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風靡雲涌

這一變故叫徐陽泰不知該如何是好,心中冤枉已極,連連開口道:“祖師,我也不知是怎麼回事啊!”

“你還敢嘴硬?我不動點兒真格的,怕是你不知道我蘇禮常的厲害!”老人鬚髮皆張,怒不可恕,一伸手,招來一塊羅帕,大喝一聲:“束!”

那手帕忽而飛向徐陽泰,邊飛邊長,霎時間鋪天蓋地般朝着徐陽泰撲來。

徐陽泰只覺眼前一黑,嚇得不得了,急急喊道:“師父救我!”

武相也慌了神,可動手的畢竟是自家師父,也不敢貿然出手相助,只在旁邊道:“還請師父手下留情!”

蘇禮常聞言也不吭聲,雙手一擺,那大羅帕從空中向下壓去,直把徐陽泰整個人都包在其中,再猛然一收,將他裹的嚴嚴實實,如同個糉子一樣兒。

徐陽泰在羅帕中奮力掙扎,可越是使勁兒,羅帕包的越緊,終是將徐陽泰勒的生疼,緊的難以動態,徐陽泰再不能動,只得不住發出“哼哼”之聲,痛苦難當,心中更是悲憤:我又做錯了什麼?本以爲上了山,入了仙門,大夥兒便會喜歡我,沒想到,不僅這些所謂的仙人不喜我,就連新認的祖師也對自己反目相向!

徐陽泰想到這兒,內心怒意勃發,再也忍之不住,猛地大叫一聲“啊!!!”聲音響徹整個屋內,震耳欲聾,徐陽泰周身乍然間亮起了陣陣金光,與在那張鳴府上遇見胡歆嫣之時一模一樣,如出一轍。

而不同的是,在張鳴府裡出現的金光只是一閃而逝,並未叫徐陽泰有所察覺,這次卻不一樣了。自打這股金光出現,徐陽泰便覺一股大力從渾身血脈中涌出,漲的他內腹生疼,再加上外面包裹住自己的羅帕施加的壓力,這一內一外間,使得徐陽泰再也撐不住,兩眼一翻,便暈了過去。

這一切都被羅帕外的蘇禮常二人看在眼裡,只見他們眼前的羅帕中忽然透出了縷縷金光,金光越來越盛,慢慢將羅帕撐了開來,就像一個充滿了空氣的大包袱,蘇禮常二話不說,伸出一指向羅帕遙遙點去,口中道:“收!”

真氣隨着這一指,從蘇禮常氣海噴薄而出,順着手指打入了正緩緩變大的羅帕,那羅帕的變化立時便被止住,畢竟是無人操控,饒是這金光再厲害,其載體卻只是一個小小的練氣期大圓滿的修士,怎麼也對不過修道多年,金丹後期的蘇禮常。

是以,徐陽泰身上突然冒出的金光,不過又掙扎片刻,便消弭於無形了。

蘇禮常面色不虞,對着武相道:“瞧你給我收的好徒孫!”

武相被蘇禮常說的惶恐萬分,“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口中忙道:“師父,徒兒也不知是怎麼一回事啊!”

蘇禮常思量片刻,見徐陽泰已不能動彈,這才撤了羅帕。羅帕一收回,徐陽泰從裡面顯現出來,只見他弓着身子,臉上還帶着暈厥前劇痛的表情,渾身衣服早已被汗水溼透,更兼破破爛爛,衣不蔽體,實是慘不忍睹。

武相一見,心中不忍道:“師父,您要對陽泰做什麼?他只是一個淳樸的孩子,無甚心眼兒,還請師父高擡貴手,放過陽泰吧。”

蘇禮常並未答話,直定定的看着地上蜷縮一處的徐陽泰,半晌才道:“陽泰他的身世,或許不像你想象的那樣兒,連我陽清祖師都不收他,你可知這是怎麼回事嗎?”

