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9章 艦載雙發飛機

“這是從哪搞到的?”剛從北京回到大連海軍基地的蘇默剛一進門就被曾經的對手,現在的損友葉銘拉到了車上,隨後就一溜煙的跑到了大連海軍基地的一處飛機場。在一個巨大的機庫前停了下來。

“搞什麼呢?我在北京可忙死了,剛回來還沒吃飯呢,你不給我接風就算了還把我拉到荒郊野外來幹什麼?”蘇默不由的抱怨道。

“你看了這東西保證就不想吃飯了。這東西是程淵弄來的,就是程璧光將軍的那個侄子,結果這小子沒到海軍,卻跑到空軍裝備部去了。我們都說他忘本,好好的海軍不幹去空軍幹什麼?結果沒想到這傢伙現在還幫上忙了,從陝西飛機制造廠弄來一架飛機,我覺得有些意思所以把你叫過來。”要不等蘇默回答,葉銘直接把蘇默拉到了機庫裡面,而此時機庫中還有大量的人員在忙碌着,正圍繞着一架長約11米,翼展將近15米的飛機。

“如果我沒看錯的話,這不是陝西飛機制造廠競標空軍輕型轟炸機方案失敗後的產物嗎?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這個飛機應該被稱爲獵豹吧。”蘇默仔細看了看終於想起來這東西是嗎了。

“看來你的消息也挺靈通的。沒錯,這傢伙就是陝飛競標失敗的產物。因爲這傢伙的內油比較少,航程比較近,而且彈倉比較小,只有一個半埋式彈倉,而且只能容納500KG級別的炸彈,最終因爲航程和載彈量的因素而被空軍否決。不過這飛機的速度和機動性還是不錯的。”葉銘笑着說道。

“空軍不要的東西。我們要他幹什麼?我們又不需要前線轟炸機,我們的轟炸機相對於空軍對航程和載彈量的要求更高。這種小傢伙不適合咱們的。”蘇默皺了皺眉頭有些不滿的說道。

“作爲陸基飛機肯定不適合啊。但是如果可以從航母上起飛的話,對於航母艦隊的打擊力量提升可是有相當大的幫助的。你看啊。從佔地面積上來看,這種轟炸機的面積比2架魚雷機要小很多,但是它的速度更快,連帶着整個攻擊編隊的速度也會更快。可以減少攻擊時間。從攻擊力上來看,如果能搭載兩發魚雷起飛的話。那麼我們的雷擊能力會有很大的提高。”葉銘頗爲得意的說道。

雖然雙發飛機可以起降的距離會長一些,但是如果考慮其較大的載彈量即使數量少一些,也開始可以容忍的。再加上雙發轟炸機有較多的內油。(和單發飛機比。日本在1942年時的魚雷機也不過1000L的內油。而同時期的輕型蚊式轟炸機也有2300L左右的內油。)如果適當減少內油的話,那麼重量還可以進一步降低。畢竟航母之間正常交戰距離一般也就在300到400KM之間,太大的航程沒有必要。這時候拿燃油換取載彈量或者降低自重無疑是很好的選擇。

“你看着。這架飛機幾乎就是爲了艦上使用設計的!本身的內油不算多,只有1500L左右。而且使用的是還是半埋式彈倉。相對於內置彈倉和內油較大的雙發飛機,這款飛機的重量很低,空重才5噸多。而兩臺發動機提供的輸出也很大,功重比並不低,起飛距離說不定和滿載單發魚雷機不相上下。至於說魚雷放哪的問題,我的想法是將其直接掛在翼根處,一邊一發。機翼摺疊也可以做到,如果能換上新的1500馬力以上的風冷發動機的話。我看問題不大。”葉銘開始爲自己的艦載雙發飛機打廣告。

“其實吧,如果僅僅是裝魚雷的話,我認爲隨着發動機功率的增加,以後單發飛機也能裝2發魚雷。一發魚雷纔多少?不過900KG上下。加一起也不過2噸吧。華夏和協約國已經開始討論2000馬力級別的新的發動機研發計劃了。而且還有彈射器解決起飛問題,所以說單發飛機帶兩發魚雷還是可行的。”蘇默索然無味的說道。他不是沒想過雙發飛機上艦,但是絕對不會爲了單純帶魚雷而上雙發飛機。

“知道嗎?總裝備部那邊已經開始研製制導武器了。目前進展還算順利,第一種制導炸彈在未來1年內就可以進入靶場進行實彈試驗。普通炸彈和魚雷說不定很快就要像戰列艦一樣過時了。”蘇默說道。

“你的意思是讓艦載雙發轟炸機攜帶制導武器?你的意思我多少明白了一點。其實你也是同意研發艦載雙發飛機的,只不過你的眼光更遠一些。”葉銘若有所思的說道。“雖然這個想法很不錯。但是從目前來看想實現這個目標還是很難的。先不說制導武器什麼時候造出來,造出來以後肯定要加裝一些指導設備和操作人員。這樣的話飛機體積必然增加,隨之而來的是重量增加。而要是保證載彈量不變的話,那麼飛機的總重很有可能超過航空母艦可以起飛的最大重量。雖然這個前景十分誘人,但是其中不確定因素太多了。

