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7章 試探

大家都是有面子的人,即使真的不想打了,雙方也不可能開始就直接面對面的交流,所以說,華夏就必須充當這個中間人的角色。法國人提出的意見還算簡單,那就是西線上一切退回到1914年雙方開打前的水平。同時德國不得在比利時和荷蘭扶持親德政府。在非洲,被同盟國侵佔的法國殖民地必須退還。而英國人的要求就比較多了,英國人不僅僅要求西線一切照舊,同時還要求巴爾幹和伊比利斯半島恢復原狀。即塞爾維亞和希臘等國的獨立必須得到保證。同時埃及也重新納入到英國的掌控之中,馬耳他和直布羅陀要塞必須歸還英國。土耳其對沙特阿拉伯的攻擊必須停止。雙方恢復到戰前的狀態,對了,還要加上一點就是同盟國從伊朗退兵。

總之一句話就是英國要求的是除了俄國之外,整個歐洲恢復到開戰前的水平。同時還強調,德國不應該在挪威擁有駐軍。華夏共和國如實將英法兩國的建議傳遞給了德國等國,就在德國代表拿到了英法等國的文件後,又立即提出了德國人的停戰協定。在這份協定中,德國表示會退出退出法國,並且保證比利時和荷蘭的獨立。

шωш☢ tt kan☢ ¢Ο

但是巴爾幹半島不可能退出,至於馬耳他島和直布羅陀也不可能退出,前者將成爲意大利的地盤,直布羅陀要塞則將歸還給西班牙。北非的阿爾及利亞原則上也不會吐出來。埃及可以獨立。但是蘇伊士運河必須納入到同盟國的控制之中,至於奧斯曼帝國與阿拉伯人的衝突。德國的意思是讓他們自己解決,因爲大家現在討論的是歐洲停戰協定。

當徐傑拿到這兩份文件後仔細對比了一下。“看來還是英國人的建議比較符合我的胃口啊!”德國在東歐已經大賺特賺了,要是在地中海沿岸和中東再賺一筆的話。那德國這場戰爭可就真的賺大發了。雖然現在華夏和德國是盟友,但是這個盟友要是過於強大或者自負的話,對華夏也沒有好處。於是乎在將德國的反建議分別交給英法代表後,華夏也對德國人發出了信號,即現在美國還沒有停戰的想法,所以目前提出如此高的要求並不合適。

看到德國人的要求後,英法同時表示了無法接受。於是兩國一起表示自己堅定的意圖。即,英國提出的計劃纔是唯一可接受的方案。而與此同時,德國內部也在考慮英國人的建議。不得不說德國人的要求確實高了一些。所謂的漫天要價坐地還錢,德國人開始考慮哪些地方可以出讓,哪些地方必須爭取。威廉二世一邊看着世界地圖一邊逐條對照英國人的要求。

法國那裡別想拿走一寸土地了,連帶着比利時和荷蘭也是這樣。直布羅陀必須交給西班牙。讓這個核心要塞在英國人手裡。就等於堵住了地中海的大門,同理,蘇伊士運河也必須脫離英國人的掌控,馬耳他是給意大利人的好處,至於塞維爾亞和希臘一個是給奧地利人一個是給意大利人。這些都是戰爭酬勞不能少的。尤其是奧匈帝國,如果說世界上誰最堅定的支持德國的話,那麼非奧匈莫屬!從這個角度來講,巴爾幹似乎也不能退讓。

至於非洲嗎?最關鍵的蘇伊士運河絕對不能還給協約國。至少也要是國際共管。至於其中的原因嗎?提爾皮茨曾經這樣闡述:大戰結束後。英國大艦隊剩餘戰力並不會比德國公海艦隊多多少,而且伴隨着法國海軍的消亡。意大利、奧匈帝國海軍以及西班牙海軍將在地中海佔據壓倒性優勢。除非美國海軍駐紮歐洲。否則的話,英法海軍面對同盟國海軍將處於劣勢地位,同時伴隨着德國的附庸,俄國海軍的重建工作,同盟國的優勢會進一步放大。

“從海軍方面來說,我們已經贏了,德意志帝國公海艦隊和它的盟友們已經是歐洲最爲強悍的海上力量了,我們已經可以走出北海進入大西洋、地中海和印度洋。而且隨着空軍的進步,陸基飛機對海上目標的打擊能力會進一步增強。所以北海即使沒有大艦隊,也依然不用擔心安全問題。相反,隨着公海艦隊力量的進一步外放。英國人也不可能把艦隊繼續收縮在本土,他們需要在大西洋、地中海和印度洋布點。相對於同盟國從西班牙、意大利、巴爾幹和土耳其這一條長長的基地鏈條,英國人的海上基地是支離破碎的。而且隨着德意志帝國的工業水平進一步的提升,德國海軍的發展潛力會更大。”最後,提爾皮茨強調道:“爲了保證帝國海外戰線的完整,蘇伊士運河不能落入英國人的手中!”

