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集 無力迴天

襄樊歷史悠久,名勝古蹟甚多,有老龍堤、檀溪、隆中、夫人城、峴山、習家池、龐公祠、烈士陵園等。其中,隆中諸葛亮祠最著稱於世。

老龍堤,位於襄陽一側江岸,西起萬山,東至襄陽城,是襄陽曆代勞動人民爲防上洪水氾濫而建造起來的一項偉大工程。堤高八米,頂寬六至十米,全長五公里。老龍堤始建於何代,今天已無從確知。唐代大堤靠近襄陽城一段已是十分繁華的所在。詩人劉禹錫有一首《大堤曲》說:“酒旗相望大堤頭,堤下連檣堤上樓。日暮行人爭渡急,槳聲咿啞滿中流。”由此可知,老龍堤的歷史是很悠久的。

檀溪,在襄陽西南。最早的時候,檀溪水是在襄陽城西北流入漢水的,後來老龍堤修築起來,檀溪改由襄陽東南入漢水。這並不是什麼大水,但在古代卻是一條名溪。據《三國志》和《水經注》等書記載:後漢末期,劉備爲曹操追逼,曾經駐屯樊城。當時荊州治所在襄陽,荊州的許多豪傑紛紛歸附劉備,引起了荊州牧劉表的疑心。有一次,劉表宴請劉備,劉表的部???蒯越、蔡瑁乘機襲殺劉備。劉備發覺這個陰謀後,慌忙出逃。因心急匆忙,又是黑夜,他的坐馬誤入檀溪水中,掙扎不得出。這匹馬名叫的盧,劉備遠遠看到後面已有追兵到來,因此着急地叫道:“的盧,的盧!今日可真危險了,快努力!”據說的盧馬一躍三丈,跳出了檀溪。蒯越、蔡瑁等追到岸邊,看到這個情景,瞠目不知所措,只好眼看着劉備逃歸樊城。自此以後,這條小小的檀溪也就聞名於世了。

隆中,也在襄陽西南,離城有十三公里。這兒是諸葛亮作官前隱居和耕讀的地方,因而現存的古蹟也大都與諸葛亮有關。在隆中的入口處有一石坊,石坊的背面有唐代詩人杜甫的《蜀相》詩二句:“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這說的就是劉備、關羽和張飛三顧茅廬的事。諸葛亮在此作了著名的《隆中對》,然後出山幫助劉備建立蜀國,輔助劉禪繼承王業。爲紀念這些事,在隆中的建築物中就有三義殿、三顧堂。諸葛亮死後,曾被封爲忠武侯,因此武侯祠就是隆中的主要建築物。武侯祠內有諸葛亮像,中庭有一幅對聯說:“能攻心則反側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小心。”除武侯祠外,隆中還有躬耕田、六角井、抱膝亭、樑父巖等名勝,周圍林木森森,鳥聲脆亮,是風景優雅的遊覽勝地。有趣的是,在河南省南陽市也有一個隆中,也有武侯祠等建築物,據說是根據諸葛亮《出師表》中“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而建立的。但是,歷來的史書方誌,卻都明確記載隆中在襄陽之西。孰是孰非,撲朔迷離,這真是一個很有趣味的問題。

夫人城也是襄陽頗負盛名的古蹟,在襄陽城的西北角。據《晉書?朱序傳》記載,東晉朱序鎮守襄陽時,遇前秦將領苻丕來攻城。朱序的母親登城察看,“謂西北角當先受弊,遂領百餘婢並城中女子於其角斜築城二十餘丈。賊攻西北角,果潰,衆便固新築城。丕遂引退。襄陽人謂此城爲夫人城。”此事歷代史書都有記載,可見影響之深。

