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 檢討

“你損失了12個連的騎兵和2個營的戰車才挽救了不到10個營的步兵,而且這些步兵手中連槍都丟了,這個結果實在是讓我感到有些失望。”當卡姆普夫回到俄軍司令部面見庫羅帕特金的時候,後者的不滿和憤怒溢於言表。

在隨後的兩天裡,華夏陸軍依然在分割包抄剩餘的俄軍,卡姆普夫開始還想尋找機會利用高機動性從側翼或者後方偷襲對手來延緩華夏陸軍的步伐,但是誰能想到彭毅居然專門臨時組成了一隻快速裝甲部隊對卡姆普夫進行圍剿。按照常理來說,同等馬力下采用輪子的戰場移動速度應該比履帶快,但是奈何這裡沒有公路,全都是荒野,而且是被炮彈和烈焰洗禮過的荒野。不知道什麼時候戰車就會陷入泥潭或者一條隱藏的塹壕!再加上補給問題,卡姆普夫的機動性能越來越差,甚至到最後並不比步兵快多少。

“如果不是因爲騎兵還有一些平射炮以及性能優秀的t2和t3型戰車,我們恐怕就會全軍覆沒。”事後卡姆普夫心有餘悸的說道。在每次被對方機動部隊追上的時候,卡姆普夫就會留出一部分兵力拖住對手然後佈置防線,用47mm炮和手中的t2和t3型戰車設伏。依靠這些還算可以的火力,在防禦狀態下擊退追兵,雖然交換比依然是俄軍損失比較大,但是至少能夠撤出部分兵力。

而在卡姆普夫戰鬥羣退出戰場後,整個左翼的西伯利亞第一軍和第四軍也已經被華夏陸軍主力所包圍。失去了軍屬重火力和補給外援的俄軍已經變的相當脆弱。在隨後的3天裡。大大小小的俄軍孤立據點相繼被摧毀。兩個軍多達4萬多人的俄軍除了被殲滅俘虜3萬多人。這些都是不可補充的損失。而與之一起覆滅的還有兩個軍所屬的各種火炮100多門。

而爲了解救這些被包圍的部隊,除了卡姆普夫戰鬥羣損失慘重之外,一些負責接應第一軍殘部的俄軍也在遭遇戰中損失慘重。這些損失加在一起也有近7000人了。而這場戰役結束後。整個俄軍損失的兵力達到將近4萬人,兩個軍的編制被徹底打光。整條方向不再完整。華夏陸軍從北面和東面對俄軍的核心陣地構成了鉗狀攻勢。

在這場戰爭中,華夏部隊採用的裝甲劈入的戰術給俄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俄國人實在沒想到在短短的數天之內,華夏陸軍的在裝甲部隊的引導下就可以將兩個軍分割包圍,裝甲部隊的攻擊力度和攻擊速度大大出乎俄軍的意料。俄國人建立了較爲完備的防禦體系,並且在攻擊方向上判斷也很正確。並且在對方突破的第一時間進行了封堵作戰。結果被對方的裝甲部隊打的七零八落,隨後更是有一支裝甲部隊衝入後方,將俄軍左翼的最後一支機動炮兵摧毀。從而奠定了勝局。

俄國人是一個善於從戰爭中學習戰爭的民族。在華夏共和國建立裝甲部隊後不久他們也建立了裝甲部隊,但是在隨後的交戰中,俄國人發現除非在偷襲和防禦狀態下面對對手可能獲得一點優勢,在遭遇戰和進攻戰中和對方裝甲部隊比差的可不是一點半點。同樣面對47mm平射炮組成的防禦。華夏裝甲部隊的1號坦克配突擊炮可以輕易的摧毀。而俄國人的戰車則會被碰個頭破血流!

