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演(上)

左骨都侯當然看出了牽招和張遼兩人的雙簧戲,但作爲一個聰明人,就算看出來了,也得裝成沒看出來。尤其是這個雙簧並不全是假的,張遼的想法極有可能是藉此表達出來。

就像匈奴人想要劫掠財物一樣,漢人官員喜歡功勞也是很正常的事。殺良冒功的漢官匈奴人也見過不少,張遼這種已經算是良心了。

沒撈到功勞的漢官希望議和攫取利益來立功,已經掌握戰場主動權的軍官想再打下去,很符合漢人以往的表現。

漢人的籌碼和態度已經擺出來了,接下來就是看匈奴人如何迴應,左骨都侯不太看好結果,漢人這次與其說是談判,倒不如說是最後通牒。

那高高在上的態度,根本一點討價還價的意思都沒有。

在聽完左骨都侯的彙報後,呼廚泉並未暴跳如雷,而是陷入了沉默,早先與兩位萬騎長交流過,那兩位很明顯傾向於投降,他們已經被漢軍殺破膽了。

說來也是,南匈奴承平這麼多年,一直都是作爲漢人的僱傭軍作戰,打打順風仗還行,好不容易和自家主子硬碰硬來上一次,結果牙都被磕掉了,也難怪他們生出退意。

說不得心裡還在埋怨呼廚泉,畢竟是呼廚泉給的情報有問題,他們認爲漢軍無暇顧及幷州,才生出劫掠之心。

對於漢人的三個條件,呼廚泉倒不像左骨都侯那般抗拒,因爲他真的很好奇,中原到底是怎樣的世界。

再說了,此番南下本就是爲談判桌增添籌碼而來,同時削弱屠各部等反對力量,如今戰敗,談判條件苛刻了些也屬正常,呼廚泉不是輸不起的賭徒,他很清醒,打不贏就認栽,好好蟄伏,將來未必沒有機會。

若是一心求戰,將有生力量消耗殆盡,那纔是得不償失。

倒是徭役之事有頗多可思量之處,漢人會不會在其中耍什麼陰謀?例如分化處理掉匈奴人?屠殺二十萬人的事情漢人歷史上也不是沒有過。

“本單于只有一個問題,服徭役的匈奴人安全如何保障,漢人可有說法?”

“大單于……您,真的願意去侍奉那漢人皇帝?”左骨都侯有些驚訝,他原以爲呼廚泉最在意的應該是入京爲侍這一條,卻不料他竟然只關心服徭役的匈奴人安危。

呼廚泉笑着道:“戰敗爲俘,本就是天經地義之事。至於安危問題,只要匈奴尚在,本單于自然穩如泰山,若是漢人連我的子民都不放過,那更不可能放過我。”

雖然理是這個理,但常人往往會更在乎自身,這是下意識的反應,呼廚泉能拋開自己,左骨都侯還是頗爲欣慰和感動。

“漢人也只有初步規劃,每次徵發不超過一萬人,他們表示這方面還可以再議。”

呼廚泉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若從這點來看,漢人似乎確實沒有更深的謀劃,但也不可掉以輕心。”

“大單于,族中恐怕會有很多人反對啊。”左骨都侯頗顯憂慮,匈奴人自由慣了,爲漢人打仗恰好符合他們好戰的本性,又渴望財物,而士卒戰時所獲歸己所有是封建時代不成文的規矩,如此才少有人反對。

可徭役不同,哪怕呼廚泉同意了,許多匈奴人也不會願意去服徭役。

“這就需要一些手段了啊……”呼廚泉眼神微微閃爍,嘴角勾起一抹輕笑。

……

“什麼?漢人要讓我族盡數爲奴?”

消息很快傳遍了軍中,全軍譁然,一些激進的匈奴人開始往主帳聚集,希望呼廚泉能給一個說法。

此戰雖然戰敗,但匈奴主力並沒有太大的損失,只是被殺破了膽。可爲奴之事超出底線太多,縱然膽寒,卻也不得不戰。

呼廚泉長久沒有迴應,倒是嚇着了萬騎長赫牧,他是確確實實患上了漢人恐懼症,根本不想再與漢人作戰。可如今愈演愈烈的主戰意向讓他坐立難安,若是與大多數匈奴人的意向相違背,他這個萬騎長也做不安穩。

爲了安撫麾下的士卒,他連忙趕往呼廚泉的主帳,希望能得到一個確切的答覆。

“不錯,漢人確實只有這一個要求,隨後便將左骨都侯驅逐了出來,那前軍主將張遼在大敗我軍後志得意滿,如今滿心想着再建大功,想必是他一力主張如此,爲的就是逼迫我族死戰!”呼廚泉一拳砸在案几上,嘆氣道:“本單于不甚通曉軍事,不知赫牧萬騎長對此有何看法?”

