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背棄(五)

那鼓點動地而來,不似王薄所擊發出來的戰鼓那般高亢,卻勝在整齊錯落。低低的,緩緩的,就像冬雪下流動的冰泉,又像濃霧背後慢慢透出的陽光。透過漫天的廝殺聲,由遠而近,由模糊到清晰,幾乎是在剎那間,讓城上城下所有人呼吸爲之一滯。

“誰在擊鼓,哪個讓他擊的!”王薄停下鼓錘,厲聲喝問。鼓聲乃軍樂也,非奉主將之令不可輕動。這路兵馬中,他絕不准許任何人挑戰自己的權威。不需要任何人回答,他旋即明白了此鼓絕非從自己陣中而來。麾下的這些寨主堡主們都是些粗痞,絕對沒本事擊出如此整齊,如此具有穿透力的軍樂。

答案呼之欲出。城下的攻擊者忘記了繼續攀爬,城上的守軍也忘記了繼續向雲梯上砸石塊。他們不約而同地向鼓聲來源處望去,不約而同地瞪圓眼睛,張開無法閉攏的嘴巴。

在西方的天地相接處,有團塵煙伴着鼓聲而來。上半部呈暗黃色,遮天蔽日。下半部爲淡黑色,整齊得就像一條涌動的水線。有幾小股擔任戰場外圍警戒的流寇躲避不及,頃刻間便被“洪流”吞沒了,幾乎連一朵浪花都沒濺起。

“咕隆隆…….”鼓聲依舊如陣陣春雷,貼着地面滾過。王薄的臉在一瞬間便成了鐵青色,他不明白敵人到底是從何而來,自己佈置在泒水岸邊那麼多斥候,爲什麼沒一個能及時返回中軍報告敵人臨近的消息?但這些都已經不重要了,那條越涌越近的黑線已經露出冷冷的亮邊兒,不是水,是三尺槊鋒反射的寒光。

“向我聚攏,整隊迎戰!”王薄顧不得再考慮敵人的來源,從親兵手中抓起令旗,用力搖動。不需要任何人下令,城牆附近的嘍囉兵們丟下雲梯,“果斷”回撤。雲梯上的攻城者失去保護,被守軍連同腳下的梯子一道推翻在地。羽箭、石塊、還有歡呼聲一同從城頭砸下來,砸得流寇們膽戰心驚。他們不顧躺在城牆根呻吟掙扎的同伴,拔腿便逃。

不是每個人都跑向王薄指定的位置,除了他麾下的那兩萬長白軍,其餘各家山寨的嘍囉兵們根本看不懂複雜的旗令。危機關頭,他們只曉得跑向自家的弟兄。他們只認識自己山寨的大當家,他們本能地向自己的大當家尋求幫助。

而各位大當家在此時和他們麾下的嘍囉兵們一樣六神無主。官軍居然不去打高士達所率領的主力,而是先攻打他們這些騷擾者?爲什麼?其中道理實在令人想不通。但現在他們已經沒更多的時間去想,官軍推進的速度雖然不算快,節奏卻非常穩定,剛纔大夥還只能看見槊鋒反射回來的寒光,轉眼間卻已經能看到暗黑色的槊杆。

長槊如林,由身披黑色戰甲的騎兵擎着,踏着鼓點緩緩逼來。兩裡、裡半、一里,就在此刻,終於有背上插了五、六根羽箭的斥候徒步跑到了王薄身邊,用最後的一點力量向他報告:“大當家,敵襲,敵襲,從新樂來……”話未說完,含恨而逝。

唯一對王薄有用的消息就是敵軍渡河方位,新樂在泒水北岸,距離隋昌不到三十里。如果對方是今天渡河的話,能趕到隋昌城下的人數不會太多,並且全是騎兵。“靠在我的軍陣側面,別跑。兩條腿跑不過四條腿的!”扯着嗓子,王薄向已經準備撤離戰場的幾位小寨主大聲勸告。“靠過來,靠過來,他們人不多!擊退他們,只有擊退他們咱才能平安撤離!”王薄麾下的幾個心腹將領順着大當家的意思叫嚷,聲音裡卻沒有半點自信。

“列――陣!盾牌手向前二十步!”一聲吶喊之後,王薄立刻放棄了對其他寨主的期望。是生是死在於今天一博,那些粗痞不足爲謀,指望他們幫忙不如指望自己。

長白軍中的盾牌手迎着敵軍到來的方向快跑上前,在自家本陣前二十步豎起一道盾牆。用百姓家門板做成的巨盾高矮不同,疊成木牆也參差不齊。王薄輕輕地嘆息了一聲,再度下達作戰指令,“長槍手,向前十步,盾牌後列拒馬陣!”

