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4章 各方博弈(一)

誠德五年三月初五,左都御史陶彝上本彈劾慎郡王諸多不法事,羣臣紛起而攻,帝無奈,只能下詔徹查,莊親王允祿會同善撲營統領劉鐵成徹查慎郡王府,得其鬼魘仁親王之實證,帝怒,將慎郡王當場革去頂戴花翎,交宗人府議罪;次日,陶彝再次上本,言稱首惡雖除,餘孽尤在,不可輕縱,帝思慮再三,答曰:牽連太衆,非朝廷之福,然,陶彝不服,再三上本要求徹查刑部諸涉案官吏,朝中附議者衆,帝迫不得已,準陶彝之所請,唯下詔言明當行寬恕之道,莫要大事株連。↑頂

誠德五年三月十三日,莊親王允祿與左都御史陶彝聯名上本,言稱經多日之審理,案情已然大白天下,四阿哥勾連江湖術士,欲圖以鬼魘之術陷害仁親王弘晴,證據確鑿,已是罪不可恕,另,刑部諸涉案官吏貪贓枉法,私買人命,其行亦卑,其心當誅,懇請誠德帝下詔嚴懲不貸。

帝接奏本,以爲事態嚴峻,召諸親王、阿哥們以及軍機大臣於養心殿議事,方一微露寬恕之意,便遭羣臣諫止,帝略爭不過,只能準了莊親王與陶彝之所請,將四阿哥革去王爵,廢爲庶人,並圈於京師府中,無聖旨,任何人不得私相探訪,諸刑部涉案官員近半以罪判大辟,餘者皆抄家併發配伊犁軍前效力,遇赦不免,案遂定焉。

“混賬,忘恩負義的東西,安敢如此視朕於無物,真當朕是傻子不成,一羣養不熟的白眼狼,氣煞朕了……”

議事是有了定論,可誠德帝的心情卻是就此惡劣了下來,諸臣工在時,他還勉強能繃得住帝王的架子,待得衆人一去,誠德帝瞬間便已是原形畢露了,但見其猛拍着龍案,氣急敗壞地咒罵個不休,那臉紅脖子粗的樣子,哪還有半點帝王之威嚴,簡直就跟一街頭耍潑的痞子一般無二。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

誠德帝這麼一發飆,被其單獨留下來的李敏銓可就當真吃不住勁了,趕忙一頭跪倒在地,苦苦地哀告不已。

“哼!罷了,此事與卿無關,爾自起來敘話好了。”

誠德帝惱火的並不是四阿哥的悲慘下場,實際上,四阿哥一出事,誠德帝便已將其當成了棄子,今兒個之所以故意微露寬恕之意,原也不是真的想搭救四阿哥,僅僅只是想試探一下諸方勢力的反應罷了,至於結果麼,他已是看到了——居然就無一人站出來附和他這個帝王的,這等幾乎可以說是衆叛親離的情形一出,誠德帝失望之餘,也自不免爲之怒氣勃發了的,只不過怒火的發泄從來都不會對解決困境有所幫助,誠德帝並不愚笨,自不會不清楚這一點,但見其暴跳了一陣之後,也就泄了氣,滿臉苦澀地又跌坐回了龍牀上。

“微臣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一見誠德帝總算是消停了下來,李敏銓暗自鬆了口氣之餘,也自不敢失了禮數,緊趕着三呼了萬歲,一咕嚕爬了起來,卻並不敢妄言,也就只是恭謹萬分地垂手而立,作出了一副恭聽訓示之乖巧模樣。

“罷了,在朕面前,就不必持那麼些虛禮了,今,小四兒已倒,怕是再無人敢與那廝爭鋒了的,偏偏老四那廝又行事叵測,朕心煩得很,子誠有甚欲言的,且就說好了,朕聽着呢。”

誠德帝人雖是恢復了平靜,可精氣神卻顯然是有些不濟了,也自無心再去扯甚不鹹不淡的廢話,但見其怏怏地一擺手,已是不耐至極地吩咐了一句道。

“陛下過慮了,形勢其實並非表面上看來那般嚴峻,恰恰相反,此際該頭疼的人應是仁親王纔對。”