赫牧有些猶疑,呼廚泉說的很符合邏輯,但總覺得有哪裡不對,但看看左骨都侯臉上的淤青,倒也說不出什麼,收了收心神,他回道:“回稟大單于,漢人不可力敵啊。此前僅五千漢人便阻住了我軍,如今又有一萬漢人來援,晉陽方向還有數萬人阻住了歸路,我軍糧草也所剩不多,如何能戰?”

“萬騎長的意思是,我族就該盡數爲奴?”呼廚泉的臉色變得很不好看,眼中甚至閃着殺意。

赫牧嚇得一哆嗦,連忙道:“爲奴當然不可行,匈奴生長於草原,怎可爲人奴婢?但漢人如此威脅,想必也是刻意爲之,未必不能再做商討啊。”

呼廚泉憤恨的道:“人爲刀殂,我爲魚肉,漢人恐怕不會再談了,看看左骨都侯的樣子,他是代表本單于而去,卻遭此羞辱!漢人根本沒把我們放在眼裡!本單于意欲決一死戰,赫牧萬騎長認爲如何?”

“大單于三思啊!”赫牧瞥了一眼周圍開始拔刀的單于近衛,連忙道:“若只有屬下一人,自然願意與大單于共進退,可此處尚有三萬匈奴兒郎,他們還有親人,還有朋友,若是把他們盡數陷在這裡,我們要如何向族人們,向祖先們交代啊!”

“難道讓匈奴兒郎去做奴隸就能向族人們交代了?本單于寧願自己爲奴,也不想看到自由的草原兒郎成爲奴隸!”呼廚泉雙眼通紅,拔刀將自己坐的胡牀砍成兩段,怒道:“我以大單于之名下令,全軍整軍備戰,明日與漢人決一死戰!”