“我們的戰車部隊建立的標準不是看是否適合戰場的需求,而是看是否便宜!”庫羅帕特金雖然對卡姆普夫的行爲多有不滿,但是在給沙皇的信中,還是爲這位俄國將軍進行了辯護,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同樣被冠以裝甲部隊的華俄兩支部隊之間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我一直認爲t1型戰車只適合用來對付暴民。它上面的機槍在大戰中根本沒有作用,裝甲聊勝於無,面對哪怕最小口徑的火炮都可以將其輕易的摧毀。而它的機槍卻無法對對手的戰車構成任何傷害。”

“t1s雖然有47mm炮,但是他的車高有些大。對方可以輕易的發現它。裝甲防護一如既往的差勁,t1s雖然具備摧毀對手坦克的可能。但是本身的防護讓它無法和對手相提並論。”

“t2型戰車只適合防禦,這種只能掉過屁股才能開炮的玩意其實並不適合戰場。t3型戰車是我目前最欣賞的,它的外形比較小,並且有一門威力巨大的57mm炮,還是履帶戰車,戰場通過性比較好。但是因爲是敞開式戰鬥艙,所以並不適合攻擊,用來防禦對方的裝甲衝鋒還是很不錯的。在目前裝甲部隊無法與之較量的情況下,我希望能夠增加平射炮的數量。”在庫羅帕特金的信函中充滿了對裝甲部隊的不滿和抱怨。

華夏部隊在戰爭結束後也對這場戰役中自己的表現進行了總結,總的來說,這是一場勝利的戰役,華夏陸軍在一週左右的時間就殲滅了4萬敵軍!但是戰鬥的勝利並不代表沒有問題。在這場戰鬥中功勞最大的是裝甲部隊,而問題最大的同樣也是裝甲部隊。在赫赫的戰功背後。裝甲部隊同樣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尤其是最開始投入的蔡鍔指揮的第一裝甲旅,戰鬥結束後能動的各種車輛不過4成!其中有一部分是因爲各種故障和後勤問題而失去了戰鬥力。

1號坦克作爲華夏裝甲部隊的突擊矛頭無疑是最爲耀眼的,但是在這場戰鬥中也暴露出了太多的問題,其中第一個問題就是37mm炮的穿甲威力太過無力,除了對付沒有掩體保護的步兵和脆的可以用紙來形容的俄國戰車之外,37mm呯呯炮的炮彈隊掩體的殺傷都相當不夠!如果不是因爲俄國人缺乏鋼筋混凝土,如果不是俄國人炮兵過於孱弱。如果不是華夏炮兵比較給力,1號坦克根本無法完成既定任務。經過這場戰鬥後,華夏陸軍高層普遍認爲1號坦克只是一種過渡,最多也就是打完這場戰爭後就要轉入二線或者退役。

相對於對1號坦克過低的評價,1號坦克的兄弟倒是獲得了極高的褒獎,1號突擊炮被稱爲在多次局部戰鬥中力挽狂瀾的兵器。(好吧,這多少有些誇張)其優秀的防護和威力巨大的75mm短炮讓他更適合在殘酷的戰場中生存和戰鬥。以至於彭毅認爲在防禦狀態下,一輛1號突擊炮可以頂三輛1號坦克。而在攻擊對方防線時,威力巨大的75mm炮也絕對不是37mm速射炮可以比的。當然,因爲沒有可以轉動的炮塔,1號突擊炮被認爲並不適合參與第一線的衝鋒。他可以作爲進攻時的火力支援,也可以作爲防禦的中堅,但是不適合衝在第一線。

至於那些伴隨着坦克裝甲車輛衝鋒的自行迫擊炮和自行榴彈炮則因爲機動靈活也備受稱讚,“它們在最需要的地方提供了寶貴的火力支援。這絕對不是可以用數量來形容的。戰場上的戰機如果抓住了,你用一門75mm炮就可以解決問題,而如果失去了這個機會,也許一個152榴彈炮連都無法挽回!”戰後彭毅這樣評價伴隨的炮兵支援車輛。

