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龍泰級快速戰列艦

1903年2月7日,當凌冽的寒風還未完全散去,呼嘯的北風依然在歐洲上空肆意妄爲的時候,日耳曼尼亞造船廠的三號泊位上,一個巨大的身影在風雪中若隱若現。船尾處呈揹負佈局佈置的三聯裝炮塔顯得十分另類,而這樣的佈局清楚的告訴了人們它的身份,他就是華夏共和國第一艘無畏型快速戰列艦,龍泰級快速戰列艦的首艦龍泰號!

介於劉步蟾等人對上次龍興級戰列艦服役時的高調很不滿,同時也因爲舍爾和希佩爾等人對於將自己最爲精銳的武器暴露給潛在敵人的憂慮。即使驕傲如威廉二世,也不得不同時顧及華夏共和國和帝國海軍部的意見。畢竟無論是劉步蟾還是舍爾等人,他們代表的不僅僅是自己。甚至連提爾皮茨都十分隱晦的對威廉說:“我們海軍最大的優勢就是在快速戰艦的選擇方面,我們的快速戰列艦比英國人選擇的戰列巡洋艦更具優勢。而如果想要保證這個優勢的話,那麼我們必須儘可能少的讓人瞭解這艘戰艦。”

因爲以上原因,德國海軍部指示日耳曼尼亞造船廠特意在冬季完整整艘戰艦的舾裝,而在初春,北海還被一片濃霧籠罩的情況下完成各項海試。等到4月份的時候,北海開始逐漸熱鬧起來的時候,這艘戰艦的試航和武器測試已經全部完成,即使有外國間諜發現了這艘戰艦,最多也只能得到一些諸如尺寸和外貌等皮毛。根本無法通過其它途徑來得到這艘戰艦的具體消息。

“這些人都是來接船的嗎?看這個規模。他們至少超編了50%以上。”希佩爾看着碼頭邊正在等艦的人羣說道。“華夏海軍一共建造了三艘快速戰列艦,其中一艘是在我國建築,而另外兩艘是在本國建造。考慮到工期問題,華夏共和國的自造戰艦完工時間至少在1年半以後,所以爲了儘早形成戰鬥力,他們需要先用這艘戰艦來訓練其它戰艦的艦員。”舍爾回答道。

“將軍閣下,我現在一直有一個疑問,華夏共和國爲德意志帝國和英國提供了2種不同類型的快速戰艦,英國人的戰列巡洋艦和我們的快速戰列艦到底孰優孰劣呢?英國人的戰艦航速更快。而我們的戰艦防護更好,雙方各有優略,而且英國戰列巡洋艦通過加強穹甲來獲得對核心艙的防禦。其對核心的防護倒也說得過去。”西佩爾看看周圍沒人。壓低聲音問道。

“各有優勢吧。如果對付裝甲巡洋艦的話,肯定是英國人的戰艦更加合適,因爲速度更快,而且巡洋艦級別的火炮無法對其造成致命打擊。但是如果對付戰列艦級別的火炮。我們更加有優勢,畢竟穹甲只能保證核心艙的安全,儲備浮力方面損失太多了,依然不好。”舍爾不確定的說道。“好了,兄弟,我們一起上去看看這艘戰列艦吧,也許不久的將來,你將指揮這樣的戰艦在世界大洋上縱橫馳騁。”

“主裝甲厚度達到了11寸傾斜12度。主裝甲高度達到了3.5米。上裝甲只有5寸。裝甲帶長度約佔船體的65%。主水平裝甲厚度70mm。主裝甲後面有一道和主裝甲平行的30mm高彈性鋼,用來防止背板崩落。主炮裝甲正面350mm,側面280mm,後部150mm,炮塔頂部水平裝甲100mm。炮座裝甲300mm。因爲沒有炮廊裝甲,所以副炮裝甲厚度4寸。這艘戰艦居然沒有穹甲?北洋方面是不是對自己的防護設計太過自信了?”希佩爾指着一份圖紙說道。

“不是這樣的,至少在現代,這種防禦佈局完全夠用,聽克虜伯火炮試驗場的一位同僚說,這種防護佈局即使面對克虜伯炮場剛剛研發出來的12寸45l重炮和採用了硬化被帽的穿甲彈也沒有絲毫的問題。而且你好像搞錯了一點,那就是11寸的主裝是分成兩層的,50mm的軟鋼加上230mm的硬化裝甲。根據模擬,即使4500米的距離,克虜伯12寸45l重炮直射也無法摧毀這樣佈局的裝甲帶,甚至連崩裂都不會發生。”舍爾小聲說道。

如果徐傑聽到這兩位未來公海艦隊的掌門人這樣評價自己的防護的話,那將會是相當得意的!作爲穿越者,尤其是海軍專業的穿越者,對於各種裝甲防護的性能可是有相當研究的。根據後世一個叫戰列艦論壇的地方,和裡面一堆大神們拿着資料比對後,對於垂直防護的優劣已經可以進行定性分析。

