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全速攔截

bookmark

第11艦隊與第32艦隊幹上之後,“海龍”號破交艦隊也與英國的戰列巡洋艦幹上了。

事實再次證明,秦孝東是帝國海軍最優秀的破交艦隊指揮官。當雷達探測到了那二艘英國的戰列巡洋艦的時候,秦孝東就知道,戰局發展與白佑彬在戰前的預測完全一樣,在第32艦隊必須轉向對付第11艦隊的時候,敵人的戰列巡洋艦沒有參加北面的艦隊決戰,而是負責掩護向西南方向轉向的運輸船隊。

按照計劃,“海龍”號破交艦隊必須擋住二艘戰列巡洋艦。

二點四十五分,在距離還有近三萬米的時候,“海龍”號就首先開火了。

秦孝東並沒有指望能夠在這麼遠的距離上幹掉英國海軍的戰列巡洋艦。

在與第11艦隊會合之後,白佑彬就將帝國海軍情報局搞到的“聲望”號與“虎”號戰列巡洋艦的最新資料給了秦孝東。也就是說,在那個時候,白佑彬就意識到,會讓“海龍”號破交艦隊去對付英國的戰列巡洋艦。

按照大多數人的理解,專門用於執行破交與護航任務,而不參加艦隊決戰的大型巡洋艦不是戰列巡洋艦的對手。雙方的速度相差不大,裝甲防護也旗鼓相當,而大型巡洋艦爲了獲得超長的續航力,只能犧牲火力。拿“海龍”級來說,在標準排水量超過了三萬三千噸的艦體上,只安裝了三百毫米主炮。而排水量與之相當的戰列巡洋艦,比如“果敢”號(第一次改進之後的標準排水量只有三萬二千五百噸)就裝備了四百毫米主炮。如此一來,大型巡洋艦的火力肯定比戰列巡洋艦差。

當時,“聲望”號已經接受了第二次現代化改進,其標準排水量與“海龍”號相差不大(僅比“海龍”號多出了五百噸),卻裝備了十五英寸艦炮。按照一般人的理解,十五英寸艦炮不管是在射程,還是在威力上都遠遠超過了三百毫米艦炮。

這個理解是絕對錯誤的。

按照帝國海軍的測試,“海龍”級裝備的七十二年型五十二倍徑三百毫米艦炮在使用配套的穿甲彈地時候。其威力甚至不低於上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三百五十毫米艦炮。另外,其遠程穿甲能力甚至超過了三百五十毫米艦炮。

比如,在二萬米的距離上,三百毫米穿甲彈足以打穿二百四十毫米厚的裝甲。

相對應地。“聲望”號配備地十五英寸艦炮在使用穿甲彈地時候。其在二萬米射程上地穿甲能力還不到二百二十毫米。當然。最主要地原因是。英國海軍沒有爲十五英寸艦炮研製合適地重型穿甲彈。當初。帝國海軍爲大型巡洋艦選擇了三百毫米艦炮。就是因爲其性能足夠優秀。

另外大型巡洋艦在設計地時候。除了不考慮與敵人地戰列艦(新式戰列艦)交戰之外。要求具有戰勝包括敵人地戰列巡洋艦在內地一切戰艦地性能。因此。絕不能因爲大型巡洋艦不具有艦隊決戰地能力。而低估了大型巡洋艦在海戰中地實力。

從大型巡洋艦地發展歷史上也能看出。大型巡洋艦本身就是用來取代戰列巡洋艦地。

或者說。大型巡洋艦是對戰列巡洋艦地優化。即剝除了戰列巡洋艦設計中地不合理要求。對其戰術使用進行了明確地界定。從而在設計時對各項性能進行了優化處理。使其能夠在戰場上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

從帝國海軍對“果敢”號地應用也能看出。在快速戰列艦大批量服役之後。帝國海軍就將戰列巡洋艦與大型巡洋艦歸爲了同一類戰艦。雖然“果敢”號僅有一萬海里地續航力遠不如後來地大型巡洋艦。難以在太平洋戰場上執行破交任務。但是在相對狹窄地北大西洋上。一萬海里地續航力已經足夠了。所以“果敢”號被派到了北大西洋戰場上去執行破交任務。並且取得了極爲醒目地戰果。

如果是“海龍”號與“聲望”號決戰。秦孝東有很大地把握幹掉對手。

現在的問題是,他必須得面對敵人的兩艘戰列巡洋艦。

雖然“虎”號比“聲望”號還要老舊,但是在進行了第二次現代化改進之後,“虎”號就不再是一艘陳舊的戰艦了。其標準排水量超過了三萬四千噸,在換裝了輸出功率達到了一十七萬馬力的動力系統之後,其最大航行速度超過了三十二節。另外,原先安裝的八門十三點五英寸艦炮被十四英寸艦炮取代,裝甲防護也得到了很大強度的強化,其主裝甲帶厚達九英寸。水平裝甲地厚度達到了五英寸,司令塔的裝甲厚度更是達到了十二英寸。顯然,除了主炮口徑稍微小一點之外,“虎”號的戰鬥力不比“聲望”號差多少。

