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姓少女畢竟年紀還小,聽到這就不知道該怎麼回答,眼眨了眨,清瑜很耐心地等着她,中間還不忘和如娘說一句今日的炙肉不錯。如娘也笑吟吟應了,順着清瑜的眼看向潘姓少女,此時座中各少女雖已不看向潘姓少女,各自低頭對着面前食物,但個人神色都不一。
如娘掃過一圈又回到清瑜這裡,此時潘姓少女重又開口:“娘娘說的是,做人總有私心,但做人總要分個輕重緩急,若在危急時候還以私心爲重罔顧大局,那就會誤事甚至,”潘姓少女頓一頓才把後面的話說出來:“甚至讓自身滅亡。”
說完潘姓少女已覺得渾身是汗,喉嚨中十分乾澀,清瑜面上的讚許越來越深:“你今年多大了?”潘姓少女有些奇怪,但還是恭敬答道:“妾今年七月剛滿十二。”清瑜點一點頭:“十二的少女就能明白這些道理,很不錯。”
得到這個評價,潘姓少女這才長出一口氣行禮道:“妾……”清瑜讓她坐下:“說了不過是閒聊,你坐下吧。”衆少女在聽到清瑜讚揚時候,已有人心提緊,是不是這太子妃之選就落在潘家?可聽到清瑜後面的話少女們又鬆一口氣。
少女們的神色清瑜看的很明白,微微一笑就道:“諸位都來自各戶高門,從小都被教育要做名門淑女,日後各自定親,嫁的也是一樣的人家。方纔潘姑娘的那幾句話雖則稚嫩,卻有可取之處,做人總是各有私心,這也無可厚非。但要記得,在大是大非面前,只提私心甚至認爲人有私心是很平常的,卻忘了私心之外尚有大局。於家則有亂家之相,於國,”清瑜的聲音頓一下才道:“於國,則是滅國之局。”
後面一句話說的衆少女不由汗出,但依舊起身行禮:“妾等謹遵娘娘教誨。”清瑜讓她們坐下:“什麼教誨,不過是和你們說幾句閒話罷了。歷代人們只當這一家一戶的富貴尊榮要男子去博來,卻不知道若家裡妻子不好,不會教育孩兒,讓家中爭鬧不休,所謂富貴尊榮也不得長久。你們久居京中,這些事想來聽的不少,不需我再多說。”
王萼的表姊已經起身:“娘娘這話,對妾等無愧醍醐灌頂。”清瑜看着面前少女,此時因天色暗已經掌起燈,少女姿容俏麗,笑意盈盈,能夠很快醒悟也不是笨人,可惜自己心意已決。
不過清瑜面上並沒表現出來,只是輕聲道:“你們都是很聰明的孩子,所謂響鼓不用重捶。”沒有得到意料之中的讚揚,這姑娘心裡不由有些失望,但還是坐下。
清瑜看一眼外面,此時已近傍晚,宮女們已趁着下雪時候往梅花上掛了角燈,從高處望去,樹上角燈星星點點,映的梅花越發好看。
清瑜不由笑道:“也不知朱姑娘的詩寫好沒有,趁這個時候,天上飄着小雪,出去賞梅花再吟詩,是十分舒暢的事。”話音剛落,朱顏就走了進來,恭恭敬敬呈上寫就的詩,還笑着道:“妾因方纔王妹妹的話,深恐四言八句不夠描寫,故此吟的古風一篇。”
清瑜接過這張紙往上面看起來,看完點一點頭:“果然寫的好,只是方纔你還說,全爲自娛。”朱顏面上不由一紅,輕聲道:“是,妾着相了。”清瑜又淡淡一笑:“小女孩家,好勝些也是常事,走吧,我們就出去外面賞梅,順便讓你吟誦下這首詩。”
朱顏斂袂一禮,清瑜起身,衆少女依次跟在她身後,剛踏出樓閣,一陣寒風吹來,清瑜伸出手:“這一陣風吹來,倒讓人輕鬆一些。朱姑娘,我們就從這裡,繞這園子一週如何?”朱顏遵旨隨清瑜而去。
王萼看着前面朱顏和清瑜相攜而行,面上有些微微的紅。她表姊卻很淡然地對一邊的潘姓少女道:“妹妹辯才極佳,可惜少了些文才,不然此時娘娘身邊的該是妹妹纔是。”潘姓少女正看向紅梅,聽到只淺淺一笑:“無妨,我於詩詞一道的確沒多少天分。你聽朱姊姊這首詩,確實好的很。”
王萼的表姊見潘姓少女沒有發怒,眼往她手上看去,見她手也沒發抖,剛要再說,耳邊已經響起徐暢的聲音:“你們只在這閒聊,娘娘已經往前面去了。”看見徐暢,王萼的表姊不由喊了聲姑姑,接着才道:“我在這和潘妹妹說話,倒沒注意娘娘往前面去了。”
徐暢的眼往自己侄女身上掃了眼,又看向潘姓少女對比一下才道,難怪娘娘會看中潘姓少女,十二歲的少女就能這樣恬靜大方,這樣一比,自家侄女倒有些落於下乘。不過仔細想想也是,徐家已經不是原來的徐家,對太子妃的渴望,徐家更甚於別人家。