以2戰幾種戰列艦爲例,英王喬治五世的裝甲是349mm垂直佈置(動力艙段)裝甲厚度雖然不錯,但是防禦標準是相當的水,即使號稱歐洲新15寸火炮中最次的skc34型火炮也可以在2萬米外輕鬆打穿。可以說英王喬治五世是空有強大的裝甲厚度,但是實際效果卻十分悲劇!所以說單純的垂直裝甲佈局是最悲劇的。

在1戰結束後,2戰開始前,世界各大海軍強國的新造戰列艦中絕大多數都捨棄了單純的垂直裝甲,而與喬五同時期的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的側弦是307mm傾斜15度的主裝。從厚度上來講,和喬五的厚度差出將近2寸。但是實際防護力上卻高於喬五。根本原因就在於隨着交戰距離變遠。傾角裝甲對炮彈落角的影響變的很大。

隨後美國人在設計南達可他和衣阿華的時候繼續保留了萬年不變的12寸出頭的裝甲厚度(不算背板),唯一不同的就是加強了船殼板。而實際效果比北卡更高一層,一方面是因爲傾角增加,而另一方面就是一定厚度的船殼板可以把被帽穿甲彈的硬化被帽磕掉,而被帽穿甲彈一旦沒了硬化被帽,那麼解決一定是相當悲劇的!

真正把這一佈局發展到登峰造極水平的是意大利人。(不得不說意大利人在設計戰艦方面確實有非常獨到之處的。)維內託級戰列艦擁有了2戰中幾乎最強大的垂直防禦!讓我們看看偉大的意大利人的設計吧!最外層是70mm厚的鋼裝甲,起作用就是粉碎掉對方的穿甲彈的被帽。而在70mm外裝和280mm主裝之間時250mm的發泡水泥作爲緩衝,隨後是280mm的主裝甲帶負責抵禦對方已經沒有被帽的穿甲彈,再後面是橡木層和背板用來固定裝甲,再後面是兩層分別爲24mm和36mm的防崩落層。再加上主裝的15度傾角,這樣防禦已經堪比大和!而且即使背板崩裂造成的損失都弄到了最低程度!而徐傑就是學習了這套防護系統力排衆議搞出了龍泰級快速戰列艦的側弦防禦。

“其實龍泰號最出彩的地方是水下防護和動力,龍泰的動力組使用的是單元分倉和傳動軸以及輪機的交替佈局,即使一個動力艙進水後,船內其它的動力艙依然可以繼續使用。而在船體後部,傳動軸部分,還佈置了額外的防雷突出部。彌補了船體防雷縱深的不足。其防雷部內的薄鋼板達到了40mm,而在吸收爆炸能量的空倉和後面的液艙之間也有20mm的裝甲隔板。也夠抵禦爆炸碎片了。”舍爾對於龍泰級快速戰列艦的防雷還是很滿意的。

“據說龍泰號的航速可以達到24節以上是這樣嗎?”西佩爾有些疑惑的問道。

“是這樣的,戰艦的動力比較保守,尤其是換裝蒸汽輪機後的新式戰艦,最高輸出比額定輸出搞出30%以上是很常見的事情,龍興號最高航速能達到21.5節。那麼龍泰號在輕載船況下,動力系統全力輸出的話,跑出24節還是可信的。不過這個極速意義一般。畢竟戰艦的艦況會受到載荷、海況、燃料以及機械情況的影響,不是說跑出就能跑出的。”

“龍泰號裝備了18臺貝爾維鍋爐,由4臺帕森斯式蒸汽輪機驅動。額定輸出是3萬2千馬力,最高輸出超過了4萬4千馬力。至於火力方面,龍泰號使用的是和龍興級一樣的12寸45l主炮,副炮爲12門6寸火炮。同時還有16門12磅速射炮。魚雷方面在船首擁有2個18寸魚雷發射管。總排水量超過了2萬1千噸。除去這個炮塔布局以外,我對這艘戰艦還是很滿意的。”舍爾最後說道。

就在舍爾和希佩爾對這艘華夏帝國的新式戰艦評頭論足之際。劉步蟾等人也正在龍泰號的軍官餐廳中和德國海軍的掌門人提爾皮茨以及負責督造該型戰艦的魯登道夫哈克討論着一些問題。對於這艘新式戰艦的性能,兩人可以說十分的瞭解,畢竟一個人是親自督造的,而另一個人則擁有近乎全部的報告,包括試航報告,裝甲測試報告以及火炮測試報告等等。

現在唯一能讓提爾皮茨擔心的就是,華夏共和國爲德國提供的快速戰列艦設計思路和給英國人的戰列巡洋艦的設計思路到底孰優孰劣?畢竟,在未來的某個時間節點上,德國公海艦隊是可能要和大英帝國開戰的!

