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話_東市相斫楊阿若

因爲寫《錦繡洛神》,是以漢朝末年,也就是建安十七年,到三國時代,也就是魏國政權的黃初四年之間的年份,作爲小說的背景,不可避免地要了解到漢末時的許多風俗、人情和人物。

看的古籍多了之後,彷彿能夠慢慢進入那個遙遠的時空。感受到風俗人情,市井百態,甚至是他們的內心。

現在一百萬字寫完,從宮廷寫到了江湖,不可避免的,要寫到漢末人物中非常特殊和典型的一類:遊俠兒。

秦漢之時,不象宋明之時,受到了所謂禮教的閹割。當時的儒教文化雖然濃郁,讀書人也好,世家子也罷,並不是讀迂了頭的措大,倒是頗有剛烈之風,快意恩仇是常見之事。豪強凌迫郡守,酷吏驅逐豪強,大族之間爭鬥,仇殺與復仇,層出不窮。且朝野之間,都向往並尊崇一種質樸豪邁的風度,每個人都以大丈夫自居,對於熱血意氣、一諾千金這些品質十分肯定。

漢時其實有不少所謂的名臣儒生,世族文士,年輕時都幹過殺人復仇的勾當。或是爲父母報仇,或是全故主之義,或是包庇闖禍的友人,雖然違法甚至不得不亡命逃跑,但在當時的輿論看來,都是值得讚歎的。即使亡命天涯,仍然清譽甚佳。

比如臧霸,其父爲華縣獄椽,獄中有個犯人得罪了太守,太守想殺,但他的父親依據法律,拒不聽從命令,因此惹怒了太守,下令將其逮捕,押去郡府。臧霸集結了數十個賓客,抄小道前往,在山中攔下了押送他父親的隊伍。隊伍約有百餘人,但無人敢反抗,坐看他將其父劫走

比如典韋,典韋的同郡人襄邑劉氏與樑國睢陽的李永有仇,劉氏向典韋有恩,典韋便幫其報仇,從本郡遠赴睢陽。

李永當過富春縣的縣長,家中戒備森嚴,典韋駕車載着雞、酒,裝成是去拜訪他,等騙開李家的家門後,揣着匕首進去,先殺了李永,又殺了李永的妻子。李永家中人都不是他的對手,被他逃到了市集之上。

典韋從車上取下行兇的刀、戟等物,從容離去。當時追在他身後的有百餘人,卻被他的煞氣所懾,居然沒有一人敢步前,就看着他大搖大擺地離開。

當然,漢朝是有法度有律條的。典韋殺了人,而且李永當過縣長,是四百石的官吏,還是非常轟動的。但是同時,典韋的朋友劉氏,必須要爲之奔走。因爲典韋是因他而殺人逃亡,他若不管,當會被海內所不恥。說到這一點,還要贊一下漢朝的門第。各族都很在意自己的名聲,爲無形的輿論所約束。劉氏大力周旋下,典韋雖然受到了通緝,但是也只是個形式而已,事實上他就一直隱藏在劉氏的家中,也沒有什麼人上門去搜捕。而且時人談論到典韋,還會讚賞他有“奇節”。

後來曹操曾稱典韋爲惡來,就是以商周時有名的大力士惡來相比擬,讚揚他的勇猛。

還比如舒仲膺爲兄友報仇、夏侯惇爲師殺人、何顒爲友報仇等,這些人,不管是豪強大族也好,無業遊民也罷,統稱爲俠。比如漢時的郭解等人,雖然因爲“俠以武犯禁,儒以文亂法”而受到了朝廷和皇帝的無情打擊,但仍然爲時人所稱讚仰慕。

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到遊俠的特點:爲朋友拔刀,是爲義。深入鄰郡國並騙開對方府門殺人,是爲智。雖百餘人不敢追,是爲勇。但是妄論律法,濫殺無辜,視生命如草薺,連李永之妻也殺,可見他們又都是冷酷無情的。陽剛之氣,躍然而出,雖然不免讓人嗟嘆一些陽剛下的陰影。

太史公曾在史記中專爲遊俠立傳,他對“俠”這個字的解釋,就很好地詮釋了漢時人們對於遊俠的定義:“俠者,振人於厄,救人不贍,仁者有信乎?不背信,不棄言,義者有取焉。”

從好的一面來看,俠,或許是中國人骨子裡就存在的一種追求人性自由、本真的精神,是對美好純潔事物的由衷呵護,也是對自己理想世界不遺餘力的捍衛!他們不是不守法,只是他們不願守着迂腐的陳法。他們不是不遵紀,但是不願遵從那些害人的剛紀。

在漢朝,或許最可愛,也最有性格的,便是這樣旁若無人、蔑視俗規,卻展現出最原始本真的美好光芒的遊俠兒!

