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思慮

這等花樣翻新的練兵之法杜山虎幾個已經見怪不怪,但場面上難免有些殘酷,對撞中的士卒立即倒下了一地,有的鼻血橫流,有的面目青腫,但卻不敢有半點遲疑,倒下的立即爬起來,便是渾身上下都撞的好像散了架一樣,也還是毫不猶豫的繼續向對面瘋跑而去,撞倒了再爬起來,爬起來再接着跑,如此這般,混亂過後,兩羣人這才脫離開來,接着一羣形象比之手下軍卒也好不了多少的軍官站出來整隊,醫官立時上前給一些傷的較重的人上藥,之後呼呼喝喝之間,上面的一幕再次重演,如此三番四次,直到所有人等都快要崩潰了的時候,這才撤下去修整,另兩隊接着進入。

這一軍方自成軍的羽林衛,到不是真個都人人英勇至此,只是校場旗杆之上,十幾顆血淋淋的人頭隨着春風來回晃悠,着實讓那些心生懼意,在訓練之中想要開些小差的後背發涼。

數天之前,趙石終於在軍中大開殺戒,斬了十餘名從京兆調過來的殿前司禁軍,行軍令殺人在軍中並不少見,並沒什麼大驚小怪的,但那是在軍前或是初掌一軍的時候,難免要拿幾個不開眼或者無足輕重者來警示諸軍,不過在練兵當中殺人見血便少之又少了。

這些羽林衛以及殿前司禁軍士卒都沒經過戰陣,衆目睽睽之下,十幾個人頭落地,衆軍立時井然,趙石本就是以軍法治軍,規條嚴厲,那些羽林衛軍卒也就罷了,畢竟在趙石麾下已經年餘,威望已著,又都是自願到潼關立功,並無多大牴觸。但那些從京兆殿前司抽調上來的禁軍卻多是桀驁難馴之輩,怨尤自不會少了,不過在這以後,軍令在軍中傳遞,再無敢故意違抗拖延者。

校場高臺,趙石像標槍一樣站立其上,漠然中帶着些冷意的目光這時也掃過那些飄飄蕩蕩的人頭,從當上羽林衛指揮使之後,這還是他第一次在軍中行軍法,殺幾個人到也不算什麼。來到這個世界之後,手裡的人命可不算得少了,再多上這麼幾個也是無妨。

更何況,這殺人立威的效果着實不錯。領兵日久,他自也明白,殺人立威是得看好時節的,那些兵書戰策半年來可不是白看的。和實際情況兩廂印證,他心裡也就越來越有譜。

未將者,得衆軍之心。而博其畏懼之意。軍法嚴明,賞罰有度,上即有令,下即遵之,方可謂之於軍,這便是他這一年來領兵和前世印證之下的所得了。

至於練兵之法,不外乎強其體魄。壯其心膽這八個字了。眼前這一幕到不是他地首創,前世七八十年代時。一些僱傭兵能快速提高戰鬥力便是倚仗這個,在練膽兒上面效果着實不錯,好像在這個冷兵器時代還要更加適合一些,若不是時間緊促,技術所限,這場面應該還能大上一些,頭頂上若沒有流矢紛飛,腳底下也沒什麼障礙,和真正的戰陣還要差上一些,其實他練兵和這個時代的將軍們最大的區別也就在於一句話罷了,一切都從實戰出發,沒有絲毫花哨在裡面,在旁人看來便也是獨出心裁了。

垂下目光,想起前些日子兵部傳來的西軍援兵已然聚齊,慶陽府顯鋒軍先行了一步,之後的援軍卻是在京兆左近完成的聚合,本來應該是平涼的,但經過上次慶陽府的變故,平涼府的地位一落千丈,成了誰也不待見地替罪羊,這樣的大事自然也就被拋在了一邊了。