不得不說,提爾皮茨的說辭對於喜好擴張的威廉二世來說無疑具有致命的誘惑力!這樣一來更堅定了威廉二世對埃及的態度。算來算去,德國人突然發現,他們實在不想吐出自己吃進去的東西。不但與英法的條件相去甚遠,就連德國人認爲的英法底線都無法達到。這樣的談判是不可能有結果的。

而與此同時,英法兩國也在考慮德國人的條件,和德國人相同,他們也在思考着那些地方可以放棄,那些地方是必須爭奪的。法國人要求很簡單,那就是西歐保持現狀,對於巴爾幹半島?已經筋疲力盡的法國人已經沒了興趣,那裡距離法國太遠了,法國不可能去管那裡的事情。英國人想管,但是同時也認識到意義有限,即使個別的巴爾幹國家復國了又如何?他們被同盟國包圍了,說不定戰後根據情況改換門庭都是可能的。而英國人想要插手那是相當困難的。所以巴爾幹半島實際上就是雞肋,食之無肉,棄之有味。

同樣的地方還有直布羅陀要塞和蘇伊士運河,前者已經被對方證明了,只要同盟國想攻佔,那麼這個要塞是根本守不住的,而後者則是同盟國不可能放棄的,無論是從海軍戰略上還是從經濟角度來講都是這樣。畢竟現在的情況是同盟國佔據場面上的優勢,想要讓對方吐出來,實在不容易。至於說北非?法國自然是想恢復在阿爾及爾的統治,但是具體能恢復多少,這個可沒準。畢竟根據情報現實,這裡本來應該是意大利人的好處。

對於埃及嗎?英國人也不指望能全部撈回來。但是也不能落入同盟國手中,英國人的意思是埃及獨立,當然英國還是會持續施加壓力保證埃及傾向於協約國一方。至於說中東的沙特阿拉伯和伊朗,英國人對於前者沒有什麼興趣,但是對於後者,英國堅決要求同盟國從伊朗的領土中撤軍,在英國人看來,伊朗就是英屬南亞的屏障,如果這個地方讓同盟國獲得的話,那麼南亞的局勢可就岌岌可危了!這是不容放棄的陣地!

雙方都將自己的修改意見告知了華夏。而徐傑在仔細對比了雙方的要求後發現,在西歐雙方的分歧是最小的,幾乎都是按照原有的國界線退回原處。巴爾幹半島有一些分歧,不過主要是英國人想要讓希臘保持獨立。北非的分歧比較大,法國想要回整個阿爾及利亞,英國想保住埃及和蘇伊士運河,但是同盟國不想放手,至於西亞嗎?雙方的分歧也不是很大,土耳其現在也很虛弱,而且已經從俄國獲得了部分土地,所以對連草都不長的沙特阿拉伯以及擁有一定實力的伊朗非常的不感冒。從第三方看來,雙方的分歧不是特別大,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外力的話,達成一致的可能性還是較大的。

但是可能沒有外力嗎?就在英法與同盟國彼此開始試探的時候,美國人坐不住了,威爾遜決定在陸地和海上同時發動進攻以便顯示美國的力量。在陸軍方面,因爲美軍的數量並不是很多,所以只能以短促突擊爲主,而且美國人試圖說服英法配合其在陸地上的攻勢,畢竟就算你想談,你也要打一場勝仗,撈到一些資本後再談吧!而在海軍方面,美國試圖自己出動,和同盟國地中海艦隊打一場有限度的戰鬥,爲此,他還要求英國能夠將美國戰艦的修理優先度儘可能的前提,當然,作爲回報,美國同意托馬斯手下的3艘女王級戰列艦回到英國。至於另外一艘嗎?美國還想留下來繼續使用。

總之,現在的情況就是英法和同盟國想和談,但是心中多少有些不甘,還想打打試試。總之就屬於那種邊談邊打的情況。而當威爾遜總統的命令送到馬吉芬手中後,這位美國海軍第一人卻對未來的海上戰役並不是十分樂觀。“西姆斯艦隊的表現充分表明了美國海軍與世界第一流艦隊直接的差距。這不是短時間可以彌補的事情。如果托馬斯艦隊還在的話,那還好,我們將有相當大的優勢,而現在,托馬斯艦隊即將回到北海防禦,我們的實力未必增加。雖然我們依然佔據優勢,但是卻不是壓倒性的。”在報告中馬吉芬委婉的寫道,潛在意思就是如果托馬斯艦隊能留下的話,那麼這場戰鬥還是有極大勝算的。

感謝書友zhou玉1976、athlon9527以及書友hukaikaka的打賞~~~。今天下午還有一更~~~,最近訂閱不佳,作者很鬱悶--!各位書友能否支持一下??(未完待續。。)