除了在裝備層面,在技術保障和戰術方面的問題也很多,比如說,這次的裝甲部隊其實還是不夠集中。單純一個旅的裝甲部隊突破對方兩個軍的結合部還是有些託大了。當然再一次得益於俄國人並不算兇悍的炮兵,這次有驚無險。同時後勤保障和戰地維修也十分不夠,華夏陸軍缺乏拖車,當出現戰車陷入泥潭或者類似的情況時,並不能第一時間進行搶救。以至於坦克被摧毀或者無法使用。同時不及速度也偏慢,當然另一種說法也就是37mm速射炮消耗彈藥速度太快了。車體的備彈數量十分不足。總之這對於長距離突擊時十分不利的。

另外就是坦克的行程問題,因爲履帶和燃油量的問題,坦克機械行程是很短的,也就是說在目前看來,華夏裝甲部隊最多隻能作爲一支戰術部隊使用,而無法真正的用於敵後縱身穿插,除非專門調出一支運輸車隊爲坦克部隊攜帶履帶、燃料和配件。

而在總結了一系列經驗和教訓後,華夏陸軍有面臨着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下一步怎麼打,已經失去了2個軍的俄軍居然開始放棄全面防禦。它們開始縮小陣地寬度,部隊集中在尼布楚要塞和通往後方的交通線上,並且把剩餘的騎兵集中起來用於保障交通線安全。左翼已經被打殘,同時右翼也開始收縮。此時的俄軍可以用一個繃緊的彈簧來形容。看似不不退讓。但是一旦讓他們抓住機會,那麼俄軍的反擊將是相當凌厲的。

而對於用鋼筋混凝土碉堡和塹壕體系構築而成的尼布楚要塞來說,華夏陸軍還真沒有太多的好辦法。只能用重炮一點點堆,然後用土工爆破清除沿途所有的阻礙。這必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面對這種防禦完善準備充足的要塞體系,直到2戰前都沒啥好辦法。而到了2戰時,也不過加了一種名叫轟炸機的武器。

“對方的鋼筋混凝土碉堡太多了,以至於我們的6寸級別的重炮都不夠用了。對方壘了數年的房子,想讓我們在短時間內完成拆遷,實在是有些難度。”聶士成這樣苦笑道。(未完待續。。)