援軍有四萬之衆,甚至延州鎮軍都派了人來,各種物資更是流水價的朝潼關方向運送過去,就等着幾日之後禮部選下的良辰吉日由新登基地景帝李玄謹親自勞軍開拔了。

這些訊息在趙石這裡便也能生出不少的聯想,大秦經過數十年的休養生息,這次看來是要真個打一場大仗了,西夏那邊的使者也已經到了京師,看來兩國結盟已是板上釘釘地事情,不然延州鎮軍在這個時候絕對不會動上一兵一卒的,這些政治層面上的事情若是在以前,他自然不會關注地如此細緻,但如今在他心裡卻有了個大致地輪廓,再不復以前般不聞不問了。

也許那個女人的提議還是有些可取之處的,這樣大的軍事行動,他這千多人人馬的新兵還真就是無足輕重,他這個鷹揚將軍也有不少的水分,到了潼關,兩眼一摸黑的,若真有人別有用心,不過是一紙軍令,就能讓他們有去無回地,數十萬人地大戰,死上千八百人還真就不算個什麼事。

再加上潼關那裡還有位心思難明的五皇子,他這個新帝心腹到了那裡,是不是就有羊入虎口之危?這個時候若是有人照應是不是好上一些?

這些他都能想得到,幫助李家緩和上一下也不過是舉手之勞,但性格使然,在有些事情上他並無半點虛與委蛇地氣度和城府,在他此時的心裡,與其救活一隻凍僵的狼,還不如爲了防範被狼咬上一口,直接讓它自生自滅好上一些。

從這一點上也可以看出,此時的他在骨子裡仍然秉承着軍人直線思維的模式,直接有效,甚至還可以稱得上是謹慎。

他不是什麼圓滑的政客,不論今生還是前世,他都是一個戰士,在這一點上,他自己明白,甚至能夠清晰的把握住這個定位,這次去潼關的決定,在根子上也是緣由於此,在京師對着朝堂之上的各色人等,他已經清楚的意識到了危險,也許只有那真刀真槍的戰場纔會提供他生存的土壤吧?

搖頭拋開心裡的雜念,目光再次回到校場之上,這些新兵的表現如今還是讓他滿意的,雖是少了那種久經戰陣所磨練出來的凜然之氣,但這些新兵讓他最滿意的地方便是在體魄上面了,比之前世的那些戰士,這個時代的士兵在吃苦耐勞上面絕對是無與倫比的。。。。。。

體魄健壯,適應環境能力極強,兩個多月地操練下來。這些士卒身上便已經帶上了精悍模樣,不過就像是方自出爐的寶劍,還需要一番錘磨才能現出真正的鋒芒,最重要的,還需有鮮血爲引,才能成就其絕世之鋒銳。

不過滿意歸滿意,但其中不是半點瑕疵都沒有,羽林衛駐守京師多年,官兵上下都養成了一股驕縱之氣,這在之前的一年中已經被他這個指揮使磨掉了不少。但骨子裡那種瞧不起人的氣息仍在。

從京兆左近調上來的這些殿前司禁軍士卒也不是好惹的,更何況這些傢伙又是特異挑出來的,毆打同僚,抗命不遵。甚至有的還在當地欺行霸市,總之沒一個是安份地主兒。

這兩邊碰在一起,雖有軍規戒律在前,又被趙石各自分開。單獨成營,但這些日子麻煩事也是層出不窮,私下會鬥就已經發生了幾次。若不是他當機立斷。用十幾顆人頭震懾軍心,這個情形還要越演越烈的。

不過這事在平日看來不值一提,甚至於他來說還是喜聞樂見的,競爭永遠都是提升戰力的最好辦法不是?

