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翻雲覆雨(3)

北平的西山,進入九月,漫山遍野的紅葉層層疊疊,一眼望不到邊,一陣秋風掠過,又有多少綠葉飄紅。

每年這個時候,朱棣都到西山住上一個月,忙裡偷閒,賞葉喝茶。 朱棣漫步其中,頓覺得神清氣爽,他摘下一片紅葉,慢慢吟道:“好一個霜葉紅於二月花。 ”

道衍和尚緩緩跟在後頭,雙眼微閉,不急不徐道:“霜葉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未若二月之花風華正茂。 殿下正乃風華正茂,如何能體諒霜葉的無奈?”

朱棣被他嗆了一下,心中有些不爽,但這種感覺轉瞬即逝。 從來都是這樣,當自己志得意滿之時,道衍勸阻之;志氣消沉之時,道衍鼓勵之。

有如此良師在身邊,自己的志向能實現嗎?

朱棣在一棵大楓樹前緩緩坐下,招呼道衍坐到對面,朱棣拿過棋盤旁的棋子道:“大師陪孤殺一盤。 ”道衍雙手合十,作了一揖,坐下拿過白棋。

雙方擺上座子,你來我往廝殺開來。

朱棣行棋風格遒勁,力透枰案,捨得棄子,不斷尋找對方弱點,一旦咬住對方便不死不休;道衍棋風輕靈,揚長避短,不計較一城一地得失,同樣捨得棄子,但通過棄子取得外勢。

雙方棋力本來就相距不遠,幾十手之後,雙方就糾纏在一起。

朱棣走了一步妙棋,咬着白棋消空三子的命門,道衍陷入長考。 朱棣道:“前日從應天府轉來的遼東軍報,大師有沒有注意?”

道衍眼睛依然盯着棋盤道:“嗯,注意到了,遼東水師在高麗取得大捷,皇上好像在奏摺上批了‘光耀華夏’。 ”

朱棣嘿嘿一笑:“老十五這兩年在遼東干得不錯,老頭子看來越來越喜歡他了。 ”

“福禍總是相輔相成的。 今日遼王殿下風光,未免不是昔日失敗的伏筆。 ”道衍在棋枰上放下一子,這招圍魏救趙,實在是難得的好棋。

朱棣看到這步,“哦”了一聲,低下頭仔細盯着棋枰,道:“眼前的問題卻是李成桂這個牆頭草,已經全面倒向老十五。 這頭豬。

卻不知道老十五給他下了一顆毒草,哪天這棵草長成大樹,李成桂也就完蛋了。 ”說着話,“啪”一子放在棋枰上,繼續追殺白方三子孤棋。

道衍微微一笑道:“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遼東十萬雄兵陳兵江北,水師縱橫海上,王路朝這顆棋子落得恰到好處。 三者加起來。

大勢已經被遼王牢牢掌握,步步緊逼之下,李成桂不低頭,就只能拼着命跟大明全面開戰,除此兩路他還有其他辦法嗎?如果放殿下在李成桂地位置上也只能俯首稱臣。 ”

朱棣道:“嗯。 是的,老十五有些厲害,這小子難道真得脫胎換骨?”

道衍道:“遼王是殿下的兄弟,當然殿下更瞭解他。 以老衲之見。 遼王可能聰明反被聰明誤。 ”

朱棣道:“此話怎講?”

道衍道:“木秀於林風必催之,遼王殿下二十出頭,聖眷正濃,來到封地之後,自然銳意進取。 革弊政,興兵甲,拓疆土,揚國威。 的確表面上非常風光。

但現在他已經成爲最紅的王爺,遠遠超過殿下。 那麼在太孫眼裡,殿下就不是心頭最大的敵人了。 ”

朱棣道:“孤不這麼看,天下誰人不知,老十五是太子的人,昔日太子哥哥薨之前曾招老十五到榻前,大有託孤之意。 老十五強大了,不是正合乃意嗎?”

