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章 皇廷更迭(上)

朝廷的文官武將之中,有半數都被韓健拿下。這還不包括一些本身就未落面之人,之前在易蝶暗中去捉拿楊卿樂以及宮中設計刺殺韓健時,韓健也未曾動過這麼大的陣仗。無論韓健有多麼成熟的理由,能力證這些人是要犯上作亂竊奪洛陽的權柄,但韓健仍舊要背上竊國賊的罵名。一林恪爲首的這羣人,也被被冠以忠君愛國之士的名頭。

隨着皇宮楊瑞派出小太監請韓健進宮,韓健也沒有馬上作出表態,他甚至都無須下馬來接楊瑞的御旨。

韓健正要作出表示,突然有東王府的侍衛前來奏稟:“郡王妃請少公子回府一敘。”

在楊瑞派人請韓健進宮的同時,韓鬆氏派人來讓韓健回東王府,意思已經很明顯,可以拒不遵詔,韓健若是直接選擇回東王府的話,那韓健要逼宮就已是板上釘釘之事。韓鬆氏也是在逼韓健表態,但若韓健進宮的話,事情仍舊可以有轉圜的餘地。畢竟此次韓健捉拿的人是不少,但真正斬殺的人卻屈指可數,除了那些身先在前去竊奪城防的人被當場格殺,還有一些在捉拿時反抗的人也梟首,更多的是被押解到皇宮之外。若韓健跟楊瑞能商議妥當的話,這些人未必用死。

“回去知會郡王妃,本王先進宮面見陛下。”韓健的話,令在場不少人鬆口氣。

韓健要繼承大統,在一些人看來是難以阻止的事。現在整個北方除了豫州之外,已經全然被東王府的兵馬所掌控,而東王在東王府中又是一言堂,地位尊崇,連魏朝的女皇都成爲他的女人,爲他生兒育女。現在又有朝廷中人要謀害他的事變發生,韓健已經沒有任何理由再退讓。

韓健下馬,他這次雖然選擇了進宮,卻並非獨身進宮。而是帶了大批的侍衛和士兵。這些侍衛和士兵都是全副武裝,就說他們是進去殺了楊瑞也有人信。

隨着韓健踏進宮門,此時在皇宮之外的所有將官和士兵都在等候進一步的消息,或許等韓健出來的時候。魏朝都會國滅,取而代之的將會是一個新的王朝。那些被拘押的將官心頭還有些期冀,希望能以楊瑞的手腕來換取他們自己和一家老小的平安。若是事情真要計較下去的話,光是這一次的叛亂就要有太多人人頭落地,不但包括參與了叛亂的本人。還有他們的家眷,任何朝代只要是叛逆之臣,其家族都要跟着遭殃。

在韓健進宮之後,整個皇宮宮門也只有正門開着,但皇宮正門之外卻滿是東王府和新軍的人馬,其中還有韓健從北方調回來的兵馬。

韓健進宮,直接往燁安閣,但被告知皇帝並非在燁安閣中等候,而是在自己的寢宮之內。韓健已經有近十天未曾進過皇宮,這十天時間裡。楊瑞而已並不知韓健的下落,等她知道韓健原來是身在洛陽中靜待朝廷派系的人謀反,她心中也頗爲驚訝,這代表着韓健連她都不信任,竟然未對她說明。或者在韓健心中以爲是她在暗中調度這些人謀反,但事實上她對叛亂之事也一無所知,而且在她心中,根本就不支持林恪謀反,若她知道的話肯定會第一時間通知到韓健。

沒有着急往皇宮寢宮去,韓健還不知楊瑞搞的什麼鬼。若說以前他對朝廷派系的打壓也僅是處於權力上的排擠。但這次他是要施行一次的大屠殺,楊瑞不可能不知他的立場。上次楊瑞爲了保全朝廷派系的官員和將領,甚至不惜在懷孕之時出手自盡,若這次楊瑞再作出什麼激烈的舉動。他也必須要有所防備。

以韓健的料想,楊瑞要作出的過激舉動也無非是兩方面。一方面是針對她自己,還可能就是針對與她。

在武功方面,韓健自知遠遜於楊瑞,若是從開始楊瑞有心要殺他的話,早就在二人獨處的時候對他下手。他活不到今天。但楊瑞就算是與他吵架到井水不犯河水的地步,也未曾對他動過手。可這次情況不同,若楊瑞真要對他出手的話,他也要防備。雖然在韓健心中,他不想去防備自己身邊的女人,可畢竟楊瑞也是女皇,也許從開始楊瑞委身於他就有政治層面上的考慮。現在他把事情做絕,也就難免楊瑞會把事情做絕。