漢末時有幾個很有名的遊俠,例如賓碩,又例如祝公道,鮑出,還有我在文中寫過的這一位:楊阿若。

楊阿若是涼州人,典型的西部好漢。從小性子剛烈,古惑仔出身,一言不合就抽刀砍人,從他被傳頌的名號就能看出來:

“東市相斫楊阿若,西市相斫楊阿若。”

意思是,這個人,一會兒在東市拔刀砍人,一會兒在西市與人對砍。這樣密集的砍法,居然一直活到老都毫髮無損,可見他如何精力旺盛,性情暴虐卻又武藝高強。

當時隴西之地,雖然向曹操投誠。但是當地的豪強林立,只是面服心不服。涼州下屬的幾個郡中,如酒泉、張掖、武威、敦煌、隴西等郡,由中央政府任命的太守,與當地豪強之間的爭鬥十分激烈。與楊阿若交好的酒泉太守徐揖,便出手滅了當地豪強黃氏一門。黃氏子黃昂逃出,糾集了一千餘人攻打酒泉,楊阿若想要幫助徐揖,於是前往張掖太守處求救。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楊阿若此人是與衆不同的。漢時有一種風氣,就是豪強大族往往自蓄私兵。平時招的這些人幫着做事,稱爲賓客,相當於莊園的莊丁。他們依附於主人,做農活,但是閒時也可練兵,充當打手,稱爲賓附。有的豪強還公開招募私兵,稱爲“部曲”。豪強們有人有武器有金錢,橫行鄉里,行不法之事,往往郡守長官如太守等,勢力弱的根本無法轄制。

同時,豪強們還與遊俠們往往聯起手來,比如典韋爲劉氏而殺李永,劉氏也是豪強之一。李永雖曾爲官吏縣長,漢時的郡縣制,大縣之官稱爲縣令,小縣的稱爲縣長。前者爵秩是一千石,後者只有四百石五百石的樣子。但是李永不當官後,居住家中,卻有很多的賓附門客,顯然已經成爲了豪強。

豪強的力量很大,官府無可奈何時,可以藏匿遊俠,甚至蓄養遊俠。從這一點來說,楊阿若理當與黃昂是一派,但他卻認爲黃氏橫行不法,論罪當誅,黃昂這一舉措不義。所以居然幫助酒泉太守出去求救,可見楊阿若與尋常的遊俠是不同的,他評點事情,但憑道理,並不是不分青紅皁白地講究所謂的“熱血義氣”。

楊阿若前往張掖郡後,酒泉郡因勢單力孤,終於被黃昂攻下,太守徐揖身死。而張掖郡的不法之徒也趁機響應,竟然一舉也殺死了張掖的太守。這樣一來,朝廷駐守此地的兩名郡守長官,俱死於非命。涼州下面本就只有五郡,現在兩郡已亂。黃昂還想聯合張掖的叛軍,一起殺了楊阿若,可見他對楊是十分忌憚的。但是楊阿若很是勇武,手刃數人後逃出張掖,奔往武威郡求救。

武威太守張猛擔心自己的郡中會大亂,於是給了楊阿若一個都尉的虛職,讓他自己去招兵。主要是爲了名正言順,但並沒有撥給楊阿若兵士,只給了些糧草和兵器。這個可想而知,楊阿若也是個遊俠,並不是張猛的嫡系,這樣亂況之中,如果撥了兵給楊,萬一他也叛亂,自己不是搬石頭砸自己腳麼?

楊阿若去招兵的地方,我在小說中寫的是洛陽,其實不是,應該是在羌胡聚集的地方。隴西之地,本來就很多羌人,楊阿若後來戴在臉上的面具,就是羌人們跳神用的,足見他與之來往密切。所以他一去,很順利地拉起一支千人的隊伍,前往酒泉攻打黃昂。

羌人擅騎,黃昂卻在守城。守城者佔有先機和優勢,攻城也不是那麼容易,早在墨翟時期,就有專門的攻城器械與戰術。漢末年間,攻城就已經有投石機,鉤梯、雲梯等,攻城的方法也有幾種,比如填平城外的壕溝,讓道路更平坦。然後依着山勢築起土臺,這樣就可以改變敵人居高臨下的優勢,又比如搭雲梯攀牆,或是將鉤梯拋上牆頭後,進行強攻。但無論是哪一種,都需要器械、經驗和人手。攻城戰對於士兵的消耗也是最慘烈的。