武相聽罷也是疑心頓起:自我回山以來,不僅掌門真人提到,他徐陽泰不是“普通人”,還叫我對其嚴加看管,不許放之出山,

隨後來見師父,又被師父拿下,詢問其來歷,也許真有什麼隱情我未曾摸透也說不定。

想到這,武相便要與蘇禮常說說徐陽泰的身世背景,正要開口之時,打門外走進一個人來,這人看來僅有四五十歲上下,面留短鬚,頭髮不長,又很整齊,想是時時修剪,他走到蘇禮常面前遞上一個紙籤道:“師父,掌門真人有手諭到了。”

這人把紙籤遞給蘇禮常後,轉身看向一旁愁眉苦臉的武相道:“武相師弟回來啦?怎的也不到師兄那兒看看,真叫師兄傷心啊!”原來這人竟是武相的師兄,與武相一般師從蘇禮常,這年紀怎麼也要大過武相了,修仙之人的年紀,果然不能以外表度量。

武相對着這人拱了拱手道:“見過武易師兄,師兄莫要與武相開玩笑了,武相也是剛剛回山,尋思見過老師後再去師兄處拜訪一二。”說完目光掃向地上蜷着的徐陽泰,面露一絲苦笑。

之後進來這人,是蘇禮常的大徒弟,武相的師兄武易,他入門最早,可修爲不高,只有心動中期,在百姓中卻名聲響亮,只因他武易生的一副好心腸,經常下山遊歷,廣施符水,祛病救人,深受百姓愛戴,直稱他做“濟世神公”,多有百姓家中供奉其畫像,平添幾分香火,以求家中平安。

武易見武相愁眉不展,順着武相眼光望去,只見地上躺着一人,渾身破爛不堪,想是經過一場大戰,口中疑惑道:“師弟,這是何人?”

武相搖搖頭:“他便是我新收的徒弟,徐陽泰。”

武易一愣,忙追問道:“哦?那他如何變成這般模樣?難不成,是你們回山途中遇了魔道了?”問完還仔細看了看武相,見武相全身上下俱是完好,並無打鬥痕跡,一時間摸不着頭腦,只好就這樣兒看着武相,等着他答覆。

武相道:“我也不知其中緣由,你別來看我,去問師父吧。”

武易歲不知其所以然,也只好點點頭,看向正閉着眼睛,用靈識讀者掌門手諭的師父蘇禮常。

這修仙者們所用的手諭,是沒有文字的,由一道符篆而成,符篆上刻有禁制,想互通音信者須得事先互留氣感,除相應真氣之人不可預讀,更有大法力者將符篆捏成紙鶴,在紙鶴中留下靈力口訣,使紙鶴可自行飛往目的地,端的是奇妙非凡。而既然沒有文字,這讀信的方法便不能用眼睛了,用的是靈識,只消用自己的真氣灌入符篆紙籤,就能激活符篆,再用靈識探查,便可知道這符篆中的內容了。

就說蘇禮常得了掌門無樂真人的手諭,就將真氣輸入紙籤中,閉上眼睛,仔細用靈識讀了起來,約莫半柱香的時間,才緩緩睜開眼睛,表情十分不自然,只見他長吐一口氣,這才道:“武相,你這回可真是給爲師添了個大麻煩啊。”

武相不知蘇禮常爲何這麼說,只好躬身道:“師父,緣何如此啊?”

蘇禮常似是不想回答,只道:“你將陽泰帶下去吧,給他在山上找處房屋,把傷養好,就在這山中好好修煉,不過要記住,切不可叫其下山去。”

武相一陣莫名其妙,見師父不鬆口,也只得作罷,抱拳道:“是,那師父你好生歇息,武相告退了。”

一旁武易見武相要走,也衝蘇禮常一揖,跟着武相出了門去。

剛一出門,武易就迫不及待的在武相身旁問東問西,武相心情極差,但畢竟是自家師兄,也只好有一說一,這二人一問一答間,武易終是知道了事情始末,他一邊跟緊抱着徐陽泰前行的武相,一邊思量着,驀地張口問道:“師弟說,陽泰適才在師父屋中曾發出金色霞光,對抗師父的仙雲帕,不知是真是假?”

武相翻翻白眼道:“自是真的。”

武易道:“這金光內可有邪魔之氣?”

