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北風乍起(3)

卯時正刻北郊大營響起了震天動地的三聲大炮。接着便是一隊隊的兵丁舉着戈矛順序走出大營在驛道兩邊布起了防線。只見每隔二十丈遠就是一名軍官一個個手按劍柄挺立不動軍士們也全都穿着簇新的甲冑更顯得威武森嚴。

忽然城中的神機營那裡也響起了三聲大炮。鐘鼓樓上率先撞響了鐘鼓各寺廟觀字也一齊響應遙相唱和。幾乎是在同時那邊畫角齊鳴軍樂奏起了勝利凱歌。五百名校尉佩刀甩步而出把新用黃土墊成的大路踩得一震一顫。接着一百八十匹健馬拖着的十座大將軍炮隆隆而過。這些健騾都是經過嚴格訓練的走起來都踩着鼓點子也使大道上揚起了高高的塵土看得人們目瞪口呆。

跟着是一系列囚車爲一個就是敵酋月魯帖木兒大路兩旁的老百姓不時把爛菜葉和臭雞蛋砸到囚車上。月魯帖木兒披頭散奄奄一息在他身後的囚車上裝着他的兒子大小將領還有五百名降兵。

朱植早上天還沒亮就被太監們拽起來再度穿上那讓人難受得不行的工作服袞冕。等出得府來幕府中的三個官員鐵鉉、楊榮、郭銘已經早早等候在外面。三人同樣是整齊的官服在身。

今日的獻俘大典是在南京皇宮午門進行。當朱植一行到達的時候這裡已經熙熙攘攘站了不少官員。鐵鉉他們不過三個王府官員得按品級站在不同的官員隊伍中朱植則被人帶到王公貴胄的隊伍當中右邊是十七王爺寧王朱權左邊是十四王爺肅王朱楧。兩個人都好象與自己不那麼對付大家面上寒暄過後就不再說話。

藍玉大軍儀仗緩緩走了出來。八十面紅旗由八十名彪形大漢擎着作前導上面繡的盡是些豺狼虎豹什麼的緊跟着出來的是五十四乘九龍曲蓋一色的紅色只最後的兩面一翠一紫。這這叫做“翠華紫蓋相承”。華蓋後面從容地走着兩隊軍士。他們的前邊是八面門旗:兩面金鼓旗兩面翠華旗和四面銷金旗。隊伍的後面則是出警入蹕旗各一面一百二十名軍士舉着金鎖、臥瓜、立瓜、鎖斧、大刀、紅鐙、黃鐙開過。

這時六十四名軍士護着纛車走了過來。這纛車造得非常寬大車上的四角站着四名護纛將軍。他們都穿着二品服色手握劍柄昂挺胸活像是大廟裡面的四大金剛。

車中的纛旗足有兩丈多高赤紅流蘇明黃鑲邊室藍底色的大纛旗獵獵飄揚上書八個斗大的金字:徵虜大將軍藍

纛旗在冬日的陽光下被照得燦爛奪目。纛車的後面才見到藍玉的中軍儀仗。一百名中軍護衛擡着天子的聖旨擎着明黃的節鉞簇擁着威風凜凜的大將軍藍玉。

這次“凱旋獻俘”的大典可以說是藍玉有生以來最光彩最得意也是收穫最大的一次旅行了。十月初他們從四川出一路順江而下途經四川、湖廣、直隸三省每到一地治所當地的軍政長官都親迎親送。各地州府饋贈的禮品和“程儀”更是堆集如山盈屋充棟。

此刻千乘萬騎都跟在他的身後簇擁着他也護衛着他。而他自己則是坐下踏雪烏騅手中黃繮神氣活現威嚴無比。百姓們人山人海地在仰望着他香花醴酒望塵拜舞。無論他走到哪裡人們全像是倒伏的麥田一樣五體投地不敢仰視。這風光這排場這非同尋常的榮耀大明開朝以來的人臣誰曾有過?他放眼前望旌旗蔽日;環顧左右金戈輝煌。

全都因爲自己是功名蓋世的大將軍全都在迎接自己得勝還朝!這個他該得的榮耀。本來早在兩年之前就該出現在這個地方只是那些御史作梗到了今日才迎來了蓋世的風光。藍玉一直覺得自己的功勞盡次於開國功臣之的徐達甚至他覺得自己不過是生不逢時而已如果自己早生十年屬於徐達的那些榮耀應該就可以屬於自己。現在自己已經是大明天下武功最盛的將軍看着那些頂禮膜拜的市民看着那些遮天蔽日的旌旗藍玉突然有種說不出的寂寞徐達你在哪裡?

