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官倉的麪粉當然不足以長期支付土著們的勞動報酬,這正是土著或多或少會擔心的——早就樹立了外界不信教之人都是草芥之流的他們就算放下了對埃爾塔人和異世界人的敵對心和戒備,但他們也會擔心外面來的人依舊會對他們懷有敵意。
久在人世的奎澤杜因當然不會這麼覺得——他從聽到異世界人暗中領導的埃爾塔軍和肅教軍能做到待遇表裡如一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有了徹底相信他們的傾向。原因很簡單:如果異世界人最終依舊要拋棄他們,那爲什麼還要把表面工夫做得那麼好?
在家裡把紛雜混亂的思緒理了一遍,奎澤杜因靠在傍晚的窗臺打了個哈欠——偌大的家裡飄散着少見的魚肉香味,那是他的老妻下午從蘭卡斯臨時政府開設的商店裡排隊購買來的。
尋常人家以前必須,現在缺少的生活用品和食物,在那裡頭真是一個一應俱全——只不過要持有之前登記的“證件”才能購買,對於奎澤杜因而言這也不算是什麼大事,跟着新東家玩就要按照新東家的規則來玩,這和東家玩棋類遊戲並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
令他感興趣的,是那“商店”裡頭物品的品種和數量。據他妻子的描述,裡頭的琳琅滿目和五彩繽紛,可能要蘭卡斯主島的商店才能與之匹敵一二。至於這半葉島崩潰前後的商店,跟這根本沒有比較的資格。
就算這半葉島上過得清心寡慾乃至前肚皮挨着後背是因爲異世界人的“海上魔鬼”在洋麪上興風作浪所致,那怎麼去解釋這教會官倉裡滿坑滿谷的各類糧秣資源?這倉庫有多滿,半葉島鄉民是看在眼裡的;臨時政府開設的商店價格如何,貨品品種多寡他們也是看在眼裡的;至於他們之前有多苦,之後起碼能夠靠着一雙手吃飽飯,那也是他們親身經歷的。
不管中國人,外國人,還是蘭卡斯人,說實話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嫉妒意識寫進人性最深處的。中國人能兩把菜刀鬧革命,蘭卡斯人或許比較慫就只能選擇跟着臨時政府走,放棄掉早就拋棄掉他們的教會神權政府——就用他們自己的選擇,然而這對教會在半葉島的統治基礎同樣致命。
秋日的夜色差不多在六點前後就暗下來。外面教堂的大鐘敲了六下,奎澤杜因便知道現在已經是六點了。要知道在這島改旗易幟的當天,他還擔憂着這鐘會不會敲下去——可從現在手裡還有蠟燭和能夠生火的“火柴”的自己看來,這擔憂實在是有些可笑了。
蘭卡斯主島上的居民早就燒了大半年的柴,這裡自然也沒法“免俗”,從
用魔法燒爐子變成自己掄肩膀燒火。這島上的樹都或多或少纖維粗短不適合做板材和傢俱(能用的早就被砍了個乾淨,現在栽種的多半是次生林),但燒火還算好使,這也算沒給生活留下太多麻煩,最多也就是入夜之後因爲失卻了魔粉燈之外沒有照明手段而已。
海外舶來品蠟燭只是停留在教堂和島上各教職人員的家裡——想都不用想就能知道他們手裡頭的蠟燭是從教堂裡“順”來的,但對於居民而言那只是“應有的福利”,他們沒有而教士們有是理所當然的。
而現在,只要有那麼象徵性的一兩個小錢,每個人都能有這“特供貨”了。輕輕地擦亮一支火柴,奎澤杜因點燃了插在餐桌上的蠟燭。這東西能讓他們一家在這秋日的晚上共進晚餐,盯着這搖曳不停卻又穩定燃燒的火焰,一時間卻有點“舊日重演”的感覺。
在明亮的火光裡拿起自己塵封半年的六絃琴,真是沒有什麼比這更愜意的晚上了——想起來奎澤杜因的八字鬍就不免向上抖了兩抖,露出點得意的神色出來。
等待兩個兒子歸家的難熬時光,卻就是這樣在醉人的回憶中自指尖縫中溜了個乾乾淨淨。那奎澤杜因家餐桌上的時鐘分針還沒轉過一半圈兒,兩個身影一高一低的半大小子便推開了家門。
奎澤杜因本來就是一個等米下鍋——夫人的魚湯不能頂餓,充其量只能是算到菜的分野裡,他等的便是兩個兒子幹活能夠帶來異世界人許諾的麪包,這樣主食和菜都有,雖然沒能有什麼黃油和肉排,但也算是雙月教會式微以來相當棒的一頓飯了。
果不其然,這兩兄弟們手上的紙袋分量可不會小,他們一進來就將紙袋放在桌上,順從地站在奎澤杜因面前等待下一步指示——奎澤杜因敏銳地發現,他們似乎只是累了些許,沒什麼被強度特別大的重活差使過的痕跡。
“把手上的髒東西洗乾淨。”儘管肚子咕咕響,老奎澤杜因依舊是沒放下自己的老爹架子。“洗完了坐下來吃飯。”
“肅教軍的軍官讓我們洗過手了。”大兒子剛要轉身照做,他的弟弟便舉起雙手在他的父親面前展示了一番,以體現自己沒有說謊。“我可以坐下了嗎?”
