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來者不善,善者不來(一)

嗯哼,這臭小子,很有個性麼,有點意思了!

儘管彼此間是死敵之關係,表面上的和睦不過都是些虛僞的玩意兒罷了,雙方其實都不會放在心上,然則真被弘曆給撂了一蹄子,弘晴還是免不了有些惱火,沒旁的,不管彼此如何爭,那也該是日後的事兒,今兒個弘晴心情不爽歸不爽,可爲弘曆引薦工部諸官吏的心思卻是真誠的,卻沒想到熱臉居然遭了冷遇,還真令弘晴頗有些個惱火不已的,奈何弘曆都已是走遠了,就算再如何惱火,那也無濟於事,弘晴自不會跟自個兒過不去,也就只是哂然一笑,聳了聳肩頭,一派無所謂狀地拿起書囊,溜達着便出了宮,徑直拐進了工部衙門,照舊開始了一天的辦公生涯。

中秋過後,便已是到了工部最忙碌的時候,不止帝陵、各部行宮、避暑山莊都到了要大修的時候,各地的水利也已是到了興建與修繕的關鍵時節,各處的報表自是有若雪片般向工部彙集而來,每日裡要處理的文函多如山集——別看弘晴眼下只是個幫辦之貝勒,可實際上卻幹着工部尚書的活計,沒旁的,只因正牌子的工部尚書馬奇就一甩手大掌櫃,一年裡到工部辦差的次數麼,一隻手便能算得過來,如此一來,可就苦了弘晴一人,若不是有着數年的幫辦經驗在身,還真無法應付這等高強度之公務的,縱使如此,也愣是令弘晴累得個夠嗆,尤其是今兒個心緒不佳,處理起公文來,效率自不免比平日裡慢了許多,這不,都快申時了,文案上堆積着的公文還有着厚厚的一大疊。

“嗯……”

好不容易又批完了一本厚厚的摺子,弘晴已是頭暈眼花不已,隨手將批過的摺子往文案上一丟,心情煩躁地便長出了口大氣。

“稟小王爺,孫郎中在外求見。”

弘晴一口氣尚未出完,就見屏風處人影一閃,李敏行已是大步從外頭行了進來,幾步走到文案前,朝着弘晴便是一躬,語調平緩地稟報了一句道。

“嗯,請罷。”

一聽李敏行如此說法,弘晴也沒多想,隨意地揮了下手,道了聲請。

“喳!”

弘晴既已道了請,李敏行自不敢稍有遷延,緊趕着應了一聲,便即大步行出了房去,不旋踵,便見一國字臉的中年文官疾步從屏風後頭轉了出來,此人便是現任都水清吏司郎中孫東方。

孫東方,字純樸,山東濟州人氏,康熙三十六年進士出身,曾任河南上蔡縣令,考績甲等,於康熙四十一年遷升運城知府,因着與李敏銓有些沾親帶故,康熙四十三年三爺父子去河南賑災之際,由着李敏銓當介紹人,算是入了三爺圈子的外圍,康熙四十六年,經弘晴暗中使力,將其調入了工部任都水清吏司郎中,考察了年餘之後,覺得其人頗有些能耐,遂令其總攬都水清吏司諸般事宜,在工部衙門裡算是弘晴的絕對心腹手下之一,其地位與當初的瀋河相當。

“下官參見晴貝勒。”

這一見到弘晴端坐在文案後頭,孫東方自不敢稍有怠慢,忙不迭地緊走數步,搶到了近前,恭謙地行禮問了安。

“是純樸啊,免了罷,這都要下班了,怎地,還有甚要事未辦麼?”

這一見孫東方是空着手來的,顯然不是有公務待辦,弘晴的眉頭不自覺地便是微微一皺,可也沒揭破,而是笑呵呵地虛擡了下手,隨意地寒暄了一句道。

“回晴貝勒的話,下官聽到些流言,說是四爺的次子弘曆也要來工部幫辦,也不知可有此事?”

孫東方是個很謹慎之人,儘管此際房中並無旁人在,可他還是小心翼翼地用眼角的餘光觀望了下四周,而後方纔低聲地開了口。

“哦?純樸是從何處聽來的消息?”

