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殘酷

“本侯與薊侯說話,何時輪得到你們插嘴!”

步出中軍大帳,兩人漸行至一偏僻處,陳羣惟妙惟肖的模仿起方纔荀攸動怒的模樣,卻只引得荀攸用看白癡的眼光盯着他。

表演了一會兒,見荀攸沒什麼大的反應,陳羣也覺得有些無趣,擺擺手道:“若是讓其他人看到荀公達這般做派,恐怕會生生笑岔氣去。”

“你再笑笑,想必也會岔氣乃至沒氣,屆時吾便要重新爲李明遠遴選別駕,吾那堂妹也可重覓良緣,當真是可喜可賀,可喜可賀。”

荀攸面無表情的說出惡毒的詛咒,陳羣一時有些瞠目結舌,喃喃道:“你這是從何處學來的這些奇言怪語?竟變得這般惡毒?”

荀攸瞥了他一眼,悠悠道:“你再和他相處一段時間,想必也會和我一般。聽聞青州如今公務繁忙,所以你纔沒見過他的真面目吧?”

陳羣微微蹙眉,瞬間便反應過來了荀攸所言的是誰,有些訝異的道:“這就是君侯所說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荀攸怔了下,撫須道:“唔……此言倒是頗爲形象,確實可以這般理解。”

陳羣冷哼一聲,駁道:“倒是物以類聚人以羣分更爲合適吧……你荀公達從來都是這麼惡劣的人。”

“這並不重要。”荀攸笑眯眯的道:“倒是要感謝長文的配合,否則這般冷場下去,可說不好會發生什麼。”

“你就這般肯定我會幫你解圍?”陳羣嗤笑道:“若是我作壁上觀,或是解圍失敗,說不準公孫瓚便會當場發作,屆時你又要如何?”

“若是連名動潁川的陳長文都不能信任,這世間還有何人可以做到此事?”

“呵呵。”雖然面上不以爲然,但陳羣對此顯然還是頗爲受用的,畢竟荀攸也是他承認的潁川第一梯隊人物,被荀攸稱讚和被其他庸人稱讚完全是兩回事。

見陳羣不再糾纏,荀攸笑容一收,沉聲道:“言歸正傳,如今看來衝突已經不可避免,不知長文接下來有何打算?”

陳羣沉吟道:“嗯……雖然明公應該不希望我們做手腳,可事到如今,也到了我們該參與進來的時候了。劉景升那邊一直很穩,也不知究竟有何後手,只能相信沮公與了。”

“沮公與可以信任,其才能卓越非凡,於處事經驗上甚至還要勝過你我,由他來應付老奸巨猾的劉景升真是再合適不過了。只是我們如果要插手,恐怕首先得弄明白,雙方到底誰強誰弱。”

與沮授同僚一年,荀攸對這名冀州名士還是有不少了解的,確實是名不虛傳。

陳羣摸着頷下,若有所思的道:“劉景升坐擁大郡以及劉伯安公留下的基底,想來勢力是要比薊侯更爲強盛的,再加上他一直按兵不動,恐怕薊侯不是他的對手。

只是薊侯看起來也頗爲自信,他的自信又源自於何處呢?”

“兵者,詭道也。用兵之道也並不止於戰場。若戰場上會處於劣勢,那其自信顯然來自於戰場之外的地方。孫武諸篇可以弱勝強之法,恐怕是用間吧?只是單憑用間顯然是不足以讓他自信滿滿的對抗幽州牧啊。”

說着說着,荀攸也陷入了困惑之中,就算是有用間,在絕對的實力差距下,鹿死誰手恐怕還未可知啊。

陳羣想了想,嘆道:“恐怕你是把問題想的複雜了。”

“哦,此言何解?”荀攸有些好奇的問道。

“薊侯是一個很自信的人,極度的自信,尤其是對自己的軍事水平更是有盲目的自信。對他這種人而言,哪怕是三成的勝機,恐怕都能被當成百分百的勝率。若從這種角度去思考,他會這般自信滿滿倒也不足爲奇。”

荀攸瞳孔大張,一時有些發愣,喃喃道:“這……就這麼簡單?”