但若真個遇到戰陣,這些矛盾也許就是致命地,在這個上面趙石自己也沒有太好的辦法,唯有以軍規壓制。甚至不惜殺人立威。更叫那些他從鞏義縣帶來的,已經散入軍中。當起了旅帥,隊正的老兵嚴密約束,不過最後效果如何,他心裡也多少底細地。

看着下面兩營軍士狠命的奔跑,甚至在不注意的地方拳打腳踢地樣子,他還是微不可見地皺了皺眉頭,看來還是差了些火候啊,不過後幾日便要開拔,也沒有多少時間再讓他們進行磨合了,這樣的隱憂希望不要在打仗的時候爆發出來纔好。

正這般想着,臺下一個營門小校快步跑了過來,一個軍禮行下去,嘴中同時大聲道:“稟報大人,營門之外有人持折大將軍名帖求見。”

趙石愣了愣,那位大將軍可是好些日子沒見了,這人對他極是賞識,他心裡是明白的,對對方身上那種純粹的軍人氣質也很有些好感,但兩人在私下裡卻並未見過一次,也不知有什麼事要找他。

“請他們到大堂等着。”隨口吩咐了一句,卻是注意到臺上臺下的幾個領兵官都支起了耳朵,目光也斜了過來,心中不由一動。

大將軍折木清無疑是大秦軍中的中流砥柱,如今年紀雖老,也不再有帶兵上陣地心思,安心在承恩湖畔當起了武學山長,但其在大秦軍中地威望絕對不做第二人想,這樣的威名也絕對是建立在無人可比地軍功之上的,和這樣一個人保持一定的關係將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尤其是此次潼關之行。。。。

但和折家走的太近,那位聖上心裡也不會舒坦了,這位初登大寶的皇帝疑心病恐怕並不比他自己輕到哪裡去,爲人又刻薄嚴厲,真可當得上是帝心難測幾個字的,所以這些時日以來,他雖然掛着一個武學教授的名頭,卻並未走進近在咫尺的武學一步。

不過這個時候那位大將軍派了人來,這樣的機會他是不是該抓在手裡?要不要去見大將軍一面?

目光轉動之間,最終落在一個人的身上,卻是眼睛一亮。

陪在李全壽身邊的一人長身而立,這個卻是趙石的老熟人了,正是之前在景王府任職長史,如今已經添爲戶部文書的齊子平。

身上穿着簇新的官服,在趙石的印象中,齊子平一直是溫文爾雅的書生模樣,說不上有多大的才能,但生性謹慎自持,很懂得爲人處世之道,才學應該還過得去,但如今再看,神氣飛揚之間,可見這些日子過的舒心之極。

這也難怪,戶部文書看上去官職不大,但在戶部卻是個要害職銜,什麼事情都別想瞞過他這個文書的,整頓戶部的旨意一下,將自己的心腹之人放在這個職位上也是題中應有之義。

對於齊子平本人來說,官位雖然不高,但從無權無勢的景王府長史,直接坐到這麼個位置上,意氣風發也是難免之事。

他們同爲聖上親近之人,有些話也就沒有多大的忌諱,聽他自己說的,過上些時候,待得戶部平穩下來,估計還是要外放爲官的,而且是要到南面去,雖只是輕描淡寫的一句話,這裡面的學問也是不小,當今聖上有意巴蜀,這個趙石是知道的,看來這個時候已經開始在做準備了,從各方面講,別看如今他官位比齊子平高出許多,但從根子上講,這人才真正算得上是當今聖上的心腹之人。

