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9章 迎難而上

當然,美中不足的是,me262戰鬥機雖然厲害,但是航程實在太短,而且保養起來也十分困難,不少配件和人員都必須從歐洲調撥,所以這批飛機其實是通過海路運過去的。而在這次海上運輸過程中,一艘攜帶着18架me262戰鬥機和大量零件的運輸船被華夏潛艇擊沉,這讓剛剛看到一絲勝利的希望的德國海空軍心頭又蒙上了一層陰影。這個兆頭不好啊!

不過在德國人看來,如果華夏海軍沒有什麼變化的話,這次還是他們勝算更大,雖然航空母艦數量少了一些,但是飛機數量可一點都不少!相反,戰鬥機數量反而增加了!如果單純論防禦力的話,雷德爾這次帶出來的艦隊防空力量甚至能和錫蘭海戰爆發前的同盟國艦隊相媲美!畢竟雙發飛機很佔地方的,把他們砍了之後,可以換回來很多戰鬥機!

雖然少了一箇中隊,但是德國艦隊對新來的me262戰鬥機聯隊還是很自信的!在中高空交戰中,這種快速戰鬥機面對任何螺旋槳飛機都有綜合優勢!而且紅男爵表示,me262戰鬥機將用於對德國艦隊的掩護作戰。不是紅男爵捨己爲人,而是me262的航程實在是一個大問題。

德國海空軍再次聯手,重新集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而當雷德爾和紅男爵得知了美英駐印度航空力量在短時間內沒有異動的情況後,信心更加爆棚,如果說在此之前。雷德爾還擔心美英和華夏緊密配合依靠絕對的數量優勢碾壓自己的情況出現。但是現在看來,要麼是華夏海軍沒打算在形勢不利的情況下出動。要麼就是美英和華夏的裂痕已經到了很難彌合的程度,說不定美英還樂意看到德國艦隊打敗華夏!雷德爾不憚以最大的惡意來推測對手之間的關係!

好了。在德國人看來,一切的局勢都已經明朗了,華夏海軍現在只有兩個選擇,要麼躲在馬六甲海峽以東休假。要麼直接抄傢伙在同盟國的地盤上同時挑戰德國海軍和空軍!到了現在,雷德爾反而有些希望對手能出來和自己一戰了,在掩護陸軍撤退之前,如果能再贏宿敵一把的話那真是一件相當美妙的事情!華夏海軍自從成立後,在大規模戰役中從來沒有敗過。也許德國人能打破這個神話?

但是一切都如同雷德爾所想的那樣嗎?如果客觀來說的話,還真差不多!華夏艦隊在這段時間裡規模擴充的並不快。艦隊補充速度也就和德國人持平,補充了3艘3萬噸的裝甲航母和2艘輕防護中型航母。美英也確實和德國人猜測的一樣,對於華夏提出的配合建議持漠視態度。雖然不知道羅斯福和丘吉爾是否有借德國人的手來敲打華夏的想法,但是不管如何,美英部署在印度的軍事力量是不可能給華夏提供什麼助力了,總之一句話就是,如果華夏要打的話,那就只能靠自己了!

“如果我們能阻止德國人的撤離行動,那麼我們可以將戰爭結束的時間提前至少1年。我們將少傷亡上百萬人!並且獲得一個最有利的戰後環境。好了,該說的話都跟你說完了。打不打你看着辦吧!”當蘇默前來請示徐傑是否要發動這場戰役的時候,徐傑這樣說道。

“您就直接說打不就行了?”蘇默頗爲鬱悶的腹誹道。這架勢就差指着蘇默鼻子說,你要是敢退卻。就成了千古罪人了!話都說道這個份上了,蘇默能說不打嗎?敵人確實很強大,但是華夏海軍這段時間的準備也極大的提高了戰鬥力。雖然艦隊航空母艦數量沒有增加多少,也就和德國海軍增加的戰艦差不多。但是,所有裝甲航空母艦上至少有一箇中隊的海鷹式噴氣式戰鬥機。這款飛機可以看成另外一個時空的f86型戰鬥機的上艦版本,當然,武器肯定不是坑爹的6挺機槍了,而是2門30mm機關炮和2門20mm機關炮,雖然紙面上看來不如另外要給時空中米格15。但是海鷹的彈道更好,而且備彈更多,實際打擊效果要超過米格15的。畢竟30mm機關炮的攻擊同樣致命!

