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當庭激辯(一)

康熙四十八年一月十二日,老爺子急詔抵京,準了太子之所奏,以齊世武爲主審,大理寺少卿奎傑、左副都御史陳軒望爲副主審,對帝陵一案進行徹查,太子接詔之後,行動極快,壓根兒就不曾與諸大學士以及衆管部阿哥協商,直截了當地便下了諭令,着齊世武等人即刻審明帝陵一案之真相。

康熙四十八年一月十六日,也即老爺子詔書抵京的第四日,齊世武便已聯名奎傑、陳軒望一併上了本章,言明案情已徹底釐清,此案之起因乃是東陵守備營瞿無鋒因私怨,欲構陷上司,特設圈套,以重利引誘秦鳳梧等諸般人等,在帝陵地宮中做手腳,以致釀成此驚天之巨案,其心叵測,其行當誅九族,其餘涉案諸人也在抄滅三族之列,至於春暉等督造官吏麼,也沒能落得個好,盡皆以瀆職之罪名發落,或貶或罰,不一而足。

齊世武等人的本章一上,朝堂上下皆爲之譁然一片,彈章如雲般地飛進了東宮,而太子卻全都留中不發,不予置理,竟是打算將帝陵一案從快結了案,其諭令一下,登時便惹來了一場軒然大波——三爺、八爺等一衆管部阿哥以及兩百餘朝臣聯袂到宮前請見,要求對此案詳加複查,其勢浩大,太子已是無法作勢不理,無奈之下,只得召在京之從一品大臣齊聚毓慶宮以商議行止。

“臣等叩見太子殿下!”

一衆官員們雖大多是來興師問罪的,可該有的禮數卻是沒人敢含糊了去,這纔剛行進了大殿,立馬就見太子正滿臉陰霾之色地高坐上首大位,諸般人等自不敢怠慢了去,紛紛疾步搶到了殿中,齊齊大禮參拜不迭。

“免了。”

此番大議並非出自太子的本意,完全就是被羣臣們所迫,心下里自是不爽得很,哪怕一衆朝臣們行禮皆恭,可太子卻始終冷着臉,故意延遲了好一陣子之後,方纔陰測測地叫了起。

“臣等謝太子殿下隆恩。”

太子這等小肚雞腸的表現一出,大多數朝臣們的心中難免都是腹誹不已,可這當口上,卻也沒誰敢失了禮數的,也就只能是照着朝規謝了恩,而後各自起了身,按品階高低分兩旁而立,恭候着太子之訓示。

“說罷,爾等到底要鬧個甚,嗯?”

太子從來都不是個寬仁之人,也向無寬容之心,此番儘管被逼着召集羣臣議事,可自忖監國大權在握,又有着老爺子在背後的強力支持,並不將勢大的羣臣之抗議放在心中,一上來便是強勢無比的喝問,顯然是打算來個先聲奪人了的。

“太子哥哥此言差矣,所謂不平則鳴,東陵一案真相早明,卻叫一幫庸官審成了眼下這般模樣,箇中必有蹊蹺,若不追究一衆主審之罪責,豈可服天下人之心,臣弟第一個不服!”

太子倒是擺出了威嚴的姿態,可惜這會兒可不是他剛監國之時分了,早已起了心要掀翻其之“”的一衆阿哥們又豈會吃他那一套,這不,太子冷哼之聲方落,十爺已是率先站了出來,殊無半分敬意地便當庭頂撞了一句道。

“十弟這話說得好,三司會審乃國之重典,豈能讓城狐社鼠之輩猖獗如是,齊世武身爲刑部尚書,竟公然行不法之事,妄圖掩耳盜鈴,真當天下人都是瞎子不成?臣弟以爲箇中必有貪贓玩法之勾當,不徹查到底,何以明律法之森嚴!”

九爺與十爺一下焦不離孟,十爺既是已出頭當了急先鋒,九爺自是不甘落後,同樣從旁閃出,慷慨激昂地高聲呼應了一把。

“太子殿下,臣以爲九爺、十爺所言甚是,此案若不徹查到底,何以張揚公義,義之不行,何以安天下,爲社稷萬全故,臣提議全面複覈此案,以明正典!”