“也是,這個設想想要實現困難確實很多。我們已經提出了建議,具體行不行就要看技術部門的了。”蘇默說道。“沒想到你的門路也挺多的啊?用不用兄弟我幫你一把?”葉銘有些詫異的打量了一下蘇默,隨後半認真半開玩笑的說道。

“不用了,要是我都不行的話,估計能行的沒幾個人了。”看着略顯詫異的葉銘,蘇默不動聲色的說道。這些東西還是交給姐夫和總裝備部吧。

而就在蘇默和葉銘對這架飛機品頭論足的時候,徐傑同樣也在考慮雙發艦載機上艦和裝備制導武器的問題,其中的優勢自然不用多說,想想一隊艦載機把一噸多重的炸彈扔到對方航母上的情景,徐傑就激動不已。而且相對於單發飛機來說,雙發飛機也確實有很大的優勢。如果單純說載彈量的話,恐怕和AD1天空襲擊者相比並不會多太多,但是雙發飛機的重載掛架承重能力可比單發飛機高多了,AD1有三個重載掛架,但是最大隻有2000磅的標準載荷,這個重量想要搭載大威力反艦導彈幾乎不可能。按照徐傑的想法,反艦導彈戰鬥部的重量應該不小於800KG。即使發動機工作時間只有十幾秒鐘,剩下的不到100KG的重量顯然放不下一臺發動機和燃料。

而雙發飛機的翼根掛架的承重能力就要高很多了,參考JU88和DO217掛載的弗裡茨X炸彈高達1570KG的重量。那麼翼根掛架至少是3500磅以上的承重能力。所以說,這些制導武器只有雙發飛機能掛載,而單發飛機即使總載彈量不低,因爲掛架和機體結構的強度問題也不可能攜帶這種炸彈。

除了掛架之外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這個時代科技對制導武器使用限制的問題,理論上,戰列艦上的火控系統幾乎不用人爲干涉。但是這麼複雜的系統能不能裝到飛機上還很難說,所以從保守的角度來說,每一架飛機都需要配上專門的制導武器操作人員。一個人只能操作一發炸彈,如果想要兩發同時射擊的話,至少需要兩個人,再加上一個飛行員,那麼就需要3個人,再加上需要容納相關的觀瞄設備和機械計算機的話,這個重量和體積肯定不小,單發飛機根本無法容納。

如果按照歷史上的數據來看,一架中型轟炸機的載彈量和載油量加在一起也就是4噸左右。而2戰時期一架雙發飛機即使不要彈倉單人駕駛的重量也不會低於5噸。而要加上彈倉的話,空重會增加到6噸以上。那麼如果在適當削弱航程的情況下裝載兩發合計重量重達2.5噸以上的彈藥的話,這個飛機的起飛重量應該在11噸左右。飛機長度在12米左右,機翼展開寬度在17米左右。這還是不要彈倉,加上一些餘量的情況下得出的結果。然後問題就來了,這個重量的飛機可以從航母上滿載起降嗎?機庫的體積能否夠這樣的大傢伙運作呢?

答案是肯定的,先不說歷史上杜立特空襲時B25從航母上起降的特例。到了2戰末期,美國人計劃給中途島號航母裝備的新式油壓彈射器的彈射重量也達到了2萬8千磅!這個重量已經相當於12.7千克了,再加上航母高速航行時提供的甲板風和飛機本身的動力,實際上能支持更大重量的飛機起飛。而且隨着時間的推移,一旦功率堪稱變態的R2800型發動機研發成功的話,那麼即使換一個小一點的彈射器也是可以起飛的。

當然,雙發飛機的體積和重量相對於3萬噸裝甲航母的重量來說還是大了一些。這些飛機即使摺疊雙翼也有10米左右的寬度。一等航母的機庫連並排放下兩架雙發飛機都做不到。所以在歷史上美國人爲了搭載F7F這樣的雙發飛機而專門設計了中途島型航空母艦,而如果徐傑想讓這些飛機上艦的話,那麼同樣也需要設計4萬噸以上的大型裝甲航母。當然現在這個航母設計計劃還正在論證過程中,具體的設計工作還沒開始。

感謝書友zhouyu1976的打賞~~~,以及書友我殺殺我、f663026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續。。)