“殿下……陛下在寢宮內恭候。”

韓健在燁安閣內遲遲沒有動身往皇宮內苑去,也許是楊瑞察覺到什麼,這次讓人來催則不是讓小太監來,而是讓她身邊最親近的小宮女卉兒。怎麼說卉兒也是她的“自己人”,她甚至在自己懷孕的時候讓卉兒來侍奉韓健左右,也足見楊瑞把卉兒當作是閨中姐妹一般來培養着。

“陛下身邊還有何人?”韓健問道。

卉兒想了想,然後搖了搖頭,道:“陛下只是一個人。”

“好。”韓健點頭,這才從燁安閣出來,外面的侍衛和士兵仍舊不少。不過韓健可不準備帶這些人馬進皇宮內苑。他怎麼也要給楊瑞幾分面子,他也不用太擔心自己在皇宮內苑裡的安全,裡面還有東王府的侍衛,但都是宮廷侍衛。楊瑞只是一個人的話想殺他也難。

韓健隨卉兒一起到皇宮內宮,一路上都有侍衛在罷手。從昨夜開始,皇宮也加強了戒備,韓健最開始是怕亂黨趁機會衝擊皇宮,對楊瑞的安全不利。但後來在平息了城中的亂黨之後,仍舊沒有鬆懈的防備在楊瑞看來就只能是針對於她了。

等韓健到楊瑞的寢宮外,外面巡邏的侍衛也被留下,隨時緊盯着楊瑞的寢宮。這些侍衛都是東王府曾經與北王府一戰中立下汗馬功勞的士兵,之後他們作爲最高的功勳留在皇宮中駐守,也是整個魏朝中最優厚的差事。雖然他們名義上是宮廷侍衛,但仍舊是聽命於東王府,韓健曾也要將皇宮的戍衛歸還給楊瑞,但那日楊瑞情緒激動拒絕,自此後皇宮仍舊是東王府的勢力範圍。

“你在外面候着吧。”韓健對卉兒說了一句,走進殿堂之中,外面仍舊很冷清。一些佈置從韓健第一次隨楊瑞到這裡來時就是如此,楊瑞只是將一處很偏的殿閣改成她的寢宮。因爲她說這裡是先皇和她母親結識的地方。韓健從來沒懷疑過楊瑞在這件事上騙他,楊瑞之後曾也有意要修繕這裡,但因爲一些原因最後半途而止。主要原因是朝廷財政捉襟見肘,楊瑞歷來節儉。沒有在修繕自己住處的地方上無謂去花銷銀子。

“怎麼不進來?”韓健在簾子外面立了一會,但他進來楊瑞怎會聽不到他腳步聲?

以楊瑞的武功,也能感覺到那是韓健的氣息,這股氣息對她來說也很熟悉。

韓健掀開布簾到裡面,與以往每次來都不同的是。這次的他顯得格外的凝重。有很多事他自己也不想,就好像要去彈壓朝廷與他對立的勢力,那些人終究也是與他一殿爲臣,也同樣在爲北方魏朝的安定作出努力,只是他們的立場永遠是效忠於朝廷,或者是爲他們自己的目的,而將東王府視作眼中釘。

楊瑞此時安然坐在桌前,手上抱着女兒。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楊瑞卻是在親自爲孩子哺乳,楊瑞是帝王。便是東王府裡韓曦出生,楊蓯兒對兒子甚爲疼愛,也未曾親自餵養。宮裡和東王府因爲這兩年韓健有子嗣出生,已經有不少,接下來是林小夙誕子,後面還有顧欣兒,這幾年都不會停下來。而韓健也正值壯年,根本不愁子嗣的問題,不過楊瑞卻知道自己不是青春少艾,一直在說可能生了這一胎之後可能就沒有了。

“瑞兒。你……”韓健沒有往前走,而只是立在簾子後看着一臉母愛的楊瑞。

若是楊瑞很正常與他吵架,甚至是與他白一眼或者哀求他將朝廷那些人放了,韓健都能理解。那畢竟是楊瑞的性格。楊瑞是女中豪傑,她從來都不會認輸,除了在他面前之外。楊瑞在他面前纔會露出一些小女兒家的態度,而眼前的場面,更讓韓健覺得楊瑞有種心灰意冷的感覺。

楊瑞卻只是很淡然笑看了韓健一眼,道:“怎麼?妾身本就是她的母親。給自己的女兒餵養,不也正是每個母親應該做的?可惜我是帝王,生在宮中,我的女兒若是因此而就得不到她母親的關懷,那妾身將來也會覺得對不起她。”

