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擊鼓(四)

就在徐茂功等人謀劃着如何將沿着運河緩緩而行的隋軍分割包圍,以達到斷張須陀一條手臂目的的時候。李旭和羅士信亦在謀劃着,如何出其不意地殺奔瓦崗山。

爲了照顧行進在官道上的步卒,李旭麾下的騎兵走得非常快。每到一個可以泊錨的碼頭,他都派人向河道中的運送輜重的船隊下命令,要求隊伍停下來略做修整。這樣的修整是如此頻繁,以至於很多士兵都起了懈怠之意,說大夥不是在行軍,而是在沿河賞景。事實上,運河兩岸的風光的確非常秀美,在督造南大運河的時候,地方官員爲了保護河牀不被淤泥而吞沒,刻意在沿河兩岸種了許多柳樹。多年過去,那些綠柳都已經成蔭,微風過處,千絲萬縷動搖婆娑,爲行路的旅人平添了幾分清涼。

眼前的景色很美,但李旭的感覺卻有些焦慮不安。越向北行,他心中的惶恐感覺越重。有時候一片迎面而來的帆影,或者着河堤上被馬蹄聲驚飛的一支白鳥,都會令他勒緊馬頭凝神四望。每到這當口,周圍的侍衛和低級軍官們就不得不喝令隊伍停下,等待長官對前方的風險做出判斷。而這種行爲也每每擴散到河道中去,引起一片停船、穩舵之聲。

河道中緩緩北上的不僅僅是屬於齊郡子弟的輜重船,很多民船和商販的貨船也跟在了後面。這年頭,運河上並不太平,被土匪打劫的慘禍時有發生。所以商船在大的集市總是喜歡湊成一整隊,結伴向下一個目的地闖。遇到盜匪,要麼花錢買路,要麼強行闖關,每走一次,便是一次生死賭博。

輜重船剛一出陳留,就有機靈的商船悄悄地綴了上來。大隋官軍雖然紀律不怎麼樣,直接打劫民船的事情卻是不會做的。跟在官船之後,被盜匪的攔截機率也小,即便被官老爺敲詐一些肥頭,也好過落在盜匪手裡血本無歸。

第二天,看到岸上的將軍沒有反對的意思,更多的機靈者開始尾隨輜重船行進。 ‘有兩千多名騎兵相護送,這趟貨應該送得平安吧。’坐在船頭的掌櫃的和小夥計們抱着幾分僥倖的心理議論。東都洛陽的貴胄子弟多,物價也高得離譜,一船貨運過去至少能收到三成的利。巨大的利益面前,人們的膽子往往也會變大。所以,岸上那夥平素不招大夥喜歡的官軍一路上得到了無數祝願。雖然這夥騎兵走得比步兵還慢,耽誤了大夥很多發財時間。

離開陳留後的第三天,尾隨輜重船而行的商船和客船幾乎堵塞了整個水道。由於航道不太平,所以很多船隻都在大一點的集鎮等着每月一次的官兵巡河。大夥沒想到這個月居然有兩次發財機會,因此歡天喜地的靠了上來。在休息時,一些見過大世面的掌櫃甚至拿了主人家的名帖到軍營邊上拜望,期待通過支付帶隊將領一部分佣金的方式,讓騎兵們直接送他們到二百里外的黃河口。“我們家主人是虞大人的遠方表侄,打斷骨頭連着筋的實在親戚!”穿着剛漿過的厚葛衣裳的掌櫃的對着李旭的親兵如是自我介紹。“如果將軍大人能讓咱們沾沾他的光,順風順水地走到洛陽,大夥一定不忘記他老人家的大恩大德!”說完,他揮揮手,號令夥計擡來一大堆“勞軍”物資。

他們的拜見毫無例外地被親兵隊正周醒擋了駕,“我家將軍有公務在身,你們想跟就跟着。但別指望我們永遠和大夥同路。至於這些”周醒指指商販們擡來的大包小包,“大夥都拿回去吧,我家將軍沒有收人禮物的習慣!”

“真的,敢問你家將軍是哪一府上的公子?”聽聞還有不收禮就白給好處的官員,大小掌櫃地們通常的反應都是愣了楞,然後千篇一律地追問。

“韋城侯李爺,虎賁郎將李仲堅,你們聽說過沒有?”每被問及自家將軍名姓,周醒等人立刻挺直了腰板,回答的聲音裡充滿自豪。

令他們略感失望的是,常常行走於東都和陳留兩地之間的商販們卻顯得有些孤陋寡聞。兩天來這些商販在船上仔細觀察過,領隊的將軍絕對是個二十歲不到的少年。在他們記憶中,當朝大姓沒有一個姓李的。但若不是當朝幾大豪門的子侄,尋常人怎會有在如此年青便封侯的可能?

