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9章 艦載雙發飛機

“這是從哪搞到的?”剛從北京回到大連海軍基地的蘇默剛一進門就被曾經的對手,現在的損友葉銘拉到了車上,隨後就一溜煙的跑到了大連海軍基地的一處飛機場。在一個巨大的機庫前停了下來。

“搞什麼呢?我在北京可忙死了,剛回來還沒吃飯呢,你不給我接風就算了還把我拉到荒郊野外來幹什麼?”蘇默不由的抱怨道。

“你看了這東西保證就不想吃飯了。這東西是程淵弄來的,就是程璧光將軍的那個侄子,結果這小子沒到海軍,卻跑到空軍裝備部去了。我們都說他忘本,好好的海軍不幹去空軍幹什麼?結果沒想到這傢伙現在還幫上忙了,從陝西飛機制造廠弄來一架飛機,我覺得有些意思所以把你叫過來。”要不等蘇默回答,葉銘直接把蘇默拉到了機庫裡面,而此時機庫中還有大量的人員在忙碌着,正圍繞着一架長約11米,翼展將近15米的飛機。

“如果我沒看錯的話,這不是陝西飛機制造廠競標空軍輕型轟炸機方案失敗後的產物嗎?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這個飛機應該被稱爲獵豹吧。”蘇默仔細看了看終於想起來這東西是嗎了。

“看來你的消息也挺靈通的。沒錯,這傢伙就是陝飛競標失敗的產物。因爲這傢伙的內油比較少,航程比較近,而且彈倉比較小,只有一個半埋式彈倉,而且只能容納500KG級別的炸彈,最終因爲航程和載彈量的因素而被空軍否決。不過這飛機的速度和機動性還是不錯的。”葉銘笑着說道。

“空軍不要的東西。我們要他幹什麼?我們又不需要前線轟炸機,我們的轟炸機相對於空軍對航程和載彈量的要求更高。這種小傢伙不適合咱們的。”蘇默皺了皺眉頭有些不滿的說道。

“作爲陸基飛機肯定不適合啊。但是如果可以從航母上起飛的話,對於航母艦隊的打擊力量提升可是有相當大的幫助的。你看啊。從佔地面積上來看,這種轟炸機的面積比2架魚雷機要小很多,但是它的速度更快,連帶着整個攻擊編隊的速度也會更快。可以減少攻擊時間。從攻擊力上來看,如果能搭載兩發魚雷起飛的話。那麼我們的雷擊能力會有很大的提高。”葉銘頗爲得意的說道。

雖然雙發飛機可以起降的距離會長一些,但是如果考慮其較大的載彈量即使數量少一些,也開始可以容忍的。再加上雙發轟炸機有較多的內油。(和單發飛機比。日本在1942年時的魚雷機也不過1000L的內油。而同時期的輕型蚊式轟炸機也有2300L左右的內油。)如果適當減少內油的話,那麼重量還可以進一步降低。畢竟航母之間正常交戰距離一般也就在300到400KM之間,太大的航程沒有必要。這時候拿燃油換取載彈量或者降低自重無疑是很好的選擇。

“你看着。這架飛機幾乎就是爲了艦上使用設計的!本身的內油不算多,只有1500L左右。而且使用的是還是半埋式彈倉。相對於內置彈倉和內油較大的雙發飛機,這款飛機的重量很低,空重才5噸多。而兩臺發動機提供的輸出也很大,功重比並不低,起飛距離說不定和滿載單發魚雷機不相上下。至於說魚雷放哪的問題,我的想法是將其直接掛在翼根處,一邊一發。機翼摺疊也可以做到,如果能換上新的1500馬力以上的風冷發動機的話。我看問題不大。”葉銘開始爲自己的艦載雙發飛機打廣告。

“其實吧,如果僅僅是裝魚雷的話,我認爲隨着發動機功率的增加,以後單發飛機也能裝2發魚雷。一發魚雷纔多少?不過900KG上下。加一起也不過2噸吧。華夏和協約國已經開始討論2000馬力級別的新的發動機研發計劃了。而且還有彈射器解決起飛問題,所以說單發飛機帶兩發魚雷還是可行的。”蘇默索然無味的說道。他不是沒想過雙發飛機上艦,但是絕對不會爲了單純帶魚雷而上雙發飛機。

“知道嗎?總裝備部那邊已經開始研製制導武器了。目前進展還算順利,第一種制導炸彈在未來1年內就可以進入靶場進行實彈試驗。普通炸彈和魚雷說不定很快就要像戰列艦一樣過時了。”蘇默說道。

“你的意思是讓艦載雙發轟炸機攜帶制導武器?你的意思我多少明白了一點。其實你也是同意研發艦載雙發飛機的,只不過你的眼光更遠一些。”葉銘若有所思的說道。“雖然這個想法很不錯。但是從目前來看想實現這個目標還是很難的。先不說制導武器什麼時候造出來,造出來以後肯定要加裝一些指導設備和操作人員。這樣的話飛機體積必然增加,隨之而來的是重量增加。而要是保證載彈量不變的話,那麼飛機的總重很有可能超過航空母艦可以起飛的最大重量。雖然這個前景十分誘人,但是其中不確定因素太多了。