眼下的朝局雖是複雜無比,可對於李敏銓這等智謀之士而論,卻並不甚難看透全局,實際上,早在數日前,李敏銓已是勘破了時局的關鍵之所在,不過麼,他卻並不打算急着分析給誠德帝聽,而是理智地保持着緘默,無他,唯爲邀寵耳,不到誠德帝自認山窮水盡之時,又怎能顯示出他李敏銓的重要性,至於而今麼,時機既已成熟,李敏銓也就不打算再沉默下去了,但見其自信地一笑,大有深意地先行下了個令誠德帝爲之發愣不已的論斷。

“嗯,此話怎講?”

一聽李敏銓此話蹊蹺,誠德帝不由地便是一愣,眉頭微皺地思忖了好一陣子,都不得其要,不得不狐疑地追問了一句道。

“陛下,請恕微臣直言,您佈局讓諸王、諸阿哥羣起攻擊仁親王之構想雖是巧妙,卻恐瞞不過諸般人等之推算,仁親王之所以拿四阿哥開刀,無外乎是打算先發制人,玩的便是殺雞儆猴之把戲,動作倒是乾淨利落,可惜不過是在做無用功而已,以微臣看來,此舉不單不能阻止諸方勢力對其之圍剿,反倒會令一盤散沙的各方就此聯起手來,以遏制仁親王之勢大,對此,陛下只須稍加引導,便足可平衡有餘哉。”

李敏銓既是有心在誠德帝面前好生賣弄上一番,分析起局勢來,自也就不煩其煩,一番述說下來,頓時便聽得誠德帝兩眼發亮不已。

“平衡麼?嗯,那倒是好事,只是老四那廝……”

當了如此多年的皇帝,誠德帝自不會不清楚平衡的重要性,實際上,其之所以自登基伊始,便不遺餘力地打壓弘晴,本意也是想着要平衡朝局,此無他,概因弘晴在朝中的勢力實在是太過龐大了些,已是大到令誠德帝無法容忍之地步,當然了,誠德帝是不會去考慮弘晴的忠心的,他要的是當一乾坤獨斷之帝王,這也正是其與弘晴之間難以真正取得一個妥協的關鍵之所在,此番之所以改變不斷打壓之態度,不是誠德帝不想再打壓,而是發現靠他自己壓根兒就壓制不住弘晴,這纔會想着要讓各方勢力聯手去抗衡弘晴,此際聽得李敏銓這般分析,似乎事情還真有成功之希望,誠德帝的心頓時便火熱了起來,只是對四爺的詭異行事卻還是頗爲茫然,這便遲疑地探問出了半截子的話來。

“呵,陛下可是擔心四爺與仁親王聯了手麼?”

以李敏銓之智商,自是一聽便知誠德帝究竟在擔心些甚子,不過麼,他卻並不打算急着作出解釋,而是明知故問地吭哧了一聲。

“嗯,老四那人心思重,朕亦是難以看得清楚。”

誠德帝如此最信任的人也就只有李敏銓了,在其面前,誠德帝自是不會有太多的隱瞞,但見其神情凝重地點了點頭,頗爲坦然地便承認了事實。

“陛下其實不用擔心四爺,依微臣看來,四爺諸般反常舉措不外乎是想着藉機復出罷了,以其之心性,又怎可能真與仁親王結成甚聯盟來着,再者,就算是四爺有此想法,仁親王那頭都斷不會允的,此一條,微臣可以拿性命來擔保。”

一聽誠德帝如此坦然地給出了答案,李敏銓的心中立馬便滾過了一陣自得,得意的便是他李敏銓已徹底贏得了誠德帝的信重,不過麼,李敏銓卻並不曾將這等欣喜表露出來,而是神情自若地往下分析了一番。

“唔,說的也是,老四那人心野,素來就不是個甘居人下的主兒,此一條,想來弘晴那廝也是知曉的,自不會不加提防,只是老四的復出麼,卻須得詳加斟酌纔是,子誠對此可有甚良策否?”

