則要冷清得多。

不要說多少賓客了,王萱坐在燒着火盆的洞房裡,都沒有聽到外面有什麼說話聲,更不要說賓朋滿門的喧囂、熱鬧了。

等感覺到外面天色暗了下來,再也耐不住性子,將紅方巾揭開來,見房間裡就兩名貼身丫鬟陪着自己,喜燭已燒得半殘,卻聽不見外面有什麼動靜。

王萱正猶豫着要不要走出去看究竟,卻見蘇荻、徐小環推門走進來笑道:“就猜到你耐不住性子——徐懷怕你耐不住性子,叫我們過來接你去書齋,省得讓你洞房夜孤零零一個人在這裡憋壞了!”

“怎麼外面聽不見有什麼動靜?”王萱問道。

“你到書齋便知……”蘇荻說道。

隨蘇荻、徐小環走到廂院書齋,卻見與別處張燈結綵不同,這邊甲卒林立,一片肅穆,午前已經於雙柳莊前“父女哭別”過的父親竟然也在這裡——除了她父子王番外,鄭壽、王孔以及原本這時應該入席飲宴的範宗奇、許凌、史琥、王峻等將,皆身穿鎧甲。

看到這一幕,王萱詫異道:“爹爹,徐懷,你們莫非要借今日婚事,瞞天過海突襲盤龍寨?”

第一百八十六章 突襲岢嵐第二百五十一章 關城第四十二章 邀鬥第四十三章 攻城第七十四章 父命難違第八十章 議和第九章 少年奸計第八十二章 入京第八十九章 市井殺賊如屠狗第十七章 莫慌第一百零三章 傳詔第二百三十七章 襄江別第一百二十八章 緣由第五十九章 策應第六十二章 貼身相隨第九章 馳援第一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一百七十三章 殺敵第一百八十八章 婦孺第一百五十九章 軍侯莫怪第五十八章 孤卒第二百三十章 集結第一百六十二章 霜雪第七十四章 馬場第二百零一章 開墾第七十五章 日月新天第四十四章 選城第五十八章 薦將第十四章 暗香疏影心疑第一百五十一章 喜訊第二百二十九章 間歇第二百一十三章 不決第一百六十一章 怯戰第一百零三章 傳詔第一百二十七章 秘使第六十八章 禍從天上來第二百零八章 小童第九章 馳援第一百四十三章 城前第六十一章 意許無遺諾第一百零七章 賊酋謀略第一百六十章 奪營第一百六十九章 進宮第二百章 議事第一百零七章 賊酋謀略第九十七章 鎖城第一百九十六章 抉擇第一百零七章 歸去第一百三十五章 殺陣第十章 場面有點亂第三十四章 瀘水第八十五章 捉將第一百零一章 渡河第一百八十章 殲滅第二百二十一章 進宮第十四章 敵至第一百七十一章 北岸第十七章 莫慌第一百二十二章 建言第三十七章 徐氏族聚玉皇嶺第三十四章 瀘水第五十五章 寨前殺三賊第一百零一章 頭顱見面禮第十二章 安排第二百零七章 進城第二百七十章 出海第一百四十四章 傳授第六十三章 羊毛第七十四章 舊卒第十一章 天命第二百六十章 婚事第一百四十七章 寒夜來客第九十三章 金明河上第九十四章 荊湖第一百八十四章 盤龍湖第一百二十八章 疑敵第四十四章 軍虞候第二百一十二章 密詔第一百三十五章 殺陣第一百七十三章 殺敵第九十二章 以防不患第四十二章 跳出泥潭去第一百三十二章 鑄鋒堂第八十一章 中牟殘城第二十七章 將變第一百三十五章 遇敵第一百五十五章 五路度支使第二百六十三章 沂州第一百三十五章 夜戰第七十三章 新寇第二百七十四章 優禮第三十七章 徐氏族聚玉皇嶺第十二章 無事也無非第三十一章 雄兔腳撲朔第一百九十七章 接觸第一百七十章 相候第五十章 誘餌第七章 撤離第一百六十八章 相援第二百三十六章 潁水
第一百八十六章 突襲岢嵐第二百五十一章 關城第四十二章 邀鬥第四十三章 攻城第七十四章 父命難違第八十章 議和第九章 少年奸計第八十二章 入京第八十九章 市井殺賊如屠狗第十七章 莫慌第一百零三章 傳詔第二百三十七章 襄江別第一百二十八章 緣由第五十九章 策應第六十二章 貼身相隨第九章 馳援第一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一百七十三章 殺敵第一百八十八章 婦孺第一百五十九章 軍侯莫怪第五十八章 孤卒第二百三十章 集結第一百六十二章 霜雪第七十四章 馬場第二百零一章 開墾第七十五章 日月新天第四十四章 選城第五十八章 薦將第十四章 暗香疏影心疑第一百五十一章 喜訊第二百二十九章 間歇第二百一十三章 不決第一百六十一章 怯戰第一百零三章 傳詔第一百二十七章 秘使第六十八章 禍從天上來第二百零八章 小童第九章 馳援第一百四十三章 城前第六十一章 意許無遺諾第一百零七章 賊酋謀略第一百六十章 奪營第一百六十九章 進宮第二百章 議事第一百零七章 賊酋謀略第九十七章 鎖城第一百九十六章 抉擇第一百零七章 歸去第一百三十五章 殺陣第十章 場面有點亂第三十四章 瀘水第八十五章 捉將第一百零一章 渡河第一百八十章 殲滅第二百二十一章 進宮第十四章 敵至第一百七十一章 北岸第十七章 莫慌第一百二十二章 建言第三十七章 徐氏族聚玉皇嶺第三十四章 瀘水第五十五章 寨前殺三賊第一百零一章 頭顱見面禮第十二章 安排第二百零七章 進城第二百七十章 出海第一百四十四章 傳授第六十三章 羊毛第七十四章 舊卒第十一章 天命第二百六十章 婚事第一百四十七章 寒夜來客第九十三章 金明河上第九十四章 荊湖第一百八十四章 盤龍湖第一百二十八章 疑敵第四十四章 軍虞候第二百一十二章 密詔第一百三十五章 殺陣第一百七十三章 殺敵第九十二章 以防不患第四十二章 跳出泥潭去第一百三十二章 鑄鋒堂第八十一章 中牟殘城第二十七章 將變第一百三十五章 遇敵第一百五十五章 五路度支使第二百六十三章 沂州第一百三十五章 夜戰第七十三章 新寇第二百七十四章 優禮第三十七章 徐氏族聚玉皇嶺第十二章 無事也無非第三十一章 雄兔腳撲朔第一百九十七章 接觸第一百七十章 相候第五十章 誘餌第七章 撤離第一百六十八章 相援第二百三十六章 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