“也是,這個設想想要實現困難確實很多。我們已經提出了建議,具體行不行就要看技術部門的了。”蘇默說道。“沒想到你的門路也挺多的啊?用不用兄弟我幫你一把?”葉銘有些詫異的打量了一下蘇默,隨後半認真半開玩笑的說道。

“不用了,要是我都不行的話,估計能行的沒幾個人了。”看着略顯詫異的葉銘,蘇默不動聲色的說道。這些東西還是交給姐夫和總裝備部吧。

而就在蘇默和葉銘對這架飛機品頭論足的時候,徐傑同樣也在考慮雙發艦載機上艦和裝備制導武器的問題,其中的優勢自然不用多說,想想一隊艦載機把一噸多重的炸彈扔到對方航母上的情景,徐傑就激動不已。而且相對於單發飛機來說,雙發飛機也確實有很大的優勢。如果單純說載彈量的話,恐怕和AD1天空襲擊者相比並不會多太多,但是雙發飛機的重載掛架承重能力可比單發飛機高多了,AD1有三個重載掛架,但是最大隻有2000磅的標準載荷,這個重量想要搭載大威力反艦導彈幾乎不可能。按照徐傑的想法,反艦導彈戰鬥部的重量應該不小於800KG。即使發動機工作時間只有十幾秒鐘,剩下的不到100KG的重量顯然放不下一臺發動機和燃料。

而雙發飛機的翼根掛架的承重能力就要高很多了,參考JU88和DO217掛載的弗裡茨X炸彈高達1570KG的重量。那麼翼根掛架至少是3500磅以上的承重能力。所以說,這些制導武器只有雙發飛機能掛載,而單發飛機即使總載彈量不低,因爲掛架和機體結構的強度問題也不可能攜帶這種炸彈。

除了掛架之外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這個時代科技對制導武器使用限制的問題,理論上,戰列艦上的火控系統幾乎不用人爲干涉。但是這麼複雜的系統能不能裝到飛機上還很難說,所以從保守的角度來說,每一架飛機都需要配上專門的制導武器操作人員。一個人只能操作一發炸彈,如果想要兩發同時射擊的話,至少需要兩個人,再加上一個飛行員,那麼就需要3個人,再加上需要容納相關的觀瞄設備和機械計算機的話,這個重量和體積肯定不小,單發飛機根本無法容納。

如果按照歷史上的數據來看,一架中型轟炸機的載彈量和載油量加在一起也就是4噸左右。而2戰時期一架雙發飛機即使不要彈倉單人駕駛的重量也不會低於5噸。而要加上彈倉的話,空重會增加到6噸以上。那麼如果在適當削弱航程的情況下裝載兩發合計重量重達2.5噸以上的彈藥的話,這個飛機的起飛重量應該在11噸左右。飛機長度在12米左右,機翼展開寬度在17米左右。這還是不要彈倉,加上一些餘量的情況下得出的結果。然後問題就來了,這個重量的飛機可以從航母上滿載起降嗎?機庫的體積能否夠這樣的大傢伙運作呢?

答案是肯定的,先不說歷史上杜立特空襲時B25從航母上起降的特例。到了2戰末期,美國人計劃給中途島號航母裝備的新式油壓彈射器的彈射重量也達到了2萬8千磅!這個重量已經相當於12.7千克了,再加上航母高速航行時提供的甲板風和飛機本身的動力,實際上能支持更大重量的飛機起飛。而且隨着時間的推移,一旦功率堪稱變態的R2800型發動機研發成功的話,那麼即使換一個小一點的彈射器也是可以起飛的。

當然,雙發飛機的體積和重量相對於3萬噸裝甲航母的重量來說還是大了一些。這些飛機即使摺疊雙翼也有10米左右的寬度。一等航母的機庫連並排放下兩架雙發飛機都做不到。所以在歷史上美國人爲了搭載F7F這樣的雙發飛機而專門設計了中途島型航空母艦,而如果徐傑想讓這些飛機上艦的話,那麼同樣也需要設計4萬噸以上的大型裝甲航母。當然現在這個航母設計計劃還正在論證過程中,具體的設計工作還沒開始。

感謝書友zhouyu1976的打賞~~~,以及書友我殺殺我、f663026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續。。)