道衍道:“以老衲看來。 遼王決非池中之物。 這次遼東內線來報。 皇上賞賜的三十萬兩銀鈔,他竟然拿出二十萬充入遼東府庫。 老衲未曾見有如此損己爲公之人。

既然老衲能看到。 太孫身邊地人如何看不到?老衲曾聞東宮伴讀黃子澄自負才高,然此人心胸狹隘。 在他眼裡誰最強大誰就是東宮的敵人。

所以,既然遼王願做出頭鳥,殿下不如韜光養晦,靜觀其變。 老衲算過,遼王兩年之內必有大災。 ”

“啪”朱棣一子鎮在天王山上,空投入白子中腹,然後從懷中拿出一張紙遞給道衍:“大師,你看看這個。 ”

道衍拿在手上仔細看了一下,擡頭與朱棣四目相接:“這必定是楊榮的主意。 ”

朱棣眉頭擰成一團道:“誰的主意不打緊,關鍵是,老十五沒有大師講的那麼簡單,這次一出手就裁撤四衛。 這可是兩萬人馬啊。 ”

道衍道:“據老衲所知,遼東的衛所分爲上中下三等,上等一萬人馬,中等五千,下等三千。 這裡裁撤的肯定是下等衛,也就一萬多老弱殘兵而已。

但在皇上卻未必看的那麼通透,在皇上看來只會感覺遼王沒有野心。 這招棋走得妙啊。 ”

朱棣道:“是啊,老十五每一步走得都很穩重,上次平海西,皇上下旨恩准老十五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 這小子一接旨立刻請求皇上收回恩准。

二十來歲就有如此城府,不得不令人佩服。 這次剛獲得一次大勝,又請裁四衛。 難道他真地無懈可擊嗎?”

道衍微微一笑:“殿下不需過於煩惱,人無完人,何況遼王殿下還處在風頭浪尖之上,他能百毒不侵?嘿嘿,難道是神仙不成。

”說着一字鎮住中央一團黑子,盤上黑子眼看實地不夠了。

朱棣哈哈大笑,一把黑子撒在枰上,道:“孤認輸了,想不到認識大師十多年了,還是下不過。 ”

道衍笑道:“想當初讓殿下三子猶自輕鬆,現在分先已無把握。 殿下帝王之氣,非老衲能敵。 ”

朱棣臉一寒:“孤說過,大師莫要再說什麼帝王之氣,孤從不貪戀上位。 孤只希望我大明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不再受胡人欺辱。 大師想陷孤於不忠嗎?”

道衍正色道:“殿下心藏萬民和天下。 這不是帝王之氣是什麼?想實現心中理想必須登上權力頂峰。

老衲跟隨殿下十五年了,十五年來,殿下總在猶豫,老衲願意繼續等下去。 ”朱棣哼了一聲,騰地站起來,轉身就走。

道衍嘴角流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三步兩步追了上去,對朱棣道:“殿下。 他來了。 ”

朱棣擺着手道:“不要這些神棍來給孤看相,你不就希望他再給孤看出一個什麼帝王之相嗎?”

“殿下,人說袁拱曾相士大夫上百人,無不奇中,不如試試他?”道衍連忙道,朱棣停住腳步,“殿下,就當耍耍。 如果此人浪得虛名,殿下亂棒轟走便是。 ”

“來人啊。 ”朱棣對遠處叫道,一名侍衛應招而來,朱棣上下打量他,看着與自己有些相似。 “再找七個與孤身材相貌相似的侍衛,再拿一身侍衛服到東暖閣伺候。

”道衍知趣地告退。

朱棣來到東暖閣,此時日將近午,叫人擺上酒席。 自己走到裡室換上侍衛服侍。 招呼衆侍衛坐在桌子旁,吩咐大家不用拘禮,今日所作所爲一律恕罪。

這些侍衛都是跟朱棣出生入死過,喝了幾杯膽子也逐漸大起來,吆五喝六地喝作一處。

朱棣悄悄命人讓袁拱入屋,過不多會,一名身穿青衣,個子矮小瘦削的中年文士走進東暖閣。

他眯着眼睛在衆人中掃視一遍,一名侍衛瞥了他一眼道:“別管他,來來再乾一杯。 ”

袁拱嘴角抽動了一下,嘴上的老鼠須隨之一動,快步走到朱棣身後跪倒就拜:“殿下,小民袁拱見過燕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

朱棣故作驚訝道:“使不得使不得,我哪裡是燕王殿下!”

