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八四章 考覈選賢

(謝謝好友有太陽真好的打賞和月票,好友糖果爸的月票,好友一劍68的打賞~~)

郗鑑也想到了這一點,面色略有不豫,他怎麼都搞不明白,自家的侄子郗邁和外甥周翼如何就成佞臣了?不就是勞改司和道路司麼,名聲是難聽點,可各方面乾的都不錯啊。

不過郗鑑倒是想到一人,拱手道:“大王,晉室五主,陵寢被毀,屍骨無存,故只能立衣冠冢,而晉室五主的衣冠須往建康求取,臣舉諸葛道回主持,亦可返鄉一解思鄉之苦。“

”哦?“

楊彥看向了諸葛頤,問道:”諸葛公,可願爲孤主持此事?“

諸葛頤略有些遲疑,修陵這種事情,換了以前他在江東,不僅是不屑於爲之,甚至誰提他跟誰急,修墳啊,這不是羞辱還是什麼?

不過他也明白明室不同於晉室,在晉室他可以憑着聲望與門第,妥妥的平流進取,以致公卿,但明室需以事功及第,什麼都不做,永遠也沒有出仕的機會,要想出仕,就必須幹。

而且修陵的差使是郗鑑舉薦的,人家也是一番好意,挑三撿四,會不會得罪郗鑑?

於是,諸葛頤拱手道:“臣願爲之。”

楊彥微笑着點了點頭:“就有勞諸葛公了,孤任爲你謁者僕射,出使建康去尋來晉室五主衣冠,待回返洛陽,由徐公給你調撥人手錢糧,於原址重修。”

“臣謝過大王!”

謁者僕射秩比千石,爲謁者臺主官,僕射掌朝廷禮儀與傳達使命,王彭之曾擔任過這個職務,結果涼涼,就此不仕。

能擔任謁者僕射,已經超過了諸葛頤的心理預期,這是清流顯職啊,當即由衷稱謝。

徐龕也是心花怒放,不要小看楊彥稱呼他爲徐公,外面那些客套性的稱呼不算,朝中能有姿格被楊彥稱公的,無非崔訪、刁協、郗鑑與諸葛頤耳,如今又加了他徐龕,這是一種認可,也是地位的象徵。

被楊彥稱一聲徐公,徐龕覺得值了,拍着胸脯保證必會盡全力配合諸葛頤。

楊彥點了點頭,又道:“第二件事,我明國地盤日益擴大,而吏員人數不足,孤欲從民間通過招考的方式聘用秩三百石以下者,充入各府,補足缺額,不知諸公意下如何?“

頓時,階下起了議論聲。

品秩最低的是秩百石,秩三百石雖然不算高,卻包涵了從太常卿、光祿勳、太僕、大鴻臚、宗正、太司農、少府,乃至執金吾、將作大匠、州刺史、王國的屬官,甚至可作小縣的正印縣長。

一縣人口萬戶以上爲縣令,秩六百石,萬戶以下爲縣長,秩三百石,以如今明國地廣人稀的現狀來看,各縣的主官幾乎都是縣長,沒有縣令。

更逞論秩三百石以下,還有秩比三百石、兩百石、比兩百石、一百石等一系列官職。

在場的除了武將,很多都是官場老油子,立刻就意識到了箇中的重要性,以前這類的基層職務屬於僚屬,由刺史太守及各部主官自行任命,每到赴任之時,會有無數人前來打點,求一僚屬名額,這不僅僅是利益上的變現,還是人脈的延伸鞏固,換句話說,人事權在自己手上。

如果以招考的方式從民間擢取屬吏,人事權等於被朝庭收走了,利益上的這塊蛋糕沒了,人脈也會受損,因此一時之間,竟無人應答。

但問題是,吏員確有巨大缺額!

明室與晉室不同,晉室完完全全由高門士族把持,各家之間,盤根錯節,裙帶成風,而明室的官吏以落魄士人和本地的庶族豪強爲主,在影響力和關係網上遠不如高門士族,既便楊彥放權任其徵辟,也很難滿員。

而且一國初創,百廢待興,政治清廉,正在朝氣蓬勃之時,不撈偏門也可發家致富,提撥濫竽充數之輩得不償失,人手是真的緊張。

按常理來說,楊彥有這要求無可厚非,可怕就怕將來成了制度,藉此剝奪主官的人事權。

畢竟現在任用人員沒有利益,不代表將來無利可圖,這項變革成了的話,形同於推翻了自後漢至魏晉長達兩百餘年的政治基礎,不吝於一場地震,也是官場生態的重新洗牌。

人家是考進來的,不是靠你提撥上位,當產生分歧的時候,憑什麼非要按你說的去辦?