這一聽孫東方如此說法,弘晴的心中立馬便是一動,但卻並未對此消息加以置評,而是眉頭一揚,不動聲色地反問道。

“晴貝勒明鑑,據下官所知,此消息最早是從齊大作、齊郎中與陳不思、陳郎中二位口中說將出來的,如今衙門裡已是傳揚開了,就不知是真還是假。”

孫東方一向以弘晴的馬首是瞻,在衙門裡也只服弘晴一人,不爲別的,只因數年的相處下來,孫東方早被弘晴的魄力所折服,更因着他深知緊跟弘晴的腳步必能有登上朝堂高位之機會,沒見當初被貶出京的瀋河在弘晴的運作下,如今都已是江蘇按察使,堂堂的三品之大員麼,身爲瀋河繼任者的孫東方自然也希望自個兒的將來也會如此之璀璨,正因爲此,孫東方纔會憂心於弘曆的到來,這一得到了可靠之消息,緊趕着便前來報與弘晴知曉。

嘿,看來八爺還是不甘寂寞啊!

一聽此言,弘晴眼中立馬便有一道厲芒一閃而過,沒旁的,齊大作是八爺的門下奴才,而陳不思則是九爺的門下,這兩位如此賣力地爲弘曆之到來造勢,顯然不懷好意,打的不過是攪渾水之主意,要的便是讓弘晴與弘曆之爭更爲猛烈上一些罷了,毫無疑問,幕後的推手就是八爺!

“嗯,是有此事,過幾日聖旨便會下了。”

弘晴心中雖是波瀾起伏不已,但卻並未帶到臉上來,僅僅只是不動聲色地點了下頭,一派風輕雲淡狀地肯定了一句道。

“還真是如此,那……”

孫東方此來不光是爲了求證事情之真僞,更是來獻策的,這會兒聽得弘晴親口證實,瞭然之餘,心思可就活泛了起來,有心爲弘晴設上一謀,只是話到了嘴邊,卻又猶豫了起來。

“純樸不必擔心,皇瑪法乃聖明之君也,既是如此安排,必有其道理,我等且就先看看弘曆有何表現再行定奪也不遲。”

只一看孫東方那吞吞吐吐的樣子,弘晴便知其一準已是有了給弘曆下馬威的陰暗法子,不過麼,弘晴卻並不打算接納,甚或也不想去聽,倒不是對弘曆的到來無任歡迎,而是心中早有定算——老爺子既是將弘曆派了來,自然不會容忍有人在弘曆上任一事上做手腳,真要是一開始便玩陰的,那一準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再說了,弘晴還真就不怕弘曆能攪合出甚滔天大浪來,這麼個自信,弘晴還是不缺的,自是不會去考慮下馬威之類的小手段,這便一擺手,意有所指地點了一句道。

“晴貝勒英明,那下官就先告退。”

孫東方能成爲弘晴的心腹手下,自然不是等閒之輩,一聽便知弘晴所言何意,自不敢再將其原本所思的小手段搬了出來,這便笑着稱頌了一聲,就此告辭而去了。

嘿,樹欲靜而風不止,來者不善喲,也罷,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也就是了!

弘晴沒去管孫東方的離去,默默地端坐在文案後頭,靜靜地沉思了片刻之後,也沒再在辦公室裡多遷延,站將起來,狠狠地伸了個懶腰,呢喃了一聲,而後擡腳便出了辦公室,自行打道回府去了……

申時正牌,夕陽西下沉,餘暉將天邊的白雲渲染成了絢麗的火雲,其景美豔得驚人,然則四爺卻是連看都不曾去看上一眼,一在照壁前下了轎子,低着頭便向內院書房行了去,腳步明顯比往常要輕快上了幾分,很顯然,四爺此際的心情相當之不錯,只是眉宇間還是帶着絲淡淡的憂慮,不爲別的,只因四爺也早已得到了宮裡傳來的準確消息,知曉了弘曆將到工部幫辦的實情。