藍玉身上穿的黃金索子甲明黃絲絛束着朱元璋親自賜下的旭日麒麟袍;戰盔上的紅櫻在陣陣薰風中悠然地飄動。他鐵青着臉竭力抑制着激動的心情目光炯炯地凝視着越來越近的京城。

纛車前進中灰暗高大的神策門就在眼前了。藍玉向那裡瞟了一眼見三百多名禮部司官遠遠瞧見自己的纛旗來到近前便從尚書到侍郎全都翻身跪倒黑鴉鴉地跪了一大片又同聲高呼。

“恭迎涼國公藍大將軍!”

禮部的官員們以爲按理他此時應該向跪迎的人們表示一下謝意。哪怕他不下馬呢起碼也要拱一拱手什麼的。可是他們失望了。藍玉連一點笑容也沒有隻是略一點頭便縱馬入城。

城裡更是熱鬧非凡。煙花齊放香霧絛繞。爆竹、起火、沖天炮如同開了鍋的稀粥似的響得分不出個兒來。一座接着一座的彩坊間人流如潮萬頭攢動;百姓們爲了瞻仰藍大將軍的風采擠過來擁過去聲聲呼叫如狂如醉。

五城兵馬司的兵丁們手牽着手人連着人爲藍大將軍的三千人的儀仗開道一個個全都累得臭汗淋漓各家門口擺得好好的香案也全都被擠踩得稀爛。

按照禮部和兵部擬定的規範這個前所未見的大軍儀仗隊是應該在辰時到達指定地點的。可是擁擠不堪的人羣完全打亂了擬好的佈署。直到辰未時分才總算走到了皇宮午門前邊。

早有將校將一衆俘虜引到午門之前刑部尚書楊靖出班跪奏曰:“徵虜大將軍藍玉以建昌所俘獻請付所司。”奏閉軍校出來將一衆俘虜與刑部官員交接完畢之後午門內外的軍士一同三呼萬歲。午門城樓上的朱元璋正襟危坐接受着這山呼海嘯般的祝福。

接下來藍玉正式出場了以京中各位親王領銜連同進京引見述職的官員們總共有上千的人全都奉旨等候在此。一見中軍纛旗來到禮部尚書亨泰一聲高呼“百官跪接”!自親王以下全部官員翻身跪到在地。藍玉卻仍是端坐馬上一動不動地看着這令人心醉的場面。

突然“啪啪啪”三聲靜鞭響起。坐在馬上的藍玉吃了一驚意識到該着叩見皇上了這才翻身下馬。此時午門的正門已經在呀呀聲中洞開三十六名太監擡着一乘明黃色的亮轎顫顫悠悠地走了出來當今至高無尚的皇帝朱元璋就端坐在轎中。立時丹陛之樂大作。

三百六十名暢音閣供奉在黃鐘編磐的撞擊樂聲中念念有辭地唱起了吉慶稱頌的讚歌。洪武皇帝滿面堆笑徐步走下乘輿。他靜靜地聽完歌樂向立在一旁的藍玉走了過去親手解掉了藍玉身上的戰袍。至此藍玉纔算從形式上“除了甲冑”。他也就伏地叩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禮:“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元璋含笑受禮已畢親自扶藍玉起身響亮地說了聲:“藍大將軍鞍馬勞頓着實地辛苦你了!”便一手攜了藍玉另一手示意百官起身二人徑自從午門而入。亨泰又是一聲高喊:“禮成!百官解散!”衆人這才站起身來人羣中也響起了一片讚歎之聲。

朱植在此一站就是一個時辰現在終於可以脫了苦海。他按照剛纔的約定來到“文官下轎武將下馬”的大石碑下匯合鐵鉉他們。只見三人早已在此等候朱植上來打着招呼:“好一齣大戲啊你們就好了都可以回家歇着過兩個時辰我還得進宮去赴四品以上的慶功宴呢。先回府休息一會吧。”

四人騎馬回府一路上朱植注意到楊榮臉上帶着凝重的神色。朱植問道:“勉仁爲何面色凝重?”

