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禍福難料

這消息一說出來,大帳內頓時一片安靜。

代善問探馬道:“什麼明軍,是到處亂竄的明軍夜不收?”

“回主子,不是夜不收,是關寧騎軍,大概六百到一千左右。”正紅旗的探馬回答道。

“可有後軍?”代善聽了皺着眉頭再次問道。

“尚未發現有其他明軍。”

大帳中的蒙古諸部首領一聽,心思開始活絡起來了。

這明軍要是來救援昌黎城,就不可能只來這麼一點人馬。這裡有五萬左右的精兵,就憑明國軍隊的戰力,非得一直駐紮在明國京師的勤王軍全體出動,至少也要大半人馬出動,纔可能有膽量過來。

但這麼一來的話,明國京師的兵力就不足,誰來保護他們的皇帝?就不怕永平的金國軍隊主力,效法當年大金斬首北宋都城開封之例,把明國京師給抄了!

由此可知勤王軍過來救援昌黎的可能性很小,那麼這支明軍可能是路過昌黎或者根本不知道有五萬精兵在圍攻昌黎,一頭撞了過來。

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更何況蠻夷少了道德的約束,這點在他們的身上更是體現的淋漓盡致。

蒙古韃子首領們內心把攻昌黎城和打這支明軍的難度一比較,自然是想選擇軟柿子捏了。這些部落的人數都比這支明軍多數倍,只要不是攻城,自己隨便怎麼打都能贏。

這些蒙古韃子根本就不知道勤王軍已經經過汰兵,減去了大量濫竽充數的士卒。不再是他們熟悉的那支一千人的軍隊,只有一百個能打的那種明國軍隊。

而且這支關寧騎軍是袁崇煥帶進關來,以和建虜爲作戰目標的關寧軍精銳,也不是他們能隨便當軟柿子捏的。

代善剛想讓探馬再探的時候,一個蒙古部落首領站起來了,向代善一鞠躬道:“貝勒爺,我巴林部願爲貝勒分憂,前去滅了這支明軍。”

代善一聽,這蒙古人自願去解決那支明軍,比自己再派探馬去查明軍的情況要強多了。一交戰自然就知道明軍的實力了,要是真還有明軍的,反正損失的也不是大金勇士。

於是,代善點點頭道:“如此就有你們巴林部前去滅了這支明軍,不要讓他們來攪和昌黎戰事。”

說完之後,代善對帳內其他部落首領道:“我們繼續商議攻打昌黎城的事。”

巴林部的首領見代善答應了自己的要求,滿心歡喜地領命準備出帳。但他的同胞們不幹了,憑什麼就你去撿便宜。

帳內的蒙古諸部首領紛紛站起來,有的過去攔住了巴林部首領出帳的去路。有的則打斷了代善的話,說道:“貝勒爺,我們扎魯特部也願去剿滅了這支明軍。”

“貝勒爺,還是讓我奈曼部去吧,我們族的勇士對付明軍,個個都是以一當十的。只要派了我奈曼部去,定讓這支明軍灰飛煙滅。”

“這支明軍竟然無視英明神武的貝勒爺坐鎮昌黎,還敢過來,太囂張了,我敖漢部去替貝勒爺教訓教訓他們。”

“對,就是貝勒爺仁慈發了善心,我們也不能答應,堅決要滅了他們。”

“……”

反正發言的人心中就只有一個意思,無論如何,都不願再去啃昌黎這塊硬骨頭,搶着去捏那個軟柿子。

代善無語地看着這羣蒙古部落首領的表演,心知這些人是被昌黎城的頑強防守打怕了,在逃避攻城。

不過話說回來,昨日他們的損失確實挺慘重的。但他們這麼鬧,也太不象樣了。

代善一拍案几,喊道:“吵什麼,吵什麼,當這裡是明國的菜市場,鬧哄哄地沒個樣子。”

被代善這麼一吼,大帳內安靜了下來,不過仍然堵着大帳的出口,不讓巴林部首領出去。

“不就一千明軍麼,要你們這麼多部落去打?也太看得起他們了。”代善不滿地教訓道。

“對,不就一千條漢狗麼,我們部落人最少,也就兩千人,就由我們這最弱小的部落去把這支明軍滅了。”一個站後面的部落首領馬上打蛇隨棍上,順着代善的話表態。

“不需要你們,我們部落昨日損失最大,留在昌黎也是沒用,就由我們部落去對付吧。”