“嗯。”韓健點頭,楊瑞的話倒只能說是楊瑞真情流露。

她沒有在這件事上欺瞞什麼,楊瑞從開始對這個女兒便有諸多的偏見,甚至在女兒降生之後很長時間都不去看她,也未曾給過她一個“名分”,到現在這個女兒不但只是個皇帝的女兒,連名字都沒有,朝廷曾也有意上湊楊瑞請封她爲公主,楊瑞也未曾答應過。事情一直被拖着。

但現在,也許是楊瑞都覺得自己虧欠了這個女兒,她心中很過意不去,所以纔會親自餵養來表明她將這個女兒當作掌上明珠。

“看她,吃的多開心?”楊瑞突然笑着說了一句,眼角卻滑出淚水,就算韓健之前心頭有再多的恨,對楊瑞有過多麼緊密的防備,可到楊瑞這般境況,她心頭也要軟下來。

“瑞兒,怎麼了?”韓健走到楊瑞身邊,低下頭看着楊瑞。楊瑞輕輕擦了把眼淚。

“沒什麼。只是覺得心裡對她很愧疚,我沒有當好一個母親。”楊瑞一嘆道,“我出生後,孃親也曾這麼餵過我,因爲她說,只有這樣自己的孩子能才體會到母親的存在,能讓她更安心,不怕夜晚驚哭,也不怕將來遇到災難。唉!到現在我才能理解母親的心,大約當初母親也是像我這般吧,很想爲父皇生下男丁來繼承皇位,可到頭來生下的卻是我。可父皇從來也沒有怪她,甚至在母后病逝之後天天來這裡懷念她,傳位的時候也是直接將皇位傳給我,父皇曾說,我身上有母后的影子,若是母后能當皇帝的話,至少也會比我當的稱職吧。”

韓健無奈搖搖頭道:“你現在不也是一樣?將來可以讓她當皇帝,若是將來我們還會有子嗣,也可以等她將皇位傳給她的弟弟,就好像你一樣。”

“不用了。”楊瑞流着淚搖搖頭道,“生女外向,在妾身隨夫君你之前,我心中一心想的都是如何來確保楊氏的基業。可到今天,連我的弟弟都背叛了我,那還有什麼理由讓楊氏的基業再傳承下去?帝王之位,本就是有德者居之。夫君你雖然年少,但已可爲明君,將來天下在夫君的執掌之下,也必定是國泰民安。連我華夏幾百年來南北的分裂,或者也可在夫君的手上完成一統。那妾身,就算做了楊氏的罪人,可卻是華夏的功臣。”

韓健一嘆,看來楊瑞的確不像以前那樣“想不開”,處處都是拿楊氏的基業來做文章。或者楊瑞現在說這番話有糊弄他的意思,但既然都到了這份上,說一些違心之言還有何意義?

“我說過,我不會竊奪你的江山。這江山是楊氏的,仍舊是魏朝的天下。就算將來繼位的是太子,我也會支持他。”韓健態度仍舊很堅持道,“我不會違背當初的諾言。”

楊瑞笑了笑道:“夫君有心便可了。這幾年,夫君所爲,讓妾身深信只要妾身在一天,夫君便可爲我魏朝基業保駕。可這無用,天下終究還是隻認皇室的正統,夫君永遠要背上竊國的罵名。但若夫君直接執掌天下,那一切將不同,那時沒人會再對夫君有所非議,若是夫君還可一統天下的話,那夫君將是流傳千古的明君。”

韓健看着楊瑞,楊瑞的話令他感覺眼前的楊瑞不是他所熟悉那個女皇。

楊瑞以前也不會說會遜位,她當皇帝雖然算不上稱職,但至少她穩定了一個近乎支離破碎的王朝近二十年。若是沒有楊瑞執掌朝政,也許在她父親過世之後,魏朝的皇室將會經歷一番大的變動,而北方也將不得安寧。