“莫非你家將軍就是那個千里奔襲黎陽城的李郎將?”偶爾有聰明者能猜到帶隊將領的真實身份,驚詫地問。當得到親兵們的肯定答覆後,他立刻歡天喜地的拍起手來。

“是那個在黎陽城開倉放糧,活人無數的李郎將啊,已經封侯了,老天真是有眼呢!”知情者一邊走,一邊大聲地同行傳播李旭當年的善舉。當年李旭和宇文化及以俘虜禦敵,事後如約沒追究那些人的“從逆”罪責,並且將守城時答應給分給衆俘虜的糧食一一兌現。雖然在他們眼裡,俘虜們只是得到了應得的報酬。但在百姓口中,卻被傳成了一個天大的德政。特別是與叛亂平息後,比起民部尚書樊子蓋一次誅殺數萬俘虜的暴行來,李旭當日的舉動,更顯得其具有菩薩般的好心腸。

“李爺來了,有李爺在,哪個叛匪敢上前惹事!”人們一傳十,十傳百,將道聽途說來的消息沿着運河傳播開。“李爺當年只帶了五千人便滅了擁兵十萬的元行本,然後轉頭又擊潰李密所部十萬,當真是威風得緊呢!”

“那還不是最厲害時候,據說當年滎陽城下,數十萬大軍被人打得不敢還手。就李爺一個人帶隊衝了上去,他在叛匪中間殺了個七進七出,戰到最後,連戰馬得棕毛都染成了紅色!”消息越傳越離譜,人們一廂情願地將心目中好人的本事無限誇大,根本不在乎李旭騎得是匹幾乎沒有雜毛的黑色戰馬。

“朝廷早就該派李爺來,把沿河這些蟊賊一個個綁上石頭沉到河底去!”

“胡說,李爺哪會如此殘忍。他頂多是將土匪押到塞外去賣掉,換來的錢犒勞弟兄!”人們幾乎在一夜間知道了岸上將領的名姓,快速地將他當年的故事演繹成傳說。

當傳說經過士兵們的加工再轉回羅士信等人的耳朵,已經與最初的事實完全搭不上界了。但很多傳說演繹得有鼻子有眼,非但時間、地點有根有據,連見證人的名字都絲毫不差。到後來,弄得羅士信也將信將疑,一個勁地跑到李旭身邊追問,“仲堅,聽說你在黎陽城下走馬活擒元務本,硬逼着十萬大軍放下了武器?”

“胡說,你又不是沒打過仗。什麼時候對方主帥就變得那麼傻,身邊有數萬弟兄不用,趕上門來讓你走馬活擒?”李旭被羅士信神叨叨的表現弄得哭笑不得,啐了他一口,反問。

“那倒也是,我不是覺得元務本是文官,沒打過仗麼?”羅士信拍拍自己的頭盔,笑着找理由。轉瞬之後,他又神叨叨地跑回來,繼續追問,“在滎陽城外沖垮李子雄那次呢,你真的穿了七個來回?”

“你見過被人穿了七個來回還沒崩潰的軍陣麼?我即便有那個體力,也沒人願意給我當靶子啊!”李旭無可奈何地搖頭,苦笑。不知不覺間,他發現自己過去的經歷已經成了傳奇,只是傳奇中的人與自己絲毫不像。

傳奇中那個少年是如此的淳厚與善良,勇敢與無畏。就像一把剛剛開了刃的橫刀,明亮且堅實。傳奇中的少年一直站在正義的那方,毫不懷疑自己的作爲。而現在的他,卻不知道自己做得是否正確。

“你最近幾天好像一直心神不寧?”羅士信終於發現李旭情緒不高,驚詫地問。被如此多的人崇拜、尊敬卻非擺出一幅魂不守舍的模樣,在羅士信看來,眼前這傢伙要麼是病了,要麼是假道學。

“我有點懷疑咱們當初的安排是否能騙過李密!”旭子點點頭,坦誠地回答。

“騙不過又怎麼樣,正面對敵,你不一樣曾經打得他滿地找牙?”羅士信搖搖頭,滿不在乎地說道,“該感到擔心的是他纔對,上回敗得那樣慘,這次如果再敗於你手裡,以後他就甭想於戰場上和你對面了!”

“李密沒有那麼差,他這個人,素來喜歡用奇兵,所以勝敗都很乾脆。”旭子苦笑着解釋。事實上,他更在乎地是徐茂功。直覺中,旭子總感到徐茂功就在前方某個地方在等着自己。這種感覺就像在山裡被狼盯上,覺察到危險的存在,卻找不出危險具體來自何方!

“反正咱們就要到陽武了,你要實在不放心,咱們就在陽武駐紮一天,等着張大人和秦二哥帶着大隊趕上來再轉頭東進!”羅士信見李旭依舊憂心忡忡,只好無可奈何地遷就他的謹慎。

“我準備派人給張大人送封信,請他儘快趕來陽武!”李旭想了想,回答。陽武城就在前方不遠,認真趕路的話,半天內便能到達。“咱們把輜重放在城內,你帶一部分弟兄留下看守。過了陽武后,我會讓船隊加速”他看了看身後運河上一艘艘尾隨着大軍前進,對大隋還抱有最後一分信任的貨船,緩緩說道:“我帶其餘弟兄送他們一程,等他們平安到了百里之外的滎陽,就立刻轉回來!”

