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訂閱,求訂閱啊!求推薦票!求月票啊!
。
按理說袁應泰也算是一人選,但由這不知天高地厚的楊漣來說就不行了,做人要懂規矩好不好!
當個小官就要有當小官的覺悟。
什麼時候這向皇帝舉薦賢才成了人人都能做的事兒了?
難道你楊漣心裡沒有點數嗎?
滿朝文武對東林黨都是充滿敵意,爲何?因爲東林黨做事兒太獨斷了,這也使得如今東林黨在朝勢力凋零。
因爲此那些在朝東林黨小兵都想着再復起,若能助其拿下遼東經略,那對現如今的東林黨來說是很有鼓舞的!
可惜楊漣算盤打得不錯,但殊不知方從哲對東林黨沒有好感呢,因此在他出來沒多久那方從哲便呵斥道:“哼!你一小小兵科給事中,即便再心懷國事該懂得的規矩你可知?難道在你之上的官員心懷國事也要想你這般嗎?那置朝廷於何在?!”
前一秒方從哲在這呵斥完楊漣,這後一秒便轉身朝萬曆繼續講道:“聖上!遼東經略非常人所不能得,萬不能將其隨便授出,臣再次向聖上舉薦王在晉!”
這世上最大的侮辱,那便是無視……
見方從哲這般那楊漣心中怒火沖天,可他即便是再惱怒又有什麼辦法呢?
人家是高高在上的大明首輔!
雖說權柄已不如從前但想要整治他這個小小的從七品給事中,那也跟捏死一隻臭蟲一樣。
想要變強的念頭在心中是愈發強烈啊!
帶着不甘楊漣待在其旁!
看到這一幕秦鋒不由暗暗搖頭,這不行啊,這明顯不是史書上記載的楊漣該有的戰鬥力啊!
但對此秦鋒並沒多說一句。
對他來說看方從哲他們在這表演,真的是讓他學到了很多,原來,原來當官還可以這麼當啊!
而見方從哲再次舉薦,官應震、楊漣先後舉薦皆被其短暫壓制後,在隊中的吳亮嗣便慷慨講道:“爲國分憂當人人有份,臣斗膽向聖上舉薦熊廷弼!萬曆三十六年熊廷弼曾受命巡按遼東,對遼東局勢多有了解,可稱得上絕佳人選!”
既然軟的不行,那就玩硬的!
原本吳亮嗣並不打算露面的,可見方從哲那姿態便知若不能抑制的話,那這遼東經略一職十之八九便可能真是王在晉了!
這可不行啊!
秉着‘爲國爲民’的心態,吳亮嗣便向萬曆舉薦了熊廷弼!
熊廷弼何許人也?
萬曆二十五年熊廷弼舉鄉試第一,次年登進士,初授保定推官,先後任:工部屯田司主事、浙江道御史、巡按遼東、南直隸督學御史;
因遼東總兵李成樑於萬曆三十四年八月,放棄寬甸等六堡八百里疆土給建州女真,強逼生活在那裡的六萬四千戶居民遷於內地,卻說此乃堅壁清野之良策,然後以召回逃人有功向朝廷邀賞,後有兵科都給事中宋一韓劾李成樑,認爲棄地不是什麼功勞要求進行勘核,於是熊廷弼便被授爲巡按御史。
在遼期間除上書彈劾李成樑外,在行走遼東各地時爲防範建州的努爾哈赤,熊廷弼制定了“實內固外”,“以夷攻夷”的方略。
對於治遼抑奴的方略還是挺具前瞻性的,可惜當時並沒有人認識到這一點,那努爾哈赤不過是一走狗罷了,其一系列對抗朝廷的行爲不過是某些武臣的誣陷罷了,有的主張採取“疏北關,親奴酋”的方針。
因此隨着熊廷弼的離任,這一衛遼方略也無人實行了。
對於熊廷弼,萬曆還是有印象的,先前其所奏有關建州女真的策略他也都有所看過,只不過因爲當時李成樑的緣故使得滿朝文武皆不重視,畢竟在其吹捧下大明邊軍那可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存在!
區區建奴又算得了什麼!
也因爲這使得現在的建州女真逐漸成爲了明朝的憂患,尤其對遼東來說那更是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只不過這熊廷弼在任南直隸督學御史期間,因杖死生員芮永縉被劾聽勘,迴歸故里;通俗點說就是被撤職了!
但。
在經略楊鎬督四路大軍進攻後金期間,因爲熊廷弼原先在遼東任職經歷使得萬曆向方從哲提議又任命熊廷弼爲大理寺丞兼河南道御史,其本意是想讓其代表朝廷宣慰遼東,在得到任命後熊廷弼兼程來京,可又因爲楊鎬先後傳來大捷使得朝廷遲遲不給他關防文書。
因此,大名鼎鼎的熊廷弼至今仍滯留在京,而此時就在這隊伍之中……
在吳亮嗣舉薦前,其實萬曆就又想過讓熊廷弼擔任遼東經略,只不過他在心裡還猶豫其他人選,但如今細細想來那熊廷弼確實是當今最適合去遼東的人選!
在遼東待了數年這使得熊廷弼比別人都多了一筆不小的經驗值,若其到了遼東那肯定能迅速打開局面!這對當今的遼東來說是最最最重要的存在!也是因爲吳亮嗣的舉薦使得萬曆最終在心中確定人選!
此次想要解決遼東局勢那必須要整出點大動靜才行,即便是那熊廷弼品行上出現些問題又如何,只要是能解決遼東局勢那都是好官!
在吳亮嗣向萬曆舉薦完,方從哲便準備向其找茬呢,而這時萬曆卻在上講道:“好!朕決定了!
熊廷弼何在?上前聽旨!”
萬曆這話說完險些將方從哲噎死,我去,您老要不要這樣啊,這決定未免太武斷了吧,絲毫不給人反應的機會啊!
在隊中的熊廷弼在聽到萬曆喊話後當時便出來了,跪地行禮震聲喝道:“臣熊廷弼恭聽聖意!”
瞅瞅這話講的,體型魁梧的熊廷弼怎麼看怎麼給人以心安!
這纔是國之棟樑啊!
看到熊廷弼那自信姿態後,萬曆心中大定的講道:“今任熊廷弼爲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經略遼東;望愛卿能還遼東一朗朗乾坤,朕在京城靜候佳音!”
“臣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在聽到萬曆所講後,熊廷弼當時便推玉柱跪倒在地回道。
至此遼東終換一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