這對於上位者的權威也是一項諾大挑戰。

楊彥早知是這結果,所謂觸動利益比觸動靈魂還難,倒也不惱,只是一一掃視着衆人。

崔訪是百官之首,硬着頭皮道:“大王,茲事體大,還望慎重啊。“

”哦?“

楊彥淡淡道:”如何個慎重法?“

“這……”

崔訪略一遲疑,便道:“《穀梁傳》有云:古者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農民,有工民,其中德能居位曰士,闢土植谷曰農,巧心勞手成器物曰工,通財貨曰商,而君王選賢任能,其賢者,即爲士,士者,任事之稱也,可見士是專門幫助君王打理天下之人。

所謂術有專攻,不通治國之道而從治國之事,怕是忙中添亂,適得其返啊。”

崔訪的意見還算客觀,以刺史下屬治中從事爲例,秩三百石,主衆曹文書,居中治事,這個職務,相當於現代的省政府辦公廳主任,確實不適合直接從民間提撥,再有縣長也是秩三百石,讓一個毫無行政經驗的人去當縣長,這不是開玩笑麼?

不過楊彥的本意是漫天要價,落地還錢,他可以接受更低品秩的基層官吏,主要目地還是爲了打開一個缺口,試行考試提撥人才的可行性。

當然了,作爲現代人,沒必要去走科舉的老路,科舉的本質並非選撥人才,而是統治階級從手指縫漏點肉下來,給基層知識份子一個想頭,掐滅造反的苗頭。

說句不中聽的話,科舉的負面作用遠大於正面影響,還不如漢朝的察舉制。

楊彥覺得,可以把美國的經驗與實際相結合,通過國考選撥基層公務員,再綜合考覈與升遷制度,取優秀人才步步晉升,走從基層到中樞的道路。

“諸公有何看法?”

楊彥問道。

刁協拱手道:“從民間選撥人才可行,大王在民間推行讀書識字已有了些年份,若有皎皎者必能涌出,但凡於國有利之棟樑,不應埋沒,不過……三百石的品秩過於高了些,且從民間選撥人才,實爲自三代以降從未有過之事,臣以爲應先圈定一個範圍試行,若無大礙,再向全國擴廣亦不爲遲。”

“好!”

楊彥又道了聲好:“刁公此言甚合我意,以秩兩百石爲限,實有出類撥萃者,可授予三百石品秩,不超過十人,比三百石不超過五十人,暫以洛陽及以下縣城試行,若有問題,可於第一時間更正,爲期三年!“

十人和五十人,無傷大雅,而秩兩百石的重要性也遠不如三百石,以令史和丞爲主,包括縣丞、縣尉。

令史的地位在諸曹掾吏之下,身份低微,爲士人所不屑,後漢大將軍樑冀與名儒劉常有怨,曾召補令史以辱之,一般的令史、書令史不入流品,而在後世的隋唐,令史是低級辦事員的代名詞,擱在現代,令史的地位大概相當於政府機構中的科員,是典型的濁吏。

丞則多是輔助官員,副職,地位比令史高些。

總而言之,秩兩百石及其以下都是濁吏,不會影響到士人的地位,楊彥不禁搖了搖頭,說句難聽話,滿朝公卿,有幾個是真正的士人?

要麼曾是自己的俘虜,如諸葛頤和郗鑑,要麼曾被自己搭救,如刁協和崔訪,或者就是一些兩餐不繼的破落士人,嚴格算起來,這些都應該開除出士人的行列,可是傳統的力量是強大的,隨着新朝建立,曾經的落魄士人掌了權,就自覺或不自覺的把自己當作正牌士人了。

