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章 瘋狂購物的德國人

“先生們,記住,如果一旦開戰,無論結果如何對於整個歐洲文明都將是一次災難,無論最後的勝利者是誰,歐洲文明都將黯然失色!甚至失去幾百年來的統治地位都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情。”在一次德國軍界高層會議中,小毛奇這樣對與會人員說道。

“戰爭代表了毀滅,但是同樣也代表機遇。帝國的發展已經到了瓶頸,如果我們不能突破這個限制那麼帝國將永遠被英國人和法國人壓制,我們侵佔了法國人的領土,這是無法迴避的事實。而英國人又要限制我們在海上的發展,所以我們別無選擇,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儘可能的爲未來的戰爭做好準備!”片刻之後,提爾皮茨面無表情的說道。其實這位海軍大臣本來還想說一句,“要不是老毛奇非要佔領阿爾薩斯和洛林,法德之間的關係能這麼僵嗎?”而讓提爾皮茨想不到的是,小毛奇心中還在咒罵德國公海艦隊,要不是公海艦隊的全力擴張,英國人會和德國人交惡嗎?你看看俾斯麥首相時期,德國和英國的關係多好?不過這些話小毛奇可不敢說出來,他倒不是怕提爾皮茨,而是因爲威廉二世是一個海軍的狂熱支持者,他可不願意和威廉二世搞的不痛快。

在第二次華俄戰爭結束後,俄國人徹底的站到英法一邊的時候,德國人就已經知道戰爭開始是早晚的事情,而且德國人也清楚的意識到,雙方的力量增長開始是有利於德奧一方的。但是當俄國人一旦恢復了元氣,那麼雙方的力量天平將傾向於英法俄一方。所以德國人必須要在俄國人恢復元氣之氣,而自己實力最強的時候發動這場戰爭。

而爲了這場戰爭,德國人必須做好充分的物資準備。在歐洲,德國最引以爲豪的是強大的工業和高達近7000萬的人口。強大的工業配上大量素質較高的人口所爆發出來的力量讓整個世界都感到膽怯。在歷史上,1913年德國的鋼產量和生鐵產量居然比英國和法國加在一起還要多!但是與強大工業相對應的是脆弱的農業,以不超過60萬的國土面積來養活7000萬人口對於當時的生產力條件下的德國來說是相當困難的。而且這還是在和平時期,化工產業可以提供大量化肥並且有大量勞動力的情況下。

德國政府經過一番推演後。認爲雖然德國擁有近7000萬的人口,但是一旦開戰,人口依然不夠用,大量的農民必須被調到軍隊和工廠,而與法國不同的是,法國人可以從殖民地運來大量的勞力,但是德國人沒有外援。所以如果抽調大量農業人口的話,必然導致農產品供應調到緊張,不要忘了,在和平時期農產品的供應量也都差一些。一旦開戰後,人員和牲畜的消耗會大增,再加上產量的降低。在長時間的戰鬥中德國必然會陷入饑荒之中。

農業永遠是人口大國的一個大問題,人可以沒有工業品。但是絕對不能少吃的!所以德國人首先要做的就是儲備大量的糧食,這種儲備分成兩種,一種是普通的糧食儲備。而另一種則是包括各種野戰食品在內的軍用食品。而這些食品的進口地自然只能是華夏共和國。“我們在一年之內需要進口至少四十萬噸的各種食品作爲儲備。其中20萬噸爲各種罐頭和餅乾。經過數年的積累,我們可以保證德國在戰時3年之內不會發生大的饑荒。”一名德國官員這樣說道。

而除了糧食之外,德國從華夏進口的另外一個重點就是石油、橡膠、鎢、錫等各種稀缺資源。德國人有的是鐵和煤,但是現代工業不僅僅是有鐵和煤就可以的。德國人既然決定了增加卡車的保有量。那麼有一個問題就變得無法迴避,那就是輪胎怎麼辦?現在還沒有出現合成橡膠。那麼如果想讓車輪轉的時間更長一些的話,就必須儲備天然橡膠,而華夏剛剛控制的荷屬東印度就是重要的橡膠產地之一!當然,現在這片地方叫華夏南洋特別行政區,旗下共劃分了8個省級行政單位。

石油和鎢礦等各種金屬礦產是另一個重點,雖然德國已經得到了羅馬尼亞的石油,但是德國人知道。如果想讓自己的戰車和戰艦跑的更快跑的更遠,這點燃油遠遠不夠!羅馬尼亞一年能夠給德國提供的燃料量不過200萬噸左右,而這點燃料還需要供應意大利和奧匈帝國。甚至還有土耳其!所以德國需要每年從華夏進口30萬噸以上的燃料作爲戰略儲備。而橡膠更是珍惜資源,至於鎢礦?這種東西可是生產穿甲彈的關鍵原料,而華夏又是著名的產鎢國家,在雙方的協議中,華夏共和國至少每年可以爲德國提供1500噸左右的鎢礦。而這個隨着華夏開採量的增加也會隨之提高。