第237章 大同江血戰第332章 巡洋艦隊的碰撞第1060章 K計劃和魔鬼之翼第123章 陸軍改革第1077章 法國海軍第209章 這算攤牌嗎?第660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716章 英國人的打算第654章 德國人的援助第888章 被算計了第960章 攻擊開始第488章 艱難的選擇第213章 全線進攻第540章 七省級戰列巡洋艦第823章 被發現了?!第1224章 大戰前最後一次預演第650章 對策第160章 北洋大閱第840章 傻眼了第721章 裝甲集羣突擊第648章 盟友就是用來坑的第813章 樂極生悲第223章 這是個陷阱!第916章 另一名棋手第585章 速度很重要嗎?第1359章 猛虎出籠第473章 巨獸的末日第284章 談判第1412章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第566章 俄荷談判第805章 被堵上了?!第1520章 壓力很大啊!第894章 猛攻第107章 和解第418章 孤單英雄薩鎮冰第1498章 修羅場第908章 崩潰的前奏第304章 船廠之行第1168章 最長的一夜(1)第132章 日本人的反應第962章 新的一年第138章 俄國人的造艦計劃第549章 論坦克的可行性第583章 龍泰級快速戰列艦第1341章 我們好像在他們身後1第1374章 海上巨無霸第1536章 四面楚歌的同盟國第256章 開戰倒計時第1302章 全力施爲2第1373章 同盟國最終戰略2第618章 戰爭倒計時第596章 完美輕巡洋艦第1082章 金融危機爆發第651章 新一輪攻勢第600章 閉門會談第1447章 抉擇第208章 平壤防禦圈第619章 南洋的俄國陸軍第1097章 瓜分第301章 艦隊出訪第1062章 德國未來攻擊機第1351章 血與火2第262章 戰鬥纔剛剛開始!第830章 大出血第1231章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第250章 目標橫須賀第263章 決戰!第130章 準備啓程(二)第443章 僞裝第282章 驚天之變第879章 血火丹澤第700章 加裡曼丹島第394章 馬卡諾夫的計劃第492章 戰列巡洋艦計劃第142章 經濟戰發動第577章 數量就是戰鬥力第533章 不成功的忽悠第241章 兵分兩路第821章 準備2第532章 超限戰第531章 俄國人也悲催第402章 外洋艦隊出擊第730章 印度洋不好混啊第167章 仁川屠宰場第1494章 乘風之神!第842章 調停與陰謀第1049章 無與倫比的暴怒級航母1第1401章 虎嘯法蘭西1第152章 最後的資金!第1519章 迎難而上第1242章 奧匈和土耳其第901章 陣前轉向第1141章 重鑄長劍第433章 大洋彼岸第722章 碰撞第276章 俄國人的蹤跡第253章 炮轟橫須賀第1146章 南拖北打第490章 心急的日本人第30章 兩場談判
第237章 大同江血戰第332章 巡洋艦隊的碰撞第1060章 K計劃和魔鬼之翼第123章 陸軍改革第1077章 法國海軍第209章 這算攤牌嗎?第660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716章 英國人的打算第654章 德國人的援助第888章 被算計了第960章 攻擊開始第488章 艱難的選擇第213章 全線進攻第540章 七省級戰列巡洋艦第823章 被發現了?!第1224章 大戰前最後一次預演第650章 對策第160章 北洋大閱第840章 傻眼了第721章 裝甲集羣突擊第648章 盟友就是用來坑的第813章 樂極生悲第223章 這是個陷阱!第916章 另一名棋手第585章 速度很重要嗎?第1359章 猛虎出籠第473章 巨獸的末日第284章 談判第1412章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第566章 俄荷談判第805章 被堵上了?!第1520章 壓力很大啊!第894章 猛攻第107章 和解第418章 孤單英雄薩鎮冰第1498章 修羅場第908章 崩潰的前奏第304章 船廠之行第1168章 最長的一夜(1)第132章 日本人的反應第962章 新的一年第138章 俄國人的造艦計劃第549章 論坦克的可行性第583章 龍泰級快速戰列艦第1341章 我們好像在他們身後1第1374章 海上巨無霸第1536章 四面楚歌的同盟國第256章 開戰倒計時第1302章 全力施爲2第1373章 同盟國最終戰略2第618章 戰爭倒計時第596章 完美輕巡洋艦第1082章 金融危機爆發第651章 新一輪攻勢第600章 閉門會談第1447章 抉擇第208章 平壤防禦圈第619章 南洋的俄國陸軍第1097章 瓜分第301章 艦隊出訪第1062章 德國未來攻擊機第1351章 血與火2第262章 戰鬥纔剛剛開始!第830章 大出血第1231章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第250章 目標橫須賀第263章 決戰!第130章 準備啓程(二)第443章 僞裝第282章 驚天之變第879章 血火丹澤第700章 加裡曼丹島第394章 馬卡諾夫的計劃第492章 戰列巡洋艦計劃第142章 經濟戰發動第577章 數量就是戰鬥力第533章 不成功的忽悠第241章 兵分兩路第821章 準備2第532章 超限戰第531章 俄國人也悲催第402章 外洋艦隊出擊第730章 印度洋不好混啊第167章 仁川屠宰場第1494章 乘風之神!第842章 調停與陰謀第1049章 無與倫比的暴怒級航母1第1401章 虎嘯法蘭西1第152章 最後的資金!第1519章 迎難而上第1242章 奧匈和土耳其第901章 陣前轉向第1141章 重鑄長劍第433章 大洋彼岸第722章 碰撞第276章 俄國人的蹤跡第253章 炮轟橫須賀第1146章 南拖北打第490章 心急的日本人第30章 兩場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