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5章 南來

大秦成武四年八月間。

雲中草原的第一場風雪如期而至。北風捲着雪花,四處飄飛,將天地間染成白茫茫一片。

“夫君成武二年率軍北上,如今算來,可已經有兩個多年頭了……”

風雪之中,五千秦軍將士迤邐而行,遠方,如長蛇般連綿起伏的關城已是若隱若現,前面帶路的一個韃靼人百人隊望着前方,臉上也都露出了輕鬆的笑容,緊趕慢趕,終於是在大學封途之前,來到了這裡。

隊伍中也早已響起不斷的歡呼聲,闊別兩載,秦軍將士終於又見到了熟悉的漢家邊城,其激動和興奮,自是難以言表,有的將士更是三年多未曾回到這漢家故土了,雖然,河東之地也不過剛剛被秦人佔據三個多年頭,但怎麼說,都還是漢人的地方不是?

隊伍不知不覺間便加快了些速度,風雪帶來的嚴寒和不適在這個時候都已不算什麼,多數人都恨不得肋生雙翅飛過這漢家長城,回到大同去。

種七娘凍的紅撲撲的小臉兒上,也露出了歡喜的笑容,策馬前行之中,在趙石身邊,指點着遠方的長城,笑着大聲說着話。

趙石另一側的蒙古少女,在南行之後,話卻變得少了許多,到底年紀還小,驟然離開父兄,去到漢人地界,忐忑也是難免,她此時的歲數,比當年琴其海當年要小的多,也沒有仇恨或者其他什麼支撐,想來以後的日子要難過一些……

趙石深深吸了一口寒冽的空氣,臉上也露出了笑容,“總算這些時日沒有白費……過些時日,等聖旨一到,咱們就立即起程回去,想來應該能趕在年關之前回到京師……”

不等他說完,種七娘已經笑道:“到時候,夫君載譽而歸,敘功論賞,想來夫君也沒有多少閒不下來呢……”

“不過,今年的定軍侯府一定熱鬧無比……”

種七娘臉上多了幾許興奮之色,光耀門楣,蔭及子孫,在她這樣的女子看來,纔是一等一的大事。

這時前面的韃靼嚮導派人過來稟報,“前面有兩個部落,要不要在那裡停一停,躲避風雪?”

韃靼諸部重新擁有了廣闊的草場,所以許多部落都在今年陸續北遷,回到自己原來的草場去了,不過還是有些部落留了下來。

這裡氣候不錯,因爲金國人的關係,以前這裡很少有部落放牧,草場很是豐茂,就是河流稀少,一些大部都不會停留在這裡,只有一些小部落,留了下來。

這一年多來,許多從南邊的商人路過此地,都會在他們那裡歇腳休息,補充些食物飲水。

和漢人接觸的久了,一些部落受不住蠱惑,在部落首領的率領之下,去了漢人關城以南,加上之前南遷到那裡的一些韃靼人,在大同以北的地方,出現了許多韃靼人的村落。

這也算是大秦最早的一批真正內附的異族了……他們多數在大同北邊長城以內的雲內草原定居了下來,許多人學着漢人開始耕種,與漢人通婚,漸漸融入到漢人之中,幾代下來,便與漢人沒什麼兩樣了。

還有些人,固執的保持着草原上的風俗習慣,和北邊的韃靼人也有着聯繫,他們後來大多都成爲了商人,來往於韃靼人和漢人之間,讓漢人和韃靼人之間的聯盟更加的牢固,也成爲了後來許多韃靼部落內附的引見之人。

廢話少說,回到正題。

趙石瞧了瞧天色,“不用,再緊趕一程,咱們過了長城再休息……”

和趙石預料的差不多,午後時分,便已經過了長城關隘,上面已經等了迎接大將軍回軍的一隊人馬。

裡面不但有着萬春年這樣到底沒能趕上草原諸般精彩的國武監將領,也有張峰聚和河東宣慰使府派來的迎接人等。

大將軍北上草原兩年之後,率兵南歸,本不應該如此寒酸冷清,但誰讓趕的日子不對呢,北邊大同這裡,風沒有草原上那麼大,但寒冷之處,卻也不遑稍讓。

在這樣的天氣裡,根本無法熱鬧的起來。

兩位河東地界的主官,都派了心腹前來,所幸的是,都不是外人,也不用怎麼僑情客套,陳說一番也就是了,大將軍趙石還能爲這點小事怪罪他們兩個?