袁拱道:“殿下千金之軀,怎麼能如此不自愛與兵卒混跡一堂。 同桌饕餮。 請殿下自重。 ”

朱棣心中微微一鎮。 但面上絲毫不露,連忙道:“哪裡來地瘋人。 趕緊住嘴。 這不是要陷我於犯上之罪嗎?”

袁拱跪着依然不起,道:“殿下眉宇之間貴胄之氣勃發,豈是身邊這些武人所有。 殿下莫要再羞辱小民了。 ”

朱棣苦笑着搖頭,此人據說從杭州而來,自己從來沒有見過他,他掃視了四周,周圍衆侍衛服侍跟自己一摸一樣,有幾人相貌都有些相似。

但爲什麼這個袁拱就偏偏追着自己呢?莫非他真如道衍那樣有些真才實學?

袁拱道:“殿下雖然服侍與衆人相似,但殿下天庭飽滿,面闊口方,隱約中有大貴之氣,此氣甚至貴不可言。 ”

貴不可言說得是什麼?朱棣當然心知肚明。 他掃了一眼其他侍衛,這些人都是自己的心腹死士,大家也不答話依然吆五喝六地喝酒吃肉。

朱棣心驚肉跳地放下酒杯,對衆人道:“好了,你們外面伺候吧。 ”剛纔還吃得正歡地侍衛們立刻放筷撩杯,一起起立,在朱棣身前齊刷刷跪倒。 然後一同起立走出房去。

朱棣拿着一個酒壺和酒杯坐在一旁斟了一杯,一飲而盡,臉色陰沉道:“貴不可言是嗎?你信不信孤取你項上人頭送到皇上御前?”

袁拱挺直了脖子道:“命就是命,小民只是個看相的看到什麼說什麼,如果命中該着這一劫,小民也只有認了。 ”

朱棣騰地站起來:“看來天下之大地確有不怕死的。 ”

袁拱道:“殿下乃潛龍在淵之相,龍行虎步,他日龍擡頭,直上九霄之外。 殿下四十歲上,鬍鬚過臍,可達九五之數。 小民該說的都說了,殿下請動手取項上人頭。 ”