誠德帝這麼些年來,之所以始終壓制着四爺,怕的便是四爺會威脅到他誠德帝的帝位,而今聽得四爺想要借勢復出,誠德帝立馬便警醒了起來。

“陛下不必擔心四爺,其就算復出,也斷難於陛下有甚威脅可言,他若是真敢亂動,不用陛下出手,仁親王那頭想來第一個不會放任不理,既如此,其復出與否,又有何差別呢?”

李敏銓自是清楚誠德帝對四爺的忌憚之心,不過麼,卻並不以爲四爺能掀得起甚大浪來,但見其淡然地笑了笑,自信滿滿地便分析了一番。

“嗯,子誠所言甚是,老四既是想復出,朕倒是不吝給其一個機會,只是該如何安排卻須得有所綢繆方好,子誠想必已有所算,且就說來與朕聽聽好了。”

誠德帝並非愚鈍之輩,略一尋思之下,很快便已明瞭了箇中之關竅,心中的擔憂也就此煙消雲散了開去,反倒是起了好生利用四爺一把之心思,只是一時間卻是想不出甚穩妥的辦法,這便又將問題丟給了李敏銓。

“陛下明鑑,依微臣看來,仁親王既是對前番之工部章程重視無比,那不若便將文章做在此處上,只消……,如此一來,自可坐看兩虎相爭也,又何樂而不爲哉?”

Www TTKдN C○

李敏銓既是早有過通盤考慮,自然也就早已謀劃好了應對之策,此際聽得誠德帝見問,自不會有甚猶豫,但見其陰陰一笑,已是不緊不慢地給出了個方略。

“嗯,好,那就先這麼定了!”

