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7章 大戰略

“沒想到我們還有並肩作戰的一天,”在結束了歡迎儀式後,馬吉芬看到同樣衰老的鄧世昌百感交集,自從甲午戰爭結束後,華夏和美國之間敵對多餘合作,明爭暗鬥不斷,甚至還差點真打起來。《但是今天,雙方不但邁出了和解的第一步,甚至開始考慮未來可能要面對的敵人。

“世事無常啊。”鄧世昌也感嘆了一句。“也許這次面對的敵人將是我們碰上的最強的敵人。尤其是在現在的情況下。華夏和美國都被束縛了手腳,貴國面臨着嚴重的經濟危機,而我們則必須爲自己的石油安全考慮。”

“這是不是說,從某種程度上講華夏很有可能作壁上觀?只能提供一些後勤方面的幫助?”馬吉芬皺了皺眉頭說道。

“武器、彈藥和艦船的維修都可以,甚至於派遣志願航空隊和技術人員都是沒問題的,但是在戰爭初期我們不可能和德國徹底撕破臉,除非,我們能找到足夠的石油供應。”鄧世昌想了想說道。

“我覺得我們好像陷入了一個悖論之中,華夏爲了遏制德國繼續東進需要對德國動用武力,但是華夏最重要的石油產地卻處於德國的勢力範圍之中。那麼突破這個悖論的入手點在哪?我可不認爲華夏可以儲藏足夠全國使用數年的燃油,貴國的燃油需要有多大的消耗量我向您應該比我知道。而想要通過進口來積攢如此多的燃油顯然並不現實。”馬吉芬問道。

“辦法會有的,只不過需要時間。難道您不覺得華夏作爲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會沒有油田嗎?”鄧世昌笑了笑。“這不是我個人意見,來之前,老徐曾經給我保證過燃油的問題。一切問題的根源就在於時間。我選擇相信他,你呢?”

“貌似除此之外,我也沒有別的辦法了。反正美利堅合衆國沒法解決這個問題,他的燃油最多供給我國和英法兩國,華夏太大了。”馬吉芬打了個哈哈。

“美國國內對於美國需要幫助英國守住印度有什麼看法嗎?”鄧世昌話鋒一轉問道。其實他更想明着問美國在未來可以在南亞部署多少艦隊和陸軍。但是因爲一些原因,現在直接問這個問題並不好。

“英國人總算付出了一些代價,讓國內反對的聲音變弱了不少。但是考慮到北大西洋的安全,我們在南亞部署的艦隊理論上不會超過我國艦隊的三分之一。德國在西班牙部署的破交艦和潛艇基地是很煩人的,它會牽制我們很多的力量。”馬吉芬給出了一個大概的數字。這個數字肯定是有水分的,因爲具體部署多少海軍部內部還沒有討論出來,他只是給出了他認爲接近的數字!

“英國艦隊的二分之一和美國艦隊的三分之一,卻要抵禦幾乎整個德國海軍和奧匈帝國海軍。這個情況可不太好啊。我想問一句。如果德國新建造的艦隊想要進入地中海的話,協約國在北大西洋的軍事力量可以攔截嗎?”片刻之後,鄧世昌提出了第二個問題。

“困難很大,荷蘭已經快要倒向德國了。那麼就是說德國可以利用荷蘭的基地對英國實施空襲。英國空軍未來的防禦重點將在北線,偵察力量有限,而且北海的天氣又多變,如果對方在天氣的掩護下出入北海的話,可能被發現的時候已經進入大西洋了。而且,協約國留在北大西洋的艦隊主要是驅逐艦和各種輕巡洋艦。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對抗潛艇和襲擊艦,面對主力艦太過脆弱,更何況,德國部署在西班牙的空軍可以給予一定的掩護。”馬吉芬實事求是的說道。

“當然,最重要的問題是,德國一直在加強奧匈帝國和希臘的造船能力,我認爲在未來德國艦隊完全可以在地中海建造完工,沒有必要非利用德國北部沿海的造船廠。同盟國的艦隊補充能力還是很強的。”一旁的本森補充道。

“那這真是一個悲劇啊。不過好在協約國艦隊補充沒有問題,只不過需要的重油多一些而已。”鄧世昌半開玩笑的說道。

“不過好在,我們可以再南亞部署足夠多的空軍基地來彌補我們海軍兵力的不足,當然,德國人也會在兩河流域部署航空基地的。但是我們之間畢竟隔着一個波斯。德國人的戰鬥機航程有限,我認爲他們艦隊如果想要在陸基航空兵的掩護下的話,很有可能到不了印度沿海。”本森說道。

“情況可能並不像我們想的那麼好,比如說,如果德國能夠在意大利取得成功的話,那麼在波斯爲何就不能複製這個勝利呢?在未來德國公海艦隊主力將駐紮在地中海和波斯灣、而英國印度洋艦隊實力遠遜於同盟國艦隊,而美國在開戰之前又不會進入南亞。那麼現在問題來了,如果同盟國突然發動對波斯的戰爭,單純靠英國能擋住嗎?而如果在德國正式向南亞進軍之前先把波斯拿下來並作爲前進基地的話……”鄧世昌邊說邊在旁邊的一張地圖上比劃着。