第5章 歸途(四)第6章 錦瑟(三)第6章 錦瑟(六)第2章 背棄(四)第3章 何草(一)第5章 諾言(四)第3章 爭雄(八)第5章 無名(五)第3章 扶搖(二)第4章 取捨(七)第4章 干城(三)第7章 盛世(一)第3章 扶搖(一)第6章 錦瑟(一)第7章 盛世(五)第1章 肱股(三)第7章 盛世第5章 歸途(一)第7章 盛世(十)第2章 壯士(四)第5章 獵鹿(八)第5章 無家(四)第2章 虎雛(七)第1章 擊鼓(七)第1章 擊鼓(七)第5章 歸途(四)第1章 盛世(四)第6章 錦瑟(三)第2章 壯士(二)第6章 持槊(九)第6章 錦瑟(三)第7章 盛世(二)第7章 盛世(十二)第4章 變徵(八)第4章 變徵(四)第2章 出仕(三)第4章 醉鄉(二)第3章 何草(六)第2章 背棄(六)第7章 盛世第5章 君恩(三)第2章 吳鉤(三)第3章 曠野(五)第5章 諾言(二)第4章 變徵(七)第2章 壯士(五)第2章 虎雛(三)第2章 背棄(一)第5章 獵鹿(七)第6章 持槊(九)第6章 持槊(九)第2章 出仕(一)第2章 虎雛(三)第4章 國殤(四)第1章 肱股(一)第3章 扶搖(五)第3章 扶搖(二)第3章 浮沉(八)第2章 壯士(五)第2章 出仕(五)第3章 何草(六)第1章 雷霆(六)第4章 國殤(五)第3章 扶搖(八)第7章 盛世(二)第4章 國殤(二)第1章 羽化(五)第4章 變徵(一)第4章 醉鄉(三)第5章 獵鹿(五)第5章 君恩(五)第4章 干城(五)第1章 出柙(二)第5章 無家(六)第6章 持槊(九)第4章 干城(三)第4章 干城(五)第3章 浮沉(七)第3章 爭雄(四)第5章 獵鹿(六)第3章 浮沉(八)第3章 曠野(一)第5章 無家(六)第5章 歸途(二)第3章 浮沉(七)第1章 出柙(六)第3章 烽火(一)第3章 曠野(六)第7章 盛世(四)第7章 盛世第1章 大賊(四)第3章 曠野(六)第5章 君恩(五)第5章 無名(一)第5章 出柙(五)第3章 無衣(一)第3章 浮沉(二)第5章 無家(三)第1章 大賊(七)
第5章 歸途(四)第6章 錦瑟(三)第6章 錦瑟(六)第2章 背棄(四)第3章 何草(一)第5章 諾言(四)第3章 爭雄(八)第5章 無名(五)第3章 扶搖(二)第4章 取捨(七)第4章 干城(三)第7章 盛世(一)第3章 扶搖(一)第6章 錦瑟(一)第7章 盛世(五)第1章 肱股(三)第7章 盛世第5章 歸途(一)第7章 盛世(十)第2章 壯士(四)第5章 獵鹿(八)第5章 無家(四)第2章 虎雛(七)第1章 擊鼓(七)第1章 擊鼓(七)第5章 歸途(四)第1章 盛世(四)第6章 錦瑟(三)第2章 壯士(二)第6章 持槊(九)第6章 錦瑟(三)第7章 盛世(二)第7章 盛世(十二)第4章 變徵(八)第4章 變徵(四)第2章 出仕(三)第4章 醉鄉(二)第3章 何草(六)第2章 背棄(六)第7章 盛世第5章 君恩(三)第2章 吳鉤(三)第3章 曠野(五)第5章 諾言(二)第4章 變徵(七)第2章 壯士(五)第2章 虎雛(三)第2章 背棄(一)第5章 獵鹿(七)第6章 持槊(九)第6章 持槊(九)第2章 出仕(一)第2章 虎雛(三)第4章 國殤(四)第1章 肱股(一)第3章 扶搖(五)第3章 扶搖(二)第3章 浮沉(八)第2章 壯士(五)第2章 出仕(五)第3章 何草(六)第1章 雷霆(六)第4章 國殤(五)第3章 扶搖(八)第7章 盛世(二)第4章 國殤(二)第1章 羽化(五)第4章 變徵(一)第4章 醉鄉(三)第5章 獵鹿(五)第5章 君恩(五)第4章 干城(五)第1章 出柙(二)第5章 無家(六)第6章 持槊(九)第4章 干城(三)第4章 干城(五)第3章 浮沉(七)第3章 爭雄(四)第5章 獵鹿(六)第3章 浮沉(八)第3章 曠野(一)第5章 無家(六)第5章 歸途(二)第3章 浮沉(七)第1章 出柙(六)第3章 烽火(一)第3章 曠野(六)第7章 盛世(四)第7章 盛世第1章 大賊(四)第3章 曠野(六)第5章 君恩(五)第5章 無名(一)第5章 出柙(五)第3章 無衣(一)第3章 浮沉(二)第5章 無家(三)第1章 大賊(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