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魏雲、茅適、趙啓明四人坐在圈椅中,看着臺上的楊威,靜靜聽取報告。
書面報告已經謄抄之後送到了四人手中,但仍舊需要楊威親自講解,對報告中沒有解釋清楚的問題進行問答。
“下官認爲,以我師兵力要擊敗日本十萬大軍是很正常的。”楊威說道。
關於明軍和日本軍的戰鬥力對比,保守認爲可以做到一比十。
首先是明軍的火器配比率高。
其次是日本還在用火繩槍,擊發率只有明軍燧發槍的三分之一,發射速度也是明軍的三分之一。這表明在日軍一輪齊射的時間裡,明軍已經可以進行三輪齊射了。
考慮到日本士兵絕大部分都是臨時組建起來的民兵,所以射速上的優勢將被凸顯得更爲直觀。而且他們的士氣不可能比得上整日操訓接受洗腦的大明士兵。
再加上組織模式、火炮的影響力加成、後勤補給、單兵素質……要擊敗日軍只是時間問題。
“然而要佔領整個日本恐怕非五十萬大軍,近百年時間不可。”楊威道:“自從幕府發佈一國一城令之後,日本各藩只有一座城池,十分容易攻破。但攻破城池之後,進行統治是個難題。加上日本的‘一揆’傳統,我軍必須做好應對大規模變亂的準備。
“日本的儒學被稱爲朱子學,如今還沒有走出寺院,不像朝鮮具備王化基礎。
“日本的武士還有戰國餘性,對‘下克上’絲毫不以爲恥。而其民性涼薄,即便我朝厚養之,也未必能改其風俗。
“最後,日本四島的產出還不值得五十萬大軍消耗的軍資。”楊威首先列出了對於大明的不利影響。
陳德等人早就考慮過這些問題。並且很贊同楊威的分析。如果從駐朝軍方的角度來看,打下日本是很吃虧並且冒險的事,能打開日本的貿易就已經足夠了。
“下官建議,仿照聖天子的北伐攻略,將日本工作分成四到五個階段來完成,可能更加合適。”楊威掛出了一張大開面的宣紙。上面寫着自己劃定的攻略階段。
“第一階段,在九州、中國(日本中國)等地區聯絡親明反幕的大明,建立據點,開通商路,移駐軍隊,培植我朝在日本的先鋒軍。就如我軍目前在對馬藩和長州藩所爲,只要進一步將他們綁上我朝的戰車,第一階段的任務就能宣告成功。
“第二階段,利用日本幕藩之間的矛盾。重新挑起內亂,將日本拖入戰國時代,以便我軍縱橫捭闔,獲取日本的金屬、木材,以及人力資源。屆時,我軍當作爲參謀提供戰術意見,但作戰主力應該是日本人,只有在關鍵戰役中我們才能出手相助。
“第三階段。從朝鮮和江浙沿海移民日本,加快王化速度。下官不知朝鮮是如何進行的。但在日本完全可以採用‘和出漢入’的政策,將日本人力移到海西、臺灣、澳洲等地,而以漢人耕植日本土地。
“第四階段,需要朝廷文官進行調度。即以糧食和軍火爲出口商品,誘使日本諸國種植桑樹,養蠶抽絲。尤其是九州島爲日本南方。氣候與我朝徽浙相近,完全可以嘗試推廣。
“蠶桑可以充分使用女子勞力,從而讓更多男子參軍,由此保證了九州等地大名的兵源充沛,也保證了他們對我軍的依賴。
“第五階段下官沒有寫。總而言之便是步步蠶食,建立明人村社、城鎮,最終成爲此間主人。”
楊威將四個階段具體實施方式羅列出來,讓陳德等人無不讚賞。他最厲害的地方就是對陸軍參謀總部的總體綱要進行了充實,以及時間表的制定,卻沒有一絲半點違背綱要的地方,不至於讓大都督府覺得陳德又在擅作主張。
其次便是對日本國情的深入和廣博。日本人養蠶也足有千年歷史,對這種生產方式並不陌生。只是因爲地少人多,土地需要用來種植莊稼,所以不可能像大明那樣大量生產蠶絲。如果大明能夠用糧食進行調劑,九州各大明多半是願意用蠶絲換取糧食的。
誠如楊威所言,這關係到他們的兵源多寡。
而兵源多寡則決定了大名的話語權和影響力,以及地盤大小。
“種種舉措皆不違背其國情風俗,可嘉!”趙啓明首先認可道。
“如此我軍也就沒有大的作戰任務了。”茅適有些失落:“不過這也好,用朝鮮兵打仗實在太讓人心驚膽戰。”
生怕隨時倒戈。
陳德看了看魏雲,沒有對楊威的日本攻略計劃提出意見,只是對魏雲道:“這種人才應該調到我們朝鮮師參謀部來。”
魏雲咧嘴笑了笑,不予評價。
要從總參調人談何容易?從來都是總參看上了誰就直接調走,誠如糯米公雞滾芝麻,非但一毛不拔,而且黏上就不放鬆。
楊威站在上面,撓了撓後腦,道:“需要下官就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的銜接進行彙報麼?”