在關隘之內稍停,五千秦軍加上旁的人等便繼續南下,一路頂風冒雪,艱難之處,不必一一細表。

不過過了長城,沿路驛站什麼的也就多了起來,沿途又早已有人接應,送上飲水食物等等物什,總也比草原行軍強的多了。

隨着一路漸漸向南,不但風雪小了,而且,路途也變得寬敞平坦了起來,這就都屬於這兩年間,秦人治理之功了。

帶人前來迎接的宣慰使大人的心腹,更是宣慰使大人的妻侄,一個很精幹的年輕人,略帶自豪的說起這兩年宣慰使大人的政績。

修路是一個,如今從大同到太原,路程還是那樣的路程,但路面早非當年金國人在時可比,從大同到太原所需時日,幾乎縮短了一半兒。

如今,宣慰使衙門正在爲農桑之事奔忙,道路之後,便是修整溝渠,灌溉農田,今年,河東秋收,已然堪堪能夠自給自足,如非各處駐兵,不然的話,已經不需要南邊再運送糧草到河東地界了。

想來這麼下去,再過個三五七年,糧倉漸滿,即便是大軍征戰,也能從河東直接調撥糧草輜重了。

尤其是,按照趙石的吩咐,大同太原這裡,左近的礦藏探明瞭不少,加上舊礦,不但朝廷兵部,工部在這裡設立了匠器作坊,長安國武監也派出了不少人手,輪番到這裡幫忙。

可以說,用不了幾年,這裡便能成爲真正的軍資重鎮……

當然,這不是宣慰使大人最重要的功績,他的功績除了百姓民生之外,就是梳理河東官場了。

有着宣撫使,冠軍大將軍的全力支持,宣慰使大人不用顧忌太多。

這兩年多來,宣慰使大人的精力,其實多半都放在官場之上,尤其是讓人頭疼的河東降臣層出不窮的貪墨之事,着實耗去了他太多的精力。

一年多前,河東按察使終於到任,此人姓鄭,乃長安鄭氏子,曾任職刑部,官至吏部右丞,如今外放爲按察使,卻是官升一級,回去之後,至少應該是侍郎位,如果政績顯著,則有可能直接晉參知政事。

此人能來河東任職,自然有着鄭氏活動的影子,但說起來,他能得到這個位子,最重要的還是自己願意來。

河東地界是個好地方,因爲新附不久,更容易做出政績來,但說實話,也沒多少人願意往這裡湊合。

上面有一位大將軍不算,還有一位宣慰使,這可都是皇帝近臣,若和他們處的好了,之後前程自然光明無比,但那兩位是什麼人?

尤其是冠軍大將軍其人,領的其實就是河東節度使的職位,只不過以宣撫使名之罷了,那可不是一位好相處的人,按察使如果時刻聽命於宣撫使,那這個位子坐來又談何出什麼政績?

所以,想跟這兩位主官相處融洽,真的是不容易,也讓許多人望而卻步……

到是這位鄭大人,生性剛強,自告奮勇前來,身後又有着鄭氏支撐,也就沒人再與其相爭了。

說起這位鄭大人一年多來的所作所爲,真的是不簡單,世家子弟的手段,是層出不窮。

明察暗訪都是小事,還曾糾集人等,差點把一縣縣衙給拆了,若非軍兵趕到及時,那位貪墨修路銀兩,短缺民夫工錢的縣主大人,恐怕得被人活吞了。

整飭河東官場,釀成民亂的事情這兩年並不在少數,這也是河東官場風氣難制的主因之一,但像這次一樣的,卻是絕無僅有。

事後,這位按察使大人拜訪宣慰使府,只是誠懇的道了一句,“河東如此風物,皆爲民風所致,當使民間上下,生出廉恥之心,纔可治之,久病之下,無有良策,唯猛藥激之而已……”

實際上,宣慰使大人並不贊同這位鄭大人的一些手段,治理官場,整飭民風,不能一揮而就,做的多了,自然成效也就有了。

不過這位鄭大人新來乍到,雖難掩世家子習氣,卻也是個做事的人,而且,宣撫使大人走之前,留下了一句殺氣騰騰的話,掉的腦袋再多,也是無妨,這幾年,河東無戰事……

宣慰使大人勉強點了頭,將此次民亂歸結爲河東未靖之故,遮掩了過去,這位按察使大人隨之放開了手腳。

雷厲風行之下,嚴酷之處,甚至帶上了大將軍的幾分風采……

(思路整理中,本來想以回到京師爲開篇的,但想來想去,大同這裡還要費一些筆墨,不過不會太慢,大家耐心些。)