楊榮道:“榮這些天一直在想到底是什麼原因讓皇上用如此規格的待遇迎接藍玉。”

朱植道:“這個事本王也考慮過幾天可是想不出個所以然來。”

楊榮道:“直到今日見到藍將軍的依仗榮才恍然大悟。依仗舉中那面羊皮大纛上面寫着的字。”

朱植道:“徵虜大將軍藍?!”

楊榮道:“對正是這‘徵虜大將軍’五個字。平定西番叛亂縱觀我大明境內自皇上起兵以來次刀兵全無玉宇澄清。皇上高興並不奇怪但重要的就是玉宇澄清之後還要這‘徵虜大將軍’何用?!”

朱植道:“勉仁是說皇上如此迎接的用意是讓藍玉交出兵權?”

楊榮道:“對如果藍大將軍明白其中道理應該在三日之內請旨封還大將軍印璽。不過以榮今日之見威武的藍大將軍似乎不知道王弼朱亮祖之事。”哦楊榮是說藍玉有驕橫不法之虞王弼和朱亮祖都是因爲驕橫縱橫鄉里被朱元璋賜死的。

朱植問道:“何以見得?”

楊榮道:“禮部跪禮相應藍玉不知回禮;皇上出宮門藍玉不知下馬。這些都是此人驕橫無狀之相。昔日天下未定皇上需要依仗着他東征西討今日天下已定皇上還能容此驕橫之人嗎?如果藍玉府中有人可勸其交還大將軍印韜光養晦還可能善了君臣一場因果。如果他還執迷不悟禍事就在眼前啊。”

聽着楊榮的話朱植陷入痛苦的思索中。對於歷史上朱元璋屠戮功臣朱植相當反感可以共患難不可共享福的事以朱植這種性格的人來說非常難以接受。對於藍玉企圖謀反的罪名朱植一直認爲是朱元璋欲加之罪。現在看楊榮的話已經把事態分析得很清楚了。一個碩大的陷阱擺在藍玉面前在這個驚天大案之時朱植又該如何是好?

騎兵最近陷入創作瓶頸之中期待大家給我力量多多砸票吧!

點擊察看圖片鏈接:&1t;ahref=/sho?B1_id=93513target=_b1ank《萬曆新史》很不錯的歷史yy寫作嚴謹重新上傳之後情節顯得合理了許多推薦喜歡歷史類架空的朋友讀讀。&1t;/a

