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7章 佛事

言語通暢,老僧也沒有用佛祖來糊弄人,趙石便也有耐心多說兩句。

“休兵什麼的先且不提,我來問你,蜀國已亡,你可知曉?”

老僧平靜的點頭,“故國殤亡,貧僧早已聽聞,亦覺黯然,說來慚愧,貧僧自小便入空門,修持佛法,卻還不能四大皆空。。。。。。終是託人去到故地,打問當年故人安否。。。。。也曾動念,迴轉故鄉。。。。。。。”

“後來得了回信。。。。。。突覺王朝興替,世事變幻,不過如此而已,何必掛懷?只我一心禮佛,導人向善,日後自有歸處,於是,佛法精進,爲僧衆所敬矣。。。。。。。”

老僧好像找到了感覺,之前說漢話時還有些乾澀,如今卻是文縐縐的怎麼聽都帶着些文人的味道,想來,這位當年出家之前,也不是什麼目不識丁的粗漢纔對。

不過聽在趙石耳朵裡,意思其實只有一個,秦蜀征戰,不過是王朝興替,我這裡離着太遠,也只能打問一下故人的消息,起不了什麼大作用,不如放下一切,一心向佛,討個來世。。。。。。

於是,這樣無所謂的處世態度正合了佛祖的胃口,所以,成了這象雄寺的主持。

不得不說,趙石跟文人們打交道久了,聽話聽音的本事已是非同凡響。

只是和尚們的處世哲學,在他這裡自然不討喜,這個時候,他其實已無多少疑問。就算這老僧不是來自蜀中。也定然對漢地極爲熟悉。加之話裡話外都透着知曉世情的味道,有些話也好說了許多。

趙石臉上浮現出些笑容,“這麼說來,國仇家恨什麼的不提也罷。”

老僧目光閃動,趁機讚道:“施主果有慧根,若是。。。。。。。。。。”

這樣的忽悠,趙石自然無視,擺手打斷了他的話頭。道:“我帶兵來此,不想空手而回,看在同爲一族的份兒上,也便不爲己甚,少做殺傷。。。。。。。不過你得爲我辦些事情,不然我回去不好交代。”

人老成精,老僧頓時雙掌合什,“阿彌陀佛,施主一念之仁,來世當有厚報。”

趙石當即便樂了。他這些年,所過之處。遍地烽煙,屍橫遍野,殺人如麻,即便有什麼來世,他這裡也定然是在地獄中稱王。

“不忙謝我,象雄部無故出兵犯我,你們這些和尚定然事先便知曉的,我呢,也不跟你們計較這些,但象雄諸部平安多年,今次蠢蠢欲動,不讓他們知道些厲害,如何能成?”

“第一件事,你這象雄寺中,必然有些人熟悉西邊的山川地理,找兩個身子健壯,人也牢靠些的,給我引路,到象雄諸部的地界走上一遭,說不定,也能勸的我少傷幾條人命呢。。。。。。。”

老僧本來開口欲言,但聽到最後一句,話又縮了回去。

趙石這裡又笑眯眯的加了一句,“別弄些傻乎乎的傢伙給我,出了什麼差錯,你們這些和尚能跑,這象雄寺可跑不了。”

老僧沉默片刻,才道:“施主可是來自大秦?”

趙石淡淡道:“若非來自大秦,還能來自蜀國不成?”

顯然,老僧這裡已經進入了政治模式,僧人。。。。。。說什麼四大皆空,但本身便處濁世當中,又有哪個真能做到這一點了?

老僧又沉默了半晌,“吐蕃山南之地,與大秦相隔如此遙遠,又何必太過。。。。。。。。”

趙石冷笑微露,搖頭道:“如今西夏已滅,吐蕃近在咫尺,何談遙遠?我今帶兵到此,爲懲不臣而已,你在吐蕃多年,當知吐蕃舊事,如我不來,之後吐蕃一統,定又要多生事端,今次我來到這裡,便是要讓番人知道一下我大秦之威名不好輕犯。”

面對着這個年輕而又雄心勃勃的大秦將軍,老僧好像終於知道,爲何這些年來,大秦能越來越是強盛了。

不過,他還是問出了最想問的一個問題,“聽聞歸義王與大秦。。。。。。。大將軍趙石乃結義兄弟,不知將軍。。。。。。。”