楊阿若考慮到這一點,因此並沒有讓手下人攻城。而是用了疑兵之計,記得金庸就寫過這樣的片段,在馬尾後捆上樹枝,來回跑動,煙塵滿天,遠望如近萬衆。

古時科學不發達,有專門望陣中雲氣的軍士,來計算到底有多少敵人。楊阿若這種方法很有效果,黃昂部衆殺了太守,佔據了城池,但畢竟知道力量薄弱,如果曹操派軍來戰,一定是無法抵禦的。現在看到楊阿若都這樣厲害了,只得望風而逃,居然棄了這所城池。楊阿若趁勝追擊,一舉斬殺了黃昂。

這個情節,在史書上只是廖廖幾筆,然而我們可以想象得出當時的嚴峻。馬尾捆樹枝來回跑動,說起來容易,綁多少,怎麼跑,纔不會被對方望陣之人看出破綻?光是這麼跑幾下也不會有效果,楊阿若應該還配合了其他的疑兵之計,終於讓黃昂棄城而跑,拱手送上了自己的首級。

所以楊阿若應該不會是一個簡單的遊俠,從這一戰中可以看出,他應該還有着優秀的軍事指揮才能。

嘮嗑一結束,有空繼續,談談楊阿若的愛情。

錦繡篇_第三百三十七章 辛苑被逐錦繡篇_第三十五章 東風第四百六十八章 典滿相助錦繡篇_第三百六十五章 拔劍相向錦繡篇_第一百七十六章 賜名錦繡篇_第二百七十二章 餓殍第四百四十一章 風雪旅途錦繡篇_第四章 洛神錦繡篇_第五十一章 男童錦繡篇_第十五章 院丞錦繡篇_第十章 新人錦繡篇_第十三章 裂帛錦繡篇_第二百六十章 援軍錦繡篇_第二百九十五章 入府錦繡篇_第一百六十九章 將計錦繡篇_第六十二章 斗食第四百四十九章 國士之諾錦繡篇_第四十一章 連環錦繡篇_第一百四十四章 抉擇錦繡篇_第四百九十九章 路遇何晏第四百八十九章 臨汾之秘錦繡篇_第四百零五章 我家女郎第四百三十四章 神火烏鴉錦繡篇_第一百六十八章 入宮錦繡篇_第三十章 白絹錦繡篇_第三章 玉印第四百七十五章 姬妾又來錦繡篇_第四十七章 三臺錦繡篇_第二百六十九章 刺殺錦繡篇_第四十三章 傾談錦繡篇_第一百八十八章 相逢錦繡篇_第一百四十四章 抉擇錦繡篇_第二百零二章 立誓錦繡篇_第二百九十章 齊雲錦繡篇_第三百零四章 岐山見血錦繡篇_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飲錦繡篇_第二百二十七章 洛陽錦繡篇_第二百一十二章 阿若錦繡篇_第一百六十六章 窘迫第四百五十五章 那些往事錦繡篇_第二十五章 劍意錦繡篇_第二百九十六章 來人也是糜氏錦繡篇_第一百一十五章 求曲錦繡篇_第一百零六章 左慈錦繡篇_第二百三十八章 贈宅錦繡篇_第二百四十八章 吳侯錦繡篇_第一百一十章 三願錦繡篇_第四百零四章 爲你中箭錦繡篇_第三百九十一章 敵友相對錦繡篇_第一百四十八章 恩典錦繡篇_第三百二十九章 雨夜來客錦繡篇_第九十章 白衣第四百四十一章 風雪旅途第四百九十章 層層逼進錦繡篇_第一百一十四章 廣陵錦繡篇_第三百八十五章 又遇故人錦繡篇_第一百五十四章 皇后第四百一十九章 精兵之伏錦繡篇_第五十章 挾持第四百四十一章 風雪旅途錦繡篇_第一百零五章 生氣錦繡篇_第七十九章 殺敵第四百七十二章 茫茫心意錦繡篇_第三百章 昔日故人錦繡篇_第一百章 搶救錦繡篇_第二百三十章 鬥法錦繡篇_第二百二十四章 婢伎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結秦晉第四百五十九章 曹後相召錦繡篇_第二百六十六章 部曲第四百二十五章 貨禍將至錦繡篇_第三百八十六章 相攜逃出錦繡篇_第三百九十四章 光明黑暗錦繡篇_第一百一十六章 鬥音錦繡篇_第五百章 臨行殷殷錦繡篇_第三百零四章 岐山見血第四百五十九章 曹後相召錦繡篇_第三百零六章 劉府做客錦繡篇_第一百六十三章 衣車錦繡篇_第三百零六章 劉府做客錦繡篇_第二百六十六章 部曲錦繡篇_第十三章 裂帛錦繡篇_第四十五章 梳洗錦繡篇_第一百一十六章 鬥音錦繡篇_第一百四十八章 恩典錦繡篇_第三十一章 槿妍錦繡篇_第八十二章 拋車錦繡篇_第四百零四章 爲你中箭錦繡篇_第四百九十九章 路遇何晏錦繡篇_第九十一章 劍器錦繡篇_第三百一十一章 嫁我爲婦錦繡篇_第三十六章 辯白錦繡篇_第一百五十九章 讓功第四百二十四章 故人衣暖錦繡篇_第二百八十四章 襄陽錦繡篇_第三百四十六章 天雷下降錦繡篇_第三百一十二章 黑衣殺手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結秦晉第四百八十九章 臨汾之秘錦繡篇_第三百九十七章 君爲羽箭