第2章 遼王攻略(1)第46章 飲馬長江(2)第34章 龍出生天(4)第44章 手足相殘(5)第41章 螳螂捕蟬(3)第46章 飲馬長江(1)第22章 奠基東北(1)第18章 心事重重(1)第38章 大小通吃(3)第2章 遼王攻略(4)第18章 心事重重(4)第39章 真定大戰(2)第47章 浮生六劫(3)第8章 藍大將軍(4)第15章 開張大吉(2)第43章 戰雲密佈(3)第12章 就藩遼東(5)第15章 開張大吉(1)第34章 龍出生天(2)第27章 烈火荒原(3)第44章 手足相殘(5)第5章 高麗亂局(5)第11章 暮鼓晨鐘(1)第4章 且聽風吟(1)第21章 白山黑水(1)第40章 勾心鬥角(1)第21章 白山黑水(1)第39章 真定大戰(4)第21章 白山黑水(1)第30章 韜光養晦(3)第33章 請君入甕(1)第3章 懿文太子(1)第38章 大小通吃(2)第31章 洪武駕崩(4)第31章 洪武駕崩(1)第1章 裂土封遼(3)第43章 戰雲密佈(6)第7章 北風乍起(2)第30章 韜光養晦(4)第4章 且聽風吟(3)第13章 突然襲擊(4)第28章 應天風暴(4)第20章 海西落日(5)第45章 歷史留名(2)第27章 烈火荒原(5)第28章 應天風暴(1)第42章 多方博弈(6)第13章 突然襲擊(2)第5章 高麗亂局(2)第44章 手足相殘(4)第6章 漸入佳境(5)第25章 翻雲覆雨(3)第47章 浮生六劫(6)第44章 手足相殘(1)第3章 懿文太子(5)第44章 手足相殘(1)第46章 飲馬長江(4)第45章 歷史留名(5)第39章 真定大戰(4)第38章 大小通吃(3)第13章 突然襲擊(2)第47章 浮生六劫(1)第33章 請君入甕(6)第10章 餘波盪漾(3)第22章 奠基東北(1)第18章 心事重重(1)第35章 進退兩難(1)第38章 大小通吃(3)第17章 兵出遼東(4)第5章 高麗亂局(6)第7章 北風乍起(4)第20章 海西落日(5)第24章 經略朝鮮(6)第24章 經略朝鮮(6)第41章 螳螂捕蟬(2)第23章 艱難情事(2)第46章 飲馬長江(1)第41章 螳螂捕蟬(3)第35章 進退兩難(3)第21章 白山黑水(2)第39章 真定大戰(4)第5章 高麗亂局(2)第11章 暮鼓晨鐘(4)第13章 突然襲擊(2)第43章 戰雲密佈(3)第9章 奪門之夜(2)第21章 白山黑水(2)第15章 開張大吉(3)第33章 請君入甕(4)第46章 飲馬長江(2)第38章 大小通吃(2)第12章 就藩遼東(1)第34章 龍出生天(1)第5章 高麗亂局(4)第44章 手足相殘(3)第30章 韜光養晦(1)第32章 幡動心動(5)第4章 且聽風吟(3)第43章 戰雲密佈(3)第38章 大小通吃(2)
第2章 遼王攻略(1)第46章 飲馬長江(2)第34章 龍出生天(4)第44章 手足相殘(5)第41章 螳螂捕蟬(3)第46章 飲馬長江(1)第22章 奠基東北(1)第18章 心事重重(1)第38章 大小通吃(3)第2章 遼王攻略(4)第18章 心事重重(4)第39章 真定大戰(2)第47章 浮生六劫(3)第8章 藍大將軍(4)第15章 開張大吉(2)第43章 戰雲密佈(3)第12章 就藩遼東(5)第15章 開張大吉(1)第34章 龍出生天(2)第27章 烈火荒原(3)第44章 手足相殘(5)第5章 高麗亂局(5)第11章 暮鼓晨鐘(1)第4章 且聽風吟(1)第21章 白山黑水(1)第40章 勾心鬥角(1)第21章 白山黑水(1)第39章 真定大戰(4)第21章 白山黑水(1)第30章 韜光養晦(3)第33章 請君入甕(1)第3章 懿文太子(1)第38章 大小通吃(2)第31章 洪武駕崩(4)第31章 洪武駕崩(1)第1章 裂土封遼(3)第43章 戰雲密佈(6)第7章 北風乍起(2)第30章 韜光養晦(4)第4章 且聽風吟(3)第13章 突然襲擊(4)第28章 應天風暴(4)第20章 海西落日(5)第45章 歷史留名(2)第27章 烈火荒原(5)第28章 應天風暴(1)第42章 多方博弈(6)第13章 突然襲擊(2)第5章 高麗亂局(2)第44章 手足相殘(4)第6章 漸入佳境(5)第25章 翻雲覆雨(3)第47章 浮生六劫(6)第44章 手足相殘(1)第3章 懿文太子(5)第44章 手足相殘(1)第46章 飲馬長江(4)第45章 歷史留名(5)第39章 真定大戰(4)第38章 大小通吃(3)第13章 突然襲擊(2)第47章 浮生六劫(1)第33章 請君入甕(6)第10章 餘波盪漾(3)第22章 奠基東北(1)第18章 心事重重(1)第35章 進退兩難(1)第38章 大小通吃(3)第17章 兵出遼東(4)第5章 高麗亂局(6)第7章 北風乍起(4)第20章 海西落日(5)第24章 經略朝鮮(6)第24章 經略朝鮮(6)第41章 螳螂捕蟬(2)第23章 艱難情事(2)第46章 飲馬長江(1)第41章 螳螂捕蟬(3)第35章 進退兩難(3)第21章 白山黑水(2)第39章 真定大戰(4)第5章 高麗亂局(2)第11章 暮鼓晨鐘(4)第13章 突然襲擊(2)第43章 戰雲密佈(3)第9章 奪門之夜(2)第21章 白山黑水(2)第15章 開張大吉(3)第33章 請君入甕(4)第46章 飲馬長江(2)第38章 大小通吃(2)第12章 就藩遼東(1)第34章 龍出生天(1)第5章 高麗亂局(4)第44章 手足相殘(3)第30章 韜光養晦(1)第32章 幡動心動(5)第4章 且聽風吟(3)第43章 戰雲密佈(3)第38章 大小通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