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燧發槍試驗

當崇禎皇帝等人重新回到演習場的觀察臺上時,已是半個時辰之後的事情了。

一衆大佬坐下後,拿起單筒望遠鏡準備觀看射擊操作。卻忽然發現新軍士卒一臉汗水,仍然屹立在那裡一動不動,而負責射擊的兩個工匠卻沒多少汗水。

顯然在他們離開演習場這段時間內,那兩個工匠躲到蔭涼處去了,而新軍士卒卻沒有動過。

原本崇禎皇帝對新軍士卒的誇獎還有照顧鍾進衛面子的意思,現在卻真得震撼了。

新軍士卒有如此軍紀,不用看其他方面,就能知道這是一支強軍了。

溫體仁和樑廷棟也發現了這點,紛紛出口誇獎。

鍾進衛嘴裡雖在謙虛着,但心中卻很美。畢竟這新軍算是自己帶出來的第一支部隊,雖然其基礎很好,原本就算是精銳老卒了,可怎麼的都花了他不少心思在裡面的緣故。

過了好一會後,射擊演習才通過旗語傳達下去。

這次射擊演習,有幾種不同的對比。主要對比參數爲三分鐘內射擊次數,射程遠近,精確程度。

一是燧發槍加紙質子彈和現在流行的火繩槍的射擊對比,稱之爲甲比試驗;

二是燧發槍加紙質子彈和火繩槍加紙質子彈的射擊對比,稱之爲乙比試驗;

三是加裝了刺刀的燧發槍和火繩槍的射擊對比,當然都用上紙質子彈,稱之爲丙比試驗;

新軍士卒雖然沒有望遠鏡,但他們就站在射擊工匠身邊,看着工匠們在操作射擊,心中都非常興奮。

因爲他們終於知道自己將配備這種新式槍械,看着操作就知道比他們熟悉的這個火繩槍,簡便了很多。

反倒是觀察臺上,因爲每次射擊時,不管是燧發槍還是火繩槍,都會有硝煙出現,多少都掩蓋了現場,因此看得不是很清楚。

不過沒有多少時間,射擊演習就結束了,甲乙丙三類試驗數據馬上由專人彙報到觀察臺。

對比試驗最明顯的是甲比試驗,燧發槍整整比火繩槍的射速快了一倍有餘。

對比試驗的差距次之的則是乙比試驗,燧發槍比火繩槍快了一半左右,原因是沒了紙質子彈的優勢,加上燧發槍有啞火情況,需要再次按扳機。

而對比試驗結果最終相差不多的則是丙類試驗,因爲加裝了刺刀,給從槍口裝填子彈造成了一定的難度。

至於射程上,燧發槍比火繩槍要遠一點,精度也要高一些。原因是火繩槍是之前就打造好的,而燧發槍卻是嚴格按照流程新打造的,槍管也比較長一點。

臺上的幾個大佬聽了都微笑不語,看似對試驗結果表示滿意。

崇禎皇帝轉頭問一側的樑廷棟道:“樑卿如何看?”

樑廷棟一聽崇禎皇帝詢問他的意見,連忙回奏道:“陛下,這紙質子彈非常好,臣建議,勒令所有邊軍火銃手都必須使用紙質子彈,可以大大增加火器的威力。”

這點其實只要是個人都能知道,因爲甲、乙兩類對比試驗就能看出來的。

崇禎皇帝先是點點頭,表示同意這一點,然後再問道:“還有麼?”

樑廷棟看了鍾進衛一眼,然後才奏道:“這燧發槍也不錯,能自動生火,就是偶爾生不了火會比較麻煩。但無論如何,比現有之火繩槍要好一些。”

崇禎皇帝聽得眉頭一皺,這答案並不能讓他滿意,因爲樑廷棟的回答都不出自己的意料,沒有說出有什麼自己不清楚的地方。

於是,他又轉向鍾進衛,問他道:“鍾師傅,你有什麼要補充的麼?”