另外,“虎”號採用的是“喬治五世”級的MK型艦炮,其性能相當先進。

如果同時與兩艘戰列巡洋艦交手,“海龍”號幾乎沒有勝算。

相對而言,“鯊魚”級就不是英國戰列巡洋艦的對手了。最大的問題就是,“鯊魚”級裝備的二百四十毫米艦炮很難打穿戰列巡洋艦的裝甲。

二百四十毫米艦炮所使用地穿甲彈地重量僅僅只有三百毫米艦炮所用穿甲彈重量的一半。即便其最大射程不比三百毫米艦炮差多少。可是其穿甲能力卻有着本質上地差別。按照帝國海軍的測試,二百四十毫米穿甲彈在二萬米的距離上。最多隻能打穿一百八十毫米厚的裝甲。如此一來,在這個距離上,“鯊魚”級很難對“聲望”號與“虎”號構成實質性的威脅。

如果縮短交戰距離,“鯊魚”級的裝甲將很難抵擋對手打來的穿甲彈。

萬幸的是,秦孝東的任務不是幹掉英國海軍的二艘戰列巡洋艦,而是纏住敵人,爲“海虎”號破交艦隊幹掉敵人的運輸船隊爭取到機會。另外,在作戰計劃中還明確提到,如果英國的二艘戰列巡洋艦對戰局產生了不利影響,導致“海龍”號與“海虎”號破交艦隊難以完成作戰任務,秦孝東有權指揮“海虎”號破交艦隊,優先對付英國海軍的戰列巡洋艦,然後再對付美國的運輸船隻。

當時,“海虎”號破交艦隊還在南面三十多海里之外,難以及時投入戰鬥,秦孝東就按照作戰計劃,爭取將敵人的注意力吸引過來,爲“海虎”號到達爭取時間。

正是如此,在英國的戰列巡洋艦進入了“海龍”號主炮的射程範圍之內後,秦孝東就下達了開火的命令。

顯然,在三萬米的距離上,不管是三百毫米穿甲彈,還是“聲望”號打出的十五英寸穿甲彈,都難以對對手構成威脅。能否穿透裝甲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即便裝備了火控雷達的“海龍”號也很難在這麼遠的距離上擊中高速航行的敵艦。

前面十多分鐘的炮擊,幾乎是在浪費炮彈。

因爲距離實在是太遠了,所以瞭望員都無法確認戰果。只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海龍”號的炮擊沒有多大意義,敵艦沒有受到多大的損傷。

讓秦孝東有點惱火的是,在“海龍”號開火之後,英國戰艦沒有改變航向!

當時,“海龍”號破交艦隊還在繼續南下,爭取擋在敵艦隊之前,好讓“海虎”號破交艦隊去對付第二支運輸船隊。可是,英國戰列巡洋艦的速度不比“海龍”號破交艦隊慢多少,而且其目的性非常明確。

如果不能迫使敵艦隊轉向,那麼“海龍”號破交艦隊就無法阻止其行動。

到時候,“海虎”號破交艦隊將遭到攻擊不說,還失去了攔截第二支美軍運輸船隊的機會,也就失去了擴大戰果的機會。

如此一來,就算能夠打掉兩艘戰列巡洋艦,也無法完成第二個戰術任務。

三點剛過,秦孝東就給“海虎”號破交艦隊的指揮官魏明德發去了電報,要“海虎”號提前轉向,將攔截第二支運輸船隊的海域向南移動十多海里,避免過早與英國的戰列巡洋艦遭遇。

此時,魏明德也在考慮這個問題。

早在二點半左右,“海虎”號上的雷達就探測到了英國戰艦,然後也探測到了正在南下的“海龍”號破交艦隊。

按照“海虎”號航海長的計算結果,只要英國戰艦不轉向,“海龍”號就無法及時將其攔截下來。如此一來,如果“海虎”號保持原來的航向向東南航行,就將遭到英國戰列巡洋艦的攔截,甚至在很近的距離之內與其交火。

即便“海龍”號破交艦隊能夠很快乾來,可是魏明德仍然不太請願充當“盾牌”。

他的任務是去攔截美國運輸船隊,而不是與英國戰列巡洋艦決戰。

結果,收到秦孝東的電報之後,魏明德立即命令艦隊轉向到一百五十度,並且將航速提高到了三十三節。

此時,正在向西南方向航行的美軍第二支運輸船隊距離“海虎”號破交艦隊還有大概六十海里。能否幹掉更多的運輸船隻,除了兩支破交艦隊的配合之外,還得看英國戰列巡洋艦的表現!