九爺話音剛落,左都御史納蘭揆敘也跟着站將出來,義正辭嚴地表了態。

“臣附議!”

“臣亦附議!”

……

隨着納蘭揆敘這麼一出面,黨附八爺的禮部尚書赫申等一衆朝堂大員們也都紛紛出面聲援,議事方纔開了個頭,輿論已是呈一邊倒之架勢,太子原本就陰得難看的臉色頓時便黑得有若鍋底一般,將將便已到了大發作的邊緣。

“齊世武!”

太子怒歸怒,但卻絕不願在此際爆發出來,沒旁的,他雖是監國太子,可畢竟不是皇帝,這當口上如是暴跳如雷地大發作上一場,壓根兒就於事無補,別說一衆阿哥們不會吃他那一套,便是朝臣們也未見得便會任由其恣意行事,真若是跟羣臣們當庭爭執將起來,他的臉面怕是丟定了的,正因爲此,太子也只能是含怒點了齊世武的名。

“老臣在!”

齊世武渾然就沒料到一場三司會審會惹來如此大的風波,先前見諸般臣工如此羣情激奮,他的心自不免有些發虛,可真要說怕麼,卻也未必,一者是自忖有着太子的強力支持,二來麼,也是自以爲安排巧妙,並不虞羣臣們“雞蛋裡挑骨頭”,此際聽得太子點了名,自是無懼地站了出來,昂然應了諾。

“諸般臣工對爾主審之東陵案頗有疑義,爾且說說看,內裡可有甚不對處麼,嗯?”

太子自己不好出面跟衆朝臣們爭執不休,也就只能是將此重任交給了齊世武這個心腹手下,指望着其能舌戰羣儒,就此扳回局面。

“回太子殿下的話,老臣自受命巡視東陵起,便即全程經歷了諸般事宜,斷無不明之處,老臣依法審案,諸般證據皆確鑿無疑,案件審理並無絲毫差錯之可能!”

太子話音剛落,齊世武已是極有底氣地亢聲應答了一句,言語裡滿是自信之意味。

“嗯,齊尚書這話,本宮信得過。”

一聽齊世武這般說法,太子自是滿意得很,也不管下頭十爺等人臉色有多難看,自顧自地便嘉許了齊世武一句道。

“謝太子殿下信重,老臣不過依律行事也,實當不得此等褒獎。”

太子言語間便有着蓋棺定論之意味,齊世武自是樂得配合上一把,君臣倆當衆便演起了雙簧,當真視諸般臣工於無物。

“齊世武,爾安敢妖言惑衆,明明徇私枉法,還敢一派公正坦然之架勢,莫非真欺天下蒼生無眼麼?”

眼瞅着齊世武與太子在那兒一唱一和地演個不亦樂乎,十爺可就看不下去了,面色一板,毫不客氣地便怒叱了其一句道。

“敦郡王何出此言?下官不明,倒要討教一二,且不知下官錯在何處?又何曾枉過法?”

齊世武對八爺或許頗有忌憚,可對向來粗鄙少文的十爺卻是並不放在眼中,加之自忖諸事早已安排停當,不單不服軟,反倒是昂然地發出了一連串的反問。

“你……”

十爺素來性子糙,被齊世武這麼一挑釁,當即便怒了,雙眼一瞪,兇光閃爍地便要破口大罵將起來。

“齊大人如此自信,想來是不怕複覈的罷,那好啊,就查上一回又能如何哉?”

