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一樣大敗

就在多鐸認爲不可能有伏兵的山頂上,鍾進衛一邊用望遠鏡望着遠處追擊盧象升而來的建虜,一邊暗自說道:“看來自己重視建虜的援軍,是一項英明的決定。”

要說對建虜的熟悉,鍾進衛可以說是這支明軍中的第一人。

他不管是從以前在京畿之戰的經歷中,還是在原本歷史上的一些聽聞,都知道建虜主力,都是打慣了仗的老兵,不是之前盛京城裡那些少年兵可比。

那些少年兵追擊盧象升的時候,眼裡只有盧象升,滿心想着爭功。所有人都使勁地催馬狂追,根本顧不上別的東西。

現在鍾進衛所看到的這些建虜,雖然他們也是在急追盧象升,卻是保持着建制在追。

基本上以牛錄爲單位,控制着速度,以保證能聽取牛錄額真的命令。而且每個牛錄之間都保持着一段距離,絲毫沒有一點亂跡。

多鐸也不像之前的豪格和碩託一般,跑在隊伍的最前面。他只是居中而行,知道自己是指揮者的身份。

鍾進衛想着,如果自己按照上次伏擊豪格和碩託那樣的話,怕是會被後續的建虜給反咬一口。兵力相差這麼多,到時候很可能偷雞不着折把米,全軍覆沒都有可能。

自己和盧象升商議的結果,就是先讓盧象升伏擊一次建虜。如果能伏擊成功是最好,就算不能,也能分離建虜,降低後續新軍伏擊的壓力。

果不其然,這支建虜雖是追擊,卻很謹慎。看到地勢險峻,便先派出探馬覈實。以致盧象升的伏軍很快就暴露,前後一共殺了沒多少建虜。

不過有一點還是做到了,就是分離建虜。那些攻上山頂的建虜要再回去騎馬追上來,必然有一個時間差了。

打蛇打七寸,這個道理不止皇太極知道,鍾進衛也是這麼想,同時準備這麼做的。

他讓身邊的護衛往下傳令,等建虜的帥旗進入伏擊圈便發動攻擊。

但事情卻並不如鍾進衛所意,第一是建虜兵馬來的較多,第二建虜以牛錄爲單位追擊,隊伍拉得較長。

而新軍因爲人數只有一千,因爲地勢的原因,要防止建虜衝上坡來,必然就要保持足夠的火力,因此伏擊圈並不大。

如此一來,如果要伏擊到多鐸的話,那麼就會有不少建虜穿過伏擊圈,攻擊到事先約定炮響就準備回擊的盧象升所部。

讓大約一千左右的建虜精銳去撞盧象升率領的兩千不到的登萊明軍,就算把建虜都滅了,盧象升所部必然也損失慘重,這是鍾進衛所不願見到的。

當然,要是那種心狠的明軍將領的話,就有可能拿登萊明軍的命去換奴酋的命。

但鍾進衛卻不一樣,他來自後世,有一些教育對他來說是根深蒂固的。他大學畢業,進入金融行業從事技術工作,可以說並沒有被社會那個大染缸所染黑。要讓他拿那麼多明軍的命去換,顯然是超出了他的心理底線。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鍾進衛並不認爲多鐸的命有那麼大的價值。他一直認爲,只要自己努力,發揮出大明的真正實力,哪怕是用大明國力的百分之一,都能拖垮、滅掉建虜。