峴山是襄陽的又一名勝,在城南五公里處。西晉的羊祜鎮守襄陽時,爲人清儉,治理有方,很得當地軍民讚譽。《晉書?羊祜傳》說:“祜之始至也,軍無百日之糧,及至季年,有十年之積。”僅此一端,便可見羊祜確有卓越才能。不過更爲可貴的是他的立身清儉。當時羊祜身居高位,他的女婿勸他“有所營置,令有歸戴者。”他不但沒聽女婿的話,反而乘機告誡他的兒子說:“人臣樹私則背公,是大惑也。”他平時“被服率素,祿棒所資,皆以贍給九族,賞賜軍士,家無餘財。”在他死後,襄陽百姓便在峴山上羊祜平時遊憩之所建廟立碑,逢年過節,人們都要去祭拜,看到碑就要流淚,因此後人就稱這塊碑爲“墮淚碑”。

襄陽的名勝還有習家池和龐公祠。習家池在城南五公里處,原是漢代襄陽侯習鬱的魚池。該池引山泉水下注,中有釣臺,四周青松翠竹,水中蓮花芡實,是一個遊宴的勝境,龐公祠在襄陽東門外,是紀念三國時魏國守將龐德的。當時關羽水淹七軍,另一魏將於禁投降了關羽,而龐德堅決不降。後人爲紀念龐德的堅強不屈,建造了這所龐公祠。

鹿門山,位於襄陽城東南約15公里處,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山,因名士龐德公、唐代著名詩人孟浩然、皮日休相繼在此隱居而名聞遐邇,後人謂之“聖山”。鹿門山原名蘇嶺山,瀕臨漢江,與同是文化名山的峴山隔江相望。與環抱四周的獅子、香爐、霸王、李家諸山各具雄姿,共同構成了聖山之風景:遠遠望去,五山如仙女,雲遮霧繞,忽隱忽觀:怎不叫人心馳神往,投入其懷抱。近觀渚山,獅子山秀、香爐山幽、霸王山雄、鹿門山峭、李家山曠,置身其中,彷彿徜徉在林木茂密、野花飄香、雲霧繚繞的仙境。漢光武帝劉秀慕名而來,留下了一個傳奇的故事。據清同治本《襄陽縣誌》記載:“漢建武中(公元25-56年),帝與習鬱(巡遊蘇嶺山)夢見山神(兩隻梅花鹿),命鬱立祠于山,上刻二石鹿夾道口,百姓謂之鹿門廟,遂以廟名山”後來,龐德公不受劉表數次宴請;攜其妻棲隱鹿門。因此山東麓遂建有龐公祠。又由於孟浩然、皮日休效法前賢,山上有孟浩然歸隱處和皮日休書屋。所以唐以後有“鹿門高士傲帝王”之說。坐落於鹿門山半山腰的鹿門寺是中國有名的佛教聖地,千百年來,無數海內外香客雲集於此,佛光高照。原先的建築規模宏大,工藝精巧,古樸雅緻,蔚爲壯觀。

襄樊不但歷史悠久,山清水秀,而且自古以來就是人才輩出的地方。宋代的蘇軾曾到過隆中,他在一首追念諸葛亮的詩中說道:“誰言襄陽野,生此萬乘師?”其實,除了諸葛亮以外,出於襄樊的名人還有不少呢!第一個便是和諸葛亮同時齊名的龐統。他爲劉備制定進取四川的上、中、下三計,幫助劉備順利攻克了成都,立了大功。《三國志》裴松之注引《襄陽記》說,當時諸葛亮人稱臥龍先生,而龐統則稱鳳雛先生。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風雨聲,花落知多少。”這首膾炙人口的五言絕句《春曉》,則是出生於襄樊的唐朝大詩人孟浩然之手。孟浩然(689--740)是唐代第一個大量寫山水田園詩的人,存詩260多首,多爲五言律詩。孟浩然的山水詩多是寫他故鄉襄陽的名勝,象《秋登蘭山寄張五》、《夜歸鹿門歌》、《江山思歸》等,將襄陽的山水、煙樹、新月、小舟描繪得平常而親切。他的田園詩數量不多,但生活氣息濃厚,如《過故人莊》、《遊精思觀回珀雲在後》等,農家生活的簡樸,故人情誼的深厚,鄉村氣氛的和諧,都給人留下難以忘懷的印象。他的一些小詩,如《春曉》也寫得含蓄清麗、韻味悠長。孟詩風格以清曠沖淡爲主,但沖淡中亦有壯逸之氣。