“對於未來德國可能採取的戰略戰術,我國進行過專門的推演,我認爲大家有必要好好看看。”說着鄧世昌取出了一打文件交給在場的諸位。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華夏如果想要搶的先機,那麼就必須先站在對方的角度來考慮如果自己是同盟國那麼會怎麼打這場戰爭。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德奧在擺脫了金融危機之後,首先要做的就是讓墨索里尼上臺然後將意大利控制在手中。而無論是華夏還是協約國似乎都很難阻止德國人。唯一能做的就是儘量拖延,並且讓德國付出更大的代價。而德國一旦成功後,一定會將意大利變成德國未來南亞戰略中重要的一個部件,意大利的港口和造船業以及軍隊必將增強同盟國的軍事實力。

而第二步就是攻佔波斯,這不僅僅是因爲波斯是一個重要的石油產地,更重要的是,這將作爲德國向南亞進軍的重要跳板!德國是一個陸軍強國,而在南亞戰場上,除了開展初期英國人有一定的主場優勢之外,無論從裝備補充難度還是從後勤角度來看,德國都佔有很大優勢,德國在奧斯曼帝國內部修築的鐵路網已經直抵巴士拉,可以方便的運輸裝備和人員,而更多的物資和彈藥則直接通過紅海和印度洋運抵波斯灣。雖然印度有一些基礎工業,但是各種珍貴的技術裝備和精銳部隊都需要從協約國本土運抵。費用更大而且更耗時。

如果德國人想要穩一些的話,德國人一定會發揮自己在陸軍方面的優勢來佔領南亞。所以波斯是必須要拿下的,然後就看陸軍的了,能否佔領南洋要看陸軍的表現,但是並不意味着海軍不重要。德國人需要海軍去封鎖南亞協約國的補給通道,同時需要保障自己的運輸通道的安全。從某種程度上講,德國陸軍把自己的生命線交給了德國海軍,而對於協約國來說,想要單純靠陸軍與對手爭雄的話,在不考慮華夏大規模介入的情況下顯然是不可能的。

唯一能夠遲滯對方的辦法就只有通過海軍和空軍來不斷打擊德國的海上運輸通道來阻止德國陸軍的推進。進而等待轉機。但是很悲催的是,至少在戰爭前期,協約國部署在印度的海軍兵力佔劣勢,所以這就可能會導致德國人做出另外一個選擇,那就是海軍主動出擊,通過一系列凌厲的攻勢徹底摧毀協約國在南亞的海上力量以及沿海的機場,在儘可能短的時間裡奠定勝局。

這樣的選擇最大的好處是見效快,因爲海軍是唯一一種可以在一天之內輸掉幾十年積累的軍種,而且補充週期相當漫長!而如果能在南亞打垮協約國南亞艦隊後,同盟國主力艦隊就可以騰出手來進入大西洋,進而從海上攻擊北大西洋運輸線,如果戰局真到了這一步,那麼在艦隊損失慘重的情況下,協約國能否保住英法就要畫一個問號了。

當然,如果這樣做的話,德國人同樣要面對海軍萬一失敗帶來的影響。不過考慮到在印度洋同盟國海軍的優勢地位,以及作爲大陸國家德國人對海權的依賴性不是很大,德國對海軍失敗的承受力會更強一些。面對巨大的誘惑,德國人很有可能選擇第二個方案。

而在摸清了對方的套路之後,留給華夏和協約國的問題就是如何從海上構築一道足以擋住德國海軍的防波提,而且不僅僅是擋住,協約國艦隊還要在弱勢的情況下主動出擊,破壞同盟國的海上交通線,進而阻礙對方的進攻腳步。“其實我認爲,艦隊在陸基航空力量的掩護下防禦還是不成問題的,雖然我們的艦隊噸位要差一些,但是至少我們可以獲得印度西海岸航空兵的援助,而如果德國人想要過來,肯定會脫離陸基航空兵的掩護範圍。”本森說道。