因此,當建虜的前鋒,大約有五百人左右衝過了伏擊圈,而有大約一千左右的建虜在伏擊圈內時,鍾進衛便傳令發動了攻擊。

這次的伏擊方式和上一次也有所不同,在官道上並沒有火炮。火炮主要部署在前後中三點,以霰彈攻擊爲主。

當然,鍾進衛也嘗試着讓貢得薩親自操作一門火炮,裝填了實彈,瞄準多鐸所在開火。就當是買彩票了,看能不能中獎。

很不幸,鍾進衛的運氣一向不好,根本沒有砸到多鐸,反而讓多鐸有多遠跑多遠。

當密集的火炮和火槍聲音響起的時候,多鐸就知道要糟。他沒想到明軍竟然會在這個地方有埋伏,而且還是如此之多的火器埋伏。

他正看着山坡上硝煙瀰漫時,忽然一發實彈就落在他邊上不遠,犁出一道血溝。

多鐸一見自己在明軍火炮的攻擊範圍,馬上條件反射式的往回逃。火器的威力,不是人力所能抵擋的,這點他是非常清楚的。

而那些落入伏擊圈的建虜就沒這麼好運了,哪怕他們比之前的那些從盛京追出來的同伴要精銳,遇到火器密集的打擊,也是一樣的下場。

盧象升所部一直在逃,一聽到背後響起如雷地火器聲,就開始減速轉彎。

而那些出了伏擊圈的建虜則被火器聲響嚇了一大跳,一邊保持原樣追一邊回頭查看。當他們發現明軍竟然還有伏兵,並且截斷了後續軍隊時,都大吃一驚,速度就不可避免地慢了下來。