首先祝各位書友中秋快樂~~~。其次感覺書友山青盈的打賞以及書友心漂浮和戰中華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續。。)

第157章 陸軍戰備會議第605章 別無選擇第885章 連鎖反應第591章 意大利的選擇第911章 追擊第1102章 謀劃第168章 豐島之後(一)第1379章 大戰爆發第1264章 緊鑼密鼓第928章 天上地下第1067章 陰謀第516章 自造無畏艦第1357章 盲目樂觀2第522章 英國人不要德國人要第355章 破局第以前二百二十章 歐洲和中東第950章 妥協和重建信任第271章 日軍最後的攻勢第317章 美國海軍的家底第406章 意外第1434章 急轉直下第736章 特遣艦隊第1359章 猛虎出籠第132章 日本人的反應第1396章 對攻第1177章 空軍的野望第1312章 反攻第1321章 放棄第868章 拼命第226章 失誤第521章 與土耳其的交易第823章 被發現了?!第1451章 多點開花第849章 英國和日本第1177章 空軍的野望第1160章 質詢第495章 工業規劃第908章 崩潰的前奏第539章 俄國人的裝巡計劃第561章 競相趕超第478章 炮擊海參崴第512章 無畏時代的開啓第1279章 調整第168章 豐島之後(一)第1139章 重創第831章 姍姍來遲的援軍第329章 第二回合第215章 日本聯合艦隊集結!第1150章 降臨前夜第1466章 看不見的鋒線第480章 雙保險第242章 突破鴨綠江第1362章 最強之劍第150章 火炮生意第189章 悲催的後勤第380章 遠東海權第309章 孤獨的巨人第101章 江南製造總局第477章 攻城準備第323章 一路搶過去!第9章 拜會布林(二)第917章 波雲詭異第1379章 大戰爆發第1016章 華夏空軍第846章 躺槍的英國人第1526章 折斷的三叉戟第944章 僵持第585章 速度很重要嗎?第1462章 送人頭第1344章 長腳湯姆第443章 僞裝第275章 落日第120章 拜會鄭振勳第871章 螳臂當車第1030章 雷德爾和鄧尼茨第619章 南洋的俄國陸軍第1334章 血火藍天4第824章 意大利海軍出擊第1186章 先手攻擊第1470章 意料之外第689章 突破第268章 就北洋艦隊的終結第144章 塵埃落定第973章 斷尾第1085章 鬥牛士vs蠻牛第667章 新“施裡芬”計劃第813章 樂極生悲第12章 徐傑的輕武器規劃第505章 俄荷密會第1514章 出乎意料的攻勢第1272章 折戟第1086章 坎寧安的首勝第1176章 沉默的德國海軍第564章 遠距離炮擊實驗第742章 地震了?!第109章 艦至巴達維亞第117章 參觀英國戰艦第929章 最後一搏第4章 熱那亞級穹甲巡洋艦家族
第157章 陸軍戰備會議第605章 別無選擇第885章 連鎖反應第591章 意大利的選擇第911章 追擊第1102章 謀劃第168章 豐島之後(一)第1379章 大戰爆發第1264章 緊鑼密鼓第928章 天上地下第1067章 陰謀第516章 自造無畏艦第1357章 盲目樂觀2第522章 英國人不要德國人要第355章 破局第以前二百二十章 歐洲和中東第950章 妥協和重建信任第271章 日軍最後的攻勢第317章 美國海軍的家底第406章 意外第1434章 急轉直下第736章 特遣艦隊第1359章 猛虎出籠第132章 日本人的反應第1396章 對攻第1177章 空軍的野望第1312章 反攻第1321章 放棄第868章 拼命第226章 失誤第521章 與土耳其的交易第823章 被發現了?!第1451章 多點開花第849章 英國和日本第1177章 空軍的野望第1160章 質詢第495章 工業規劃第908章 崩潰的前奏第539章 俄國人的裝巡計劃第561章 競相趕超第478章 炮擊海參崴第512章 無畏時代的開啓第1279章 調整第168章 豐島之後(一)第1139章 重創第831章 姍姍來遲的援軍第329章 第二回合第215章 日本聯合艦隊集結!第1150章 降臨前夜第1466章 看不見的鋒線第480章 雙保險第242章 突破鴨綠江第1362章 最強之劍第150章 火炮生意第189章 悲催的後勤第380章 遠東海權第309章 孤獨的巨人第101章 江南製造總局第477章 攻城準備第323章 一路搶過去!第9章 拜會布林(二)第917章 波雲詭異第1379章 大戰爆發第1016章 華夏空軍第846章 躺槍的英國人第1526章 折斷的三叉戟第944章 僵持第585章 速度很重要嗎?第1462章 送人頭第1344章 長腳湯姆第443章 僞裝第275章 落日第120章 拜會鄭振勳第871章 螳臂當車第1030章 雷德爾和鄧尼茨第619章 南洋的俄國陸軍第1334章 血火藍天4第824章 意大利海軍出擊第1186章 先手攻擊第1470章 意料之外第689章 突破第268章 就北洋艦隊的終結第144章 塵埃落定第973章 斷尾第1085章 鬥牛士vs蠻牛第667章 新“施裡芬”計劃第813章 樂極生悲第12章 徐傑的輕武器規劃第505章 俄荷密會第1514章 出乎意料的攻勢第1272章 折戟第1086章 坎寧安的首勝第1176章 沉默的德國海軍第564章 遠距離炮擊實驗第742章 地震了?!第109章 艦至巴達維亞第117章 參觀英國戰艦第929章 最後一搏第4章 熱那亞級穹甲巡洋艦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