皮日休(834至839~902以後),唐代文學家。字逸少,後改襲美。居鹿門山,自號鹿門子,又號間氣布衣、醉吟先生。襄陽竟陵人。懿宗鹹通八年(867)登進士第。次年東遊,至蘇州。鹹通十年爲蘇州刺史從事,與陸龜蒙相識,並與之唱和。其後又入京爲太常博士,出爲毗陵副使。僖宗乾符五年(878),黃巢軍下江浙,皮日休爲黃巢所得。黃巢入長安稱帝,皮日休任翰林學士。中和三年(883),曾至同官縣。他膽識過人,聲稱要“上剝遠非,下補近失”(《皮之文藪序》),往往發前人未發或不敢發。

1948年2月1日,國民政府第十五綏靖區在湖北省老河口宣佈成立,司令部設襄陽城內楊家祠堂。

上任伊始,康澤便馬不停蹄地推廣起他的新生活運動,可是,不到兩天,他便爲現實所震驚。根據國民黨中央的部署,第五戰區司令長官部於一九四五年九月中旬指令駐在襄陽、棗陽地區的二十二集團軍孫震,率部開往河南確山、駐馬店一帶,命令原駐南漳、宜城地區的二十三集團軍馮治安,率部東渡襄河,沿襄花公路(襄陽至孝感花園)向豫鄂邊境的湖北應山、廣水與河南信陽一帶鐵路沿線集結待命;第五戰區司令長官部及其衛戍部隊,也北移河南鄭州。鄂西北地區的防務,則由第六戰區六十六軍周巖前來接管。

不久,周巖的部隊也奉命北上,鄂西北地區的防務即交給當地保安團隊接替。湖北省第五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程成,命令轄區內各縣保安警察大隊,接替本縣城防任務,襄城及樊城的城防,分別由湖北省保安警察第二大隊和襄陽縣保安警察大隊擔任,程成還下令要求各縣政府與縣自衛總隊部,對各所屬區、鄉自衛隊迅速進行整頓,以加強地方治安聯防力量。