事倒是好事,爲父親者,就沒誰不想見自家兒子有出息的,只是一想到那如同妖孽一般的弘晴,四爺卻又不免有些擔心,怕的便是弘曆會在弘晴手下吃虧,也正是因着有此擔心,四爺纔會一反常態地提早回了府,就是想找鄔思道問個對策。

“孩兒叩見阿瑪。”

四爺剛從屏風後頭轉了出來,正與鄔思道對弈的弘曆立馬便被驚動了,這一見四爺已至,哪敢再端坐着不動,緊趕着便起了身,疾步搶到了四爺面前,忙不迭地行禮問了安。

“免了。”

四爺生性講究,儘管心中有事,卻也沒急着便宣之於口,面對着弘曆的大禮,也就僅僅只是聲線平淡地叫了起,腳步卻是沒停,直接走到了鄔思道的對面,一撩衣袍的下襬,就此端坐了下來。

“四爺憂心很重麼。”

鄔思道不良於行,自是不會起身去迎接四爺,僅僅只是略一欠身,以示敬意,待得四爺坐定之後,這才莞爾地一笑,隨口便調侃了四爺一句道。

“先生該是已知曉了,皇阿瑪給出了旨意,讓歷兒也去工部,唔,歷練雖是好事,只是,唔,只是……”

四爺素來好面子,雖是很擔心弘曆不是弘晴的對手,可這話他卻是說不出口來,也就只是老臉微紅地支吾着。

“小王爺,你阿瑪對你之信心不甚足啊,爾可有甚要說的麼?”