大約三千多手持白蠟杆長矛的士兵跑到了盾牆後,兩丈四尺多長的白蠟杆一端戳入地面,綁着利刃的另一端透過盾牌的間隙斜着探向前方,將盾牆變成一道堅實的刺蝟大陣。

弓箭手跑到了長槍手身後,爲數不多的弩弓手站在了弓箭手身後。然後是僅有一把單刀的輕甲步兵,手持短劍的督戰隊。還有千餘騎兵,簌擁着王薄站立於方陣最後方。

敵軍雖然來得都是騎兵,卻並未打算偷襲。無論王薄這邊如何動作,他們依舊保持着原來的速度,慢慢向隋昌迫近。彷彿既沒看到嚴陣以待的長白軍,也沒看到亂哄哄像沒頭蒼蠅一般的其他流寇。這種有我無敵的態度令人感覺很難受,也非常之屈辱。幾股規模不大的山賊們停止了觀望,試探着在長白軍的兩翼組成方陣。孫宣雅、劉春生二人也各自帶着本部嘍囉接在了陣地的最邊緣,試圖尋找機會偷襲敵人的側翼。

官軍人數不多,隨着煙塵的臨近,衆豪傑們越看越清楚。“也就五千來人!”劉春生開始撇嘴。他曾經與前來剿匪的郡兵交過手,五千騎兵,頂多能擊敗兩萬左右的義軍。今天在隋昌城下的義軍有四萬餘,未必真就不是官兵的對手。

“應該是李仲堅麾下的博陵軍!”與劉春生這愣頭青不同,敵人距離自己越近,王薄越感到心驚。以前與他作戰的郡兵,包括張須陀麾下的齊郡精銳身上也沒有如此重的殺氣。那是百戰精銳才能露出的蕭殺,自從大隋三十萬府兵喪身遼東後,這股殺氣已經多年不見,誰也沒想到它今天居然在泒水畔再現猙獰。

與殺氣極不相稱的是眼前這支隊伍行動時表現出來的那種沉靜。你可以看到馬蹄濺起的滾滾煙塵,你可以看到槊鋒上越來越亮的寒光,你甚至可以慢慢看清楚士兵和戰馬身上黑色的鐵甲。但你聽不到士兵們理應發出來的喧囂。他們都緊閉着嘴巴,胯下的戰馬也和背上的主人一樣沉默。與馬蹄擊打地面的隆隆聲、鐵甲相撞的鏗鏘聲相比,這種沉默更令人壓抑。就像一個巨大的陰影罩在人的心頭,讓人無法直腰,無法用力,甚至無法呼吸。

“嗷,嗷,哦――啊!”一些其他寨主麾下的嘍囉並們受不了戰場上越來越壓抑的氛圍,開始向遠在三百步外的官軍挑戰。他們揮舞着手中的兵器,罵着花樣百出的髒話,甚至脫下褲子,向敵軍露出髒兮兮的屁股。讓大夥難堪的是,對方不像他們互相火併時那樣,立刻進行報復。官軍依舊保持着原來的推進速度,慢慢前行。沒有人搭腔,鼓聲的節奏也沒有因爲嘍囉們的叫嚷聲而做出絲毫改變。

“吹角,吹角!把他們的氣勢壓下去!”王薄知道如果繼續由着官軍耀武揚威的話,自己今天必敗無疑,立刻做出了最恰當的決定。“嗚――嗚嗚――嗚嗚嗚嗚”角聲猛然從軍陣中響起,穿雲裂帛。嘍囉兵們身上的血液立刻變得炙熱,彷彿有一把火在心中燒。敵人很強大,那又能怎樣。腦袋掉了碗大個疤…….

稀稀落落的羽箭從王薄的兩翼射出,射向兩百五十步以外的官軍。這個距離很難射準,即便射中了目標,也無法穿透對方身上的鐵甲。官軍不理睬半空中的“蚊蚋”,繼續向前推進,直到推進到兩百步距離,才緩緩收住了腳步。

自始至終,他們沒還一箭。個別人不幸流矢射中了,也帶着白羽繼續跨在馬上。嘍囉兵們又羞又怒,跳着腳大罵。官軍卻依舊不理不睬,從容不迫地將陣型拉展,橫向的戰馬與戰馬之間隔開五步左右的距離。

“弩手,預備――-!”王薄的心臟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重甲騎兵抒展之後便會發動衝擊,他麾下的弩手們必須在戰馬進入一百五十步到一百步範圍內,把手中的弩箭射出去。然後的遠程打擊便由弓箭手來進行,一百步到十步之間,男人心跳十次,好弓手可以放三箭。