楊彥暫時也沒有與整個主流社會對立的想法,慢慢來吧,反正自己今年才二十三,活到七八十歲不成問題,有的是時間。

第五十四章 裴妃染風寒第五一二章 竹甲之威第七零二章 現身說法第十二章 以身相報第二六三章 歪打正着第六五八章 爲國死節第二零九章 當面挑撥第一二七章 郯城現狀第一四一章 天助我也第五三八章 給他個機會第六五五章 發酒瘋第二七三章 周札發難第七七五章 誅徐光第七五一章 身陷絕境第五四四章 宛城不開門第六六零章 黃河封凍第二三四章 得隴望蜀第一一五章 圍三闕一第一五零章 發動進攻第二十七章 滴血驗親第三一二章 私奔第二十八章 刁協突至第五九九章 千人聚考第七九二章 打破終生制第六七八章 糧食到第七三九章 親來弔唁第二二三章 怨氣沖天第五零一章 連夜求救第三八六章 代王先來第六四零章 陣前交涉第五十三章 馬陵山拒敵第二九九章 回到東海第一九九章 騎兵決戰第六七三章 建章前殿第一五七章 前溪歌舞姬第七十一章 皇帝議楊彥第一八七章 結盟第五三一章 我命由我不由天第四一二章 荀灌留信第三七三章 不掩厭惡第七二九章 巧舌如簧第二五四章 袖裡乾坤第三五八章 俘獲慕容皝第三四一章 抽絲剝繭第八零一章 河畔中伏第一五五章 沈勁身亡第二八四章 拿楊彥立威第三五零章 服喪十日第三五六章 又來一輛第四五八章 惡意中傷第六六二章 荀灌到來第二一八章 局勢大變第四四九章 石勒震怒第二四六章 許老神仙第五十二章 朝庭敕書來第七三八章 牡丹花下死第八零五章 各懷鬼胎第五九零章 紀氏阻門第二七九章 陸曄阻婚第一零五章 笑傲江湖第七二四章 政治婚姻第七三二章 任皇后回家第八四四章 錯上加錯第三四七章 兵臨郯城第一三零章 荀華自薦第七八五章 陰魂不散第七八一章 含笑而去第一零零章 吏部難登第七三六章 上門接妻第二一九章 休兵止戈第五七零章 橫插一槓第四七零章 決戰堯王山第一九零章 以雪自喻第八一二章 兵圍平壤第四七六章 東海王入都第七零四章 風雨驟停第五章 詩壓陸納第五六零章 無人出戰第六一九章 成國朝會第七零三章 逃亡日漸第七七二章 顛狂大作第四九六章 攻打楊府第四二三章 大獲全勝第七十六章 裴妃招魂第四零四章 硫酸硝酸第四七一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七十三章 印象惡劣第二六四章 三觀被毀第四六五章 退避三舍第一零七章 立軍制第三九九章 紹繯之死第四三九章 兵發濮陽第七五五章 兵臨壺關第六零一章 荊江變故第六五一章 草原雙珠第二二零章 奔襲奉高第二十五章 蕭氏來人第一五七章 前溪歌舞姬第二一七章 石虎到來第六十五章 詩賦荀華
第五十四章 裴妃染風寒第五一二章 竹甲之威第七零二章 現身說法第十二章 以身相報第二六三章 歪打正着第六五八章 爲國死節第二零九章 當面挑撥第一二七章 郯城現狀第一四一章 天助我也第五三八章 給他個機會第六五五章 發酒瘋第二七三章 周札發難第七七五章 誅徐光第七五一章 身陷絕境第五四四章 宛城不開門第六六零章 黃河封凍第二三四章 得隴望蜀第一一五章 圍三闕一第一五零章 發動進攻第二十七章 滴血驗親第三一二章 私奔第二十八章 刁協突至第五九九章 千人聚考第七九二章 打破終生制第六七八章 糧食到第七三九章 親來弔唁第二二三章 怨氣沖天第五零一章 連夜求救第三八六章 代王先來第六四零章 陣前交涉第五十三章 馬陵山拒敵第二九九章 回到東海第一九九章 騎兵決戰第六七三章 建章前殿第一五七章 前溪歌舞姬第七十一章 皇帝議楊彥第一八七章 結盟第五三一章 我命由我不由天第四一二章 荀灌留信第三七三章 不掩厭惡第七二九章 巧舌如簧第二五四章 袖裡乾坤第三五八章 俘獲慕容皝第三四一章 抽絲剝繭第八零一章 河畔中伏第一五五章 沈勁身亡第二八四章 拿楊彥立威第三五零章 服喪十日第三五六章 又來一輛第四五八章 惡意中傷第六六二章 荀灌到來第二一八章 局勢大變第四四九章 石勒震怒第二四六章 許老神仙第五十二章 朝庭敕書來第七三八章 牡丹花下死第八零五章 各懷鬼胎第五九零章 紀氏阻門第二七九章 陸曄阻婚第一零五章 笑傲江湖第七二四章 政治婚姻第七三二章 任皇后回家第八四四章 錯上加錯第三四七章 兵臨郯城第一三零章 荀華自薦第七八五章 陰魂不散第七八一章 含笑而去第一零零章 吏部難登第七三六章 上門接妻第二一九章 休兵止戈第五七零章 橫插一槓第四七零章 決戰堯王山第一九零章 以雪自喻第八一二章 兵圍平壤第四七六章 東海王入都第七零四章 風雨驟停第五章 詩壓陸納第五六零章 無人出戰第六一九章 成國朝會第七零三章 逃亡日漸第七七二章 顛狂大作第四九六章 攻打楊府第四二三章 大獲全勝第七十六章 裴妃招魂第四零四章 硫酸硝酸第四七一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七十三章 印象惡劣第二六四章 三觀被毀第四六五章 退避三舍第一零七章 立軍制第三九九章 紹繯之死第四三九章 兵發濮陽第七五五章 兵臨壺關第六零一章 荊江變故第六五一章 草原雙珠第二二零章 奔襲奉高第二十五章 蕭氏來人第一五七章 前溪歌舞姬第二一七章 石虎到來第六十五章 詩賦荀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