“怎麼是你們,我們損失也很大好不好,都傷筋動骨了,還是讓我們去打這支明軍吧。”

“你們都說錯了,是我們部落最慘,當然要我們部落去了。”

“……”

大帳內的蒙古諸部首領又爲哪個部落弱小,損失慘重而爭執起來,甚至有的部落首領之間有大打出手的跡象。

代善不得不再拍案几,中止他們的爭執:“再吵,再吵就由我們大金勇士去剿滅了這支明軍,你們一個部落都不要想去,全部留下來攻城。”

衆人一聽,不敢再吵鬧,只有一個角落裡小聲傳來一句:“殺雞不用宰牛刀。”

代善明白不能一直逼他們去啃硬骨頭,否則這些蒙古人一起跑了的可能性都是有的,不說跑回關外去,就是跑到永平去向皇太極投訴也不是他願意看到的。

於是,在代善的主持下,會議主題轉爲誰去剿滅這支明軍比較公平。

討論來討論去,最終討論的結果是由兩個昨日傷亡最慘重的敖漢和扎魯特部落各派兩千人,前去剿滅這支明軍。

扎魯特部得到此任務,當場拍胸脯道:“貝勒爺放心,諸位首領放心,我親自出馬,我們扎魯特部不殺得這些明軍片甲不留,就不回來了。”

敖漢部的首領也不甘落後,馬上右手撫胸口道:“我對長生天發誓,只要明軍跑了一個,我敖漢部就沒臉來見各位。”