這一見老十要發飆,九爺可就有些吃不住勁了,沒旁的,真要是老十與齊世武這麼一吵將起來,太子可就有了借題發揮的機會,只消假作憤怒狀地走了人,此番議事豈不就得付諸流水,後頭再想起波瀾,怕是還得再花費不少的心血與功夫,正因爲此,九爺自然不能坐視不理,不待十爺罵人的話說將出來,他已是陰測測地從旁打岔了一句道。

“九阿哥此言差矣,下官主審此案乃是受陛下之皇命而爲之,無聖意,任何人都不得強行干涉,若不然,便是欺君之大罪,此乃朝綱,九阿哥不會不懂罷?若真有疑義,且請指出,下官自會有所解釋。”

齊世武既是受太子重託,要上演一場舌戰羣儒的大戲,自是不可能輕易便被九爺拿住了話頭,但見其虛晃了一槍,便已是輕輕巧巧地化解了九爺的提議。

“好,甚好,能有齊大人這話便好,至於說疑義麼,本王自是有的,然,本王到底不是親歷者,縱使指出,想來你齊大人也是不服的,可晴貝勒卻是東陵查案之正使,由其來說,齊大人想來就不會有異議了罷,嗯?”

九爺精明得很,這一見朝議已是多時,而三爺那頭還兀自按兵不動,自是不肯再任由三爺一方逍遙了去,這便打了個哈哈,毫無客氣可言地將弘晴擡了出來。

“……”

一聽九爺如此說法,齊世武心中立馬狂打了個突,竟不敢就此接招,而是將視線投到了默立於隊列之中的弘晴身上,他這一舉動一出,滿殿人等的目光自也就全都跟着轉向了弘晴,無言中,一股龐大的壓力已是如山般地向弘晴壓了過去。

嘿,這就要開始了,那就來罷!

若是換了個人,被如此多的權貴們死盯着,不防之下,就算不大驚失色,也一準頗感頭皮發麻的,可弘晴倒要,渾然不爲所動,僅僅只是靜靜地站在那兒,宛若無事人一般,當然了,心裡頭還是不免有些微微的緊張與期盼……

