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最後一戰

死營沒有讓代善失望,在曹文詔的帶領下,早已遠遠地從西部繞過科爾芯草原,再從科爾芯草原的北部進入,直襲珠日河草原。

在他們抓到落單的科爾沁小部族,一番審訊後,得知了汗帳所在,並知道了大致的兵力部署。

死營此時已剩四千五百來人,其他人多是受傷後無法醫治而亡。如果就這麼直接攻擊科爾沁汗帳,只能是以卵擊石。

但死營已跋涉千里而來,曹文詔不甘心就此迴轉,他還是寄希望於突襲打科爾沁族一個措手不及。因此,他帶着死營悄悄潛進了離科爾沁汗帳所在北部四十里遠的一處乾涸已久的河牀內,等待着機會。

這一日,曹文詔派出去的幾個蒙古族的士卒陸續趕回稟告說,科爾沁汗帳所在的兵馬大部已往西南、西北而去。

曹文詔當即大喜過望,真是天縱良機,決定拼死一擊,狠狠地打擊這個建虜最大的走狗。

不過此時的死營,士氣已經沒有剛出塞時那麼高了,原因有三。

一,大部分士卒都是有親人、朋友死於建虜入侵,他們是爲了報仇而參加到死營來的。在經過最初的幾番發泄之後,仇恨的情緒得到緩解,已不像剛開始那樣充滿了仇恨。

二,還有一部分士卒則是爲了榮華富貴而來。他們憋着發財升官的夢想出塞,一連串的戰鬥讓他們搶足了錢財。那些作爲建虜幫兇的蒙古韃子沒少從京畿之地搶到財富,因此都便宜了死營將士。這些人覺得蒙古韃子殺得也差不多了,錢財也撈夠了,比起那些因仇恨而出塞的士卒來說,他們的士氣更低,更想回京師。

三,每次戰事後都有同袍受傷。而只要受傷了,那麼傷重的等於是這次戰事就犧牲了,輕傷的同胞,因爲在連續的作戰,沒有後勤補給,沒有藥品治療,只有那些身體特別強壯,運氣比較好的同袍才能頑強地活下來,大部分輕傷的同胞最終也是傷勢加重而犧牲了。這對軍中的士氣,多少都是打擊,特別是出塞很長一段時間後的現在。

只有極小一部分人是懷着忠君報國之念出??念出塞的,這些人的士氣就沒有降低,不把蒙古韃子殺個天翻地覆,主將不下令撤退,他們就沒有想回歸關內的念頭。

曹文詔不是傻子,他當然能看出軍中的士氣已經不高,而且也知道軍中士氣不高的原因。

對於死營,他其實已經非常滿意了。要換成其他任何明軍,在沒有後勤,連續作戰下,並且死亡時刻威脅着每個人的情況下,估計沒有多少明軍能堅持到現在。

不過曹文詔就對一個人不是很滿意,那就是左良玉。身爲自己的三大臂膀之一的他,竟然也有思歸的念頭。

看着左良玉滿滿一馬匹的戰利品,曹文詔就有種想抽他的想法。他已經是高級將領了,還和士卒一樣,迷戀於自己獲得財富,撈夠了就想走,從他身上一點都沒看到有忠君爲國的思想,沒有一點大局觀。

不過曹文詔沒有發作,也沒有表露出一點對左良玉不滿的情緒。這是在塞外,周圍環視着無數的敵人,如果要引起軍中的不團結,對於死營來說,後果可能是毀滅性的。畢竟,左良玉搶取戰利品也是在出塞前就同意過的。

此時的左良玉就和曹變蛟、黃得功一起,聽取了蒙古族士卒的回報。他們都看着曹文詔,靜待下令。

曹文詔誇獎了幾句後,讓這兩名蒙古族的士卒歸隊了。

戰爭是殘酷的,他們因爲住在京畿之地,親人同樣被他們的同族所殺害,失去了家庭。

曹文詔等人並沒有懷疑他們的忠誠,因爲在明軍中,有很多都是蒙古族的人在爲大明效力。就是他們死營的前身,也就是京營中的三千營,在開國之初也都是蒙古族的人組成,爲大明徵伐草原。

曹文詔看向自己手下的三個大獎,沉聲下令道:“集合部隊待命。”

“是,大帥。”三將齊聲回答道,只是左良玉的聲音顯得有氣無力,幸好夾雜在其他兩人的回答中,並不顯得那麼突兀。

死營將士本來就是按照建制就地休息的,命令一下,很快就集合完畢了。

三將回到曹文詔面前覆命,而後跟在曹文詔的身後,陪同大帥一起開始巡視諸營。

曹文詔就在陣前,看着這四千餘人的軍陣。很多人的臉上已經鬍子拉碴,臉色疲憊不堪。不少士卒身上的盔甲也多有破損,再沒有剛出塞那會的明盔亮甲。

死營將士從關內帶出來的火器只有少數,在一開始的時候就用完了火藥而成了雞肋,還有一些人的刀槍都已損壞,因此他們手中的武器,都已換成從蒙古人手中繳獲的武器了。

曹文詔巡視着一直走到陣中時,才停下腳步,大聲地說道:“死營的同袍們,我們最後一戰即將開始了。打完此戰,我就帶你們回京師,正式成爲京營的一員。”