襄陽縣自衛總隊(總隊長系縣長傅良屬兼,專職副總隊長爲康克明)根據程成的命令,除派員督促各區、鄉及時整頓區、鄉自衛隊外,又決定成立一個縣自衛總隊直屬青年自衛大隊,大隊的人員、武器均由三民主義青年團襄陽分團部所屬的地方武裝服務隊中抽調,大隊長由三民主義青年團襄陽分團韓事長、王漢福兼任,大隊下屬四個中隊,第一中隊由張灣原武裝服務隊的餘世華、黃先福任正副中隊長,第二中隊由東津的原武裝服務隊的樊成榮任中隊長,第三中隊由雙溝原武裝服務隊的趙大洪任中隊長,第四中隊由原程河武裝服務隊的趙宣浩任中隊長,這些自衛隊的整編,表面上看增強了全縣的防禦力量,其實是一羣素無訓練的烏合之衆。1946年春,駐守在大別山麓平漢鐵路東側的新四軍第五師遭到國民黨部隊的圍攻,五師司令員李先念被迫率領全體指戰員突圍,越過鐵路線向豫、鄂、陝邊境作戰略轉移。湖北省保安司令部得知這一情況後,當即命令與豫、鄂、陝三省毗連的三、五、八區(即隨縣、襄陽、鄖陽地區)的專員兼保安司令,迅速調集各縣地方團隊,嚴加防範,不許新四軍五師沿線向南推進,同時下令各地方團隊協助國民黨軍隊對新四軍五師突圍西進的隊伍進行追殺和堵擊。五區專員兼保安司令程成,命令調湖北省保安警察第二大隊星夜趕往保康歇馬河一帶,會同谷城、保康兩縣保安警察大隊,向新四軍五師進行堵擊,以阻止他們進入武當山區,同時,下令襄陽、光化、棗陽、宜城四縣縣政府並自衛總隊部,將縣屬保安警察大隊、自衛隊,在靠近河南唐河、新野、鄧縣邊境集結,協助國民黨軍隊對新四軍五師進行“圍殲”,並守護襄河西岸河防。襄陽縣自衛總隊部根據程成的命令,將縣內的兵力進行了調整。襄樊二城的城防由縣直屬青年自衛大隊的一、二中隊擔任,派縣保安警察大隊、縣直屬青年自衛大隊、四中隊與襄東北、襄北各區、鄉自衛隊駐防張集、雙溝、程河、朱集、古驛、薛集一帶,協助國民黨二十師(系未整編前的番號),對新四軍五師部隊進行阻擊。二十師在雙溝、程河一帶與新四軍五師部隊先頭部隊發生遭遇,激戰一天,新四軍先頭部隊在完成掩護後續部隊西進任務後,即主動撤離,這次戰鬥後雙方有較大傷亡。縣直屬青年自衛大隊三、四中隊和沿線區、鄉自衛隊,都被新四軍五師部隊擊潰,縣直屬青年自衛大隊正當全國各族人民爲慶祝抗戰勝利而歡欣鼓舞之際,國民黨政府卻違揹人民意願,下令國民黨軍隊迅速控制全國各主要空運、水運、鐵路、公路的交通幹線,佔領各軍事戰略重地,一面向日軍佔領區推進,接受日軍投降,一面向共產黨領導的解放區佈防,準備挑起內戰。