華夏艦隊的核心和上次錫蘭之戰中的編組是一樣的,最重要的兩個攻擊羣是有蘇默和葉銘指揮的華夏第一航空母艦戰鬥羣和第二航空母艦戰鬥羣,每個戰鬥羣擁有6艘航空母艦!分別爲3艘直轄市級航空母艦和3艘省級3萬噸級裝甲航空母艦。他們是華夏海軍的精銳,是攻擊力量的中堅!每個分艦隊的6艘艦隊航母分別擁有海鷹式噴氣式戰鬥機280架左右。雙發攻擊機的數量保持不變,而天空襲擊者攻擊機的數量嚴重下降。

因爲在蘇默看來,這次戰役中德國海空軍擁有的航空力量要遠遠超過錫蘭之戰中的同盟國聯合艦隊,華夏海軍能在自保的同時打出一波有限度的高速突擊機羣就已經是極限了,根本不可能擁有足夠的護航力量來掩護飛行速度緩慢的天空襲擊者攻擊機。所以,與其讓這些攻擊機送死,倒不如將其換成賊鷗3型戰鬥機,至少後者可以提供一定的防空能力。

除了這兩個主力航空母艦編隊之外,還有另外2艘裝甲航空母艦和9艘輕防護型艦隊航母則分成了兩個輔助航空母艦編隊,分別擁有1艘裝甲航空母艦作爲旗艦以及4到5艘中型航空母艦組成。被編組成了第三和第四兩個分艦隊。雖然那些中型航空母艦因爲甲板面積所限並不適合搭載噴氣式飛機,但是在彈射器的幫助下,每艘中型航空母艦有15架海鷹式戰鬥機,這樣一來第三和第四航空母艦編隊一共擁有170架海鷹式噴氣式戰鬥機!

和主力艦隊一樣,這兩支分艦隊也砍掉了幾乎所有的單發攻擊機。除了搭載少量雙發特種飛機之外,剩下的都是戰鬥機。因此綜合來看的話。這支參加阿拉伯海之戰的華夏海軍的攻擊力被大大削減,但是防禦力卻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在要求必須擋住對手進攻的同時。還要儘量打出一波有威脅的進攻!當然,規模比較小。但是穿透力絕對厲害!整整23艘航空母艦中,華夏艦隊至少可以湊出一波擁有300架雙發飛機構成的攻擊羣!

除了華夏艦隊之外,這次意大利人作爲華夏艦隊的堅定盟友也決定參加這次戰役,這樣一來,加上4艘意大利航空母艦之後,華夏一方參戰的航空母艦數量就達到了27艘!而這還不算完!讓華夏都感到頗爲意外的是,法國人居然表示願意參加華夏——意大利聯合艦隊!這艘航空母艦本來是來華夏接收艦載機和人員培訓的,但是在返回大西洋之前,這支艦隊的司令收到了自由法國運動的領袖戴高樂的電報。指示他可以參與到華夏對德作戰任務之中,於是乎,這艘航空母艦成爲了參戰的第28艘航空母艦!

而對於法國艦隊的加入,華夏海軍給夠了對方里子和麪子!所謂面子,自然是讓從待遇和接待規格上給予了極高的地位。法國航空母艦被編入了第三航空母艦分隊。並且由法國海軍將領出任艦隊副司令。而至於裡子嗎?則是專門給法國艦隊配屬了一個噴氣式戰鬥機中隊,而且法國航空母艦的中隊專門用於艦隊防空,而不會執行進攻任務。這種情況看似把對方當成了一種吉祥物,不求你能打出多少輸出,你給我站這裡就行了!這象徵意義比實戰意義大多了!

實際上。這艘法國航空母艦還真就是個吉祥物!這裡面的軍事意義很小,關鍵是這象徵着法國政府態度的改變啊!如果說2戰初期的法國政府是堅決的站在了美英一邊的話,那麼現在,自由法國的領導人戴高樂雖然不能說打算和華夏混了。但是至少也是想要左右逢源,既然對方動了這個心思,那麼能做的文章就多了!華夏在歐洲可能就多了一個盟友。美英就少了一個盟友!

“一定要保證法國艦隊的安全,儘量減少他們的損失。要讓法國人在看到我們的力量的同時也看到我們合作的誠意。我們是絕對不會讓朋友吃虧的,無論這個朋友是意大利、伊朗亦或者是以前關係不太好。但是現在開始做朋友的法國!明白了嗎?”彭毅在給第三航空母艦支隊司令鄧禹安排任務的時候,特別提到了法國艦隊的問題!

於是乎,就在德國人認爲華夏八成不會出擊,出擊後九成可能被直接打死的情況下。華夏——意大利——法國聯合艦隊的28艘航空母艦在數百小弟的護航下轟轟烈烈的殺出了馬六甲海峽!這一次,華夏甚至連隱蔽都不屑於去做!他們無視那些那些遊弋在水下的德國潛艇,也不會捨近求遠的搞什麼機動。華夏艦隊就是瞄準了阿拉伯海,就是告訴德國人,爺來了!打一場吧!