武相道:“這確是半點也無。”

武易一時也猜不透爲何掌教真人對陽泰的態度如此曖昧,說陽泰是魔道派來的尖細,又不像,說他是妖族化成的人身,人家又身世清白,武相也瞭解的一清二楚。實在叫武易拿不準原因。

武易就這般思量半晌,忽的靈光一閃,立馬將這想法牢牢抓住,自己越琢磨越對,於是理了理思緒,衝着武相激動道:“師弟,你可曾聽過青丘山?”

武相聽罷問道:“自然聽過,這青丘山在大興東南,地處偏遠,據聞那周邊少有人丁,乃是一片荒涼之處。”

武易道:“師弟,那你就錯了!你經年在國師位子上,少了走動,師兄這些年多次下山遊歷,也算是走遍了中仙南北,就是那東邊的仙家聖地五霞山,師兄也是去過的,青丘山自是不在話下。”

武易喘了口氣接道:“這青丘山,若在幾十年前,確是一片荒蕪之地,可大概在七八年前, 師兄曾到過青丘山,那山腳下遠不似傳聞中那般杳無人煙,而是香火茂盛,人丁興旺的富庶之地啊!”

武相一聽,驚道:“怎會如此?”

武易道:“那時我也同師弟這般驚訝,待我問了山下居民,才知十五年前,有一批人來到此間,自稱‘和尚’,他們選定了青丘山,在山上搭建寺廟,供奉一個神明,那神明被他們稱爲‘佛’。這羣和尚自打在青丘山站住了腳,便分派弟子下山,廣施教義,救助苦難,經時日久,大得百姓好評,呼聲旺得很,有百姓感其恩德,紛紛遷居青丘山下,竟慢慢的在山腳建起了集鎮,學着他們供奉起佛來。”

武相卻不信道:“這不可能,我於國師之位久矣,卻從未有人與我說過此事?!”

武易道:“師弟你這般想,我等道門雖說輔助他荀氏基業,可他荀氏卻不一定念着咱們的好,在他看來我們就猶如臥榻旁的猛虎一般。若是此時有一教派忽然出現,他荀氏皇帝位高權重,會不會將其引爲臂助,與我道門一較長短呢?你在北方或許不知,可那南方一帶,早就聲傳四里了。”

武相聞言大驚,深以爲然道:“師兄所言甚是,卻不知,那些所謂‘和尚’又有什麼本事呢?”

“你可知那紫沙江畔的妖族一衆?”武易反問道。

武相點頭道:“自是知曉。”

武易道:“據說他們曾與那羣和尚交過手。”

武相追問道:“哦?那結果如何?”

“妖族慘敗!”武易長嘆一聲道:“也不知這回是福還是禍啊!”