第三百一十四章 冀州動第二百八十七章 甄府(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妥協第一百零一章 忠義立身呂奉先第五百七十章 荒唐一夢第四百五十四章 可惜第四百章 公孫紀第三百一十八章 窮途第十三章 前倨後恭第一百九十一章 氾勝之書第二百三十二章 終變(六)第三百零九章 風水輪流轉(上)第一百零九章 出京(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投名狀第一百六十章 動亂(中)第五百二十九章 新任京兆尹第四百六十五章 當以義告,以道誅第二百五十三章 酸棗會盟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方反應(上)第二十六章 臥雪堂第二百九十六章 常山之戰(八)第四百一十章 名望第二百一十六章 決戰(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達成共識(第三更,求首訂)第二百七十六章 選擇(下)第四百二十章 琅琊王(上)第二百七十章 入主冀州(下)第四百八十二章 暗流涌動(三)第四十八章 何苗第五百零九章 父子(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會盟(中)第四百九十三章 退匈奴(七)第四十七章 定計第四百八十四章 暗流涌動(五)第九十五章 薅羊毛第二百七十三章 對錯(上)第二百四十八章 羣雄起(下)第五百一十六章 論官(下)第五百零六章 決定(下)第三章 抉擇第三百六十二章 試探(下)第七十二章 夜談第四百二十九章 少年天子(三)第五十八章 赴宴第五十三章 刎頸之交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才第七十六章 鐵頭娃第三百零九章 風水輪流轉(上)第九十四章 弓似霹靂弦驚第一百三十五章 嚴刑慎行第七十三章 朝會第四百七十章 夏侯淵第一百五十章 驚變(中)第十二章 北宮暗謀第四百三十章 少年天子(四)第三百二十一章 王子師第一百零四章 尋劍第二百零二章 火併第六十七章 追索第二百五十六章 會盟(上)第四百三十四章 再見曹操第二十六章 臥雪堂第二百零一章 陶升第二百二十五章 兄弟(下)第二百三十一章 終變(五)第八十九章 外放第四百四十五章 開陽之戰(上)第一百九十章 知政失者在草野第十一章 松柏青山第三百三十一章 算計(下)第四百一十五章 母與子第一百六十三章 戰端(中)第二百九十五章 常山之戰(七)第五百三十章 關中動亂(一)第五百四十九章 韓遂之敗(中)第三百一十一章 風水輪流轉(下)第四百二十六章 張闓第三百五十六章 馬韓第一百零一章 忠義立身呂奉先第三百章 功利與道義第五十章 雙雄會第二百五十二章 撤退第四百七十章 夏侯淵第五百四十七章 平定關中(十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下)第一百三十章 誅殺不當辜第五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三百八十八章 決斷(下)第三百四十八章 兗州亂第五十五章 泄密第四百九十三章 退匈奴(七)第五十一章 腹心第二十章 包頭呂布第五百一十四章 封賞(下)第五百三十三章 關中動亂(四)第二百八十三章 用意第五十九章 從賊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才第三百九十三章 殘酷第四百一十一章 奉天子以討不臣(四千字)
第三百一十四章 冀州動第二百八十七章 甄府(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妥協第一百零一章 忠義立身呂奉先第五百七十章 荒唐一夢第四百五十四章 可惜第四百章 公孫紀第三百一十八章 窮途第十三章 前倨後恭第一百九十一章 氾勝之書第二百三十二章 終變(六)第三百零九章 風水輪流轉(上)第一百零九章 出京(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投名狀第一百六十章 動亂(中)第五百二十九章 新任京兆尹第四百六十五章 當以義告,以道誅第二百五十三章 酸棗會盟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方反應(上)第二十六章 臥雪堂第二百九十六章 常山之戰(八)第四百一十章 名望第二百一十六章 決戰(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達成共識(第三更,求首訂)第二百七十六章 選擇(下)第四百二十章 琅琊王(上)第二百七十章 入主冀州(下)第四百八十二章 暗流涌動(三)第四十八章 何苗第五百零九章 父子(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會盟(中)第四百九十三章 退匈奴(七)第四十七章 定計第四百八十四章 暗流涌動(五)第九十五章 薅羊毛第二百七十三章 對錯(上)第二百四十八章 羣雄起(下)第五百一十六章 論官(下)第五百零六章 決定(下)第三章 抉擇第三百六十二章 試探(下)第七十二章 夜談第四百二十九章 少年天子(三)第五十八章 赴宴第五十三章 刎頸之交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才第七十六章 鐵頭娃第三百零九章 風水輪流轉(上)第九十四章 弓似霹靂弦驚第一百三十五章 嚴刑慎行第七十三章 朝會第四百七十章 夏侯淵第一百五十章 驚變(中)第十二章 北宮暗謀第四百三十章 少年天子(四)第三百二十一章 王子師第一百零四章 尋劍第二百零二章 火併第六十七章 追索第二百五十六章 會盟(上)第四百三十四章 再見曹操第二十六章 臥雪堂第二百零一章 陶升第二百二十五章 兄弟(下)第二百三十一章 終變(五)第八十九章 外放第四百四十五章 開陽之戰(上)第一百九十章 知政失者在草野第十一章 松柏青山第三百三十一章 算計(下)第四百一十五章 母與子第一百六十三章 戰端(中)第二百九十五章 常山之戰(七)第五百三十章 關中動亂(一)第五百四十九章 韓遂之敗(中)第三百一十一章 風水輪流轉(下)第四百二十六章 張闓第三百五十六章 馬韓第一百零一章 忠義立身呂奉先第三百章 功利與道義第五十章 雙雄會第二百五十二章 撤退第四百七十章 夏侯淵第五百四十七章 平定關中(十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下)第一百三十章 誅殺不當辜第五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三百八十八章 決斷(下)第三百四十八章 兗州亂第五十五章 泄密第四百九十三章 退匈奴(七)第五十一章 腹心第二十章 包頭呂布第五百一十四章 封賞(下)第五百三十三章 關中動亂(四)第二百八十三章 用意第五十九章 從賊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才第三百九十三章 殘酷第四百一十一章 奉天子以討不臣(四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