根據國民黨中央的部署,第五戰區司令長官部於一九四五年九月中旬指令駐在襄陽、棗陽地區的二十二集團軍孫震,率部開往河南確山、駐馬店一帶,命令原駐南漳、宜城地區的二十三集團軍馮治安,率部東渡襄河,沿襄花公路(襄陽至孝感花園)向豫鄂邊境的湖北應山、廣水與河南信陽一帶鐵路沿線集結待命;第五戰區司令長官部及其衛戍部隊,也北移河南鄭州。鄂西北地區的防務,則由第六戰區六十六軍周巖前來接管。不久,周巖的部隊也奉命北上,鄂西北地區的防務即交給當地保安團隊接替。湖北省第五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程成,命令轄區內各縣保安警察大隊,接替本縣城防任務,襄城及樊城的城防,分別由湖北省保安警察第二大隊和襄陽縣保安警察大隊擔任,程成還下令要求各縣政府與縣自衛總隊部,對各所屬區、鄉自衛隊迅速進行整頓,以加強地方治安聯防力量。襄陽縣自衛總隊(總隊長系縣長傅良屬兼,專職副總隊長爲康克明)根據程成的命令,除派員督促各區、鄉及時整頓區、鄉自衛隊外,又決定成立一個縣自衛總隊直屬青年自衛大隊,大隊的人員、武器均由三民主義青年團襄陽分團部所屬的地方武裝服務隊中抽調,大隊長由三民主義青年團襄陽分團韓事長、王漢福兼任,大隊下屬四個中隊,第一中隊由張灣原武裝服務隊的餘世華、黃先福任正副中隊長,第二中隊由東津的原武裝服務隊的樊成榮任中隊長,第三中隊由雙溝原武裝服務隊的趙大洪任中隊長,第四中隊由原程河武裝服務隊的趙宣浩任中隊長,這些自衛隊的整編,表面上看增強了全縣的防禦力量,其實是一羣素無訓練的烏合之衆。1946年春,駐守在大別山麓平漢鐵路東側的新四軍第五師遭到國民黨部隊的圍攻,五師司令員李先念被迫率領全體指戰員突圍,越過鐵路線向豫、鄂、陝邊境作戰略轉移。湖北省保安司令部得知這一情況後,當即命令與豫、鄂、陝三省毗連的三、五、八區(即隨縣、襄陽、鄖陽地區)的專員兼保安司令,迅速調集各縣地方團隊,嚴加防範,不許新四軍五師沿線向南推進,同時下令各地方團隊協助國民黨軍隊對新四軍五師突圍西進的隊伍進行追殺和堵擊。五區專員兼保安司令程成,命令調湖北省保安警察第二大隊星夜趕往保康歇馬河一帶,會同谷城、保康兩縣保安警察大隊,向新四軍五師進行堵擊,以阻止他們進入武當山區,同時,下令襄陽、光化、棗陽、宜城四縣縣政府並自衛總隊部,將縣屬保安警察大隊、自衛隊,在靠近河南唐河、新野、鄧縣邊境集結,協助國民黨軍隊對新四軍五師進行“圍殲”,並守護襄河西岸河防。襄陽縣自衛總隊部根據程成的命令,將縣內的兵力進行了調整。襄樊二城的城防由縣直屬青年自衛大隊的一、二中隊擔任,派縣保安警察大隊、縣直屬青年自衛大隊、四中隊與襄東北、襄北各區、鄉自衛隊駐防張集、雙溝、程河、朱集、古驛、薛集一帶,協助國民黨二十師(系未整編前的番號),對新四軍五師部隊進行阻擊。二十師在雙溝、程河一帶與新四軍五師部隊先頭部隊發生遭遇,激戰一天,新四軍先頭部隊在完成掩護後續部隊西進任務後,即主動撤離,這次戰鬥後雙方有較大傷亡。縣直屬青年自衛大隊三、四中隊和沿線區、鄉自衛隊,都被新四軍五師部隊擊潰,縣直屬青年自衛大隊第四中隊隊長趙宣浩和隊員數人,在程河趙崗被新四軍五師擊斃。縣保安警察大隊在古驛一帶與新四軍五師部隊接觸中也多有傷亡。

一九四六年九月,在共產黨領導下的襄棗邊區(耿集、黃龍)根據地人民武裝襲擊了東津鄉公所和自衛隊,東津鄉鄉長、李朗星親侄兒李明誠和鄉警、自衛隊士兵數人被擊斃,在襄東、襄東北的一些地方,也相繼出現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政權和人民武裝,這對當時國民黨的區鄉統治是一個嚴重威脅。一九四六年十一月,國民黨武漢行轅(即後來的華中剿匪總司令部)抽調整編的八十五師駐紮鄂北,“清剿”新四軍的地方武裝,該師所屬二十三旅(旅長黃子華)和師炮兵營、軍士教導隊擔任襄樊防務。他們在襄陽西南門外的萬山至觀音閣一帶,修築了防壕溝、暗堡,還在襄樊二城構築了城垣工事。一九四八年元月,奉命東調的八十五師,留下八十五師軍士教導隊數百人在襄陽繼續訓練,由川鄂邊區綏靖主任公署指揮的整編第六十師,從宜昌調來

