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牙看得迷惑,懷袖卻始終不說與其緣故,急的月牙次日晨露未散便跑了來看那些醃漬的櫻花。
懷袖依舊是先上晨課,之後閒暇時,令翦月等人將已隔夜的櫻花中鹽水擠幹,後又添入白梅醋。
剛做至此步驟,只聽庭前有人輕笑:"你們好生有興致,偷得浮生半日閒,做這等好玩意兒,可也是見者有份的哦!"
衆人循聲擡首望去,見來人正是勤嬪。
勤嬪自立春之後,舊疾漸漸收斂,身子也一日輕似一日,至晚春時節,已基本痊癒,趁着此時春光繾綣,閒步至清芷堂來看懷袖。
勤嬪走至近前,伸手撈起一枚花枝在鼻息間嗅了嗅,淺笑:"還早呢,約莫尚須三五日才得齊全。"
懷袖聞言點頭笑道:"果然是內行一出口便知有沒有!"
月牙急挽着勤嬪的手央道:"好姐姐,你快告訴我這到底是什麼稀罕玩意兒!"
勤嬪笑凝了眼懷袖,手撫着月牙的手背輕笑道:"別急,再等三日,你便自得其解啦!"
說罷,輕提裙襬向屋內走:"走了這半日好生口渴,我來討口茶喝。"
翦月早備了梅子蜂蜜端給勤嬪,勤嬪喝了半盞,側目見桌上放着一指字箋,便取來看,卻見上面填着一首新詞。
"這可是你新編排的曲麼?"勤嬪順口問道。
懷袖見她問這個,悄然垂下眼簾道:"這不是我的,是旁人寫的,我見寫得好,記下來寫着玩兒的。"
勤嬪見懷袖眉睫黯然,便沒再多問,只將哪字箋看了一遍,仍輕輕放回原處。
至晌午時,慈寧宮打發人來請月牙回去,說宮外進貢了好些點心,老祖宗叫月牙去挑些喜歡的。
日頭熾烈,懷袖便留勤嬪在清芷堂內用膳。
午間,懷袖攜勤嬪於書房閒敘,早蟬停在樹枝間聒噪,懷袖便輕撫琴絃,婉轉唱詞將勤嬪看見的那首詞唱與她聽。
"春淺,紅怨,掩雙環。微雨花間畫閒。無言暗將紅淚彈。闌珊,香消輕夢還。斜倚畫屏思往事,皆不是,空作相思字……"
勤嬪細細品味,待懷袖一曲彈罷,疑惑道:"我聽你這曲風中頗有幾分吳越柔腔的清軟意境,這曲子究竟是誰做的?"
懷袖輕輕搖頭道:"我與這位女子並非深交,只一面之緣,只是覺着她如此品貌,卻出身賤籍,實覺憾惋。"
勤嬪疑惑道:"她既是出身賤籍,你與她又如何得以相識?"
"我此番出宮不期與她偶識,得知她與你一樣同是江南人氏,雖說地位卑下,但我看她舉止言辭,頗有大戶閨閣女兒家的氣質教養,所以,我才心生惋惜……"
懷袖將與沈婉相敘的情景簡單說與了勤嬪,只爲言明其與容若的關係,最後,忍不住再次慨嘆沈婉才華之高潔,出身之不幸。
勤嬪仔細聽懷袖講了這半晌,略沉思片刻,問道:"你方纔說她姓沈?"
懷袖點頭,勤嬪又問:"你可知她原籍具體居於江南何處?"
懷袖仔細回想道:"據她說,好似與我的老師吳漢槎是同鄉,應該也在江南吳江一帶。"
勤嬪聞言,蹙起一對黛眉細想了想,問道:"這位沈姑娘眼下芳齡有多少了?"
懷袖道:"我沒問,瞧着應與你我相當。"
勤嬪又掰着指頭算了算,沉吟道:"當年順治年間科考一案,江左三鳳皆受株連,其中好似有一戶沈氏滿門遭株……"
不知不覺,日漸西斜,送走了勤嬪,沈婉的這一樁事卻始終在腦中盤旋。
轉眼三日已過,月牙已等不及吵嚷着要將那釀着的櫻花取來看。
懷袖命翦月將罈子由後院的花樹下挖出來,解開蠟封的一瞬,一股淡香由壇內溢出,月牙奔至近前,伸手小心翼翼捻了一支出來。
望着晶瑩剔透的粉嫩香蕊,月牙不禁嘆道:"那些櫻花鮮嫩時被採下,又在這罈子裡悶了幾日,這花兒怎得反倒變的冰雕玉琢了?莫不是師父給這罈子施了什麼法術?"
懷袖笑道:"我若是當真會施法術,就先把你悶進這罈子裡,省得你到處惹事!"
月牙調皮地吐了吐舌頭,此時,翦月將醃漬好的桃花撒了糖霜後端上來,月牙迫不及待捻了一顆入口。
淡淡的甜香夾裹着清雅芬芳,月牙連聲讚道:"這醃漬櫻花比那玫瑰酪還好吃,且另有一番滋味,我定要帶些回去細細品嚐!"
映雪笑道:"不用公主惦記,您的那份我們姑娘早備好了!"說罷,命人將三隻小巧精緻的定窯梅片五彩祥雲密口盅捧出來。
月牙一瞧,一個是瓷白的,一個淺玫的,另還有一個碧色。
月牙挑了那顏色稍顯鮮麗的淺玫色密口盅,笑道:"這隻瓷白色的定是給老祖宗的,只是這個深碧色的,我卻想不出是要送給誰的?"
懷袖垂目,玉腮淺泛桃花色,低語道:"我不便去南書房,這個你給皇上送去吧,權當是謝萬歲爺此番恩准出宮。"
月牙笑盈盈道:"這個我可去不得,這幾日我皇叔父皆在南書房跟那些大臣議事,我纔不想見那些老朽呢,再者,他想瞧見的又不是我……"
月牙說的最後一句雖聲音極小,卻仍被懷袖聽得清楚,玉腮飛霞嗔道:"只顧着拿東西,卻絲毫不替人辦事兒,既然如此,這個也不給你了!"
懷袖說話時,起身就要去搶月牙手裡的密口盅。
月牙死死抱在懷內,繞着桌子邊跑邊笑道:"好吧好吧,我答應陪你去昭仁殿還不成嗎?我自己跑過去,恐皇叔父當真會不悅,他這些日子正煩心的很呢!"
懷袖聞言,問道:"還是爲進兵臺灣一事嗎?"
月牙點頭:"前日聽老祖宗跟皇叔父閒聊時候說過一句,貌似此番攻臺,困擾頗多,而且好像過陣子還有個什麼博學鴻儒科考,也要在宮內舉行呢!"
懷袖聞言,突然想起去年在承德行宮,恭親王常寧似跟她提過這件事,卻沒想光陰一晃,此事已近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