第三項重要進口就是武器和彈藥。這不是說德國不能生產這些武器。而是因爲德國需要爲他們的小弟着想,德奧意三國都是工業國家。他們確實不太需要進口額外的物資和彈藥,至少在現階段是這樣。但是土耳其和羅馬尼亞這些小夥伴們就不一樣了。雖然他們使用的是德標,但是德國武器的價格普遍要比較貴。除了做工精良的原因之外,另外一個因素就是超高的人力成本。

在土耳其人和羅馬尼亞人看來,他們不太需要做工如同工藝品的德系武器,而是需要皮實耐用而且價格便宜的武器。而華夏共和國生產的各種德標武器顯然非常適合這兩個國家採購,首先規格一樣,那就意味着對接沒有太大的麻煩,其次,這些武器雖然做工方面有一些問題,但是價格便宜,華夏共和國低廉的勞動力成本讓這些武器的價格比德國貨便宜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除了價格之外,華夏政府還有另外一個優惠措施,那就是可以以極其低廉的價格搭售一些華夏共和國庫存的武器和彈藥。這對於需要大量準軍事人員來鎮壓各地起義的土耳其帝國來說無疑是最具有吸引力的。這些準軍事人員人員數量龐大,既然有更加低廉的武器的話,何嘗不是一個節省經費的辦法?

當然,雙方在軍購方面最大的合作項目還是土耳其和德國遠東艦隊從華夏訂購戰艦的合同,在合同中,德國表示可以爲華夏提供船用鍋爐和蒸汽機,同時同意在裝甲、動力和火炮方面給華夏提供技術支持和相關設備,而華夏則提供船臺和勞動力以及各種其它配件爲土耳其和德國艦隊生產3到4艘戰列艦。

最後一項則是工業製成品的進口,德國現在處於備戰之中,而且是準備和英法俄三個工業強國大,更重要的是還要深入到俄國境內將其打趴下。對於交通運力的需求絕對不能和當年色當會戰相比,更重要的是在俄國境內需要脫離鐵路體系進行戰鬥,而俄國的路況,只能說你懂的。

所以,本着能拔膿就是好膏藥的原則。在交通工具的儲備上自然是多多益善。這就好比歷史上的2戰,德國除了自產卡車之外,還廣泛徵用佔領區的各種運輸車輛。雖然這些船的質量殘次不齊,保養和零件的通用性也十分困難,但是隻要能運載各種物資就可以。於是乎,華夏共和國生產的各種性能也許差一些,但是比較皮實而且價格足夠低廉,維護方便的卡車也成了德國的購買目標。德國需要每年至少擴軍15萬,其運輸問題始終是個難題。

除了普通卡車之外,華夏新設計的半履帶車也受到了德國人的好評,他們認爲這是一種十分先進的思路。首先,這種車輛的形勢速度比較快,雖然比卡車慢一些,複雜一些,貴一些。但是是陸地上除了履帶車輛之外唯一可以在荒野上廣泛使用的車輛。可以伴隨裝甲部隊展開攻擊。而且除了作爲運輸車之外,其較大的載荷也比較適合改裝成各種步兵用戰車和自行火炮。經過對華俄戰爭中戰例分析,德國人敏銳的發現了各種伴隨坦克作戰的炮兵和步兵的巨大作用。坦克永遠不是那種單槍匹馬就可以發揮作用的武器。所以德國人決定在半履帶車方面和華夏進行合作。

一般來說雙方之間的大宗貿易需要用到大量的硬通貨幣。各種貨幣之間的兌換會比較麻煩。而爲了節省成本以及中間的過程,華夏共和國建議兩國之間的貿易部分採用易貨貿易的方式,德國人用技術、工業產品和化工產品來交換華夏的生產資料、糧食和其它的初級產品。

“從1907年開始,結束了戰爭的華夏共和國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在失去了外敵重壓後,這個古老帝國的生產力發展速度以一種極其恐怖的速度增長着。首先是農業和輕工業。新增加的廣袤土地爲華夏農業的發展提供了最爲寶貴的資源——優良的耕地。而紡織業等輕工業也伴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增長。隨後是重工業產品,鋼鐵、化工、電力等方面的需求讓這個龐大的國家如同一塊海綿一般不斷從外界吸取資金和技術,進而轉化爲一個個巨大的工廠,而這些工廠的產出則順着國內越來越廣的鐵路線向全國乃至乃至全世界蔓延。短短的幾年的時間,這個古老的國家重新煥發了生計,而發展的華夏同樣也爲德國提供了足夠的物資儲備,爲我們熬過漫長而慘烈的一戰提供了保障。”——小毛奇。