誠德帝將李敏銓所言細細地咀嚼了一番之後,心中已是有了明悟,自也就不再多猶豫,興致高昂地便就此下了最後的決斷……

第422章 崛起的關鍵(二)第1141章 智取馬六甲(五)第710章 大小通吃(二)第1017章 各方博弈(四)第602章 在水一方(一)第431章 叔與侄第519章 麻煩終於還是來了第331章 雙孫競獵(一)第1110章 整風運動(二)第422章 崛起的關鍵(二)第656章 黃雀與獵人(一)第1065章 葡萄牙人的小心思(二)第489章 最後的瘋狂(一)第557章 水滿則溢(二)第1079章 君臨天下(三)第416章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一)第660章 黃雀與獵人(五)第883章 坐收漁利(二)第189章 京師風雲亂(四)第524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978章 各敲各的鑼(一)第791章 必須的隱忍第1157章 自作孽不可活(四)第651章 都想當黃雀(三)第204章 底牌揭開(一)第861章 折中之協議(三)第352章 隔空鬥法(四)第161章 先殺一隻雞(三)第327章 彼此算計(四)第931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二)第490章 最後的瘋狂(二)第1077章 君臨天下(一)第720章 親情與公義(三)第454章 始料不及的變化(一)第1140章 智取馬六甲(四)第794章 風雲跌宕(二)第985章 一邊倒的朝議(三)第1018章 各方博弈(五)第1138章 智取馬六甲(二)第70章 初次過招(二)第118章 太子的反擊(二)第270章 夜黑殺人夜(二)第1034章 潮起潮落(三)第720章 親情與公義(三)第148章 上陣父子兵(二)第800章 橫掃京師(二)第512章 利益均沾(一)第1030章 風起雲涌(四)第1147章 強取布拉茨克(一)第178章 善後四策(二)第961章 何去何從(四)第104章 新官上任第二把火第1002章 息事寧人(三)第337章 驚變驟起(三)第902章 烽火處處(四)第1124章 沸騰的大洋(四)第277章 不齊的人心(一)第538章 危機時分第775章 好事壞事(一)第226章 大鬧刑場(三)第995章 舉重若輕(四)第830章 先易後難第664章 不好管的閒事(一)第989章 工業革命的腳步聲(二)第617章 老十三的憤怒(一)第909章 巧取石堡城(一)第109章 從細微處着手(一)第33章 潮平浪不止(三)第18章 波瀾漸起(一)第295章 來日方長第687章 各施密謀(三)第920章 五道溝會戰(二)第408章 竹籃子打水一場空(五)第1041章 死頂到底(一)第689章 算與反算(一)第863章 西北警訊(二)第407章 竹籃子打水一場空(四)第261章 不給面子第536章 雙塔寺遇險(一)第57章 老夫子的崢嶸第299章 一劍封喉(三)第1126章 血洗京都(一)第944章 《中俄伊犁條約》二第943章 《中俄伊犁條約》(一)第279章 不齊的人心(三)第775章 好事壞事(一)第731章 壽宴風波起(一)第498章 花前月下第24章 解決之道(一)第439章 議尤未決第1027章 風起雲涌(一)第373章 案中有案(四)第963章 各得其所(二)第316章 句讀之爭(三)第37章 來了條大鱷第953章 步步緊逼(二)第149章 上陣父子兵(三)第1019章 全新局面(一)第728章 弘晴的猶豫第332章 雙孫競獵(二)
第422章 崛起的關鍵(二)第1141章 智取馬六甲(五)第710章 大小通吃(二)第1017章 各方博弈(四)第602章 在水一方(一)第431章 叔與侄第519章 麻煩終於還是來了第331章 雙孫競獵(一)第1110章 整風運動(二)第422章 崛起的關鍵(二)第656章 黃雀與獵人(一)第1065章 葡萄牙人的小心思(二)第489章 最後的瘋狂(一)第557章 水滿則溢(二)第1079章 君臨天下(三)第416章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一)第660章 黃雀與獵人(五)第883章 坐收漁利(二)第189章 京師風雲亂(四)第524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978章 各敲各的鑼(一)第791章 必須的隱忍第1157章 自作孽不可活(四)第651章 都想當黃雀(三)第204章 底牌揭開(一)第861章 折中之協議(三)第352章 隔空鬥法(四)第161章 先殺一隻雞(三)第327章 彼此算計(四)第931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二)第490章 最後的瘋狂(二)第1077章 君臨天下(一)第720章 親情與公義(三)第454章 始料不及的變化(一)第1140章 智取馬六甲(四)第794章 風雲跌宕(二)第985章 一邊倒的朝議(三)第1018章 各方博弈(五)第1138章 智取馬六甲(二)第70章 初次過招(二)第118章 太子的反擊(二)第270章 夜黑殺人夜(二)第1034章 潮起潮落(三)第720章 親情與公義(三)第148章 上陣父子兵(二)第800章 橫掃京師(二)第512章 利益均沾(一)第1030章 風起雲涌(四)第1147章 強取布拉茨克(一)第178章 善後四策(二)第961章 何去何從(四)第104章 新官上任第二把火第1002章 息事寧人(三)第337章 驚變驟起(三)第902章 烽火處處(四)第1124章 沸騰的大洋(四)第277章 不齊的人心(一)第538章 危機時分第775章 好事壞事(一)第226章 大鬧刑場(三)第995章 舉重若輕(四)第830章 先易後難第664章 不好管的閒事(一)第989章 工業革命的腳步聲(二)第617章 老十三的憤怒(一)第909章 巧取石堡城(一)第109章 從細微處着手(一)第33章 潮平浪不止(三)第18章 波瀾漸起(一)第295章 來日方長第687章 各施密謀(三)第920章 五道溝會戰(二)第408章 竹籃子打水一場空(五)第1041章 死頂到底(一)第689章 算與反算(一)第863章 西北警訊(二)第407章 竹籃子打水一場空(四)第261章 不給面子第536章 雙塔寺遇險(一)第57章 老夫子的崢嶸第299章 一劍封喉(三)第1126章 血洗京都(一)第944章 《中俄伊犁條約》二第943章 《中俄伊犁條約》(一)第279章 不齊的人心(三)第775章 好事壞事(一)第731章 壽宴風波起(一)第498章 花前月下第24章 解決之道(一)第439章 議尤未決第1027章 風起雲涌(一)第373章 案中有案(四)第963章 各得其所(二)第316章 句讀之爭(三)第37章 來了條大鱷第953章 步步緊逼(二)第149章 上陣父子兵(三)第1019章 全新局面(一)第728章 弘晴的猶豫第332章 雙孫競獵(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