朱棣突然哈哈大笑,笑聲震得房樑只抖,笑聲中將袁拱扶起,讓在上座。

第42章 多方博弈(2)第6章 漸入佳境(3)第24章 經略朝鮮(2)第43章 戰雲密佈(6)第44章 手足相殘(1)第22章 奠基東北(2)第35章 進退兩難(1)第27章 烈火荒原(6)第2章 遼王攻略(2)第33章 請君入甕(1)第35章 進退兩難(2)第27章 烈火荒原(1)第8章 藍大將軍(2)第46章 飲馬長江(2)第45章 歷史留名(2)第32章 幡動心動(4)第2章 遼王攻略(3)第4章 且聽風吟(1)第41章 螳螂捕蟬(2)第29章 根本之爭(4)第28章 應天風暴(6)第15章 開張大吉(2)第3章 懿文太子(4)第6章 漸入佳境(5)第16章 女真來投(4)第6章 漸入佳境(2)第37章 邊塞鏖戰(2)第30章 韜光養晦(4)第38章 大小通吃(3)第28章 應天風暴(2)第28章 應天風暴(6)第46章 飲馬長江(4)第5章 高麗亂局(5)第16章 女真來投(3)第35章 進退兩難(1)第32章 幡動心動(5)第2章 遼王攻略(3)第3章 懿文太子(5)第14章 開張大吉(6)第13章 突然襲擊(3)第15章 開張大吉(4)第22章 奠基東北(1)第47章 浮生六劫(2)第17章 兵出遼東(3)第12章 就藩遼東(1)第20章 海西落日(2)第17章 兵出遼東(1)第15章 開張大吉(3)第41章 螳螂捕蟬(4)第6章 漸入佳境(1)第21章 白山黑水(3)第29章 根本之爭(5)第25章 翻雲覆雨(1)第46章 飲馬長江(1)第15章 開張大吉(4)第17章 兵出遼東(4)第28章 應天風暴(6)第33章 請君入甕(5)第32章 幡動心動(3)第17章 兵出遼東(5)第46章 飲馬長江(2)第31章 洪武駕崩(1)第40章 勾心鬥角(4)第36章 圖窮匕現(3)第3章 懿文太子(2)第24章 經略朝鮮(4)第33章 請君入甕(3)第7章 北風乍起(3)第43章 戰雲密佈(6)第14章 百廢待舉(1)第18章 心事重重(4)第16章 女真來投(3)第38章 大小通吃(1)第8章 藍大將軍(4)第2章 遼王攻略(4)第26章 燕王邀戰(3)第26章 燕王邀戰(3)第12章 就藩遼東(2)第24章 經略朝鮮(1)第44章 手足相殘(4)第12章 就藩遼東(1)第42章 多方博弈(2)第19章 一片汪洋(1)第5章 高麗亂局(4)第40章 勾心鬥角(1)第7章 北風乍起(2)第42章 多方博弈(2)第24章 經略朝鮮(3)第38章 大小通吃(4)第36章 圖窮匕現(6)第22章 奠基東北(3)第3章 懿文太子(4)第46章 飲馬長江(4)第47章 浮生六劫(4)第32章 幡動心動(2)第9章 奪門之夜(4)第27章 烈火荒原(1)第24章 經略朝鮮(2)第14章 百廢待舉(5)第21章 白山黑水(3)
第42章 多方博弈(2)第6章 漸入佳境(3)第24章 經略朝鮮(2)第43章 戰雲密佈(6)第44章 手足相殘(1)第22章 奠基東北(2)第35章 進退兩難(1)第27章 烈火荒原(6)第2章 遼王攻略(2)第33章 請君入甕(1)第35章 進退兩難(2)第27章 烈火荒原(1)第8章 藍大將軍(2)第46章 飲馬長江(2)第45章 歷史留名(2)第32章 幡動心動(4)第2章 遼王攻略(3)第4章 且聽風吟(1)第41章 螳螂捕蟬(2)第29章 根本之爭(4)第28章 應天風暴(6)第15章 開張大吉(2)第3章 懿文太子(4)第6章 漸入佳境(5)第16章 女真來投(4)第6章 漸入佳境(2)第37章 邊塞鏖戰(2)第30章 韜光養晦(4)第38章 大小通吃(3)第28章 應天風暴(2)第28章 應天風暴(6)第46章 飲馬長江(4)第5章 高麗亂局(5)第16章 女真來投(3)第35章 進退兩難(1)第32章 幡動心動(5)第2章 遼王攻略(3)第3章 懿文太子(5)第14章 開張大吉(6)第13章 突然襲擊(3)第15章 開張大吉(4)第22章 奠基東北(1)第47章 浮生六劫(2)第17章 兵出遼東(3)第12章 就藩遼東(1)第20章 海西落日(2)第17章 兵出遼東(1)第15章 開張大吉(3)第41章 螳螂捕蟬(4)第6章 漸入佳境(1)第21章 白山黑水(3)第29章 根本之爭(5)第25章 翻雲覆雨(1)第46章 飲馬長江(1)第15章 開張大吉(4)第17章 兵出遼東(4)第28章 應天風暴(6)第33章 請君入甕(5)第32章 幡動心動(3)第17章 兵出遼東(5)第46章 飲馬長江(2)第31章 洪武駕崩(1)第40章 勾心鬥角(4)第36章 圖窮匕現(3)第3章 懿文太子(2)第24章 經略朝鮮(4)第33章 請君入甕(3)第7章 北風乍起(3)第43章 戰雲密佈(6)第14章 百廢待舉(1)第18章 心事重重(4)第16章 女真來投(3)第38章 大小通吃(1)第8章 藍大將軍(4)第2章 遼王攻略(4)第26章 燕王邀戰(3)第26章 燕王邀戰(3)第12章 就藩遼東(2)第24章 經略朝鮮(1)第44章 手足相殘(4)第12章 就藩遼東(1)第42章 多方博弈(2)第19章 一片汪洋(1)第5章 高麗亂局(4)第40章 勾心鬥角(1)第7章 北風乍起(2)第42章 多方博弈(2)第24章 經略朝鮮(3)第38章 大小通吃(4)第36章 圖窮匕現(6)第22章 奠基東北(3)第3章 懿文太子(4)第46章 飲馬長江(4)第47章 浮生六劫(4)第32章 幡動心動(2)第9章 奪門之夜(4)第27章 烈火荒原(1)第24章 經略朝鮮(2)第14章 百廢待舉(5)第21章 白山黑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