第693章 秋風掃落葉(一)第617章 老十三的憤怒(一)第544章 難測的來意(二)第1156章 自作孽不可活(三)第797章 決勝時刻(二)第199章 不安的夜第644章 最後的機會(一)第1136章 關門行動(四)第949章 不入流的試探(一)第85章 化明爲暗(二)第751章 太極推手(二)第432章 爭與不爭(一)第389章 軒然大波(三)第47章 做大做強第651章 都想當黃雀(三)第580章 抽絲剝繭(二)第1096章 革新科舉(一)第221章 要鬧就鬧個大的(一)第92章 以退謀進(二)第1章 我來了第56章 宴無好宴第198章 夜訪皇華驛(二)第947章 《中俄伊犁條約》(五)第1148章 強取布拉茨克(二)第389章 軒然大波(三)第533章 承諾如金(二)第442章 南苑演武(二)第7章 上書房裡的頂牛第642章 福禍難料(二)第1107章 金融風波再起(三)第126章 先禮後兵(四)第82章 屋漏偏遭連夜雨(二)第311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一)第394章 老爺子的板子(四)第250章 聯手挖坑(二)第630章 該來的終歸會來(二)第1079章 君臨天下(三)第542章 區別對待第534章 承諾如金(三)第589章 和爲貴(四)第244章 城下之盟(二)第491章 最後的瘋狂(三)第204章 底牌揭開(一)第748章 來者未必都是客(二)第709章 大小通吃(一)第798章 決勝時刻(三)第153章 彼此試探第993章 舉重若輕(二)第592章 各取所需(一)第182章 分贓協定(三)第790章 收官之佈局(三)第189章 京師風雲亂(四)第329章 蓄勢待發(一)第463章 激戰大阪灣(一)第58章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第346章 聖心有懼(二)第36章 跑調的小插曲第645章 最後的機會(二)第523章 雙姝齊至第941章 誠德帝的小心思(一)第593章 各取所需(二)第309章 老爺子的慎重(一)第439章 議尤未決第949章 不入流的試探(一)第945章 《中俄伊犁條約》(三)第777章 好事壞事(三)第606章 針鋒相對(二)第962章 各得其所(一)第809章 三爺就位第118章 太子的反擊(二)第143章 海運之大計劃(二)第542章 區別對待第581章 抽絲剝繭(三)第377章 火候未至(二)第571章 小懲大誡第768章 君子坦蕩蕩(一)第1035章 先發制人(一)第632章 該來的終歸會來(四)第293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二)第960章 何去何從(三)第649章 都想當黃雀(一)第509章 理不辨不明(一)第883章 坐收漁利(二)第419章 突然襲擊(二)第1章 我來了第756章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四)第989章 狐狸過河(二)第278章 不齊的人心(二)第425章 究竟誰坑誰(三)第621章 指東打西(二)第758章 打到你服(二)第1012章 一摁到底(四)第773章 不好吃的年夜飯(四)第326章 彼此算計(三)第1130章 天鵝的輓歌(一)第920章 五道溝會戰(二)第1100章 革新科舉(五)第121章 老十六受刑第162章 快刀斬亂麻(一)第478章 遭遇戰(一)
第693章 秋風掃落葉(一)第617章 老十三的憤怒(一)第544章 難測的來意(二)第1156章 自作孽不可活(三)第797章 決勝時刻(二)第199章 不安的夜第644章 最後的機會(一)第1136章 關門行動(四)第949章 不入流的試探(一)第85章 化明爲暗(二)第751章 太極推手(二)第432章 爭與不爭(一)第389章 軒然大波(三)第47章 做大做強第651章 都想當黃雀(三)第580章 抽絲剝繭(二)第1096章 革新科舉(一)第221章 要鬧就鬧個大的(一)第92章 以退謀進(二)第1章 我來了第56章 宴無好宴第198章 夜訪皇華驛(二)第947章 《中俄伊犁條約》(五)第1148章 強取布拉茨克(二)第389章 軒然大波(三)第533章 承諾如金(二)第442章 南苑演武(二)第7章 上書房裡的頂牛第642章 福禍難料(二)第1107章 金融風波再起(三)第126章 先禮後兵(四)第82章 屋漏偏遭連夜雨(二)第311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一)第394章 老爺子的板子(四)第250章 聯手挖坑(二)第630章 該來的終歸會來(二)第1079章 君臨天下(三)第542章 區別對待第534章 承諾如金(三)第589章 和爲貴(四)第244章 城下之盟(二)第491章 最後的瘋狂(三)第204章 底牌揭開(一)第748章 來者未必都是客(二)第709章 大小通吃(一)第798章 決勝時刻(三)第153章 彼此試探第993章 舉重若輕(二)第592章 各取所需(一)第182章 分贓協定(三)第790章 收官之佈局(三)第189章 京師風雲亂(四)第329章 蓄勢待發(一)第463章 激戰大阪灣(一)第58章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第346章 聖心有懼(二)第36章 跑調的小插曲第645章 最後的機會(二)第523章 雙姝齊至第941章 誠德帝的小心思(一)第593章 各取所需(二)第309章 老爺子的慎重(一)第439章 議尤未決第949章 不入流的試探(一)第945章 《中俄伊犁條約》(三)第777章 好事壞事(三)第606章 針鋒相對(二)第962章 各得其所(一)第809章 三爺就位第118章 太子的反擊(二)第143章 海運之大計劃(二)第542章 區別對待第581章 抽絲剝繭(三)第377章 火候未至(二)第571章 小懲大誡第768章 君子坦蕩蕩(一)第1035章 先發制人(一)第632章 該來的終歸會來(四)第293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二)第960章 何去何從(三)第649章 都想當黃雀(一)第509章 理不辨不明(一)第883章 坐收漁利(二)第419章 突然襲擊(二)第1章 我來了第756章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四)第989章 狐狸過河(二)第278章 不齊的人心(二)第425章 究竟誰坑誰(三)第621章 指東打西(二)第758章 打到你服(二)第1012章 一摁到底(四)第773章 不好吃的年夜飯(四)第326章 彼此算計(三)第1130章 天鵝的輓歌(一)第920章 五道溝會戰(二)第1100章 革新科舉(五)第121章 老十六受刑第162章 快刀斬亂麻(一)第478章 遭遇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