第784章 美國海軍的擴張第1129章 跑路第1265章 威力巨大之氧氣魚雷第84章 清日海軍(一)第83張 善後事宜第474章 風起雲涌第180章 快速艦隊的搏殺第1351章 血與火2第308章 鐵血宰相第1029章 基地羣第1258章 鏖戰第710章 跑不了了!第395章 盯梢第171章 激戰成歡(一)第477章 攻城準備第103章 大清“聯合”艦隊第10章 拜會布林(三)第928章 天上地下第1314章 夜幕下的戰鬥第691章 亂戰第1288章 劃過黎明的長劍第992章 諸神的黃昏4第1268章 戰場控制力第1312章 反攻第945章 戰鬥還是撤離?第570章 加密機的改進第997章 試探第371章 俄國人的陰謀第665章 膠着的戰局第111章 意外衝突(二)第1058章 兩種選擇第709章 遲到的馬卡諾夫第1488章 裝甲啓示錄(5)第506章 銀行體系第1368章 定海神針第617章 艦隊編組完成第602章 劃分勢力範圍第1271章 長角犀牛第1209章 艦載雙發飛機第684章 舍爾的新方案第191章 戰爭背後的鷹第922章 戰雲密佈第393章 新的日本海軍第923章 皇帝攻勢第736章 特遣艦隊第580章 合作意向達成第32章 論勢(二)第937章 箭在弦上第832章 離去第732章 破交攻略第510章 飛艇和潛艇第659章 會獵巴達維亞第584章 快速戰列艦VS戰列巡洋艦第577章 數量就是戰鬥力第944章 僵持第1010章 談判第1116章 海東青大隊第226章 失誤第1055章 脣槍舌劍第1232章 俄國人的窘境第195章 主力艦隊的碰撞第257章 鬱悶的俄國人第1263章 遼闊大西洋第1336章 前景堪憂啊第636章 三寶壟外海第1384章 愁雲慘淡第407章 應對第728章 經驗教訓第607章 遠東大海上的盛宴第166章 日本人的反應第1208章 航母編組計劃第1175章 法國和撒丁島第805章 被堵上了?!第1510章 生活看淡不服就幹!第1104章 歪打正着第1433章 無聲的交鋒第899章 這不是真的!第513章 無畏之海第305章 密談第1183章 嘴炮之戰第125章 整軍計劃第192章 打仗是要錢的第1512章 血火大洋第308章 鐵血宰相第674章 突圍第1099章 老兵的警覺第853章 餘波第1195章 伊朗攻略第420章 馬卡諾夫的應對第1531章 窗臺行動第1325章 決不退縮2第726章 鋼鐵狂潮第1241章 戰後總結第1229章 俄國人的選擇第893章 這麼快就動了?第168章 豐島之後(一)第1533章 過早開始的攻擊第675章 堵回去第1355章 英國和美國第389章 只是棋子而已
第784章 美國海軍的擴張第1129章 跑路第1265章 威力巨大之氧氣魚雷第84章 清日海軍(一)第83張 善後事宜第474章 風起雲涌第180章 快速艦隊的搏殺第1351章 血與火2第308章 鐵血宰相第1029章 基地羣第1258章 鏖戰第710章 跑不了了!第395章 盯梢第171章 激戰成歡(一)第477章 攻城準備第103章 大清“聯合”艦隊第10章 拜會布林(三)第928章 天上地下第1314章 夜幕下的戰鬥第691章 亂戰第1288章 劃過黎明的長劍第992章 諸神的黃昏4第1268章 戰場控制力第1312章 反攻第945章 戰鬥還是撤離?第570章 加密機的改進第997章 試探第371章 俄國人的陰謀第665章 膠着的戰局第111章 意外衝突(二)第1058章 兩種選擇第709章 遲到的馬卡諾夫第1488章 裝甲啓示錄(5)第506章 銀行體系第1368章 定海神針第617章 艦隊編組完成第602章 劃分勢力範圍第1271章 長角犀牛第1209章 艦載雙發飛機第684章 舍爾的新方案第191章 戰爭背後的鷹第922章 戰雲密佈第393章 新的日本海軍第923章 皇帝攻勢第736章 特遣艦隊第580章 合作意向達成第32章 論勢(二)第937章 箭在弦上第832章 離去第732章 破交攻略第510章 飛艇和潛艇第659章 會獵巴達維亞第584章 快速戰列艦VS戰列巡洋艦第577章 數量就是戰鬥力第944章 僵持第1010章 談判第1116章 海東青大隊第226章 失誤第1055章 脣槍舌劍第1232章 俄國人的窘境第195章 主力艦隊的碰撞第257章 鬱悶的俄國人第1263章 遼闊大西洋第1336章 前景堪憂啊第636章 三寶壟外海第1384章 愁雲慘淡第407章 應對第728章 經驗教訓第607章 遠東大海上的盛宴第166章 日本人的反應第1208章 航母編組計劃第1175章 法國和撒丁島第805章 被堵上了?!第1510章 生活看淡不服就幹!第1104章 歪打正着第1433章 無聲的交鋒第899章 這不是真的!第513章 無畏之海第305章 密談第1183章 嘴炮之戰第125章 整軍計劃第192章 打仗是要錢的第1512章 血火大洋第308章 鐵血宰相第674章 突圍第1099章 老兵的警覺第853章 餘波第1195章 伊朗攻略第420章 馬卡諾夫的應對第1531章 窗臺行動第1325章 決不退縮2第726章 鋼鐵狂潮第1241章 戰後總結第1229章 俄國人的選擇第893章 這麼快就動了?第168章 豐島之後(一)第1533章 過早開始的攻擊第675章 堵回去第1355章 英國和美國第389章 只是棋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