當然,有些東西還是要隱藏的,比如說那些剛剛服役的噴氣式艦載機,爲了讓德國對華夏的技術水平有一個錯誤的估計,即使在兩河流域打得熱火朝天的時候,華夏軍團對噴氣式飛機的使用也是很剋制的,幾乎本着對方不用,我們不用,對方少用我們少用的原則展開的,好在德國空軍的噴氣式戰鬥機部隊主要都在本土執行戰略防禦任務,德國人部署在兩河流域的噴氣式飛機並不多,所以華夏空軍依靠螺旋槳飛機的性能優勢和數量優勢依然可以壓制對手。

而這個欺騙行動確實取得了一些效果,從華夏截獲的德國空軍電報上來分析,德國人認爲華夏空軍的噴氣式飛機水平和德國幾乎相當,雖然都有能戰鬥的飛機,但是保養困難,油耗同樣很高,而且並不適合在沙漠和海洋上作戰。(這也是德國空軍沒有在中東部署太多的噴氣式飛機的原因之一。)至於說上艦更是不可能,噴氣式飛機的起飛速度較高,失速同樣較高,這就導致了噴氣式飛機起飛需要更長的跑道,而降落的話同樣需要更長的降落距離。

如果說僅僅做到起飛的話,並不困難,華夏和德國的一艘航母的甲板長度直接奔300了!你直接從航空母艦尾部起飛那是沒問題的。當然,這樣做的結果就是隻能解決有無問題,對實戰的意義並不大。

也許有人說,難道德國人就沒想到過彈射器這種東東嗎?自認爲高人一等的日耳曼人自然能想到這個問題,而且歷史上德國人就搞出過壓縮空氣彈射器。這個位面德國人搞的比歷史上更好,德國人居然搞出來液壓彈射器!而且是連續彈射,不至於說彈射了十幾架飛機後要換氣瓶!德國人的彈射器可以把一架掛載着一發魚雷和2個300l油箱的雙發飛機彈射升空!

一架滿載雙發飛機的重量怎麼着也有8噸左右了吧,早期噴氣式飛機的重量再重也到不了這個程度吧,在一般人看來,這個彈射器的性能應該也能起飛吧?畢竟一架噴氣式飛機的起飛重量最多也就7噸多。但是實際上,並不是這樣,彈射器的性能看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看能彈射多重的飛機,另外一個方面是看能把這個飛機彈出去多高的速度!把8噸的飛機彈出去這是沒錯,但是速度不過才135千米!這個速度對於噴氣式飛機來說實在是太慢了!所以德國人認爲華夏的彈射器並不能把噴氣式飛機彈出去。

那麼好了,現在的問題出來了,除了直接旱地拔蔥,和用彈射器之外,還有別的辦法讓飛機從航母上起飛嗎?答案是有的的,但是比較危險,起飛噴氣式飛機不是要推力嗎?不是要速度嗎?那還不容易?直接在飛機翅膀下面加兩個火箭不久得了?推力肯定夠!理論上確實是這樣,但是實際上卻伴隨着很大的風險,以至於德國海軍幾乎所有的飛行員都拒絕使用這種不靠譜的起飛方式,不但是怕自己起飛的時候出問題,更怕別人起飛的時候出問題,然後把自己也波及了!飛機起飛的時候隊形可是相當密集的!

感謝書友蚊子藥、第一坦克近衛旅的打賞~~~,以及書友罐頭潛艇、jhonnyridden、一個愛用湯姆森的小兵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續。)