第19章 毫釐不差第35章 重點技術第36章 明顯差距第26章 當局者迷第35章 命運之手第22章 最大擔憂第55章 危機並存第53章 破綻百出第48章 前仆後繼第40章 舊貌新顏第11章 節外生枝第26章 世事難料第31章 歌頌軍魂第10章 重新編排第21章 交錯編隊第36章 前臺演員第10章 成功搶灘第10章 痛失親人第6章 積極進取第32章 前途艱辛第22章 炮轟港口第14章 致命誤判第21章 海軍結症第11章 偷襲專家第49章 廢物利用第45章 直搗龍潭第19章 毫釐不差第13章 敗將言勇第2章 悼念戰友第39章 鬼使神差第28章 義無返顧第17章 報仇雪恨第40章 反客爲主第5章 精兵雲集第44章 戰略冒險第3章 少有所爲第40章 大敵當前第4章 戰局分析第42章 對外新政第11章 兵不刃血第8章 破冰之旅第6章 出奇制勝第10章 人生岔口第33章 絕望之旅第7章 一觸即發第6章 棄車保帥第9章 戰局突變第17章 天降奇兵第43章 默契無間第27章 臨時變陣第28章 實力暴增第22章 敵人現身第55章 鳴金收兵第37章 柳暗花明第42章 緊急馳援第25章 戰術意圖第47章 背水之戰第59章 迎頭痛擊第27章 民主政治第29章 勢均力敵第34章 遠方來訊第60章 第一要素第28章 超難考卷第19章 奔赴戰場第45章 直搗龍潭第5章 重擔壓肩第4章 元帥到訪第29章 勝利到來第30章 時不待己第8章 海軍癌症第15章 真真假假第7章 西歐劇變第39章 偵察前哨第31章 自露馬腳第9章 主次顛倒第17章 天降奇兵第17章 兵力調整第8章 重返艦隊第19章 重新佈局第20章 單向屠殺第23章 盡職盡責第21章 意外連連第23章 全身而退第6章 棄車保帥第28章 驅逐殺手第28章 最高懲罰第32章 深入虎穴第60章 無力招架第34章 將計就計第59章 漁翁得利第66章 夾尾而逃第25章 全面進攻第55章 主角上場第9章 直擊心臟第14章 各打各的第47章 積重難返第14章 改頭換面第9章 主次顛倒第22章 雙雄爭功第7章 將計就計
第19章 毫釐不差第35章 重點技術第36章 明顯差距第26章 當局者迷第35章 命運之手第22章 最大擔憂第55章 危機並存第53章 破綻百出第48章 前仆後繼第40章 舊貌新顏第11章 節外生枝第26章 世事難料第31章 歌頌軍魂第10章 重新編排第21章 交錯編隊第36章 前臺演員第10章 成功搶灘第10章 痛失親人第6章 積極進取第32章 前途艱辛第22章 炮轟港口第14章 致命誤判第21章 海軍結症第11章 偷襲專家第49章 廢物利用第45章 直搗龍潭第19章 毫釐不差第13章 敗將言勇第2章 悼念戰友第39章 鬼使神差第28章 義無返顧第17章 報仇雪恨第40章 反客爲主第5章 精兵雲集第44章 戰略冒險第3章 少有所爲第40章 大敵當前第4章 戰局分析第42章 對外新政第11章 兵不刃血第8章 破冰之旅第6章 出奇制勝第10章 人生岔口第33章 絕望之旅第7章 一觸即發第6章 棄車保帥第9章 戰局突變第17章 天降奇兵第43章 默契無間第27章 臨時變陣第28章 實力暴增第22章 敵人現身第55章 鳴金收兵第37章 柳暗花明第42章 緊急馳援第25章 戰術意圖第47章 背水之戰第59章 迎頭痛擊第27章 民主政治第29章 勢均力敵第34章 遠方來訊第60章 第一要素第28章 超難考卷第19章 奔赴戰場第45章 直搗龍潭第5章 重擔壓肩第4章 元帥到訪第29章 勝利到來第30章 時不待己第8章 海軍癌症第15章 真真假假第7章 西歐劇變第39章 偵察前哨第31章 自露馬腳第9章 主次顛倒第17章 天降奇兵第17章 兵力調整第8章 重返艦隊第19章 重新佈局第20章 單向屠殺第23章 盡職盡責第21章 意外連連第23章 全身而退第6章 棄車保帥第28章 驅逐殺手第28章 最高懲罰第32章 深入虎穴第60章 無力招架第34章 將計就計第59章 漁翁得利第66章 夾尾而逃第25章 全面進攻第55章 主角上場第9章 直擊心臟第14章 各打各的第47章 積重難返第14章 改頭換面第9章 主次顛倒第22章 雙雄爭功第7章 將計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