第925章 潘興突擊師第1464章 行動第269章 新的起點第1156章 交鋒2第1483章 新的階段第234章 裝甲巡洋艦的時代第1117章 調兵遣將第1263章 遼闊大西洋第277章 擱淺的巨鯨第289章 北洋人事變動第1273章 互相算計第1284章 倔強的約翰牛第1013章 結束和新的開始第683章 司令與大臣的戰爭第1490章 神功大成的華夏艦隊第1345章 阻擊戰第1364章 更新換代第131章 戰艦開工第756章 國家必須掌握的部分第242章 突圍第380章 遠東海權第1445章 暗流涌動第740章 最後的核心陣地第86章 清日海軍(三)第1523章 決戰拉開序幕!第348章 鬆綁第1319章 虎狼之戰1第856章 再次出擊第1402章 虎嘯法蘭西2第1191章 後續第211章 牡丹臺炮戰第701章 生存還是毀滅第166章 日本人的反應第866章 重創第731章 拉人入夥第170章 嚴肅點,打劫呢!第452章 老兵上陣第1447章 抉擇第997章 試探第1347章 真正的裝甲戰第730章 印度洋不好混啊第838章 磨刀霍霍的美國第228章 掃蕩第622章 大戰之前的平靜第764章 地獄之旅第1062章 德國未來攻擊機第792章 大膽一雷沉第1209章 艦載雙發飛機第712章 鏖戰第1440章 談判第450章 危局的開端第1305章 目標奧匈軍團第1299章 爆發第498章 無敵艦隊第4章 熱那亞級穹甲巡洋艦家族第923章 皇帝攻勢第1094章 討價還價第1415章 巨頭的對話第515章 俄國海軍第一期擴張計劃第800章 最後的瘋狂第1321章 放棄第101章 江南製造總局第773章 很有前途的部隊第1268章 戰場控制力第910章 最後的出航第296章 互相妥協第571章 矛與盾第39章 論海軍第1373章 同盟國最終戰略2第744章 絕境第1489章 被打斷的計劃!第636章 三寶壟外海第132章 日本人的反應第989章 諸神的黃昏1第838章 磨刀霍霍的美國第227章 短暫的平靜第461章 消耗戰第181章 休息一下?第931章 誰先上?第951章 協約國的野望第864章 盛宴開幕第991章 諸神的黃昏3第1421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1148章 巷戰第784章 美國海軍的擴張第1318章 最後的追逐第1138章 殺招第795章 英國人的補救措施第263章 決戰!第621章 劍拔弩張第424章 落幕之戰第653章 德國人的憤怒第1003章 爭分奪秒第595章 輕巡大亂鬥第616章 計劃的完善第524章 戰巡橫空出世第947章 危機時刻第150章 火炮生意第228章 掃蕩第233章 主權換援助
第925章 潘興突擊師第1464章 行動第269章 新的起點第1156章 交鋒2第1483章 新的階段第234章 裝甲巡洋艦的時代第1117章 調兵遣將第1263章 遼闊大西洋第277章 擱淺的巨鯨第289章 北洋人事變動第1273章 互相算計第1284章 倔強的約翰牛第1013章 結束和新的開始第683章 司令與大臣的戰爭第1490章 神功大成的華夏艦隊第1345章 阻擊戰第1364章 更新換代第131章 戰艦開工第756章 國家必須掌握的部分第242章 突圍第380章 遠東海權第1445章 暗流涌動第740章 最後的核心陣地第86章 清日海軍(三)第1523章 決戰拉開序幕!第348章 鬆綁第1319章 虎狼之戰1第856章 再次出擊第1402章 虎嘯法蘭西2第1191章 後續第211章 牡丹臺炮戰第701章 生存還是毀滅第166章 日本人的反應第866章 重創第731章 拉人入夥第170章 嚴肅點,打劫呢!第452章 老兵上陣第1447章 抉擇第997章 試探第1347章 真正的裝甲戰第730章 印度洋不好混啊第838章 磨刀霍霍的美國第228章 掃蕩第622章 大戰之前的平靜第764章 地獄之旅第1062章 德國未來攻擊機第792章 大膽一雷沉第1209章 艦載雙發飛機第712章 鏖戰第1440章 談判第450章 危局的開端第1305章 目標奧匈軍團第1299章 爆發第498章 無敵艦隊第4章 熱那亞級穹甲巡洋艦家族第923章 皇帝攻勢第1094章 討價還價第1415章 巨頭的對話第515章 俄國海軍第一期擴張計劃第800章 最後的瘋狂第1321章 放棄第101章 江南製造總局第773章 很有前途的部隊第1268章 戰場控制力第910章 最後的出航第296章 互相妥協第571章 矛與盾第39章 論海軍第1373章 同盟國最終戰略2第744章 絕境第1489章 被打斷的計劃!第636章 三寶壟外海第132章 日本人的反應第989章 諸神的黃昏1第838章 磨刀霍霍的美國第227章 短暫的平靜第461章 消耗戰第181章 休息一下?第931章 誰先上?第951章 協約國的野望第864章 盛宴開幕第991章 諸神的黃昏3第1421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1148章 巷戰第784章 美國海軍的擴張第1318章 最後的追逐第1138章 殺招第795章 英國人的補救措施第263章 決戰!第621章 劍拔弩張第424章 落幕之戰第653章 德國人的憤怒第1003章 爭分奪秒第595章 輕巡大亂鬥第616章 計劃的完善第524章 戰巡橫空出世第947章 危機時刻第150章 火炮生意第228章 掃蕩第233章 主權換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