這些事情現在與他無關,只是一掠而過罷了,但有些話通過這人傳到皇帝的耳朵裡。。

想到這裡,嘴角約莫露出了些笑意,對於這等勾心鬥角的事情沒覺得有什麼不妥,反而覺得很是滿意。

轉身來到李全壽的面前,拍了拍他的腦袋,笑着道,“走,咱們去見見客人。。。。。。。

第24章 定計第43章 書吏第60章 山賊第908章 兵亂第1443章 文樓(三)第445章 棧道第313章 香侯第824章 天妖(完)第697章 道人第1330章 入宮第1301章 沈鶴第1103章 商人(六)第145章 出行(四)第十一卷張弓北望射天狼九百二十二章 血腥第536章 勇氣第1553章 戰前第728章 變故第912章 行程第494章 風起(三)第147章 出行(六)第1414章 兄弟第1456章 風陵第1068章 舞者第10章 十八(二)第1542章 南下第1437章 殷切第1423章 告示第1164章 惱火第81章 捉賊第269章 思慮第729章 決斷(一)第405章 獎懲(十)第466章 準備第1366章 聚飲(一)第1106章 盟約(一)第302章 斬獲第1352章 官員第1307章 鬧劇第976章 會盟第569章 刺殺第589章 大將第841章 寧陰第104章 目標第111章 夜宴(二)第315章 香侯第350章 山寨第297章 先鋒第七卷千里江山入戰圖五百二十八章 艱途四第1053章 宴請(一)第32章 紛亂第1107章 盟約(二)第367章 狂戰(三)第39章 慶陽第1364章 馬伕第97章 捉賊(一)第578章 激戰(二)第1389章 橫掃第283章 叢林第93章 應答(一)第566章 謀算第797章 見駕(三)第118章 試探第181章 決死第1293章 家宴第400章 獎懲(五)第1403章 女人第1427章 夜談第1468章 戰議第790章 歸途第247章 歸家第256章 變起(二)第1234章 山匪(二)第1497章 內訌第590章 要命第1378章 政治第399章 獎懲(四)第1051章 諸事(二)第五十九 奪功四第七卷千里江山入戰圖五百八十五章 相府第1365章 想法第182章 爲官第950章 思慮第206章 嚴苛(八)第1006章 忠誠第1379章 啓程第190章 相交第29章 平涼第154章 祝壽(四)第1346章 聚會第581章 戰後(二)第1534章 遼東第424章 來客(二)第1187章 酒樓第735章 算盤第1385章 寺廟第1264章 韋州(十)第239章 血夜(七)第1442章 文樓(二)第1554章 殘酷第896章 悄臨
第24章 定計第43章 書吏第60章 山賊第908章 兵亂第1443章 文樓(三)第445章 棧道第313章 香侯第824章 天妖(完)第697章 道人第1330章 入宮第1301章 沈鶴第1103章 商人(六)第145章 出行(四)第十一卷張弓北望射天狼九百二十二章 血腥第536章 勇氣第1553章 戰前第728章 變故第912章 行程第494章 風起(三)第147章 出行(六)第1414章 兄弟第1456章 風陵第1068章 舞者第10章 十八(二)第1542章 南下第1437章 殷切第1423章 告示第1164章 惱火第81章 捉賊第269章 思慮第729章 決斷(一)第405章 獎懲(十)第466章 準備第1366章 聚飲(一)第1106章 盟約(一)第302章 斬獲第1352章 官員第1307章 鬧劇第976章 會盟第569章 刺殺第589章 大將第841章 寧陰第104章 目標第111章 夜宴(二)第315章 香侯第350章 山寨第297章 先鋒第七卷千里江山入戰圖五百二十八章 艱途四第1053章 宴請(一)第32章 紛亂第1107章 盟約(二)第367章 狂戰(三)第39章 慶陽第1364章 馬伕第97章 捉賊(一)第578章 激戰(二)第1389章 橫掃第283章 叢林第93章 應答(一)第566章 謀算第797章 見駕(三)第118章 試探第181章 決死第1293章 家宴第400章 獎懲(五)第1403章 女人第1427章 夜談第1468章 戰議第790章 歸途第247章 歸家第256章 變起(二)第1234章 山匪(二)第1497章 內訌第590章 要命第1378章 政治第399章 獎懲(四)第1051章 諸事(二)第五十九 奪功四第七卷千里江山入戰圖五百八十五章 相府第1365章 想法第182章 爲官第950章 思慮第206章 嚴苛(八)第1006章 忠誠第1379章 啓程第190章 相交第29章 平涼第154章 祝壽(四)第1346章 聚會第581章 戰後(二)第1534章 遼東第424章 來客(二)第1187章 酒樓第735章 算盤第1385章 寺廟第1264章 韋州(十)第239章 血夜(七)第1442章 文樓(二)第1554章 殘酷第896章 悄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