對方的戰馬卻沒有立刻前進,隨着一聲號角,第一、第二、第三排所有騎兵同時做了兩個動作,下拉麪甲,將長槊在戰馬的脊背上放平。就在王薄被撩撥得火燒火燎的時候,連綿的鼓聲突然一滯,然後如冰河開裂,峭壁倒崩,激揚的號角聲猛然響了起來,穿透煙塵,撕裂烏雲,從頭頂扯下萬道陽光。

萬道陽光之下,那夥官軍動了。重甲騎兵向正前方衝擊,從重甲騎兵身後,又分出兩隊輕騎,每隊兩千人左右,旋風般卷向流寇的兩翼。“弩手,攔射!”王薄聲嘶力竭地喊道。然後眼睜睜地看着千餘支弩箭飛出本陣,毫不章法地射向半空,偏離目標,跌落塵埃。

人馬皆披鐵甲,做勢欲撲重騎兵居然只向前撲了丈許,便立刻剎住了腳步。他們的攻擊只是一個幌子,爲的是掩護那四千輕騎。那些輕騎兵纔是真正的殺招,王薄意識到了,可他麾下的弩手已經把攻擊力最強的弩箭射飛。“弓箭手,弓箭手漫射,攔住那些輕騎!”王薄聽見自己的聲音如同被大風扯破了的窗紗,看到羽箭如沒頭蒼蠅一樣四處亂飛,卻無一命中。

來不及了,只有輕甲護身的騎兵們斜插過百步距離僅需要六息。弓箭手徒勞地追着他們的身影攢射,羽箭卻只能追着戰馬留下的煙塵飛。他們快速拉近與嘍囉們之間距離,在對方沒來得及逃走之前刺進倉猝組成,號令都無法統一的兩翼。然後像兩把鐮刀一般割了進去,將大小嘍囉們砍莊稼一樣割倒。

“向中軍靠攏,向中軍靠攏。長白軍,變陣,變圓陣!”王薄的喊聲已經帶上的哭腔。沒有人比他更瞭解兩翼那些傢伙的戰鬥力,更沒有人比他了解那些人崩潰後的危險性。如果那些傢伙先前不留下來,長白軍的側面即便收到突然襲擊,也很容易彌補起缺口。但萬一那些盟友從側面衝進他的本陣,無須官軍再攻,光是亂跑亂撞的盟友,便可以將長白軍沖垮。

老天總是不公平,王薄越擔心什麼,局勢越朝哪個方向發展。衝入兩翼的官軍迅速回拉,在人羣中切出一個暗紅色的弧,丟下一地屍體和四散奔逃的嘍囉兵,將身側的其他嘍囉兵像趕羊一樣趕着,快速向中軍擠壓。

先前還向對方挑釁的大小嘍囉們瞬間便失了方寸,他們羨慕那些被騎兵拋棄在陣外的同夥,卻找不到逃離戰場的機會。他們互相推搡着,期望同伴可以阻擋住惡鬼一樣踩過來的戰馬,卻被其他同伴推出來,送到官軍的橫刀下。

橫刀只是一閃,便將一顆人頭掃飛到半空中。血在半空中畫出一道詭異的曲面,彷彿有生命般,緩緩跌落,慢慢散開。將恐怖灑入每一雙眼睛,告訴他們對手和自己的戰鬥力不在一個層面上,縱使抵抗也是徒勞。

騎兵們不做任何停頓,手中的橫刀舞得如閃電般,刀刀收割着生命。他們不刻意去區分對手職位的高低,也沒有收集死屍上人頭的習慣。他們只是砍,砍,一刻不停地砍,無論擋在自己面前的是彪形大漢還是老弱病殘。沒有憐憫,毫不猶豫!

如沸湯潑雪,義軍的兩翼在數息之間便宣告潰散。自認爲無所畏懼的劉春生不見了蹤影,義薄雲天的孫宣雅大當家也露水般消失。只留下沒有人指揮,也沒有人救助的嘍囉兵們,按照官軍事先預設好的方向,爭先恐後地闖入長白軍的本陣。