鄔思道乃當世有數之智者,哪怕四爺沒明說,他卻是一眼便看穿了四爺的擔心之所在,不過麼,卻並未急着解惑,而是戲謔地一笑,一派隨意狀地便將問題丟給了侍立在一旁的弘曆。

第313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三)第471章 示敵以強(二)第1037章 先發制人(三)第754章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二)第17章 借嘴一用(二)第790章 收官之佈局(三)第33章 潮平浪不止(三)第379章 要動大家一起動(二)第343章 接連廢黜(五)第1075章 絕不寬恕(二)第782章 帶病堅持終有礙第132章 收服戴梓(二)第709章 大小通吃(一)第452章 都是酒醉惹的禍第512章 利益均沾(一)第403章 宿命難逃(四)第1000章 息事寧人(一)第962章 各得其所(一)第677章 陰謀進行時(一)第994章 舉重若輕(五)第1042章 死頂到底(二)第367章 公然硬扛第1091章 “尖刀”之分拆(一)第450章 炸開鍋了(二)第969章 各得其所(八)第57章 老夫子的崢嶸第378章 要動大家一起動(一)第601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三)第924章 五道溝會戰(六)第631章 該來的終歸會來(三)第920章 五道溝會戰(二)第1035章 先發制人(一)第329章 蓄勢待發(一)第834章 窮極思變(三)第216章 溫家虎妞第646章 彈章 如潮(一)第814章 本王有恙(一)第275章 線索(二)第811章 深夜驚心(二)第520章 張良計與過牆梯(一)第570章 穿幫了第887章 屈尊降貴(四)第962章 各得其所(一)第1015章 各方博弈(二)第259章 急轉直下(二)第276章 勒緊絞索第430章 大阪事變第1099章 革新科舉(四)第539章 揮灑自如(一)第836章 窮極思變(五)第1053章 沸反盈天(三)第300章 一劍封喉(四)第837章 朝議起風波(一)第203章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四)第967章 各得其所(六)第237章 四爺碰壁(二)第353章 晴天霹靂(一)第117章 太子的反擊(一)第391章 老爺子的板子(一)第375章 真相背後的真相(二)第895章 巧取巴暖三川營第228章 各懷心機(一)第345章 聖心有懼(一)第240章 不見兔子不撒鷹(二)第180章 分贓協定(一)第163章 快刀斬亂麻(二)第816章 本王有恙(三)第744章 王掞攪風雲(三)第644章 最後的機會(一)第582章 反守爲攻(一)第971章 強硬姿態(一)第509章 理不辨不明(一)第916章 戰前部署(一)第585章 反守爲攻(四)第606章 針鋒相對(二)第1001章 息事寧人(二)第795章 風雲跌宕(三)第775章 好事壞事(一)第415章 這就鬥上了(二)第186章 京師風雲亂(二)第486章 烽火連天(二)第969章 各得其所(八)第59章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第19章 波瀾漸起(二)第418章 突然襲擊(一)第493章 嵐山伏擊戰(一)第990章 舉重若輕(一)第504章 仁與利(二)第387章 軒然大波(一)第1116章 京都大亂之序章(二)第103章 成立“尖刀”第318章 八旗聯席會議(一)第591章 幫還是不幫?第438章 必爭之議(五)第732章 天要黑了(一)第435章 必爭之議(二)第791章 必須的隱忍第421章 崛起的關鍵(一)第468章 輕鬆之旅(一)第664章 不好管的閒事(一)
第313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三)第471章 示敵以強(二)第1037章 先發制人(三)第754章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二)第17章 借嘴一用(二)第790章 收官之佈局(三)第33章 潮平浪不止(三)第379章 要動大家一起動(二)第343章 接連廢黜(五)第1075章 絕不寬恕(二)第782章 帶病堅持終有礙第132章 收服戴梓(二)第709章 大小通吃(一)第452章 都是酒醉惹的禍第512章 利益均沾(一)第403章 宿命難逃(四)第1000章 息事寧人(一)第962章 各得其所(一)第677章 陰謀進行時(一)第994章 舉重若輕(五)第1042章 死頂到底(二)第367章 公然硬扛第1091章 “尖刀”之分拆(一)第450章 炸開鍋了(二)第969章 各得其所(八)第57章 老夫子的崢嶸第378章 要動大家一起動(一)第601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三)第924章 五道溝會戰(六)第631章 該來的終歸會來(三)第920章 五道溝會戰(二)第1035章 先發制人(一)第329章 蓄勢待發(一)第834章 窮極思變(三)第216章 溫家虎妞第646章 彈章 如潮(一)第814章 本王有恙(一)第275章 線索(二)第811章 深夜驚心(二)第520章 張良計與過牆梯(一)第570章 穿幫了第887章 屈尊降貴(四)第962章 各得其所(一)第1015章 各方博弈(二)第259章 急轉直下(二)第276章 勒緊絞索第430章 大阪事變第1099章 革新科舉(四)第539章 揮灑自如(一)第836章 窮極思變(五)第1053章 沸反盈天(三)第300章 一劍封喉(四)第837章 朝議起風波(一)第203章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四)第967章 各得其所(六)第237章 四爺碰壁(二)第353章 晴天霹靂(一)第117章 太子的反擊(一)第391章 老爺子的板子(一)第375章 真相背後的真相(二)第895章 巧取巴暖三川營第228章 各懷心機(一)第345章 聖心有懼(一)第240章 不見兔子不撒鷹(二)第180章 分贓協定(一)第163章 快刀斬亂麻(二)第816章 本王有恙(三)第744章 王掞攪風雲(三)第644章 最後的機會(一)第582章 反守爲攻(一)第971章 強硬姿態(一)第509章 理不辨不明(一)第916章 戰前部署(一)第585章 反守爲攻(四)第606章 針鋒相對(二)第1001章 息事寧人(二)第795章 風雲跌宕(三)第775章 好事壞事(一)第415章 這就鬥上了(二)第186章 京師風雲亂(二)第486章 烽火連天(二)第969章 各得其所(八)第59章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第19章 波瀾漸起(二)第418章 突然襲擊(一)第493章 嵐山伏擊戰(一)第990章 舉重若輕(一)第504章 仁與利(二)第387章 軒然大波(一)第1116章 京都大亂之序章(二)第103章 成立“尖刀”第318章 八旗聯席會議(一)第591章 幫還是不幫?第438章 必爭之議(五)第732章 天要黑了(一)第435章 必爭之議(二)第791章 必須的隱忍第421章 崛起的關鍵(一)第468章 輕鬆之旅(一)第664章 不好管的閒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