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挾恩圖報

南昌背臨大江,依山傍水,城高牆厚,非安義與石關可比。陸遜敗回南昌,來見虞翻、賈華;二人聞聽蜀軍如神兵天降取了安義,皆心生懼意。陸遜謂二人道:“蜀軍剋日必來,彼料我軍必在城中。今可將本部兵馬分爲三路——某引一軍伏於城東,如彼軍到則截之;太守引一軍在城外埋伏。仲翔公可率百姓於城上守禦。”當下分撥已定,只待小寶。

龍小寶揮兵南昌,將至城下,謂衆人道:“凡攻城池,以初到之日,激勵三軍,鼓譟直上。若遲延日久,銳氣盡墮,急難破矣。”時天色已晚,遂令三軍攻城。

蠻兵方待攻打,忽然四下裡火光沖天,喊聲震地,不知何兵突來。只見城上亦鼓譟吶喊相應,矢石如雨急下。蠻兵措手不及,四下亂竄;小寶急令後撤,引兀突骨、孟獲親自斷後。又令木鹿大王指揮羣獸乘夜阻擋,吳兵乃不能進。

小寶率軍殺出重圍,回頭看時,見正東上軍馬,一帶火光,勢若長蛇。小寶嘆道:“此必是陸伯言之兵馬。兵不在多,在人之調遣耳;陸遜真乃將才也。”遂退十里,收兵下寨。

翌日,小寶傳令各營軍士如此如此,限三日完成;逾時不成者嚴懲不貸。衆將領命,各引本部兵往山林伐木,加緊造車。小寶又將圖紙付與各營;將士覽畢,知此物名爲“火雷”,乃日夜趕造,多做儲備……

早在三江城時,因蠻人與漢人多有通商往來,學得諸般手藝,亦有能工巧匠。待三日後,一架龐大的攻城車已按小寶設計完成。其車高五丈,腹有八輪,上載一巨木疊加捆綁而成的“破城錘”,內添火雷,外覆水浸棉布,重達萬斤。

小寶令木鹿大王乘白象於前,引十頭巨象牽引此車;自已與兀突骨隱於車後緊隨。又令數千蠻兵皆帶“火雷”押後,只待城門破時,便將火雷擲於城中。

吩咐已定,兵馬齊動。木鹿大王與巨象皆身披重鎧,扯動破城巨車,直奔南昌城門。十頭大象跑發了性子,那車愈行愈快,勢如奔馬;小寶與兀突骨催馬緊隨,不敢落後。

城上吳兵忽見如斯場景,頓時大驚!陸遜急令弓箭齊射,卻傷不到人象分毫;又教多取火箭,盡往車上射來。那車上盡是溼布,哪裡又燒得起來?說時遲那時快,“破城車”風馳電掣般已近城下!

小寶一聲呼喝,扳動機關,木鹿引羣象左右分開,溼布皆落。原來每象身有二索,一索連在車上,小寶扳動機關,此索便自行脫離;一索連接溼布,羣象一分,亦盡皆脫落。

南昌城門乃實木所築,極爲厚重;若以象羣衝撞,其象必非死即傷。小寶不忍傷害大象,早已定下計策。此時羣象分開,小寶與兀突骨一起落馬,拔足狂奔,發力推動巨車。二人皆負萬斤之力,借勢急推,那巨車奔行更速!

眨眼間,隨着一聲轟然巨響,“破城車”狠狠撞上了城門!

十象之力,何等巨大;再加上小寶與兀突骨兩個超級猛人的最後衝刺,這股衝擊力已大得不可思議!

城門碎裂,扭曲變形,分開數尺,被撞破了一個大洞。那車上的“破城錘”亦難抵如此大力,頓時四分五裂;暗藏於內的百餘顆“火雷”盡皆落於城門內。小寶與兀突骨將兩枚點燃的“火雷”奮力拋入,霎時間火光大起,四下皆爆,立時將本已分裂的城門炸得木屑紛飛,支離破碎!