“‘有些時候,事情就是這麼簡單,天下並不全是和你我一樣的聰明人。’這是君侯此前所言,公達可以好好理解一下。”

“……似乎真有幾分道理。”荀攸閉目沉思了片刻,沉聲道:“既然如此,我們需要想些辦法,不能讓薊侯迅速潰敗。”

“不……我倒覺得若能讓劉景升一舉除掉公孫瓚,未必是壞事啊。”陳羣的眼神漸漸變得深邃起來,意有所指的說道。

“這……”荀攸挑了挑眉,有些意外的道:“長文是覺得留下薊侯並不好?”

“公孫瓚爲人囂張跋扈,絕非甘居人下者。尤其是明公曾經受他庇護,這種關係自然更是讓他難以忍受。若將他留下,不啻於自找麻煩。

將來若起了矛盾,明公還要顧念舊情左右爲難,倒不如現在便讓他落幕。至於擔心劉景升掌控幽州,大可不必擔憂,待到公孫瓚敗亡,我等自可引軍以報仇爲名進入幽州,殘破的幽州是擋不住兩州大軍的。”

聽完陳羣的分析,荀攸也是微微頷首,他自然也能看出公孫瓚的問題所在。只是與劉備相處的久了,難免受到影響,又擔心劉備難以接受,是以心中還是有些牴觸陳羣的想法。

瞥了一眼荀攸,陳羣悠悠道:“我等尊重明公的想法,也願意以明公的意志爲行動的指導。可這並不代表我們是傀儡。君有亂命,豈可受之?因勢利導,除去大患,這又有何錯誤?我欣賞明公重情重義的性子,然而在天下面前,還是要學會取捨爲好。”

荀攸微微皺眉,狐疑的掃了陳羣兩眼,問道:“看來李明遠是與明公溝通過了?說得頭頭是道,相識十幾年,我可不知道你陳羣是這般敢爲天下先的人物。”

“這不重要。”陳羣笑着聳聳肩道:“重要的是,公孫瓚真的不能活下去,他的身份太敏感特殊,他的慾望和自尊也太過病態。如今只是坐視他亡,可若是到了爭鬥的那一天再翻臉,那便是逼着明公手刃自己的兄長,也未免太過殘酷了。”

慢慢踱步思考了一會兒,荀攸也嘆着氣點頭道:“如你所言吧,且看看薊侯能不能躲過這一劫。”