第1051章 交換第752章 標準化戰列艦第285章 變數第925章 潘興突擊師第1129章 跑路第755章 地方工業化第3章 崛起中的日本海軍第897章 最後的準備第1087章 大戰略第599章 訪問朴茨茅斯第497章 無畏之王第1390章 郵輪戰爭第776章 前來摸底的傑里科第1228章 一起上吧第96章 陽謀第1097章 瓜分第969章 撞上了第463章 風聲鶴唳第786章 各種不足第822章 將計就計?第534章 步入成熟的華夏海軍第1506章 磨刀霍霍的俄國第722章 碰撞第240章 準備撤離第941章 困局第76章 初見第114章 英國人的反應第1150章 降臨前夜第59章 戰艦挖潛計劃第158章 陸軍戰略第237章 大同江血戰第1494章 乘風之神!第600章 閉門會談第1070章 交鋒第175章 海上會議第60章 翁師傅的對策第1246章 風語者第681章 一場戰爭兩種觀點第1025章 影響深遠第1337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5第296章 互相妥協第258章 接戰第156章 俄國人的計劃第429章 烏蘭察布防線第179章 老兵的離去(二)第1182章 持續的風暴第1057章 中等國家專用航母第3章 崛起中的日本海軍第375章 決戰開始第1031章 航空巡洋艦第66章 日本人的反應第516章 自造無畏艦第378章 巨獸的黃昏(二)第490章 心急的日本人第1238章 無法防禦的攻擊第550章 華夏第一代裝甲部隊第261章 勝利的幻象第643章 被困住了?第770章 來到遠東的霞飛第743章 繼續放火第1197章 制導武器的必要性第1409章 南大西洋之戰第822章 將計就計?第135章 步兵武器研製成功第764章 地獄之旅第193章 朝廷的對策第815章 趕緊走吧!第1515章 再打一場第989章 餘響第650章 對策第865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155章 日本海軍戰略第845章 一艘潛艇引發的血案第634章 鐵錘砸雞蛋第1330章 呼嘯長空3第533章 快速艦隊第34章 技術與金錢的合作第959章 鄧尼金的選擇第1336章 前景堪憂啊第1273章 互相算計第950章 妥協和重建信任第1428章 大西洋啓示錄2第503章 南洋水師的未來第730章 印度洋不好混啊第925章 潘興突擊師第401章 北洋艦隊出動第774章 好東西不一定賣的好第758章 培養俄國軍官第982章 準備出發第832章 離去第345章 溝通南北第324章 第一滴血(一)第758章 培養俄國軍官第72章 後勤問題第184章 中樞三國演義第684章 舍爾的新方案第574章 俄式快速部隊第1068章 進軍羅馬?第1224章 大戰前最後一次預演第975章 突破口
第1051章 交換第752章 標準化戰列艦第285章 變數第925章 潘興突擊師第1129章 跑路第755章 地方工業化第3章 崛起中的日本海軍第897章 最後的準備第1087章 大戰略第599章 訪問朴茨茅斯第497章 無畏之王第1390章 郵輪戰爭第776章 前來摸底的傑里科第1228章 一起上吧第96章 陽謀第1097章 瓜分第969章 撞上了第463章 風聲鶴唳第786章 各種不足第822章 將計就計?第534章 步入成熟的華夏海軍第1506章 磨刀霍霍的俄國第722章 碰撞第240章 準備撤離第941章 困局第76章 初見第114章 英國人的反應第1150章 降臨前夜第59章 戰艦挖潛計劃第158章 陸軍戰略第237章 大同江血戰第1494章 乘風之神!第600章 閉門會談第1070章 交鋒第175章 海上會議第60章 翁師傅的對策第1246章 風語者第681章 一場戰爭兩種觀點第1025章 影響深遠第1337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5第296章 互相妥協第258章 接戰第156章 俄國人的計劃第429章 烏蘭察布防線第179章 老兵的離去(二)第1182章 持續的風暴第1057章 中等國家專用航母第3章 崛起中的日本海軍第375章 決戰開始第1031章 航空巡洋艦第66章 日本人的反應第516章 自造無畏艦第378章 巨獸的黃昏(二)第490章 心急的日本人第1238章 無法防禦的攻擊第550章 華夏第一代裝甲部隊第261章 勝利的幻象第643章 被困住了?第770章 來到遠東的霞飛第743章 繼續放火第1197章 制導武器的必要性第1409章 南大西洋之戰第822章 將計就計?第135章 步兵武器研製成功第764章 地獄之旅第193章 朝廷的對策第815章 趕緊走吧!第1515章 再打一場第989章 餘響第650章 對策第865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155章 日本海軍戰略第845章 一艘潛艇引發的血案第634章 鐵錘砸雞蛋第1330章 呼嘯長空3第533章 快速艦隊第34章 技術與金錢的合作第959章 鄧尼金的選擇第1336章 前景堪憂啊第1273章 互相算計第950章 妥協和重建信任第1428章 大西洋啓示錄2第503章 南洋水師的未來第730章 印度洋不好混啊第925章 潘興突擊師第401章 北洋艦隊出動第774章 好東西不一定賣的好第758章 培養俄國軍官第982章 準備出發第832章 離去第345章 溝通南北第324章 第一滴血(一)第758章 培養俄國軍官第72章 後勤問題第184章 中樞三國演義第684章 舍爾的新方案第574章 俄式快速部隊第1068章 進軍羅馬?第1224章 大戰前最後一次預演第975章 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