第1397章 英國人拯救世界?第1274章 太兇殘了第1399章 沉默不代表無爲第1477章 兩線作戰的德國第976章 憤怒的英國人第207章 羣山灣海戰的影響第397章 東北的防務第1237章 連鎖反應第485章 禍不單行第140章 搶購!!第732章 破交攻略第1302章 全力施爲2第578章 不能明說的事情第1475章 戰後總結第277章 擱淺的巨鯨第905章 最後的廝殺第1013章 結束和新的開始第169章 豐島之後(二)第689章 突破第1153章 發動進攻第223章 這是個陷阱!第1308章 宿敵3第377章 巨獸的黃昏(一)第1281章 風暴徵兆第414章 拉開帷幕第1075章 鋼鐵風暴第1063章 轟炸機部隊第1441章 法蘭西最後一戰第1137章 極限第727章 一天三十萬英鎊!第864章 盛宴開幕第1390章 郵輪戰爭第659章 會獵巴達維亞第1434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2第1361章 我們需要更大的航母第678章 收官之戰第283章 投降吧第504章 俄國海軍部的爭執第745章 明爭暗鬥第384章 新的日本海軍第973章 斷尾第803章 再見了,遠東!第1183章 嘴炮之戰第819章 意大利居然動了!第317章 美國海軍的家底第1295章 錯誤的判斷第1140章 敗退第833章 這絕對不是偶然第694章 分割第926章 反攻第755章 地方工業化第867章 主力接戰第1254章 陷阱第1248章 戰爭爆發第510章 帕森斯的福音第970章 混亂第219章 最終計劃出爐第576章 高峰會議第1059章 理想和現實第553章 三方算計第1349章 勝利or深淵?第294章 進京第1300章 拉鋸戰第1412章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第693章 敵後作戰第1518章 救援計劃第941章 困局第256章 開戰倒計時第1032章 條約巡洋艦歷史第1044章 快速遠洋艦隊第988章 宿命之戰第668章 傾斜的天平第1048章 德國空軍的重組第689章 突破第1316章 打還是不打第1420章 海基VS陸基2第1225章 神嘲諷第1066章 鑄造中堅2第130章 準備啓程(二)第1162章 虎!第540章 七省級戰列巡洋艦第247章 左右逢源第900章 明白了第41章 改變歷史的談話(二)第338章 巨人間的戰鬥第65章 憤怒的光緒第2章 論艦第1191章 後續第1294章 一波三折2第494章 第二次談判第872章 勝利中的憂慮第154章 分配戰艦第1232章 俄國人的窘境第1223章 拉美國入坑第1168章 最長的一夜(1)第687章 攻擊開始第1437章 大西洋啓示錄1第379章 尾聲第947章 危機時刻第1467章 修正
第1397章 英國人拯救世界?第1274章 太兇殘了第1399章 沉默不代表無爲第1477章 兩線作戰的德國第976章 憤怒的英國人第207章 羣山灣海戰的影響第397章 東北的防務第1237章 連鎖反應第485章 禍不單行第140章 搶購!!第732章 破交攻略第1302章 全力施爲2第578章 不能明說的事情第1475章 戰後總結第277章 擱淺的巨鯨第905章 最後的廝殺第1013章 結束和新的開始第169章 豐島之後(二)第689章 突破第1153章 發動進攻第223章 這是個陷阱!第1308章 宿敵3第377章 巨獸的黃昏(一)第1281章 風暴徵兆第414章 拉開帷幕第1075章 鋼鐵風暴第1063章 轟炸機部隊第1441章 法蘭西最後一戰第1137章 極限第727章 一天三十萬英鎊!第864章 盛宴開幕第1390章 郵輪戰爭第659章 會獵巴達維亞第1434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2第1361章 我們需要更大的航母第678章 收官之戰第283章 投降吧第504章 俄國海軍部的爭執第745章 明爭暗鬥第384章 新的日本海軍第973章 斷尾第803章 再見了,遠東!第1183章 嘴炮之戰第819章 意大利居然動了!第317章 美國海軍的家底第1295章 錯誤的判斷第1140章 敗退第833章 這絕對不是偶然第694章 分割第926章 反攻第755章 地方工業化第867章 主力接戰第1254章 陷阱第1248章 戰爭爆發第510章 帕森斯的福音第970章 混亂第219章 最終計劃出爐第576章 高峰會議第1059章 理想和現實第553章 三方算計第1349章 勝利or深淵?第294章 進京第1300章 拉鋸戰第1412章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第693章 敵後作戰第1518章 救援計劃第941章 困局第256章 開戰倒計時第1032章 條約巡洋艦歷史第1044章 快速遠洋艦隊第988章 宿命之戰第668章 傾斜的天平第1048章 德國空軍的重組第689章 突破第1316章 打還是不打第1420章 海基VS陸基2第1225章 神嘲諷第1066章 鑄造中堅2第130章 準備啓程(二)第1162章 虎!第540章 七省級戰列巡洋艦第247章 左右逢源第900章 明白了第41章 改變歷史的談話(二)第338章 巨人間的戰鬥第65章 憤怒的光緒第2章 論艦第1191章 後續第1294章 一波三折2第494章 第二次談判第872章 勝利中的憂慮第154章 分配戰艦第1232章 俄國人的窘境第1223章 拉美國入坑第1168章 最長的一夜(1)第687章 攻擊開始第1437章 大西洋啓示錄1第379章 尾聲第947章 危機時刻第1467章 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