“拉住他們,攔住他們。放箭,放箭,無差別射殺!”王薄紅了眼睛,大聲命令。

此令下後,他永遠不可能再收買到河北綠林的人心。

但不下此令,他知道自己連今天都活不過去。

第5章 君恩(五)第3章 爭雄(七)第7章 盛世(五)第1章 肱股(二)第5章 無家(三)第1章 大賊(六)第5章 歸途(八)第2章 展翼(七)第6章 持槊(四)第4章 國殤(七)第3章 烽火(五)第3章 浮沉(四)第1章 盛世(六)第5章 君恩(六)第2章 出塞(四)第2章 背棄(二)第5章 獵鹿(四)第6章 持槊(八)第3章 曠野(五)第4章 醉鄉(二)第3章 扶搖(四)第3章 何草(二)第4章 變徵(八)第3章 浮沉(六)第1章 擊鼓(四)第3章 何草(五)第6章 持槊(七)第1章 肱股(三)第5章 諾言(一)第5章 歸途(七)第2章 出塞(一)第5章 出柙(五)第3章 爭雄(四)第4章 國殤(二)第2章 壯士(四)第5章 無名(五)第2章 出仕(三)第7章 盛世(十二)第5章 無家(五)第3章 浮沉(五)第1章 肱股(一)第3章 浮沉(四)第1章 大賊(二)第4章 國殤(八)第1章 大賊(七)第2章 虎雛(三)第2章 虎雛(六)第6章 持槊(六)第4章 補天(四)第1章 大賊(四)第6章 持槊(四)第3章 烽火(六)第3章 烽火(一)第5章 諾言(一)第4章 變徵(六)第5章 無家(二)第4章 補天(六)第4章 干城(七)第1章 盛世(二)第3章 烽火(五)第6章 錦瑟(一)第1章 擊鼓(四)第2章 出仕(五)第5章 諾言(四)第6章 持槊(二)第5章 獵鹿(四)第4章 變徵(三)第5章 獵鹿(一)第4章 烽火(四)第4章 國殤(八)第2章 壯士(三)第3章 扶搖(一)第1章 大賊(一)第3章 烽火(一)第3章 爭雄(六)第1章 肱股(四)第6章 持槊(七)第7章 盛世(十)第3章 爭雄(六)第2章 虎雛(二)第4章 醉鄉(二)第3章 扶搖(二)第3章 曠野(六)第1章 擊鼓(一)第1章 大賊(六)第5章 歸途(一)第5章 諾言(六)第5章 無名(一)第3章 何草(四)第1章 雷霆(八)第3章 爭雄(五)第4章 故人(一)第5章 獵鹿(二)第5章 無名(四)第7章 盛世(一)第4章 變徵(四)第5章 無名(三)第2章 背棄(五)第5章 無家(一)
第5章 君恩(五)第3章 爭雄(七)第7章 盛世(五)第1章 肱股(二)第5章 無家(三)第1章 大賊(六)第5章 歸途(八)第2章 展翼(七)第6章 持槊(四)第4章 國殤(七)第3章 烽火(五)第3章 浮沉(四)第1章 盛世(六)第5章 君恩(六)第2章 出塞(四)第2章 背棄(二)第5章 獵鹿(四)第6章 持槊(八)第3章 曠野(五)第4章 醉鄉(二)第3章 扶搖(四)第3章 何草(二)第4章 變徵(八)第3章 浮沉(六)第1章 擊鼓(四)第3章 何草(五)第6章 持槊(七)第1章 肱股(三)第5章 諾言(一)第5章 歸途(七)第2章 出塞(一)第5章 出柙(五)第3章 爭雄(四)第4章 國殤(二)第2章 壯士(四)第5章 無名(五)第2章 出仕(三)第7章 盛世(十二)第5章 無家(五)第3章 浮沉(五)第1章 肱股(一)第3章 浮沉(四)第1章 大賊(二)第4章 國殤(八)第1章 大賊(七)第2章 虎雛(三)第2章 虎雛(六)第6章 持槊(六)第4章 補天(四)第1章 大賊(四)第6章 持槊(四)第3章 烽火(六)第3章 烽火(一)第5章 諾言(一)第4章 變徵(六)第5章 無家(二)第4章 補天(六)第4章 干城(七)第1章 盛世(二)第3章 烽火(五)第6章 錦瑟(一)第1章 擊鼓(四)第2章 出仕(五)第5章 諾言(四)第6章 持槊(二)第5章 獵鹿(四)第4章 變徵(三)第5章 獵鹿(一)第4章 烽火(四)第4章 國殤(八)第2章 壯士(三)第3章 扶搖(一)第1章 大賊(一)第3章 烽火(一)第3章 爭雄(六)第1章 肱股(四)第6章 持槊(七)第7章 盛世(十)第3章 爭雄(六)第2章 虎雛(二)第4章 醉鄉(二)第3章 扶搖(二)第3章 曠野(六)第1章 擊鼓(一)第1章 大賊(六)第5章 歸途(一)第5章 諾言(六)第5章 無名(一)第3章 何草(四)第1章 雷霆(八)第3章 爭雄(五)第4章 故人(一)第5章 獵鹿(二)第5章 無名(四)第7章 盛世(一)第4章 變徵(四)第5章 無名(三)第2章 背棄(五)第5章 無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