“臣對這燧發槍很滿意。”鍾進衛先是總結了一句,然後纔開始細說。

樑廷棟在邊上聽到鍾進衛這開頭的第一句,不由得暗自鄙視,這燧發槍是你搞出來的,你當然是說好了。

“第一,燧發槍的啞火率並不大。當然這可能與天氣情況也有關係。但不管如何,都在可接受的範圍內。從演習的表面看,好像燧發槍因爲啞火率比火繩槍快不了多少,但其實在戰場上有非常明顯的優勢。”

“哦,什麼優勢?”崇禎皇帝一聽,好奇地問道。

溫體仁和樑廷棟也關注起來,只不過他們的心思不同。溫體仁是一門心思地聽優勢,而樑廷棟則在心裡所,吹吧,我看你能吹出什麼優勢來。

只聽鍾進衛向崇禎皇帝解釋道:“陛下,戰場臨敵,士卒比起演習之時多有緊張。加之火槍手的隊列排得比較密集,因此他們都會擔心自己身上的火繩會不小心碰到別人身上的火藥等物,而引起事故,必然沒有如此從容。”

樑廷棟聽到這裡,心想果然是在吹了,這完全可以通過訓練避免。

鍾進衛不知道樑廷棟在心裡誹謗自己,仍然在給崇禎皇帝解釋道:“而且火繩其實也要擔心其是否會熄滅的問題,如果火繩做的不夠好,這種情況發生也是普遍的。另外火繩因爲要在戰前就點燃,如果戰事拖久的話,還存在燃燒完了的情況。”

崇禎皇帝聽得點點頭,並沒有鍾進衛所想象中的那種聽了後歡喜的表情。

鍾進衛再看看其餘兩人,也是差不多的表情,便知道這幾人都是沒上過戰場之人,不知道自己說得這幾點其實非常關鍵。

於是,他又解釋道:“陛下,這幾天看似小事,但真到了戰場上,影響是巨大的。臣可以說,戰場上兩種槍械之間的對比,會比之演習場至少要擴大一倍。”

崇禎皇帝聽了這才動容,他轉頭看看樑廷棟,再回過頭來看鐘進衛,心中已有明悟。中興侯和兵部尚書之間的不同看法,其實是因爲他們一個上過戰場,一個沒有上過戰場。

想到這裡,崇禎皇帝對兵部尚書這個職位有了新得看法。

鍾進衛並不知道,自己剛纔的一番解釋,再加上一些其他原因,最終導致了樑廷棟的去職。

他在那邊繼續向崇禎皇帝奏道:“陛下,這次射擊演習也有暴露目前燧發槍還需要改進的地方。”

崇禎皇帝一聽,當即“哦”地一聲,連忙問道:“還需如何改進?”