在吐蕃高地,太陽之子李匪的名字,已經被掛上了魔王的稱號,關於他的一切,多有流傳,估摸着再過些年,當衆人身故,這個名字也當能和那些神靈異志差相彷彿。

老僧身爲象雄寺主持,消息也靈通的很,能說出李匪之種種,到也不足爲奇。

趙石轉念間便明白了,這位老僧問的怕不是表面這般簡單,吐蕃人曾派人入長安稱臣,雖無功而返,但也應該帶回了一些消息纔對。

趙石暗笑,這和尚心到不小,不過對於他來說,這是好事,無慾無求的人才是最難以控制的,不過宦海沉浮多年,他卻是覺得,沒有野心的人,怕是也沒什麼才幹。

趙石想了想,在吐蕃這地界,不用亮出什麼名號來嚇人,怕是他趙石的名字,在這裡也沒幾個人知道。

於是便道:“要說什麼儘管直言無妨,不需吞吞吐吐,看着難受。”

老僧看了看周圍,心中多少有些不自在,心裡唸了許多遍的佛號,又告訴自己,大軍一過,必然生靈塗炭,今日之舉,當屬爲山南之吐蕃百姓着想,又能免去許多戰火,異日到了佛祖駕前,也當能辯解一二。

想到這些,便覺坦然了許多。

遂雙手合什,“若將軍有暇,不若入寺一談,貧僧有一些話要說。”

趙石看了看天色,吐蕃地域廣闊,到也不急於這一日半日光景,今天遇到這麼個僧人,到是能好好利用一番。

於是,揮手叫過赤摩,吩咐道:“今天就宿在此處了,這裡的人,一個都不許放走,挑出其中的奴隸,善騎者優先,隨我們一起向西,派人知會後面的人,這裡的寺廟屋宅人口,一律不許擅動。。。。。。”

赤摩有些愕然,這麼一間大寺,看着可夠眼饞,不過趙石的軍令,他可不敢不聽,隨即便領命去了。

趙石帶着親兵,則在老僧陪同之下,拾階而上,徑直進入了寺廟之中。

象雄寺的和尚們頓時活泛了起來,心中都是暗道,果然還是主持佛法精深,竟是在三言兩語之間,消弭了一場兵禍,阿彌陀佛,佛法無邊,自己等人,看來還是要多加修持才行。。。。。。。。。。

他們卻是不知,他們佛法精深的主持高僧,可非是佛祖護佑其人,而是佔了來歷的便宜,若非如此,怕是即便能保得住衆人性命,也要吃上一些苦頭纔對。

趙石隨着老僧來到寺廟之內,這寺廟佔地廣闊,到了內裡,更能覺出其中華美瑰麗。

一些殿宇金碧輝煌,連佛像之上,都塑着金身,周圍牆壁之上,上着油彩,刻着壁畫,看上去古樸而又神聖。

趙石心想,這裡若是再大一些,怕不是能和長安皇宮相比了?

這念頭其實一點也不誇張,長安皇宮才重建了多少年?而這座象雄寺,卻是正經的千年古剎,而在吐蕃這樣的地方,寺廟中所藏,恐怕也不是簡單一句富可敵國的詞句能夠來形容的了的。

吐蕃貧富之間的差距之懸殊,在這裡已是彰顯無疑,這樣的大寺,實是吐蕃資財匯聚的地方。

路過幾間殿宇,趙石不由笑着微諷道:“這地方宮宇連綿,若是沒有這些佛像礙眼,我還以爲到了一座皇家行宮之內,你們這些僧人,果然好手段。”

老僧聞言,卻無半點郝然,只是平靜的反駁道:“信衆所獻,非獻我等僧人,獻的是佛祖,我等僧衆,修持佛法多年,不好外物,這裡再是輝煌,於我等僧衆,也如草屋陋室一般,不值一提。”

“這麼說來,佛祖也愛財貨華屋?”

“將軍說笑了,佛祖傳世人佛法,息凡人胸中之戾氣,導人向善,納信衆些許資財,不過取其一片誠心罷了,便若將軍,心中無佛,若有所饋,小寺便不敢納之。。。。。。”

這話說的淺白,卻也巧妙,更沒用什麼艱深經文來糊弄人,只是就事論事,反而多了許多的說服力,顯然,這老僧辯才無礙之外,卻還有着一顆玲瓏剔透的心腸。

即便是趙石,對其口才也有了些佩服,這樣說話,可是比對着那些文人士子,滿耳聽到些之乎者也的東西順耳多了,這和尚果然有些脣舌本事,不由自嘲道:“看來,我這一介凡俗,看到的卻都是一堆阿堵物了。”

老僧臉上帶着淡然的笑意,又道了一句,“貧僧到是覺得,像將軍這樣的凡俗之人,世間還是少上一些爲好。”