城上擂木炮石,滾油沸湯,一股腦兒的打將下來;小寶方一得手,便一手抓住兀突骨,好似離弦之箭,逃之夭夭。陸遜慌令軍士去城門處救火;那數千蠻兵早已蓄勢待發。小寶一聲令下,蠻兵陣前豎起青銅巨盾,人手一根皮索,套住火雷,發力一甩,有如炮彈般打進城去——這一手卻是蠻人狩獵時慣用的拋石技法,堪稱百發百中。

趕往城門處救火的吳軍還沒來得及站穩腳跟,密密麻麻的火雷劈頭蓋臉地砸將下來;吳兵死傷甚重,被炸得焦頭爛額。

蠻兵盾牌陣防禦堅固,遠距城門,吳兵的擂木炮石毫無用處,弓箭盡皆空射,只能眼睜睜地看着敵軍興高采烈地用皮索將火雷一顆顆丟進城門,卻毫無辦法。

數以千計的火雷密集爆炸,其威力已不亞於現代火炮的連環發射。城牆搖動,碎石橫飛,終於難以抵抗如此密集的“炮火”,轟然倒塌!

堅固的南昌城被生生撕開一道七扭八歪的豁口,大片倒塌的碎石雖令火勢大減,卻也門戶大開。這時,早已披掛整齊的龍小寶高舉“鬼神戟”,大喝一聲:“殺!!!”如潮水般涌來的蠻族大軍齊聲吶喊,緊隨着赤兔馬飛馳的身影,衝進了南昌城!

戰爭是殘酷的,城破亦代表着人亡!

如狼似虎的蠻兵冒煙突火,大殺四方!

這一站,由破曉殺至午時,吳軍大半慘死,餘者皆降,僥倖逃脫者不足百人。賈華爲祝融飛刀所傷,死於亂軍刀下,被砍爲肉泥;虞翻欲棄城而走,正遇金環三結,亦被斬於馬下。

陸遜誓與南昌共存亡,手持燕翎雙劍,浴血奮戰,捨命廝殺,終因寡不敵衆,血染徵袍,身被數槍。眼看力竭將死,終被入城伊始便四處尋找的龍小寶及時發現,將其救下。

陸遜被寶哥所救時,已失血過多,神智不清;在昏死過去之前,倒在龍小寶的懷裡,笑着說了一句:“讓我死吧……”

龍小寶無聲的嘆息,吩咐左右將陸遜好生安頓,教醫官悉心照看,萬不可令其死亡。軍士領命,小心地擡着面帶微笑的陸遜返回大寨。

南昌陷落,東吳除松江之外,所有港口皆入蜀軍之手。龍小寶下令不可傷害平民,引大軍入城,出榜安民,秋毫無犯。使人飛報於諸葛亮,孔明便令王平前來暫任南昌太守。

南昌大捷,小寶傳令犒賞三軍;蠻兵盡皆歡聲雷動。大軍休整數日,便乘船往建業而去。此時諸葛亮先於鄱陽湖設計大敗吳軍;又馬不停蹄揮兵會稽,五日而克,生擒薛綜、陸績。

至此,江東只餘建業、吳郡、松江三地;孫策憂心如焚,夜不能寐。偏在此時,諸葛亮使人將周瑜死訊傳播;孫策聞之,大叫昏厥。醒後衆文武皆出言相慰,皆說此乃諸葛亮之計,欲亂吾軍心。孫策苦候交州信報不來,本已心生疑慮;今聞噩耗,焉能不驚!雖衆人苦勸,心實不信;只存萬一希望。

又過數日,忽報有交州軍士返回;孫策急傳來見。那些軍士正是周瑜敗亡之後被小寶擒獲的吳兵;諸葛亮在此時將他們釋放,無異於在孫策已經瀕臨破碎的心臟上又狠紮了致命的一刀!

孫策自吳兵口中確認周瑜已死,頓時口噴鮮血,大哭不止,一日間昏厥數次,就此病臥在牀,不能起身。

周瑜死亡的消息很快傳了出去,吳軍上下盡皆悲慌,其心已亂。龍小寶至建業時,呂蒙、太史慈已知曉周瑜死訊,皆悲痛莫名,日夜號哭;令全城戴孝,盡起白幡,三軍向南,遙祭公瑾。

建業乃是江東第一大城,呂布攻打月餘而不能破,正自心焦;忽聞周瑜已死,吳兵軍心大亂,乃大喜欲令全軍攻城。龍小寶勸道:“古語云,哀兵必勝!此刻吳軍上下盡皆悲憤,欲爲周瑜報仇。若此時攻打,恐不能取;不若靜待數日,以觀時變。吳軍若出城決戰,和你我二人之力,可獲全勝;若堅守不出,吾自有奇謀取之。”呂布從其言,遂按兵不動。