錦繡篇_第三百三十七章 辛苑被逐錦繡篇_第三十五章 東風第四百六十八章 典滿相助錦繡篇_第三百六十五章 拔劍相向錦繡篇_第一百七十六章 賜名錦繡篇_第二百七十二章 餓殍第四百四十一章 風雪旅途錦繡篇_第四章 洛神錦繡篇_第五十一章 男童錦繡篇_第十五章 院丞錦繡篇_第十章 新人錦繡篇_第十三章 裂帛錦繡篇_第二百六十章 援軍錦繡篇_第二百九十五章 入府錦繡篇_第一百六十九章 將計錦繡篇_第六十二章 斗食第四百四十九章 國士之諾錦繡篇_第四十一章 連環錦繡篇_第一百四十四章 抉擇錦繡篇_第四百九十九章 路遇何晏第四百八十九章 臨汾之秘錦繡篇_第四百零五章 我家女郎第四百三十四章 神火烏鴉錦繡篇_第一百六十八章 入宮錦繡篇_第三十章 白絹錦繡篇_第三章 玉印第四百七十五章 姬妾又來錦繡篇_第四十七章 三臺錦繡篇_第二百六十九章 刺殺錦繡篇_第四十三章 傾談錦繡篇_第一百八十八章 相逢錦繡篇_第一百四十四章 抉擇錦繡篇_第二百零二章 立誓錦繡篇_第二百九十章 齊雲錦繡篇_第三百零四章 岐山見血錦繡篇_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飲錦繡篇_第二百二十七章 洛陽錦繡篇_第二百一十二章 阿若錦繡篇_第一百六十六章 窘迫第四百五十五章 那些往事錦繡篇_第二十五章 劍意錦繡篇_第二百九十六章 來人也是糜氏錦繡篇_第一百一十五章 求曲錦繡篇_第一百零六章 左慈錦繡篇_第二百三十八章 贈宅錦繡篇_第二百四十八章 吳侯錦繡篇_第一百一十章 三願錦繡篇_第四百零四章 爲你中箭錦繡篇_第三百九十一章 敵友相對錦繡篇_第一百四十八章 恩典錦繡篇_第三百二十九章 雨夜來客錦繡篇_第九十章 白衣第四百四十一章 風雪旅途第四百九十章 層層逼進錦繡篇_第一百一十四章 廣陵錦繡篇_第三百八十五章 又遇故人錦繡篇_第一百五十四章 皇后第四百一十九章 精兵之伏錦繡篇_第五十章 挾持第四百四十一章 風雪旅途錦繡篇_第一百零五章 生氣錦繡篇_第七十九章 殺敵第四百七十二章 茫茫心意錦繡篇_第三百章 昔日故人錦繡篇_第一百章 搶救錦繡篇_第二百三十章 鬥法錦繡篇_第二百二十四章 婢伎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結秦晉第四百五十九章 曹後相召錦繡篇_第二百六十六章 部曲第四百二十五章 貨禍將至錦繡篇_第三百八十六章 相攜逃出錦繡篇_第三百九十四章 光明黑暗錦繡篇_第一百一十六章 鬥音錦繡篇_第五百章 臨行殷殷錦繡篇_第三百零四章 岐山見血第四百五十九章 曹後相召錦繡篇_第三百零六章 劉府做客錦繡篇_第一百六十三章 衣車錦繡篇_第三百零六章 劉府做客錦繡篇_第二百六十六章 部曲錦繡篇_第十三章 裂帛錦繡篇_第四十五章 梳洗錦繡篇_第一百一十六章 鬥音錦繡篇_第一百四十八章 恩典錦繡篇_第三十一章 槿妍錦繡篇_第八十二章 拋車錦繡篇_第四百零四章 爲你中箭錦繡篇_第四百九十九章 路遇何晏錦繡篇_第九十一章 劍器錦繡篇_第三百一十一章 嫁我爲婦錦繡篇_第三十六章 辯白錦繡篇_第一百五十九章 讓功第四百二十四章 故人衣暖錦繡篇_第二百八十四章 襄陽錦繡篇_第三百四十六章 天雷下降錦繡篇_第三百一十二章 黑衣殺手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結秦晉第四百八十九章 臨汾之秘錦繡篇_第三百九十七章 君爲羽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