在曹文詔親衛的傳聲中,他的話傳到了每一個死營將士的耳中。當然,那些在遠處放哨的人,就沒聽到了。

整個死營猶如一潭死水,忽然丟入了一塊大石頭,泛起了陣陣波瀾。

每個人的臉上,不管他是出於什麼目的來到草原,此時都露出了驚訝、興奮、狂喜的神情。明顯能讓曹文詔感覺到,整個死營彷彿一個年老體弱之人重新煥發了青春,充滿了活力。

曹文詔稍微等了一會,讓所有的死營將士都消化了他說的話之後,他才繼續道:“我們最後要面對的敵人,是建虜的最大幫兇,光是軍隊就有幾萬人之多。”

死營將士們一聽,漸漸地安靜了下來,情緒也迴歸平靜。他們知道,這最後一戰將會是他們出關以來最爲兇險的一戰,畢竟,他們只有四千多人,也已經征戰多日,身體多有疲憊。

曹文詔的話繼續由他的親衛傳遞到他們的耳中,“沒有這些幫兇的存在,建虜就不敢隻身侵入京畿之地。我們在回京師之前,一定要狠狠地教訓他們一次,讓他們知道侵犯大明的代價。也只有打狠了他們,我們才能回京師,給大明的百姓,給所有受害的鄉親父老,也給皇上一個交代。”

曹文詔一邊說着一邊觀察着士卒情緒的變化,當他說起敵人的強大之時,看到有的士卒甚至露出一絲害怕的表情,這些都在他的預料之內。

他不動聲色,繼續在做他的戰前動員:“打完這一仗,我們將帶着衆多的戰利品迴歸京師,將成爲京營的一員。我們死營,由各邊軍組成的死營,不但成爲皇上最爲倚重的部隊之一,還有別人所沒有的、皇上欽賜的番號。本將相信,當你們凱旋迴京的時候,會讓你曾經的同袍羨慕、仰視。”

死營將士聽着曹文詔的話,想起自己以前的那些同袍,如果聽到自己的消息,會是什麼樣的表情呢?想着想着,不少人的臉上都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但是,如果我們在塞外沒有拿得出手的戰績,光打那些小部族,他們就會不服,就會說風涼話,就會想着他們也來草原逛一圈就回去搶我們死營的位置,因爲我們能做到的,他們也能做到。我們允許這樣的情況發生麼?”

曹文詔說到這裡,就環視着面前的死營將士,並沒有再說話。

死營將士一個個露出了憤怒地表情,當初自己是下了死志纔出塞的。如果有的人看到自己有了巨大的收穫,他們就想有樣學樣的,來草原隨便逛一圈就來搶死營的位置,能同意麼!

“不允許!”一聲大喊響起,倒讓曹文詔微微吃驚,因爲這個聲音是他身後的左良玉發出的。

緊接着,在士卒中接二連三地開始響起“不允許”的聲音,慢慢地所有的士卒都喊出了“不允許”。

曹文詔用手示意安靜,等到差不多的時候,他大聲道:“好,我們決不允許這樣的情況發生,當初是我們站出來響應皇上的號召,榮譽本就只應屬於我們。現在有一個天賜良機,就給了我們一個立大功,立別人所不能的大功機會。”

死營將士一聽,都露出一種凝神靜聽的神態,用心聽着曹文詔接下來的話,不知道是個什麼天賜良機。

曹文詔並沒有讓他們等多久,就告訴他們道:“建虜最大的幫兇,我們不遠處的敵人,突然把他們的軍隊從他們的老巢中派了出去,往西南、西北而去。在他們的汗帳所在,只有爲數不多的軍隊護衛着。這是被他們殘害的大明百姓在保佑着我們,要我們爲他們報仇,給科爾沁族一個狠狠的教訓。”

死營將士一聽,紛紛鬆了一口氣,面前的敵人並沒有他們開始想象得那麼多了。在死營即將攻打他們之際,卻把他們自己的軍隊派了出去,難道真的是上天都不容這些強盜,要讓這些強盜付出他們的代價?

一想到這裡,所有的將士都開始表露出熊熊的戰意。這麼好的機會不抓住,那就是傻子了。

曹文詔一見士氣又高漲起來,心中欣慰,他宣佈:“大家好好休息,等今晚出發,在韃子們的睡夢中狠狠地給他們一擊!”