第497章 夫妻冷戰第316章 恩賜第545章 老丈人第61章 清雅的外宅第883章 搖尾乞憐(下)第516章 立威(下)第187章 媒人第802章 特派使節第913章 提劍勸誡第3章 少年不知愁滋味第833章 戰前恐慌第8章 單挑和打羣架的區別(下)第160章 小樓繡坊第137章 郡王府的規矩第815章 君王義第640章 主動第173章 大軍壓境第579章 城中之盟第537章 外交家宴第614章 一國之奴第161章 謎一樣的女人第129章 層層瓦解第473章 等待君王幸(一)第691章 征服女人二三法(中)第691章 征服女人二三法(中)第456章 平城之戰(上)第283章 皎潔之心第664章 宮變(一)第653章 皇宮偷人(下)第692章 征服女人二三法(下)第28章 不拘一節老頑固第795章 紅顏難卻第777章 南轅北轍第706章 大雨將至(中)第785章 流寇之戰(下)第106章 以訛傳訛第393章 其樂融融第435章 志比天高第309章 一家難和第686章 故友情義在第218章 門外漢遇行家第138章 醉翁之意第242章 洛陽變故第633章 男人的累第326章 危機第579章 城中之盟第902章 征服第54章 火場奇聞第433章 王道第402章 國宴即家宴第837章 強龍不壓地頭蛇(上)第840章 天子巡幸第136章 惴惴赴宴第194章 郎情妾意第766章 皇廷更迭(上)第323章 照足禮數第693章 無禮的霸佔第324章 一家和睦第481章 合巹(中)第242章 洛陽變故第410章 萬里長城第一步第163章 君臣同心第910章 背後一掌第138章 醉翁之意第912章 最是無奈美人計第621章 佳人在前(下)第152章 險象環生第496章 夜會佳人(下)第622章 不歡之宴第578章 高瞻遠矚第584章 眼線第830章 君臣之隙(上)第104章 搶戲(下)第153章 師徒重逢第814章 酒中論國(下)第385章 禮佛(上)第777章 南轅北轍第804章 兩代帝王的矛盾第509章 閨蜜第696章 再婚第488章 遷都第773章 御駕親征第756章 如狼似虎第644章 壞了好事第190章 黃雀在後第849章 女人當國第300章 僵持的戰局第342章 落難鳳凰第867章 祭祠堂第403章 剪除羽翼第29章 宴會前第867章 祭祠堂第168章 借刀殺人(上)第589章 發酵(上)第257章 皇宮救人(下)第184章 意外收穫第393章 其樂融融第638章 如此美玉第80章 顧問之責
第497章 夫妻冷戰第316章 恩賜第545章 老丈人第61章 清雅的外宅第883章 搖尾乞憐(下)第516章 立威(下)第187章 媒人第802章 特派使節第913章 提劍勸誡第3章 少年不知愁滋味第833章 戰前恐慌第8章 單挑和打羣架的區別(下)第160章 小樓繡坊第137章 郡王府的規矩第815章 君王義第640章 主動第173章 大軍壓境第579章 城中之盟第537章 外交家宴第614章 一國之奴第161章 謎一樣的女人第129章 層層瓦解第473章 等待君王幸(一)第691章 征服女人二三法(中)第691章 征服女人二三法(中)第456章 平城之戰(上)第283章 皎潔之心第664章 宮變(一)第653章 皇宮偷人(下)第692章 征服女人二三法(下)第28章 不拘一節老頑固第795章 紅顏難卻第777章 南轅北轍第706章 大雨將至(中)第785章 流寇之戰(下)第106章 以訛傳訛第393章 其樂融融第435章 志比天高第309章 一家難和第686章 故友情義在第218章 門外漢遇行家第138章 醉翁之意第242章 洛陽變故第633章 男人的累第326章 危機第579章 城中之盟第902章 征服第54章 火場奇聞第433章 王道第402章 國宴即家宴第837章 強龍不壓地頭蛇(上)第840章 天子巡幸第136章 惴惴赴宴第194章 郎情妾意第766章 皇廷更迭(上)第323章 照足禮數第693章 無禮的霸佔第324章 一家和睦第481章 合巹(中)第242章 洛陽變故第410章 萬里長城第一步第163章 君臣同心第910章 背後一掌第138章 醉翁之意第912章 最是無奈美人計第621章 佳人在前(下)第152章 險象環生第496章 夜會佳人(下)第622章 不歡之宴第578章 高瞻遠矚第584章 眼線第830章 君臣之隙(上)第104章 搶戲(下)第153章 師徒重逢第814章 酒中論國(下)第385章 禮佛(上)第777章 南轅北轍第804章 兩代帝王的矛盾第509章 閨蜜第696章 再婚第488章 遷都第773章 御駕親征第756章 如狼似虎第644章 壞了好事第190章 黃雀在後第849章 女人當國第300章 僵持的戰局第342章 落難鳳凰第867章 祭祠堂第403章 剪除羽翼第29章 宴會前第867章 祭祠堂第168章 借刀殺人(上)第589章 發酵(上)第257章 皇宮救人(下)第184章 意外收穫第393章 其樂融融第638章 如此美玉第80章 顧問之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