又是似褒似貶的一句話,趙石揚了揚眉頭,回了一句,“也是,如果我這樣的人多了,佛祖怕是要吃大虧。。。。。。。。”

一句話,讓老僧耷拉了一下嘴角,在佛殿之中,還敢如此放言之人,他還真是頭一次見到,看來,這位來自大秦的將軍,和佛法真的是無緣了。。。。。。。。。(未完待續。。)

第161章 破寨第524章 戰報(四)第1420章 壓服第1498章 內外第798章 見駕(四)第1291章 大事第35章 支使第370章 部落第278章 關下第250章 小方第1344章 紛擾第1154章 拜會(四)第1092章 終結(五)第720章 開端(九)第377章 遇匪(三)第1294章 城歡第55章 奴才第109章 茶飲第326章 盜匪第111章 夜宴(二)第596章 其人第549章 軍法第421章 明尊(二)第412章 李府第592章 自污(二)第731章 決斷(二)第1416章 商議第263章 拜會(一)第587章 廷議第164章 前夜第44章 麻衣第352章 祝壽(二)第151章 殺人第472章 內衙第933章 問答第1175章 麻煩第245章 國議(二)第930章 忠誠第629章 人來(二)第429章 遊園(二)第1490章 行路第1430章 書信(二)第384章 兇險(一)第244章 國議(一)第842章 風浪第1402章 商隊(三)第1176章 評說第541章 奏表第73章 相談第736章 細數第1412章 遷徙(二)第249章 長史第1008章 賜名第608章 夜談(三)第1431章 整編第1486章 算賬第425章 軍務第609章 書課第1422章 黃四第552章 接戰第316章 來意第1570章 尾聲(一)第168章 揚威(二)第992章 小勝第1111章 盟約(六)第1173章 入宮第67章 剿匪第1394章 兩喪第168章 揚威(二)第1338章 惱怒第1209章 胖子第980章 稱臣第623章 相鬥第684章 相遇(七)第683章 相遇(六)第1535章 議戰第736章 細數第1200章 祭祖第252章 決定第1370章 聚飲(五)第1229章 軟硬第1218章 無力第731章 決斷(二)第936章 權勢第156章 比鬥(二)第72章 提親第212章 年關(五)第233章 血夜(一)第1499章 暴烈第1411章 相談第551章 夜戰第958章 北上第386章 回京(一)第527章 艱途(三)第696章 苦口第1374章 雄心第836章 竹林第93章 應答(一)第1192章 忙碌第1033章 相爭
第161章 破寨第524章 戰報(四)第1420章 壓服第1498章 內外第798章 見駕(四)第1291章 大事第35章 支使第370章 部落第278章 關下第250章 小方第1344章 紛擾第1154章 拜會(四)第1092章 終結(五)第720章 開端(九)第377章 遇匪(三)第1294章 城歡第55章 奴才第109章 茶飲第326章 盜匪第111章 夜宴(二)第596章 其人第549章 軍法第421章 明尊(二)第412章 李府第592章 自污(二)第731章 決斷(二)第1416章 商議第263章 拜會(一)第587章 廷議第164章 前夜第44章 麻衣第352章 祝壽(二)第151章 殺人第472章 內衙第933章 問答第1175章 麻煩第245章 國議(二)第930章 忠誠第629章 人來(二)第429章 遊園(二)第1490章 行路第1430章 書信(二)第384章 兇險(一)第244章 國議(一)第842章 風浪第1402章 商隊(三)第1176章 評說第541章 奏表第73章 相談第736章 細數第1412章 遷徙(二)第249章 長史第1008章 賜名第608章 夜談(三)第1431章 整編第1486章 算賬第425章 軍務第609章 書課第1422章 黃四第552章 接戰第316章 來意第1570章 尾聲(一)第168章 揚威(二)第992章 小勝第1111章 盟約(六)第1173章 入宮第67章 剿匪第1394章 兩喪第168章 揚威(二)第1338章 惱怒第1209章 胖子第980章 稱臣第623章 相鬥第684章 相遇(七)第683章 相遇(六)第1535章 議戰第736章 細數第1200章 祭祖第252章 決定第1370章 聚飲(五)第1229章 軟硬第1218章 無力第731章 決斷(二)第936章 權勢第156章 比鬥(二)第72章 提親第212章 年關(五)第233章 血夜(一)第1499章 暴烈第1411章 相談第551章 夜戰第958章 北上第386章 回京(一)第527章 艱途(三)第696章 苦口第1374章 雄心第836章 竹林第93章 應答(一)第1192章 忙碌第1033章 相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