曹文詔明白,戰爭的勝利,存在很多變數。自己所做的就是儘量抓住勝利機會,不管是戰機還是士氣。至於結局如何,就要看天意了。

第95章 脫險第849章 崇禎六年第463章 孝之大小第127章 侯府對持第19章 中計第161章 工匠的春天要到了第514章 燧發槍試驗第408章 東江士氣第228章 建虜細作第69章 汰兵得行第335章 攜商入秦第48章 結賬第151章 期盼第678章 東西方戰船的差距第618章 憂心第749章 奇怪的中興侯第17章 漢奸第567章 煩惱第207章 禍福難料第31章 京師之戰第644章 我要你造得出來麼第37章 標點符號第22章 攻守第249章 火器的質量問題第670章 戰事間隙第518章 我也是凡人第271章 爲什麼而戰第759章 急轉直下第581章 願爲嚮導第20章 趙率教第763章 侯爺到哪裡了第218章 昌黎戰的意義第623章 擔得起第722章 小心火燭第800章 何方神聖第846章 攻取大員第749章 奇怪的中興侯第852章 對日之策第633章 一口茶水噴了出來第228章 快刀斬亂麻第519章 一路向西第447章 新軍的新第851章 朝貢之策第195章 長槍火槍陣第421章 文臣的態度第546章 朝中有人好辦事第170章 水泥建築第619章 好想看電影第115章 李老四學數字第77章 胡正言第80章 通州路上第164章 定期體檢第820章 論奢華風第253章 數學的應用第458章 又聞盧象升之名第361章 官逼民反第678章 東西方戰船的差距第305章 遼東漢人的希望第769章 關注第629章 閱兵儀式第589章 城頭廝殺第839章 我愛故我在第469章 富者愈富第500章 掃尾小會第460章 冰棍第101章 論鹽政第95章 脫險第127章 侯府對持第559章 大搞基建第383章 登萊巡撫第71章 親近第376章 秦地蕃薯第504章 報紙第687章 加速藩王封建第825章 時間緊迫第651章 海州遼陽第648章 吐血第475章 檢驗新軍第440章 登萊出擊第313章 絕不縱容第732章 那中興侯本王認識第375章 斷其根本第480章 明人去過北美否第794章 鋼鐵廠第536章 峽谷大撤退第840章 徐霞客歸來第324章 己巳之變終章第413章 火燒通行寶鈔第45章 銀子第51章 難民營第587章 瀋陽城外第668章 明軍等死吧第692章 驅趕海賊攪局東南亞第706章 大明燧發槍的厲害第385章 開封府第313章 絕不縱容第251章 打賭第679章 新軍能行麼第44章 日不落帝國第109章 再議鹽政
第95章 脫險第849章 崇禎六年第463章 孝之大小第127章 侯府對持第19章 中計第161章 工匠的春天要到了第514章 燧發槍試驗第408章 東江士氣第228章 建虜細作第69章 汰兵得行第335章 攜商入秦第48章 結賬第151章 期盼第678章 東西方戰船的差距第618章 憂心第749章 奇怪的中興侯第17章 漢奸第567章 煩惱第207章 禍福難料第31章 京師之戰第644章 我要你造得出來麼第37章 標點符號第22章 攻守第249章 火器的質量問題第670章 戰事間隙第518章 我也是凡人第271章 爲什麼而戰第759章 急轉直下第581章 願爲嚮導第20章 趙率教第763章 侯爺到哪裡了第218章 昌黎戰的意義第623章 擔得起第722章 小心火燭第800章 何方神聖第846章 攻取大員第749章 奇怪的中興侯第852章 對日之策第633章 一口茶水噴了出來第228章 快刀斬亂麻第519章 一路向西第447章 新軍的新第851章 朝貢之策第195章 長槍火槍陣第421章 文臣的態度第546章 朝中有人好辦事第170章 水泥建築第619章 好想看電影第115章 李老四學數字第77章 胡正言第80章 通州路上第164章 定期體檢第820章 論奢華風第253章 數學的應用第458章 又聞盧象升之名第361章 官逼民反第678章 東西方戰船的差距第305章 遼東漢人的希望第769章 關注第629章 閱兵儀式第589章 城頭廝殺第839章 我愛故我在第469章 富者愈富第500章 掃尾小會第460章 冰棍第101章 論鹽政第95章 脫險第127章 侯府對持第559章 大搞基建第383章 登萊巡撫第71章 親近第376章 秦地蕃薯第504章 報紙第687章 加速藩王封建第825章 時間緊迫第651章 海州遼陽第648章 吐血第475章 檢驗新軍第440章 登萊出擊第313章 絕不縱容第732章 那中興侯本王認識第375章 斷其根本第480章 明人去過北美否第794章 鋼鐵廠第536章 峽谷大撤退第840章 徐霞客歸來第324章 己巳之變終章第413章 火燒通行寶鈔第45章 銀子第51章 難民營第587章 瀋陽城外第668章 明軍等死吧第692章 驅趕海賊攪局東南亞第706章 大明燧發槍的厲害第385章 開封府第313章 絕不縱容第251章 打賭第679章 新軍能行麼第44章 日不落帝國第109章 再議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