只可惜,太過渴望往往就容易失望。王萼的表姊已經又問:“姑姑今兒怎麼不在東宮?”徐暢藏起心裡泛起的那絲感傷,笑着道:“殿下說今日下雪,梅花應開的極好,知道娘娘今兒開賞梅宴,他吩咐只來摘幾枝梅花就是。我想着許久沒見你了,就順路過來看看,沒想到才一進園子就看見了。”
太子,徐姑娘的脣不由微微張開,見潘姓少女已往前面去,徐姑娘攀下一支梅花:“姑姑,你看這枝梅花如何?”徐暢從身後的宮女手上拿過剪刀把那枝梅花剪下:“是不錯,可是還有別的更好。”徐姑娘不由咬一下脣,叫聲姑姑,話裡已經帶上委屈,雖然這個侄女出生時候徐暢已經出嫁,和她並不算太親熱,但總是徐家人,徐暢輕輕拍一下她的肩,沒發一言就帶着宮女繼續往前去尋梅花。
徐姑娘的眼圈頓時紅了,叫了聲:“姑姑,您可是我親姑姑。”徐暢已經又剪下一枝梅花:“正因爲你是我親侄女我才提醒你,娘娘曾經說過,想要榮華富貴,就該男子們在外苦掙,靠別的,算什麼?”徐姑娘低頭不語,只有跟在徐暢身後繼續在這梅林中穿行。
耳邊已經傳來清瑜的聲音:“徐尚宮當日在閨中時,也有才女之名,方纔我聽了朱姑娘的好詩,還想請徐尚宮也和上一首。”徐暢把剪刀遞給宮女才上前行禮:“什麼才女,不過是姊妹們說笑罷了,方纔進園時候,正好聽到朱姑娘後面兩句,真是讓臣嘆息江郎才盡。”
清瑜笑道:“徐尚宮又自謙了。今日梅花也賞了,酒也夠了,詩也聽了,就該趁興而返,免得興致過了,就徒嘆奈何了。”衆少女們忙行禮告退,清瑜喚來宮女送她們回去,這纔對徐暢道:“你讓她們把梅花送回去吧,我和你好好說說話。”
徐暢遵命,陪着清瑜往昭陽殿那邊走,走了一段清瑜纔開口問:“如何?”徐暢知道她問的是誰:“不錯,只是娘娘,只怕羣臣會嫌門第低了些。”清瑜踏上漢白玉的階梯,回頭看着徐暢:“天下門第可有高過天子的?”
自然沒有,徐暢展眉一笑,清瑜站在昭陽殿門外看向遠方,昭陽殿位置高看的也遠。想到丈夫的傷,若在平日,選擇一個門第高的皇后也無可厚非,但凡事都有兩面,門第太高,身後的人就更多,短時間或者能讓太子得到幫助,但時日一長,未免會有尾大不掉之勢。
潘父此時不過五品官,能教出這麼一個女兒,潘父想來也不錯。清白家教好身後沒有龐大家族,在這個時候,是太子妃的上好選擇。
清瑜主意一定,就和陳枚說了,陳枚在這件事上是聽從妻子的,既然妻子這樣說那就點頭。不過清瑜並沒讓陳枚立即下詔聘太子妃,而是要等兩月之後。陳枚知道妻子還要耐心觀察,自然允許。
京中本以爲清瑜賞梅宴一過就能定下太子妃的人選,但是等了一日又一日,聘太子妃的詔書並沒下達,宮中也沒有任何風聲透出來,彷彿從來沒有過選擇太子妃這件事。這樣的平靜讓人以爲是不是皇后對這些少女都不滿意,如果這樣的話,或許等到二月一到,就會下詔讓官宦之家尚沒定親的年齡相當的女兒入京應選了。
不過現在要緊的還是過年,算起來,這也是陳枚登基之後沒有戰事的第一個年,現在幽州那邊沒有任何異動。純凌早已到達幽州也傳回消息,稱一切都好。
京城上下宮裡宮外,都沉浸在過年的喜悅之中,大年初一衆命婦們入宮朝賀,清瑜見到了好幾個月沒入宮的襄王妃,襄王妃還是和平日差不多,但清瑜能感到她面上的那層冷漠似乎漸漸消失。
清瑜原本還怕看錯,等衆命婦散了之後才把自己兩個妯娌留下:“我們三妯娌也許久沒見了,該說說話纔是。”平王妃掩口一笑:“嫂嫂只怕是想和四弟妹說話吧?說起來還有件喜事呢,我家那小子,總算要娶媳婦了。”
這是清瑜沒想到的,不由哦了一聲:“是哪家的姑娘,怎麼之前都沒聽過?”平王妃笑了:“這叫哪裡來的緣分?還是個熟人,就是杜家弟妹孃家的侄女。嫂嫂你還記得杜家弟妹原來常說,要樾妹妹嫁她的孃家弟弟?就是他家的女兒,今年十五了,也是那日在街上遇到說起。可惜杜家弟妹沒了,不然我早該想起還有這門親。”
杜娘子在陳枚登基不久就因病過世,她去世後和她孃家幾乎就沒了來往。清瑜聽到提起杜娘子,不由微微一嘆:“不知不覺,就剩下我們這些了。”平王妃也不由微微一嘆,但還是拍一下襄王妃的肩:“這外甥侄子都一個個成親了,四弟妹你呢?”
作者有話要說:我估計都記不得杜娘子和杜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