第527章 比武第386章 狂戰(二)第800章 頒賞第1228章 不合第1232章 匪類第125章 打鬥第998章 號角第220章 校場第746章 春來(二)第931章 見客第93章 應答(一)第991章 小戰第829章 皇權第407章 獎懲(十二)第1027章 豐厚第532章 猶疑第447章 大勝第372章 襲戰(一)第723章 偏師第314章 異數第41章 傷勢第1116章 盟約(十一)第1229章 軟硬第985章 開始第1097章 商人(三)第464章 炫耀第891章 冷淡第817章 天香第137章 密議(三)第844章 圍營第283章 叢林第1390章 河洛第797章 見駕(三)第113章 夜宴(四)第915章 混亂第211章 年關(四)第328章 鏖戰(二)第1287章 繳獲第312章 異數第72章 提親第1513章 請假第76章 波瀾第1370章 聚飲(五)第1373章 吐蕃第1080章 速度第64章 京官第486章 發作第1396章 破敵第183章 刺殺第1426章 論妃第297章 先鋒第551章 夜戰第1107章 盟約(二)第1332章 對議第135章 密議(一)第214章 年關(七)第227章 進京(二)第40章 陰謀第72章 提親第1439章 做歌第1152章 拜會(二)第213章 年關(六)第645章 生員第1221章 奪門第1571章 尾聲(二)第1489章 收穫第422章 雜事第627章 衆謀第322章 兩軍第1366章 賜婚第530章 宣旨(二)第827章 王氏第1545章 空文第736章 細數第970章 收穫第829章 皇權第451章 因由第740章 碑林第375章 遇匪(一)第1554章 殘酷第95章 說破第803章 漏風第1164章 惱火第1130章 喜事(二)第125章 打鬥第1268章 使者第589章 大將第1155章 拜會(五)第1512章 宮闈第732章 決斷(三)第610章 出城(一)第1300章 拖延第378章 風雪(一)第207章 嚴苛(九)第1348章 彩頭第1546章 挑撥第1326章 消息(二)第953章 狎妓第1358章 私話
第527章 比武第386章 狂戰(二)第800章 頒賞第1228章 不合第1232章 匪類第125章 打鬥第998章 號角第220章 校場第746章 春來(二)第931章 見客第93章 應答(一)第991章 小戰第829章 皇權第407章 獎懲(十二)第1027章 豐厚第532章 猶疑第447章 大勝第372章 襲戰(一)第723章 偏師第314章 異數第41章 傷勢第1116章 盟約(十一)第1229章 軟硬第985章 開始第1097章 商人(三)第464章 炫耀第891章 冷淡第817章 天香第137章 密議(三)第844章 圍營第283章 叢林第1390章 河洛第797章 見駕(三)第113章 夜宴(四)第915章 混亂第211章 年關(四)第328章 鏖戰(二)第1287章 繳獲第312章 異數第72章 提親第1513章 請假第76章 波瀾第1370章 聚飲(五)第1373章 吐蕃第1080章 速度第64章 京官第486章 發作第1396章 破敵第183章 刺殺第1426章 論妃第297章 先鋒第551章 夜戰第1107章 盟約(二)第1332章 對議第135章 密議(一)第214章 年關(七)第227章 進京(二)第40章 陰謀第72章 提親第1439章 做歌第1152章 拜會(二)第213章 年關(六)第645章 生員第1221章 奪門第1571章 尾聲(二)第1489章 收穫第422章 雜事第627章 衆謀第322章 兩軍第1366章 賜婚第530章 宣旨(二)第827章 王氏第1545章 空文第736章 細數第970章 收穫第829章 皇權第451章 因由第740章 碑林第375章 遇匪(一)第1554章 殘酷第95章 說破第803章 漏風第1164章 惱火第1130章 喜事(二)第125章 打鬥第1268章 使者第589章 大將第1155章 拜會(五)第1512章 宮闈第732章 決斷(三)第610章 出城(一)第1300章 拖延第378章 風雪(一)第207章 嚴苛(九)第1348章 彩頭第1546章 挑撥第1326章 消息(二)第953章 狎妓第1358章 私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