第五百八十一章 和親(中)第一百一十章 趙王第三百一十六章 虎牢關(下)第八十一章 權術第三百五十一章 老友(上)第四百八十二章 暗流涌動(三)第五百一十六章 論官(下)第四百九十七章 來使(上)第五百六十九章 荒唐一夢第一百四十九章 驚變(上)第三百一十一章 風水輪流轉(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豪族與朝廷第二百二十九章 終變(三)第五百八十章 和親(上)第四百一十五章 母與子第三百章 功利與道義第二百二十六章 兄弟(續)第四百六十三章 攻營與守營(上)第二十一章 呂韻第二百一十六章 決戰(上)第二百八十九章 常山之戰(一)第四百二十五章 解鬥第三十八章 兵要第四百一十八章 徐州(上)第二百九十八章 常山之戰(終)第一百五十八章 亂起(下)第六十二章 賊寇習性第八十三章 贈劍第五百一十一章 天子法駕第五百零一章 逆轉(上)第二百八十七章 甄府(下)第五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一百七十一章 宣傳攻勢第七十一章 公卿第四百三十章 少年天子(四)第三百五十章 儒宗(下)(四千字)第二百六十四章 背叛第五百四十三章 平定關中(八)第三百三十三章 青州亂起第二百零八章 破釜沉舟(上)第二百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下)第四十七章 定計第五百四十五章 平定關中(十)第三百八十一章 幽州牧劉表(上)第四百七十五章 各懷鬼胎第三百六十九章 雜談第一百四十三章 救命稻草(第二更,求首訂)第二百零五章 常山趙子龍(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權柄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下很大第二十二章 蹇碩伏誅第二百三十九章 廢立(五)第四百二十八章 少年天子(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歷陽之戰(中)第四百三十三章 夜談第三百二十四章 夷族第四百八十八章 退匈奴(二)第三百九十八章 內應(下)第五百八十五章 中原僵持(三)第四百九十三章 退匈奴(七)第五百一十一章 天子法駕第三百四十三章 渤海之戰(下)第八十六章 驅逐第五百零六章 決定(下)第四百二十七章 少年天子(一)第二百九十七章 常山之戰(九)第一百一十三章 人生三大鐵第一百八十四章 楊鳳(上)第五百五十九章 蜀地第一百三十章 誅殺不當辜第一百八十五章 楊鳳(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才第四百五十四章 可惜第二百一十五章 破釜沉舟(下)第三百六十五章 逝第一百四十章 哀之而不鑑之第二百二十四章 兄弟(上)第四十九章 利害第五百一十五章 論官(上)第三百八十三章 邊市(上)第二百零八章 破釜沉舟(上)第五百三十四章 關中動亂(五)第三百三十二章 道不同第三百四十一章 青州之治(下)第四百零七章 說服(中)第一百五十四章 議罪(上)第四百四十一章 降第四百六十章 兗州初戰(上)第五百三十一章 關中動亂(二)第五百二十章 平衡(上)第五百三十三章 關中動亂(四)第五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一百八十三章 河朔巨寇第四百九十八章 來使(下)第三百九十一章 怒火第二百七十四章 對錯(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決戰(上)第五百八十一章 和親(中)第二百九十一章 常山之戰(三)(四千字大章)
第五百八十一章 和親(中)第一百一十章 趙王第三百一十六章 虎牢關(下)第八十一章 權術第三百五十一章 老友(上)第四百八十二章 暗流涌動(三)第五百一十六章 論官(下)第四百九十七章 來使(上)第五百六十九章 荒唐一夢第一百四十九章 驚變(上)第三百一十一章 風水輪流轉(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豪族與朝廷第二百二十九章 終變(三)第五百八十章 和親(上)第四百一十五章 母與子第三百章 功利與道義第二百二十六章 兄弟(續)第四百六十三章 攻營與守營(上)第二十一章 呂韻第二百一十六章 決戰(上)第二百八十九章 常山之戰(一)第四百二十五章 解鬥第三十八章 兵要第四百一十八章 徐州(上)第二百九十八章 常山之戰(終)第一百五十八章 亂起(下)第六十二章 賊寇習性第八十三章 贈劍第五百一十一章 天子法駕第五百零一章 逆轉(上)第二百八十七章 甄府(下)第五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一百七十一章 宣傳攻勢第七十一章 公卿第四百三十章 少年天子(四)第三百五十章 儒宗(下)(四千字)第二百六十四章 背叛第五百四十三章 平定關中(八)第三百三十三章 青州亂起第二百零八章 破釜沉舟(上)第二百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下)第四十七章 定計第五百四十五章 平定關中(十)第三百八十一章 幽州牧劉表(上)第四百七十五章 各懷鬼胎第三百六十九章 雜談第一百四十三章 救命稻草(第二更,求首訂)第二百零五章 常山趙子龍(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權柄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下很大第二十二章 蹇碩伏誅第二百三十九章 廢立(五)第四百二十八章 少年天子(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歷陽之戰(中)第四百三十三章 夜談第三百二十四章 夷族第四百八十八章 退匈奴(二)第三百九十八章 內應(下)第五百八十五章 中原僵持(三)第四百九十三章 退匈奴(七)第五百一十一章 天子法駕第三百四十三章 渤海之戰(下)第八十六章 驅逐第五百零六章 決定(下)第四百二十七章 少年天子(一)第二百九十七章 常山之戰(九)第一百一十三章 人生三大鐵第一百八十四章 楊鳳(上)第五百五十九章 蜀地第一百三十章 誅殺不當辜第一百八十五章 楊鳳(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才第四百五十四章 可惜第二百一十五章 破釜沉舟(下)第三百六十五章 逝第一百四十章 哀之而不鑑之第二百二十四章 兄弟(上)第四十九章 利害第五百一十五章 論官(上)第三百八十三章 邊市(上)第二百零八章 破釜沉舟(上)第五百三十四章 關中動亂(五)第三百三十二章 道不同第三百四十一章 青州之治(下)第四百零七章 說服(中)第一百五十四章 議罪(上)第四百四十一章 降第四百六十章 兗州初戰(上)第五百三十一章 關中動亂(二)第五百二十章 平衡(上)第五百三十三章 關中動亂(四)第五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一百八十三章 河朔巨寇第四百九十八章 來使(下)第三百九十一章 怒火第二百七十四章 對錯(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決戰(上)第五百八十一章 和親(中)第二百九十一章 常山之戰(三)(四千字大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