“不用了,先將文稿刻印發下去。”陳德大手一揮。
“但是下官對既定計劃有些異議。”楊威如同平素說話一般:“第一階段結束之前,只是重點扶持對馬和長州二藩顯然還不夠。我軍應當在九州島扶持一位大名,作爲標靶;或是策動一揆,甚至直接佔據一塊土地,讓幕府發兵進攻。”
“這是爲何?”陳德一愣。
“德川氏佔有天下已經三代,幕藩體制日漸頑固,不敲開一個突破口,打擊幕府的威望,其他大名就不會起異心。”楊威簡單道。
陳德瞭然。
當初大明也是一樣,因爲無法迅速撲滅流民動亂,從而引發了更多的兵鎮譁變、流民附逆。如果德川幕府無法解決九州的叛亂大名,勢必會給其他外樣大名一個信號:現在可以重新考慮天下權柄的歸屬了。
“你選誰家?”魏雲問道。
“下官以爲,上策是發動長崎百姓一揆。”楊威道:“由我軍直接接管長崎防務。”
長崎有華商過萬人,這些人許多都已經和日本人無異,統治長崎就如統治漢地一樣,不容易引發市民暴動。而且長崎還是日本唯一的對外窗口,如果被明軍佔據,幕府的經濟來源就會受到很大影響。
最重要的是,長崎航道已經走了數百年,十分成熟,方便大明本土和朝鮮方面進行各種支援。
“你不擔心日本人同仇敵愾,倒幕之前先驅逐我軍?”魏雲繼續發問道。
“不擔心,”楊威道,“我軍可以在長崎公開銷售火炮和炮藥。”
日本雖然名義上進入了統一時代,結束了戰國動亂,但外樣大名與幕府貌合神離,暗中策劃的倒幕運動一直沒有停止過。誰都不可能爲了幕府利益,放棄自己的既得利益。而且在下克上的武士道思潮之下,不想倒幕的大名就不是好藩主。
德川氏已經佔據了全日本的資源,發佈一國一城令,禁止各藩在土地上建築第二座城堡,這顯然是斷人經脈的惡毒手法。如果外樣大名們不增強自己的軍事力量,恐怕日後被吃得骨頭都不剩了。
“這個時間點你放在哪裡?”魏雲問道。
“我軍攻打薩摩藩島津家之後。”楊威信心滿滿道。
陳德有些意外。
“總參有計劃攻打島津?”陳德問道。
“府中有這樣的傳言,而且尤督也曾提及。”楊威道:“從當年聖上在潛邸時安排流放罪官前往琉球起,恐怕朝廷就在暗中佈局了。如此算來也有五六年了,不可能放任島津家繼續蠶食琉球,所以此戰必起。”
“一旦對薩摩藩開戰,我軍再策動長崎一揆,然後以保護僑民爲理由登陸日本,於情於理都能說得通。對我們的盟友也有個交代,好不讓他們生出疑心。”魏雲接過話頭。
楊威點頭稱是。
脈絡清晰之後,陳德不由躍躍欲試,道:“只是不知道我軍何時纔打島津,又由哪支部隊負責作戰。”
楊威微微偏頭,道:“南海艦隊佔領麻六甲之後,必然會抽出兵力幫助組建東海艦隊。對島津一戰,應該是東海艦隊的冠禮。”
“你一雙眼睛看着不大,掃過的地方倒是不少!給你這麼一說,從南到北,從東到西,整個天下就如一張大棋盤了!”茅適大笑道。
“上校過譽了。”楊威臉上一紅。
“好,就等他們!”陳德道:“正好我們也需要時間編練戰兵,否則長崎都未必守得住。”
“還要大量囤積水泥和板材。”楊威提醒道:“一國一城令推廣以來,日本城堡極少,缺乏工事依託,不利於我軍最擅長的守城戰。我軍可在各處要津先修些不引人注目的竹木牆,中間留空,一旦發難,便以儲備的水泥填實。平日看似一戶民家,也能迅速變成火路墩。如此一來,我軍旬日間便能築起數十座軍堡!”
對於缺少重火力的日軍而言,這樣的軍堡的確可以算是堅城了。(未完待續……)
ps:求推薦票,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