帳內的其他蒙古部落首領們聽了心想,看來這些明軍鐵定是不會全軍覆滅了。

敖漢部和扎魯特部的首領率先出帳,回自己營地去點兵,而其他部落則繼續在和代善磨嘰,牴觸攻城。

昌黎縣令左應選和守備石國柱正在巡視城防,忽然得報韃子大營有動靜,心裡一緊,以爲韃子又要開始攻城,連忙過去觀察敵情。

讓他們兩人意外的是,韃子大營是出來了韃子的軍隊。但這幾千韃子軍隊卻是歡天喜地的繞昌黎城而走,往西去了。

兩人面面相覷,心情更是沉重。這韃子高興的事情,肯定就是昌黎不幸的事情了。

但現在他們能做的不多,只能堅守昌黎而已。

再說這些出營的蒙古韃子,跑出了城東韃子大營的視野後,就慢了下來,敖漢部和扎魯特部的首領走在一起,一邊走一邊說話。

他們先是抱怨了一頓皇太極,然後又刻薄了下代善。沒辦法,人家大金的勢力現在如日中天,自己都仰仗着他們才能入關找吃的,所以只能在背後發發牢騷了。

兩個首領商量了不能用包圍殲滅的戰術,應該追在明軍屁股後打,而且不能追的太緊。最好是越追越遠,等到昌黎被打下之後,再回來。

還留在大營的部族軍隊,已經留有命令了,誰讓他們去攻城都不能去,可以推到自己身上。

兩人都爲自己英明的想法感到高興,終於擺脫昌黎那個泥潭了。

他們是看出來了,皇太極之前說昌黎好打是假,那麼說昌黎多富的言詞也不大可能是真的了。

所以,不參與昌黎戰事是一點都不可惜的事情,反而值得慶祝。

就在他們邊走邊聊了一段時間後,前方來報發現那支明軍。

第113章 道路衙門第746章 天津衛第254章 白杆軍第527章 騾子和馬第515章 持久戰第228章 建虜細作第294章 捷報反應第567章 煩惱第657章 關寧軍的任務第490章 願往東南第63章 榮譽榜第389章 要解決宗室問題第420章 利用菸草第541章 烏超哈真第513章 咱是活雷鋒第213章 要長打勝仗第80章 通州路上第671章 大人小孩一起打第274章 建虜人心之惡第516章 陽謀第736章 大明的優勢第534章 哪來的火炮第630章 當場石化第361章 官逼民反第407章 肉鬆第595章 滅個乾淨第229章 軍中不穩第110章 鹽政細節第537章 豬頭參將第145章 推薦甘薯第646章 冰封島嶼建虜出擊第167章 紙幣定樣第855章 僱傭兵第729章 讀書人的第二條出路第136章 京師風暴第355章 不聽勸的後果第827章 海上緝私隊第442章 票號之爭第790章 大賞第480章 明人去過北美否第578章 暗流涌動第503章 生員之禍第125章 發現刺客第564章 登萊的士氣第69章 汰兵得行第83章 喜從天降第148章 教育部第652章 接受水營第14章 趁機撈錢第211章 圍剿發泄第840章 徐霞客歸來第121章 徐光啓第265章 伏擊中興侯第468章 死營凱旋第12章 傳言第274章 建虜人心之惡第626章 莽古爾泰的下場第716章 釜山是大明的了第30章 餉銀(2)第558章 錦州軍械監第117章 工匠的處境第86章 理想第448章 新式軍禮第849章 崇禎六年第172章 鹽政會議(2)第434章 大家都來捧場第421章 文臣的態度第390章 到底在哪裡第830章 真正的效果第865章 電第95章 脫險第103章 開中法第175章 小民的看法第648章 吐血第60章 猛虎出籠第682章 突變第272章 勝負至關重要第446章 什麼樣的新軍第256章 白杆服心第541章 烏超哈真第732章 那中興侯本王認識第391章 海蘭珠第703章 水泥路成第614章 這是咋了第233章 韃子想撤了第779章 翹首以盼第288章 背水一戰第654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559章 大搞基建第604章 六王議政第200章 昌黎隱憂第22章 攻守第861章 壞事變好事第191章 都是以權謀財第250章 紅衣大炮第77章 胡正言第41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791章 大明危機第169章 內閣風波第744章 狙擊手部隊
第113章 道路衙門第746章 天津衛第254章 白杆軍第527章 騾子和馬第515章 持久戰第228章 建虜細作第294章 捷報反應第567章 煩惱第657章 關寧軍的任務第490章 願往東南第63章 榮譽榜第389章 要解決宗室問題第420章 利用菸草第541章 烏超哈真第513章 咱是活雷鋒第213章 要長打勝仗第80章 通州路上第671章 大人小孩一起打第274章 建虜人心之惡第516章 陽謀第736章 大明的優勢第534章 哪來的火炮第630章 當場石化第361章 官逼民反第407章 肉鬆第595章 滅個乾淨第229章 軍中不穩第110章 鹽政細節第537章 豬頭參將第145章 推薦甘薯第646章 冰封島嶼建虜出擊第167章 紙幣定樣第855章 僱傭兵第729章 讀書人的第二條出路第136章 京師風暴第355章 不聽勸的後果第827章 海上緝私隊第442章 票號之爭第790章 大賞第480章 明人去過北美否第578章 暗流涌動第503章 生員之禍第125章 發現刺客第564章 登萊的士氣第69章 汰兵得行第83章 喜從天降第148章 教育部第652章 接受水營第14章 趁機撈錢第211章 圍剿發泄第840章 徐霞客歸來第121章 徐光啓第265章 伏擊中興侯第468章 死營凱旋第12章 傳言第274章 建虜人心之惡第626章 莽古爾泰的下場第716章 釜山是大明的了第30章 餉銀(2)第558章 錦州軍械監第117章 工匠的處境第86章 理想第448章 新式軍禮第849章 崇禎六年第172章 鹽政會議(2)第434章 大家都來捧場第421章 文臣的態度第390章 到底在哪裡第830章 真正的效果第865章 電第95章 脫險第103章 開中法第175章 小民的看法第648章 吐血第60章 猛虎出籠第682章 突變第272章 勝負至關重要第446章 什麼樣的新軍第256章 白杆服心第541章 烏超哈真第732章 那中興侯本王認識第391章 海蘭珠第703章 水泥路成第614章 這是咋了第233章 韃子想撤了第779章 翹首以盼第288章 背水一戰第654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559章 大搞基建第604章 六王議政第200章 昌黎隱憂第22章 攻守第861章 壞事變好事第191章 都是以權謀財第250章 紅衣大炮第77章 胡正言第41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791章 大明危機第169章 內閣風波第744章 狙擊手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