這些建虜畢竟是精銳,雖有驚慌之色,卻還是保持着建制,向他們的牛錄額真靠攏。

這時,盧象升的軍隊已經調過頭來,開始提速攻擊這部分建虜。雙方一接觸便分出了勝負,原因很簡單。

第一,這些建虜經過連續地長途行軍,他們的身體其實已經很疲憊,限制了他們實力的發揮。

第二,雖是精銳,並且本能地採用正確的應對措施,但在中了埋伏的情況下,不可避免地會造成軍心混亂,士氣降低。與之對應的,明軍卻是士氣如虹,一切按照預定計劃在進行。

第三,盧象升實在太猛了,身披多層重甲,使長柄重兵器,簡直就是人形坦克,所向披靡。他從建虜中間穿過,剩下的就交給後續源源不斷跟進的手下就可以了。

一個回合下來,建虜就被滅了。當然,這次的登萊騎軍還是有了傷亡,付出了二十多條人命。

這邊戰鬥結束時,伏擊圈內的建虜也所剩無幾了。山坡上的燧發槍士卒就開始去牽自己坐騎,騎馬追擊建虜的後續部隊。

炮兵部隊則沒有那麼快,畢竟馬拉火炮也要在平整的官道上纔會有速度,因此炮兵首先要把火炮弄到官道上才行。

沒有人管伏擊圈內建虜的情況,盧象升率部跟上了燧發槍部隊,一起追擊建虜而去。

多鐸的身邊只有一千不到驚魂未定的手下,看到幾千明軍正氣勢如虹地追過來。不敢硬敵,往後退了回去。

多鐸在逃了一段路程後,後軍逐漸與他匯合,人數越聚越多。他便決定不再逃了,準備返身再戰。

第407章 肉鬆第106章 蛛絲馬跡第594章 陷阱第615章 老天玩人第48章 結賬第117章 工匠的處境第266章 屠城第41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608章 精兵的區別第668章 明軍等死吧第160章 宦官人生第524章 全力以赴第743章 洗衣機隨便洗第576章 大灰狼第766章 垂死掙扎第40章 軍需官第158章 彷徨和驕蠻第491章 藩王會議(1)第167章 如何發行紙幣第153章 府內見聞第2章 相識第666章 發現明軍弱點第649章 跳雷第360章 災情第536章 峽谷大撤退第597章 勝利者第90章 危機四伏第738章 敢犟嘴就戰場見第832章 萬事如意第351章 收穫不少第44章 日不落帝國第470章 收費的水泥路第547章 有喜了第411章 登萊困境第289章 戰局突變第293章 犯大明者雖遠必誅第59章 廠衛第781章 京師沸騰第832章 萬事如意第488章 朝鮮局勢第90章 危機四伏第86章 理想第827章 海上緝私隊第809章 幼學的衝突第786章 北方軍隊的改編方案第183章 勸降不成第569章 漢奸是最大禍害第177章 人心所思第82章 你家出大事了第218章 昌黎戰的意義第125章 發現刺客第11章 昏迷第227章 同袍之情第838章 糧食危機始解第540章 大明萬勝第653章 覬覦南海第373章 應對寧錦第684章 凱旋迴京第492章 藩王會議(2)第280章 意外收穫第738章 敢犟嘴就戰場見第856章 用兵何處第564章 登萊的士氣第359章 榮華富貴第118章 溫度問題第265章 伏擊中興侯第559章 大搞基建第634章 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第772章 高瞻遠矚第681章 肥肉就在眼前第227章 兄弟情第721章 鄭芝龍出使日本第118章 溫度問題第801章 鬥戰勝佛第435章 急報之議第174章 影響第573章 出發第368章 欲仙欲死第272章 勝負至關重要第402章 做起來難第748章 登萊出征第611章 明軍威武第8章 擔憂第411章 登萊困境第105章 匆忙善後第257章 大軍開拔第463章 孝之大小第262章 血債血償第575章 作繭自縛第395章 殺虜放火時第377章 叮囑第521章 完善研究所機制第37章 標點符號第833章 不得再用澳門總督的稱呼第556章 就是本官放得火第392章 代善給明軍創造機會第723章 袁可立的心願第513章 咱是活雷鋒第733章 荷蘭人的反應第777章 追擊多爾袞
第407章 肉鬆第106章 蛛絲馬跡第594章 陷阱第615章 老天玩人第48章 結賬第117章 工匠的處境第266章 屠城第41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608章 精兵的區別第668章 明軍等死吧第160章 宦官人生第524章 全力以赴第743章 洗衣機隨便洗第576章 大灰狼第766章 垂死掙扎第40章 軍需官第158章 彷徨和驕蠻第491章 藩王會議(1)第167章 如何發行紙幣第153章 府內見聞第2章 相識第666章 發現明軍弱點第649章 跳雷第360章 災情第536章 峽谷大撤退第597章 勝利者第90章 危機四伏第738章 敢犟嘴就戰場見第832章 萬事如意第351章 收穫不少第44章 日不落帝國第470章 收費的水泥路第547章 有喜了第411章 登萊困境第289章 戰局突變第293章 犯大明者雖遠必誅第59章 廠衛第781章 京師沸騰第832章 萬事如意第488章 朝鮮局勢第90章 危機四伏第86章 理想第827章 海上緝私隊第809章 幼學的衝突第786章 北方軍隊的改編方案第183章 勸降不成第569章 漢奸是最大禍害第177章 人心所思第82章 你家出大事了第218章 昌黎戰的意義第125章 發現刺客第11章 昏迷第227章 同袍之情第838章 糧食危機始解第540章 大明萬勝第653章 覬覦南海第373章 應對寧錦第684章 凱旋迴京第492章 藩王會議(2)第280章 意外收穫第738章 敢犟嘴就戰場見第856章 用兵何處第564章 登萊的士氣第359章 榮華富貴第118章 溫度問題第265章 伏擊中興侯第559章 大搞基建第634章 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第772章 高瞻遠矚第681章 肥肉就在眼前第227章 兄弟情第721章 鄭芝龍出使日本第118章 溫度問題第801章 鬥戰勝佛第435章 急報之議第174章 影響第573章 出發第368章 欲仙欲死第272章 勝負至關重要第402章 做起來難第748章 登萊出征第611章 明軍威武第8章 擔憂第411章 登萊困境第105章 匆忙善後第257章 大軍開拔第463章 孝之大小第262章 血債血償第575章 作繭自縛第395章 殺虜放火時第377章 叮囑第521章 完善研究所機制第37章 標點符號第833章 不得再用澳門總督的稱呼第556章 就是本官放得火第392章 代善給明軍創造機會第723章 袁可立的心願第513章 咱是活雷鋒第733章 荷蘭人的反應第777章 追擊多爾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