孫策病體沉重,自知恐不久於人世;乃喚張昭、黃蓋來見,請二人爲託孤之臣。言己死後,須盡心輔佐孫權,勿使孫家絕後。張昭、黃蓋泣拜受命,痛哭不止。

時已深冬,太史慈屢次欲提兵出建業與蜀軍決一死戰,爲周瑜報仇,皆被呂蒙苦苦勸止。呂蒙心知建業乃吳郡最後一道屏障;若失,則東吳亡矣。唯今之計,只能期盼曹操會趁機攻打荊州,如此也許江東尚存一線生機。殊不知,曹操遠在遼東,十一月方纔收到荀彧的千里馳書。那時遼東尚未完全平定,郭嘉又因水土不服而病情加重,曹操去留難決。司馬懿諫言遼東之事,萬不可功虧一簣;蜀犯江東,非急切可取;待遼東平定後,再決不遲。

曹操只得從司馬懿之言,遣使回書靜觀其變。但是假如曹操那時便知道周瑜已死的話,斷然不會猶豫不決,恐怕寧願暫時放棄遼東,也要班師回中原,或與劉備共分江東,或與孫策聯盟抗蜀……

諸葛亮、龍小寶,甚至是劉備、龐統都知道此番大舉伐吳,必須速戰速決;若是遷延日久,曹操一旦班師,結局就不是他們所能預料的了。所以,一定要在年底前盡取江東,以免遲則生變。

龍小寶抵建業十日後,率先發難。在這十日間,下令全軍造了數千臺“水龍車”!

是日準備齊全,小寶升帳傳令——呂布、高順於東門外埋伏;孟獲、祝融於西門外埋伏。木鹿大王率本部獸兵於城外山林埋伏;藤甲兵乘夜泅水至城下拔開柵欄鹿角,號炮響時,循河道攻入城內。餘者皆隨中軍,架水龍車於北門外列陣,聽吾號令行事。

是夜,寒風呼嘯,天寒地凍。小寶將數千臺水龍車於建業城外一字排開,令軍士置萬餘口大鍋於陣中;大軍連綿數裡從江中取水置於鍋內煮沸。而後使人吸入水龍車內,瞄準建業上空,一齊發射!

黑夜中,數千條水龍似白練橫空,一起射向城內;守城吳兵不知何物,皆驚詫觀望。少頃,沸水澆上城頭、城中,片刻即凍,凝如米粥。吳兵周身溼透,被寒風一吹,頓時凍得體若篩糠,惶急四下尋找屋宇躲避。

水龍鬚臾不停,直澆了一夜,滿城皆凍,遍地冰流,人馬皆不能落腳。城中房屋亦凍,人不能住;若出則慘遭水淋,更是苦不堪言。

呂蒙、太史慈萬沒料到龍小寶會有此“毒計”,再也無法固守城池,只得打開城門,與之決一死戰!

吳軍方出,小寶便令鳴炮。身裹獸皮,內穿藤甲,浮於河道的藤甲兵早已拔除障礙;此時聽到號令,泅水而入,殺奔城內,直取府衙。

呂蒙、太史慈取西門出城,他們可不會傻到奔出北門,被水龍車兜頭澆成落湯雞——而且還是“速凍保鮮雞”!

西門外,孟獲、祝融早已恭候多時;待吳軍前隊過去,斜刺裡殺出,登時將吳兵截成兩段。呂蒙與太史慈欲翻身來救,只聞林中百獸齊吼,一騎白象當先而出,正是木鹿大王。

黑夜中,羣獸奔出,腥風大作;吳兵大亂,死者不計其數。呂蒙、太史慈面對“猛獸兵”,便是有萬夫不當之勇,亦難以匹敵,只得拼力殺出重圍,往東而去。孟獲、祝融不來追趕,將所剩吳兵圍住亂殺!

二將不走南門逃往吳郡,已是心懷必死之志;奔出數裡,前方一聲炮響,火把無數,呂布、高順引一軍攔住。

太史慈知呂布神勇,決定捨命來戰,教呂蒙先走。呂蒙不捨,與太史慈並騎而出,來迎呂布。高順欲出,被呂布喝止,驟馬挺戟來戰。三人便在城下交鋒;呂布舞動“無雙方天戟”大顯神威,殺得呂蒙、太史慈汗透重鎧,手腳酥麻。

想當年虎牢關下,關公、張飛併力亦取之不下,難以匹敵;何況今日呂蒙、太史慈之戰力猶遜關、張。

高順引“陷陣營”八千精兵,在黑夜中往來衝殺;吳兵四下逃竄,不辨方向,互相踐踏,死傷無數。

呂布與太史慈、呂蒙大戰三十餘合,一聲大喝,隔開“白虎鍔”,順勢一戟將呂蒙刺落馬下!掠陣蜀軍涌出來綁,太史慈慌忙來救。呂布左手持戟撥開“嘯月天狼刺”,右手取出金鐗;二馬錯蹬,回手一鐗正中太史慈背心!