“如果從全盤來看的話,我不認爲協約國海軍從陸基航空兵中獲得的優勢真有紙面上的那麼大。”鄧世昌心中說道。

感謝書友zhouyuaikaka的打賞~~~,以及書友bernie1984、奧芬、cutton-liu、白鬍子老鼠、kiss-medio的月票支持~~~。

第111章 意外衝突(二)第1382章 聖納澤爾之殤2第869章 貝蒂你在哪?第1458章 相持階段第177章 戰爭新階段第699章 鋼鐵巨獸(二)第1317章 海上幽靈第1150章 降臨前夜第1538章 攤牌2第489章 馬卡諾夫的計劃第606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1488章 裝甲啓示錄(5)第914章 伊茲梅爾級戰列艦第510章 飛艇和潛艇第397章 東北的防務第54章 北洋的反應第479章 火海第1166章 空中壓制第983章 黑夜中的序幕第952章 拉人入夥第1115章 反擊第1343章 悲催的開局第45章 大生意(二)第184章 中樞三國演義第398章 不宣而戰的傳統第1362章 最強之劍第1174章 最強艦隊!第1150章 降臨前夜第243章 大同江口的屠殺第731章 拉人入夥第14章 新型戰艦的建造和影響第415章 交戰的藝術第1255章 遭遇戰第784章 美國海軍的擴張第644章 夜戰第710章 跑不了了!第1538章 攤牌2第1166章 空中壓制第1277章 虎、豹!第603章 如果英國倒了第1530章 東線泥潭第196章 血戰(一)第1229章 俄國人的選擇第853章 餘波第1308章 宿敵3第1243章 “伊朗艦隊”的準備第184章 大計劃第1046章 德國陸軍的戰略2第432章 滲透作戰第1362章 最強之劍第293章 擴軍中的俄國艦隊第123章 陸軍改革第131章 戰艦開工第117章 參觀英國戰艦第114章 英國人的反應第1486章 裝甲啓示錄(3)第810章 貝蒂和托馬斯第858章 貓之殤第777章 貝蒂的思考第440章 秋山的困惑第827章 刺客第248章 大事可定第955章 達摩克利斯之劍第1033章 華夏重巡洋艦第31章 論勢(一)第1534章 鐵流第14章 新型戰艦的建造和影響第313章 無畏先聲第22章 來自英國的邀請第427章 突擊虎特遣隊第1133章 大戲開場第1358章 談判和終結第1532章 烏克蘭之戰!第1283章 雷霆萬鈞第1438章 大西洋啓示錄3第519章 荷蘭人的抉擇第1233章 俄國人的選擇第2章 論艦第182章 新的合作伙伴第389章 只是棋子而已第899章 這不是真的!第1515章 再打一場第226章 失誤第429章 烏蘭察布防線第490章 心急的日本人第411章 戰略佈局第899章 這不是真的!第1431章 大西洋啓示錄5第63章 “六國聯軍”進北海第258章 接戰第772章 小隊協作第1016章 華夏空軍第148章 龍潛於淵第669章 頹勢第1368章 定海神針第1114章 經驗教訓第76章 初見第325章 第一滴血(二)第1055章 脣槍舌劍第1184章 底牌盡出
第111章 意外衝突(二)第1382章 聖納澤爾之殤2第869章 貝蒂你在哪?第1458章 相持階段第177章 戰爭新階段第699章 鋼鐵巨獸(二)第1317章 海上幽靈第1150章 降臨前夜第1538章 攤牌2第489章 馬卡諾夫的計劃第606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1488章 裝甲啓示錄(5)第914章 伊茲梅爾級戰列艦第510章 飛艇和潛艇第397章 東北的防務第54章 北洋的反應第479章 火海第1166章 空中壓制第983章 黑夜中的序幕第952章 拉人入夥第1115章 反擊第1343章 悲催的開局第45章 大生意(二)第184章 中樞三國演義第398章 不宣而戰的傳統第1362章 最強之劍第1174章 最強艦隊!第1150章 降臨前夜第243章 大同江口的屠殺第731章 拉人入夥第14章 新型戰艦的建造和影響第415章 交戰的藝術第1255章 遭遇戰第784章 美國海軍的擴張第644章 夜戰第710章 跑不了了!第1538章 攤牌2第1166章 空中壓制第1277章 虎、豹!第603章 如果英國倒了第1530章 東線泥潭第196章 血戰(一)第1229章 俄國人的選擇第853章 餘波第1308章 宿敵3第1243章 “伊朗艦隊”的準備第184章 大計劃第1046章 德國陸軍的戰略2第432章 滲透作戰第1362章 最強之劍第293章 擴軍中的俄國艦隊第123章 陸軍改革第131章 戰艦開工第117章 參觀英國戰艦第114章 英國人的反應第1486章 裝甲啓示錄(3)第810章 貝蒂和托馬斯第858章 貓之殤第777章 貝蒂的思考第440章 秋山的困惑第827章 刺客第248章 大事可定第955章 達摩克利斯之劍第1033章 華夏重巡洋艦第31章 論勢(一)第1534章 鐵流第14章 新型戰艦的建造和影響第313章 無畏先聲第22章 來自英國的邀請第427章 突擊虎特遣隊第1133章 大戲開場第1358章 談判和終結第1532章 烏克蘭之戰!第1283章 雷霆萬鈞第1438章 大西洋啓示錄3第519章 荷蘭人的抉擇第1233章 俄國人的選擇第2章 論艦第182章 新的合作伙伴第389章 只是棋子而已第899章 這不是真的!第1515章 再打一場第226章 失誤第429章 烏蘭察布防線第490章 心急的日本人第411章 戰略佈局第899章 這不是真的!第1431章 大西洋啓示錄5第63章 “六國聯軍”進北海第258章 接戰第772章 小隊協作第1016章 華夏空軍第148章 龍潛於淵第669章 頹勢第1368章 定海神針第1114章 經驗教訓第76章 初見第325章 第一滴血(二)第1055章 脣槍舌劍第1184章 底牌盡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