第477章 新軍配置第16章 面聖第211章 圍剿發泄第354章 競拍第137章 得意建虜第143章 《甘薯疏》第71章 親近第194章 爲國除奸第528章 穩妥第一第766章 垂死掙扎第530章 招降盧象升第667章 攻勢受挫第212章 昌黎解圍第845章 北方艦隊第800章 何方神聖第391章 海蘭珠第167章 如何發行紙幣第337章 老驥伏櫪第239章 我忙你愁第276章 戰前準備第653章 覬覦南海第392章 代善給明軍創造機會第717章 冷麪孫傳庭第279章 殺奴第8章 擔憂第298章 京營改編第673章 退回海州城第717章 冷麪孫傳庭第77章 胡正言第549章 生員之論第646章 冰封島嶼建虜出擊第680章 快點來吧第303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773章 皇太極的遺願第279章 殺奴第293章 犯大明者雖遠必誅第131章 京營相關第496章 藩王會議(6)第706章 大明燧發槍的厲害第93章 以一敵四第539章 戰後第192章 第二次勸降昌黎第656章 第一次第472章 修路基金第408章 東江士氣第709章 勘探船歸來第429章 到家不得入第344章 白杆軍現第743章 洗衣機隨便洗第359章 榮華富貴第599章 漢民怎麼辦第118章 溫度問題第834章 緝私成果第690章 建虜求和第4章 相信(2)第752章 淚流滿襟第34章 閻應芳第193章 誘騙成功第99章 江陰八十一日第374章 巡撫衙門第580章 漢奸理論第396章 我胡漢三回來了第351章 收穫不少第656章 第一次第666章 發現明軍弱點第240章 獻女邀寵第786章 北方軍隊的改編方案第95章 脫險第772章 高瞻遠矚第197章 不拋棄也不放棄第114章 官員俸祿第536章 峽谷大撤退第96章 滅口第489章 命運的改變第566章 重組夜不收第564章 登萊的士氣第53章 集中供應第665章 開胃小菜第456章 張獻忠的觀察第762章 兵變第150章 各方涌動第859章 蒙古生變第721章 鄭芝龍出使日本第866章 看稀奇第48章 結賬第110章 鹽政細節第228章 建虜細作第461章 剃髮易服第390章 到底在哪裡第564章 登萊的士氣第742章 萬事俱備第231章 新的征途第838章 糧食危機始解第685章 日本橫渡太平洋出使歐洲第18章 算計第627章 剃髮易服第807章 得償所願第574章 應對第232章 挽留炮灰第754章 紅夷大炮來了
第477章 新軍配置第16章 面聖第211章 圍剿發泄第354章 競拍第137章 得意建虜第143章 《甘薯疏》第71章 親近第194章 爲國除奸第528章 穩妥第一第766章 垂死掙扎第530章 招降盧象升第667章 攻勢受挫第212章 昌黎解圍第845章 北方艦隊第800章 何方神聖第391章 海蘭珠第167章 如何發行紙幣第337章 老驥伏櫪第239章 我忙你愁第276章 戰前準備第653章 覬覦南海第392章 代善給明軍創造機會第717章 冷麪孫傳庭第279章 殺奴第8章 擔憂第298章 京營改編第673章 退回海州城第717章 冷麪孫傳庭第77章 胡正言第549章 生員之論第646章 冰封島嶼建虜出擊第680章 快點來吧第303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773章 皇太極的遺願第279章 殺奴第293章 犯大明者雖遠必誅第131章 京營相關第496章 藩王會議(6)第706章 大明燧發槍的厲害第93章 以一敵四第539章 戰後第192章 第二次勸降昌黎第656章 第一次第472章 修路基金第408章 東江士氣第709章 勘探船歸來第429章 到家不得入第344章 白杆軍現第743章 洗衣機隨便洗第359章 榮華富貴第599章 漢民怎麼辦第118章 溫度問題第834章 緝私成果第690章 建虜求和第4章 相信(2)第752章 淚流滿襟第34章 閻應芳第193章 誘騙成功第99章 江陰八十一日第374章 巡撫衙門第580章 漢奸理論第396章 我胡漢三回來了第351章 收穫不少第656章 第一次第666章 發現明軍弱點第240章 獻女邀寵第786章 北方軍隊的改編方案第95章 脫險第772章 高瞻遠矚第197章 不拋棄也不放棄第114章 官員俸祿第536章 峽谷大撤退第96章 滅口第489章 命運的改變第566章 重組夜不收第564章 登萊的士氣第53章 集中供應第665章 開胃小菜第456章 張獻忠的觀察第762章 兵變第150章 各方涌動第859章 蒙古生變第721章 鄭芝龍出使日本第866章 看稀奇第48章 結賬第110章 鹽政細節第228章 建虜細作第461章 剃髮易服第390章 到底在哪裡第564章 登萊的士氣第742章 萬事俱備第231章 新的征途第838章 糧食危機始解第685章 日本橫渡太平洋出使歐洲第18章 算計第627章 剃髮易服第807章 得償所願第574章 應對第232章 挽留炮灰第754章 紅夷大炮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