這一鐗,打得太史慈抱鞍吐血,幾乎墜馬;左右親衛齊至,死命保住太史慈望山嶺急走。

方走不遠,一彪軍擋住去路;火光中,見當先兩員大將。一騎赤兔馬,一騎紅象;有如天神下凡,魔神附體,正是龍小寶與兀突骨。

太史慈見此二人,心已沉入谷底;又聞身後殺聲已近,回頭一看,正是呂布趕來,截住後路。太史慈心知此番再無倖免,手指呂布,高呼:“汝究竟是何人?”

呂布迎風而立,長髮飄揚,露出臉上長長的疤痕,傲然不答。龍小寶心知太史慈兩番敗於呂布之手,卻不知對方姓名,終是耿耿於懷;乃拍馬上前,溫言道:“子義可記得昔年何人率幷州鐵騎,縱橫天下;又於虎牢關獨拒十八路諸侯聯軍,神勇蓋世,無人可當?”

太史慈大驚失色,驚呼:“莫非是溫侯呂布?!”

小寶微微點頭:“正是天下無敵的呂奉先!”

世人皆知呂布敗亡於龍小寶之手;現今聞聽小寶親口說出此人便是呂布,實不亞於晴天霹靂。太史慈見小寶面色肅然,不似妄語;復又仔細端詳呂布,半晌方仰天長嘆道:“某敗於溫侯之手,可無憾矣!”言訖,拔劍便欲自刎。

只聽噹的一聲響,太史慈手臂一麻,利劍脫手,卻是小寶以飛刀將其寶劍擊落。太史慈嗔目怒喝:“吾今以死相謝吳侯大恩,汝何故阻攔?”

小寶驟馬上前,誠懇道:“吾與兄相識多年,知兄爲人忠肝義膽,不敢勸降。你我雖各爲其主,不得已刀兵相見,然弟實不忍棄兄獨去。兄可還記得昔日弟曾修書相救之誼?公若重義氣,焉能未報恩,便離世?今吾斗膽挾恩圖報,但請公還了在下這份恩情之後,任憑自決。”

太史慈知小寶是爲保全自己性命,方以救命之恩相挾;又想此時再欲自殺,已不可能。遂長嘆一聲,翻身落馬,閉目橫臥,再不開言。小寶見太史慈暫時絕了自盡的念頭,頓時喜笑顏開;連忙吩咐左右將太史慈擡上軟兜,好生安頓。

建安十年十二月,蜀軍攻取建業,生擒呂蒙、太史慈。半月後,諸葛亮大軍抵達建業,率領諸將,起三十萬大軍,兵鋒所向,直指吳郡……

(三國篇寫到一百章了,小小慶祝一下,求個收藏、推薦、點擊啥的,望各位大大高擡貴手,肥佬拜謝!)