第1463章 抉擇第835章 血戰普米熱爾第1306章 宿敵第428章 突擊虎第一戰第558章 經驗教訓第81章 準備第86章 清日海軍(三)第228章 掃蕩第414章 拉開帷幕第808章 英國人的戰略第1474章 突破與落幕第17章 與賽維拉的交談第179章 兩敗俱傷第1177章 空軍的野望第1013章 結束和新的開始第81章 準備第529章 美國人的算盤第1185章 外援第766章 瘋狂購物的德國人第943章 升級版VS翻版第1277章 虎、豹!第1177章 空軍的野望第400章 內亂開始第517章 傑里科的選擇第938章 接戰第1254章 陷阱第141章 同時行動!第1397章 英國人拯救世界?第64章 “六國聯軍”進北海(二)第1473章 慘烈對攻戰2第344章 外洋艦隊的建立第318章 制定計劃第609章 海狼在行動!第32章 論勢(二)第351章 伏擊戰第796章 大家一起瘋吧!第1197章 制導武器的必要性第1092章 先下手爲強第342章 見到熟人了第762章 新式重武器第1032章 條約巡洋艦歷史第854章 伺機而動第755章 地方工業化第150章 火炮生意第1462章 送人頭第728章 經驗教訓第489章 馬卡諾夫的計劃第924章 勝利下的隱憂第715章 賠償問題第179章 兩敗俱傷第1078章 阿爾及爾級航空巡洋艦第1260章 裝甲預備隊第1196章 向東還是向西?第562章 一艘頂三艘第558章 經驗教訓第1250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337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5第265章 差距第505章 俄荷密會第748章 屈服的俄國低四百二十五章大戰過後第以前二百二十章 歐洲和中東第820章 準備第1320章 虎狼之戰2第1223章 拉美國入坑第317章 美國海軍的家底第792章 大膽一雷沉第557章 推演一戰第358章 決戰序幕第1073章 擔憂第351章 伏擊戰第90章 初見鄧公第88章 徐氏步兵班(一)第1458章 相持階段第974章 黑暗中的希望第667章 新“施裡芬”計劃第645章 追獵者的初戰第1124章 謀劃第1076章 暴風火箭炮第331章 楊用霖的決斷第773章 很有前途的部隊第751章 土耳其人的應對第1392章 後續第857章 意外第1350章 血與火1第1030章 雷德爾和鄧尼茨第225章 正面戰場的搏殺第356章 大格局第522章 英國人不要德國人要第1118章 決戰那不勒斯第38章 離開英倫前的準備與到達德國第314章 失敗也是一種財富第52章 北洋的困境第1479章 從雲間到地面(1)第345章 溝通南北第842章 調停與陰謀第1179章 攻擊目標的選擇第1210章 裝甲部隊升級計劃第970章 混亂第1223章 拉美國入坑
第1463章 抉擇第835章 血戰普米熱爾第1306章 宿敵第428章 突擊虎第一戰第558章 經驗教訓第81章 準備第86章 清日海軍(三)第228章 掃蕩第414章 拉開帷幕第808章 英國人的戰略第1474章 突破與落幕第17章 與賽維拉的交談第179章 兩敗俱傷第1177章 空軍的野望第1013章 結束和新的開始第81章 準備第529章 美國人的算盤第1185章 外援第766章 瘋狂購物的德國人第943章 升級版VS翻版第1277章 虎、豹!第1177章 空軍的野望第400章 內亂開始第517章 傑里科的選擇第938章 接戰第1254章 陷阱第141章 同時行動!第1397章 英國人拯救世界?第64章 “六國聯軍”進北海(二)第1473章 慘烈對攻戰2第344章 外洋艦隊的建立第318章 制定計劃第609章 海狼在行動!第32章 論勢(二)第351章 伏擊戰第796章 大家一起瘋吧!第1197章 制導武器的必要性第1092章 先下手爲強第342章 見到熟人了第762章 新式重武器第1032章 條約巡洋艦歷史第854章 伺機而動第755章 地方工業化第150章 火炮生意第1462章 送人頭第728章 經驗教訓第489章 馬卡諾夫的計劃第924章 勝利下的隱憂第715章 賠償問題第179章 兩敗俱傷第1078章 阿爾及爾級航空巡洋艦第1260章 裝甲預備隊第1196章 向東還是向西?第562章 一艘頂三艘第558章 經驗教訓第1250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337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5第265章 差距第505章 俄荷密會第748章 屈服的俄國低四百二十五章大戰過後第以前二百二十章 歐洲和中東第820章 準備第1320章 虎狼之戰2第1223章 拉美國入坑第317章 美國海軍的家底第792章 大膽一雷沉第557章 推演一戰第358章 決戰序幕第1073章 擔憂第351章 伏擊戰第90章 初見鄧公第88章 徐氏步兵班(一)第1458章 相持階段第974章 黑暗中的希望第667章 新“施裡芬”計劃第645章 追獵者的初戰第1124章 謀劃第1076章 暴風火箭炮第331章 楊用霖的決斷第773章 很有前途的部隊第751章 土耳其人的應對第1392章 後續第857章 意外第1350章 血與火1第1030章 雷德爾和鄧尼茨第225章 正面戰場的搏殺第356章 大格局第522章 英國人不要德國人要第1118章 決戰那不勒斯第38章 離開英倫前的準備與到達德國第314章 失敗也是一種財富第52章 北洋的困境第1479章 從雲間到地面(1)第345章 溝通南北第842章 調停與陰謀第1179章 攻擊目標的選擇第1210章 裝甲部隊升級計劃第970章 混亂第1223章 拉美國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