“呵。”奎澤杜因有些驚愕地一嘆,半晌回過神來點了點頭,“有意思,這些‘肅教軍’們還真有點意思!”
說罷,他拍了拍手,以示開飯。也有些驚訝的奎澤杜因夫人揭開了蓋着湯鍋的陶碗,把還溫熱冒着些許香氣的麪包從紙袋裡拿出來放在盤上,和旁邊早已備好的麪包刀放在一起,一頓晚飯就這麼準備好了。
“先給我說說,今天肅教軍都讓你們幹了些什麼?”
奎澤杜因的大兒子急不可耐地切了一塊大面包,混着湯就往嘴巴里塞,這時候滿嘴都是麪包和湯汁,自然是沒法回覆父親
的答案。(奎澤杜因家的家訓和大多數蘭卡斯人相同,嘴裡都是東西的時候不能說話)所以回答問題的便是那嚥下嘴裡食物的,奎澤杜因家的小兒子。
“早上肅教軍的長官讓我們沿着島上西北田地的某處挖出半人高的溝,約莫有二百多人跟着我們一起挖一邊的長溝,父親你想知道我看到的人裡頭有誰嗎?”
“不用,你繼續說。”奎澤杜因點了點頭,裡面有誰反倒是次要的——在他看來,這島上絕大多數人最後都是免不了給肅教軍打工謀取那一口飯。
“這長溝應該足足有一公里。”就在老二指手畫腳說不出到底有多長的時候,這方面比他敏銳多了的老大迅速得出答案,“甚至比一公里還長,而且對面也有肅教軍的軍人在挖同樣的溝,據長官說這個溝渠最後還要蓋上蓋板,圍成一個圈。”
這肯定是排水溝了。奎澤杜因聽到了“蓋板”就明白了這溝到底是要幹些什麼的。島上的陰溝一直都有專人在掏清,只是今年沒有人來做這個事情。能新造陰溝,難不成還要在這島上安家?另外他也有些疑惑,這陰溝應該是像樹的冠脈一樣形成一個體系纔好,做成這一個圈是要做甚?
“那你們哥倆做得累嗎?”
“累當然是累。”這一次是哥哥先搶來話頭,“早上做了五個鐘頭,下午也是五個鐘頭,全都是在挖沙扒土,哪裡有不累的道理。不過異世界人的麪包給得足,卻也沒有那麼累,只是……”
“只是什麼?”奎澤杜因讀出了老大嘴裡那股無意的“只是”裡透出的味道。
“只是肅教軍的……的‘營長’在我們這些勞工面前說,他們正在招收些能算會寫的人去做更好的工。”老大閃爍其詞,但言語變得越來越堅定。“雖然只在他們這裡做了一天,但我覺得應該可以相信這些肅教軍的人,我覺得他們……他們總是說話算話的。”
就算教會的主教甚至大主教現在蹦出來爲教會背書,怕是也已經沒有多少居民會相信他們的一家之言了——懲處貪腐教會官吏有什麼用?還給他們以前的生活能有什麼用?現在的情況恐怕必須是現世神得親自出場,因爲半葉島的原住民早就對雙月教會最深層次的執政合法性產生了質疑,最起碼也已經不信任不活在教典裡的教會世俗官員,更甚者甚至已經開始懷疑整本教典的真實與否,而這一切的原因並非來自於異世界人的脅迫和威逼,教會的腐敗早就是刻骨入髓,至上而下的頑疾,熟知內裡一切套路與手段的中國人只是對着它們打了一記太極拳,順水推舟而已。
將嘴裡鬆脆的麪包外皮一口咬碎,老爺子頷首默許了老大的想法——這晚熟的孩子在“不識時務的聰慧”之餘總是會帶些不可避免的衝動誤判,然而這一次這個當爹的也不免同意他的意見,准許他做出的選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