第105章 風雨彩虹第42章 赤壁之戰(五)第77章 白眉鷹王第88章 法蘭西之夜――經典不朽第168章 了結第125章 昔時因果第107章 澄清第52章 壽誕第105章 風雨彩虹第191章 誰是大英雄(5)第182章 龍象般若第69章 縹緲峰頂第60章 潛伏第42章 意大利之夏――鬥牛(上)第163章 事不過三第72章 勇奪定軍山第55章 假期的娛樂(下)第38章 意大利之夏――探戈第94章 謀劃第22章 徐州陷第85章 鬥劍第59章 邪魔外道第50章 再見,聖西羅!第31章 悟劍第72章 靈鷲宮主(下)第18章 星宿老怪第49章 強勢崛起第90章 令狐沖的面子第66章 謀奪漢中第29章 可怕的紅星第104章 天堂地獄,一線之隔第3章 刺董卓(上)第43章 初試北冥第54章 假期的娛樂(上)第1章 光榮一兵第106章 子瑜託孤,奉孝病亡第28章 謝謝第62章 德高望重第67章 武道巔峰第189章 誰是大英雄(3)第161章 唯一敵手第84章 師太看劍第126章 老僧無名第53章 神龍擺尾第74章 長路漫漫第65章 玫瑰碗之約――友誼賽(下)第14章 誰的屁股坐到老子臉上啦第2章 奇蹟第122章 龍兄虎弟(上)第173章 黑玉斷續膏第69章 玫瑰碗之約――勺子(下)第17章 英雄末路,長安亂!第1章 寶哥的故事第15章 小寶的良策第201章 華山論劍(下)第60章 大戰馬超第76章 絕對核心第114章 刺殺第119章 世紀最佳第170章 老範第18章 攪屎棍定律第110章 天註定,不可活第72章 偉大的喬治第122章 神醫第24章 一球成名第106章 子瑜託孤,奉孝病亡第17章 英雄末路,長安亂!第39章 赤壁之戰(二)第95章 風雲色變第58章 報應第107章 十冠第5章 爆炸性新聞第73章 無冕之王第27章 意氣風發第80章 心如驕陽(下)第202章 傳說中的傳奇第7章 點球第45章 兄弟情義第96章 窮追猛殺第65章 玫瑰碗之約――友誼賽(下)第28章 我是一名中國人第1章 白癡小和尚第160章 誰是大英雄(6)第55章 假期的娛樂(下)第115章 無恥之尤第96章 法蘭西之夜——夜色如水(中)第139章 英雄怒(下)第97章 法蘭西之夜——夜色如水(下)第7章 古墓石刻第36章 什麼情況!第106章 子瑜託孤,奉孝病亡第81章 鄉野村夫(上)第171章 勸降第32章 火燒博望坡第56章 拜拜第197章 誰是大英雄——屠龍第123章 龍兄虎弟(下)第3章 刺董卓(上)第76章 絕對核心第82章 鄉野村夫(中)
第105章 風雨彩虹第42章 赤壁之戰(五)第77章 白眉鷹王第88章 法蘭西之夜――經典不朽第168章 了結第125章 昔時因果第107章 澄清第52章 壽誕第105章 風雨彩虹第191章 誰是大英雄(5)第182章 龍象般若第69章 縹緲峰頂第60章 潛伏第42章 意大利之夏――鬥牛(上)第163章 事不過三第72章 勇奪定軍山第55章 假期的娛樂(下)第38章 意大利之夏――探戈第94章 謀劃第22章 徐州陷第85章 鬥劍第59章 邪魔外道第50章 再見,聖西羅!第31章 悟劍第72章 靈鷲宮主(下)第18章 星宿老怪第49章 強勢崛起第90章 令狐沖的面子第66章 謀奪漢中第29章 可怕的紅星第104章 天堂地獄,一線之隔第3章 刺董卓(上)第43章 初試北冥第54章 假期的娛樂(上)第1章 光榮一兵第106章 子瑜託孤,奉孝病亡第28章 謝謝第62章 德高望重第67章 武道巔峰第189章 誰是大英雄(3)第161章 唯一敵手第84章 師太看劍第126章 老僧無名第53章 神龍擺尾第74章 長路漫漫第65章 玫瑰碗之約――友誼賽(下)第14章 誰的屁股坐到老子臉上啦第2章 奇蹟第122章 龍兄虎弟(上)第173章 黑玉斷續膏第69章 玫瑰碗之約――勺子(下)第17章 英雄末路,長安亂!第1章 寶哥的故事第15章 小寶的良策第201章 華山論劍(下)第60章 大戰馬超第76章 絕對核心第114章 刺殺第119章 世紀最佳第170章 老範第18章 攪屎棍定律第110章 天註定,不可活第72章 偉大的喬治第122章 神醫第24章 一球成名第106章 子瑜託孤,奉孝病亡第17章 英雄末路,長安亂!第39章 赤壁之戰(二)第95章 風雲色變第58章 報應第107章 十冠第5章 爆炸性新聞第73章 無冕之王第27章 意氣風發第80章 心如驕陽(下)第202章 傳說中的傳奇第7章 點球第45章 兄弟情義第96章 窮追猛殺第65章 玫瑰碗之約――友誼賽(下)第28章 我是一名中國人第1章 白癡小和尚第160章 誰是大英雄(6)第55章 假期的娛樂(下)第115章 無恥之尤第96章 法蘭西之夜——夜色如水(中)第139章 英雄怒(下)第97章 法蘭西之夜——夜色如水(下)第7章 古墓石刻第36章 什麼情況!第106章 子瑜託孤,奉孝病亡第81章 鄉野村夫(上)第171章 勸降第32章 火燒博望坡第56章 拜拜第197章 誰是大英雄——屠龍第123章 龍兄虎弟(下)第3章 刺董卓(上)第76章 絕對核心第82章 鄉野村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