第3集 風雨飄搖第8集 刀劈三關第9集 總攻第4集 無力迴天第6集 康澤的人才觀第11集 將帥雲集戰襄陽第9集 總攻第6集 康澤的人才觀第8集 刀劈三關第5集 老驥伏櫪第9集 總攻第8集 初攻第10集 尾聲第4集 無力迴天第8集 刀劈三關第2集 風雲突變第8集 初攻第1集 風驟雲疾第1集 風驟雲疾第6集 康澤的人才觀第1集 風驟雲疾第4集 無力迴天第9集 總攻部署第9集 總攻第11集 將帥雲集戰襄陽第9集 總攻部署第1集 風驟雲疾第9集 總攻第8集 刀劈三關第2集 風雲突變第7集 解放老河口第11集 將帥雲集戰襄陽第5集 老驥伏櫪第6集 康澤的人才觀第10集 尾聲第8集 刀劈三關第1集 風驟雲疾第8集 初攻第10集 尾聲第7集 解放老河口第3集 風雨飄搖第9集 總攻部署第6集 康澤的人才觀第1集 風驟雲疾第4集 無力迴天第3集 風雨飄搖第8集 刀劈三關第6集 康澤的人才觀第11集 將帥雲集戰襄陽第9集 總攻部署第6集 康澤的人才觀第3集 風雨飄搖第9集 總攻第7集 解放老河口第7集 解放老河口第7集 解放老河口第2集 風雲突變第1集 風驟雲疾第8集 初攻第11集 將帥雲集戰襄陽第9集 總攻第3集 風雨飄搖第4集 無力迴天第10集 尾聲第11集 將帥雲集戰襄陽第11集 將帥雲集戰襄陽第1集 風驟雲疾第5集 老驥伏櫪第6集 康澤的人才觀第9集 總攻第9集 總攻第1集 風驟雲疾第9集 總攻部署第6集 康澤的人才觀第5集 老驥伏櫪第6集 康澤的人才觀第11集 將帥雲集戰襄陽第10集 尾聲第9集 總攻部署第8集 初攻第8集 初攻第8集 初攻第10集 尾聲第4集 無力迴天第9集 總攻部署第5集 老驥伏櫪第1集 風驟雲疾第4集 無力迴天第10集 尾聲
第3集 風雨飄搖第8集 刀劈三關第9集 總攻第4集 無力迴天第6集 康澤的人才觀第11集 將帥雲集戰襄陽第9集 總攻第6集 康澤的人才觀第8集 刀劈三關第5集 老驥伏櫪第9集 總攻第8集 初攻第10集 尾聲第4集 無力迴天第8集 刀劈三關第2集 風雲突變第8集 初攻第1集 風驟雲疾第1集 風驟雲疾第6集 康澤的人才觀第1集 風驟雲疾第4集 無力迴天第9集 總攻部署第9集 總攻第11集 將帥雲集戰襄陽第9集 總攻部署第1集 風驟雲疾第9集 總攻第8集 刀劈三關第2集 風雲突變第7集 解放老河口第11集 將帥雲集戰襄陽第5集 老驥伏櫪第6集 康澤的人才觀第10集 尾聲第8集 刀劈三關第1集 風驟雲疾第8集 初攻第10集 尾聲第7集 解放老河口第3集 風雨飄搖第9集 總攻部署第6集 康澤的人才觀第1集 風驟雲疾第4集 無力迴天第3集 風雨飄搖第8集 刀劈三關第6集 康澤的人才觀第11集 將帥雲集戰襄陽第9集 總攻部署第6集 康澤的人才觀第3集 風雨飄搖第9集 總攻第7集 解放老河口第7集 解放老河口第7集 解放老河口第2集 風雲突變第1集 風驟雲疾第8集 初攻第11集 將帥雲集戰襄陽第9集 總攻第3集 風雨飄搖第4集 無力迴天第10集 尾聲第11集 將帥雲集戰襄陽第11集 將帥雲集戰襄陽第1集 風驟雲疾第5集 老驥伏櫪第6集 康澤的人才觀第9集 總攻第9集 總攻第1集 風驟雲疾第9集 總攻部署第6集 康澤的人才觀第5集 老驥伏櫪第6集 康澤的人才觀第11集 將帥雲集戰襄陽第10集 尾聲第9集 總攻部署第8集 初攻第8集 初攻第8集 初攻第10集 尾聲第4集 無力迴天第9集 總攻部署第5集 老驥伏櫪第1集 風驟雲疾第4集 無力迴天第10集 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