第四十七章 一波未平第六十五章 歪打錯着第六十章 車中何人第七十章 四方峰會第七十二章 丹與藥第九章 林中激戰第五十九章 戰與和第七十三章 鷸蚌相爭第五十三章 身不由己第八十九章 爾虞我詐第六十八章 呂陽明第二章 衆生皆苦第七十三章 鷸蚌相爭第七十三章 鷸蚌相爭第七十九章 淺鬥獸第八十四章 三千反真精要第九十七章 一探虛實第六十九章 絕仙閣第八十八章 單掌入敵營第二十六章 金軒閣第九十五章 夜宿山人家第一百一十二章 無思發威第八十八章 單掌入敵營第七十三章 鷸蚌相爭第一百零二章 反目兄弟第一十八章 一鳴驚人第七十九章 淺鬥獸第八十五章 河間較量第二十一章 耄耋第六十四章 虛情假意第六十一章 暗無天日第九十二章 卓宸求計第四十五章 走投無路第五十三章 身不由己第一百零七章 討價還價第三十七章 過江燒船第四十章 佛入第九十六章 客至山中第一十二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九十七章 一探虛實第三十四章 初生牛犢第六十九章 絕仙閣第七十章 四方峰會第六章 趕集不趕巧第一百章 靜觀其變第六十二章 佛、道、魔第七十四章 善與惡第六十八章 呂陽明第一十八章 一鳴驚人第九十二章 卓宸求計第十章 死不得安第五十二章 迫降第一十七章 又見晏陽樓第五十二章 迫降第一百章 靜觀其變第二十九章 岌岌可危第一百零六章 宏川城第一百零七章 討價還價第二十九章 岌岌可危第六十五章 歪打錯着第二十三章 窮達有命第三章 食人腐骨第七十章 四方峰會第八十一章 島上攀親第八十二章 往事如煙第三十一章 誰是棋子第八十五章 河間較量第二十四章 天道酬勤第六十九章 絕仙閣第五十九章 戰與和第二十三章 窮達有命第九十四章 佛起道來第一百章 靜觀其變第四十四章 尺蠖求伸第三十五章 修真四境第四十一章 神秘山洞第三十六章 處心積慮第二十七章 命中註定第一百一十六章 鬥法又見鬥法第九十三章 免戰金牌第三十七章 過江燒船第六十二章 佛、道、魔第五十三章 身不由己第九十九章 東窗事發第四十二章 柳土鬥法第一十四章 亂之始第一百零二章 反目兄弟第四章 開卷有益第七十章 四方峰會第九十一章 鎮北出兵第四十七章 一波未平第三十四章 初生牛犢第一百零四章 終得佳徒第五十一章 道體初成第六章 趕集不趕巧第一百一十七章 王瑩兒第一十一章 小村蒙難第八十九章 爾虞我詐第三十七章 過江燒船第九十八章 化敵爲友
第四十七章 一波未平第六十五章 歪打錯着第六十章 車中何人第七十章 四方峰會第七十二章 丹與藥第九章 林中激戰第五十九章 戰與和第七十三章 鷸蚌相爭第五十三章 身不由己第八十九章 爾虞我詐第六十八章 呂陽明第二章 衆生皆苦第七十三章 鷸蚌相爭第七十三章 鷸蚌相爭第七十九章 淺鬥獸第八十四章 三千反真精要第九十七章 一探虛實第六十九章 絕仙閣第八十八章 單掌入敵營第二十六章 金軒閣第九十五章 夜宿山人家第一百一十二章 無思發威第八十八章 單掌入敵營第七十三章 鷸蚌相爭第一百零二章 反目兄弟第一十八章 一鳴驚人第七十九章 淺鬥獸第八十五章 河間較量第二十一章 耄耋第六十四章 虛情假意第六十一章 暗無天日第九十二章 卓宸求計第四十五章 走投無路第五十三章 身不由己第一百零七章 討價還價第三十七章 過江燒船第四十章 佛入第九十六章 客至山中第一十二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九十七章 一探虛實第三十四章 初生牛犢第六十九章 絕仙閣第七十章 四方峰會第六章 趕集不趕巧第一百章 靜觀其變第六十二章 佛、道、魔第七十四章 善與惡第六十八章 呂陽明第一十八章 一鳴驚人第九十二章 卓宸求計第十章 死不得安第五十二章 迫降第一十七章 又見晏陽樓第五十二章 迫降第一百章 靜觀其變第二十九章 岌岌可危第一百零六章 宏川城第一百零七章 討價還價第二十九章 岌岌可危第六十五章 歪打錯着第二十三章 窮達有命第三章 食人腐骨第七十章 四方峰會第八十一章 島上攀親第八十二章 往事如煙第三十一章 誰是棋子第八十五章 河間較量第二十四章 天道酬勤第六十九章 絕仙閣第五十九章 戰與和第二十三章 窮達有命第九十四章 佛起道來第一百章 靜觀其變第四十四章 尺蠖求伸第三十五章 修真四境第四十一章 神秘山洞第三十六章 處心積慮第二十七章 命中註定第一百一十六章 鬥法又見鬥法第九十三章 免戰金牌第三十七章 過江燒船第六十二章 佛、道、魔第五十三章 身不由己第九十九章 東窗事發第四十二章 柳土鬥法第一十四章 亂之始第一百零二章 反目兄弟第四章 開卷有益第七十章 四方峰會第九十一章 鎮北出兵第四十七章 一波未平第三十四章 初生牛犢第一百零四章 終得佳徒第五十一章 道體初成第六章 趕集不趕巧第一百一十七章 王瑩兒第一十一章 小村蒙難第八十九章 爾虞我詐第三十七章 過江燒船第九十八章 化敵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