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重擔壓肩

bookmark

三月的最後一天,陳錦寬回到了舟山。

海軍元帥帶回來的不僅僅有帝國首輔對海軍下一階段在太平洋戰場上的戰略行動的指示與要求,還有爭取到的一筆額外經費。按照陳錦寬的說法,在太平洋戰爭已經取得重大進展的情況下,首輔加大了對海軍的支持。

除此之外,陳錦寬帶回來的最重要的消息卻與帝國海軍沒有多大的關係。

三月二十七日,也就在白佑彬離開江南造船廠,返回舟山的那一天,帝國陸軍西北戰區的第一集團軍羣與第三集團軍羣在俄羅斯烏里楊諾夫斯克順利會師,完成了對俄羅斯南烏拉爾集團軍羣的包圍行動,並且切斷了俄軍的撤退路線,完成了自開展以來,帝國陸軍在大陸戰場上最爲重大的一次戰略包抄行動,打開了通往俄羅斯腹地,以及俄羅斯首都莫斯科的大門。

同一天,德軍在東歐戰場上殲滅了俄軍的西烏克蘭集團軍,將戰線推進到了基輔。

土耳其陸軍也在數日前,將戰線推進到了格羅茲尼,完成了對俄羅斯北高加索集團軍的戰役包圍行動,現在正在攻打馬哈奇卡拉,以切斷巴庫守軍與後方的最後一條地上通道,爲最終將戰線向北推進做好準備。

可以說,隨着同盟國三個主要成員國在大陸戰場上投入羅斯已經窮途末路了。

按照同盟國集團制訂的對俄戰略計劃,在進攻莫斯科之前,三個國家的陸軍將把戰略重點放在俄羅斯南方戰場上,以攻佔俄羅斯的南烏拉爾、高加索與烏克蘭地區爲主。然後,才向北面推進,最終攻佔莫斯科。

按照大部分人的估計,俄羅斯將在年底戰敗。

其實,只要北大西洋上的破交作戰持續下去,就算同盟國集團在大陸戰場上不再發動戰略進攻。俄羅斯也很有可能在一年之內戰敗。

按照帝國情報局(隸屬於帝國內閣政府)提供的情報,俄羅斯已經出現了糧荒。

在去年秋天地時候。帝國陸軍與德國陸軍就掃蕩了俄羅斯主要地產糧區。導致俄羅斯在去年秋收地時候。糧食總產量降低了三分之一。而俄羅斯地糧食產量一直難以保證其國內需求。即便美國在向其提供戰略援助。也無法完全解決俄羅斯地糧食問題。

沒有糧食。不但軍隊難以發揮戰鬥力。後方地平民也難以堅持下來。

如果能夠在今年秋天之前掃蕩俄羅斯南方地產糧區。那麼在嚴寒地冬季到來之後。俄羅斯除了投降之外。將別無選擇。

也許。這正是同盟國集團決定將戰略重點放在俄羅斯南方地主要原因吧。“隨着俄羅斯戰敗。我們將面臨一個新地問題。”

其實。不用陳錦寬說。白佑彬與衛延年都知道。在俄羅斯戰敗之後。英國與西班牙就將成爲重點打擊對象。

西班牙地問題還好說。只要德軍能夠從東線戰場抽調三分之一地兵力。西班牙就將別無選擇。到時候。即便美國向西班牙派遣遠征軍。也不可能阻止西班牙向同盟國集團。或者說向德國投降。

另外,從國家利益出發,意大利很有可能協助德國進攻西班牙。

這樣一來,西班牙更沒有退路,儘快投降。才能確保其本土不遭到戰火的摧殘,也才能夠確保其在戰後的歐洲地區擁有一席之地。

因此,西班牙很有可能在俄羅斯戰敗之後,立即向德國與意大利投降。

重要的是,英國是否會在俄羅斯戰敗之後投降。

如果是,那麼英國會向誰投降?如果不是,那麼英國還能夠堅持多久?

“除非我們加強第四艦隊的兵力,不然很難確保英國會向我們投降。”衛延年聳了下肩膀,又說道,“另外。即便英國打算向我們投降,只要德國能夠從東線戰場上抽調出一部分兵力,就會首先考慮對付英國。而不是西班牙。更何況,西班牙可能會不戰而一來。我們就更加得考慮及時加強第四艦隊,搶在德國之前迫使英國投降。”

“這也是首輔的觀點。”陳錦寬嘆了口氣。說道,“按照首輔的意思。我們必須要讓英國向我們投降,而不是向德國投降。考慮到俄羅斯要在年底纔會戰敗,到時候德國也需要時間轉移兵力。所以,我們最遲都得在明年年初的時候向第四艦隊增派第三支作戰艦隊,將其規模擴大一半。另外,在此之前,我們還得在太平洋戰場上確保戰略優勢,迫使美國將新增兵力投入到太平洋戰場上來,而不是去保衛英國。”

“這麼看來,能否戰勝英國,還得看我們在太平洋戰場上的行動。”

衛延年與陳錦寬都朝白佑彬看了過來,然後都笑了起來。

接觸到二人地目光之後,白佑彬苦笑了一下,就沒再開

情況很明朗,要想達到這一目的,就必須儘快攻打夏威夷羣島。

如果能夠在年底之前佔領夏威夷羣島,就能威脅到美國本土。到時候,美國就必須得增強太平洋地區的海軍力量,以保衛其本土。即便不能在年底之前攻佔夏威夷羣島,爲了守住本土以外的最後一道防線,美軍都得加強太平洋艦隊的實力。因此,進攻鍵中的關鍵。

問題是,海軍有能力在年內發動進攻夏威夷羣島的作戰行動嗎?

在陳錦寬回來之前,白佑彬就詳細的考慮了這個問題。

比起進攻澳洲大陸的作戰行動,進攻夏威夷羣島不但顯得倉促,而且難度也大得多。不說別地,在中途島被美軍佔領之後,帝國海軍距離夏威夷羣島最近的基地是威克島。而威克島並不適合成爲前進基地,其面積太小了,能夠部署的地面部隊不會超過三個陸戰師,如果考慮後勤保障問題,那裡根本不適合部署作戰部隊。

如果作戰部隊從關島出發,其後勤補給線長達數千海里。

夏威夷羣島是美國在太平洋上防禦最嚴密的地方,僅瓦胡島的駐軍就超過了八萬,另外在相鄰的幾個島嶼上,還有超過二十萬的駐軍。即便不考慮佔領所有島嶼,僅僅以佔領珍珠港所在的瓦胡島爲最終目的,海軍都需要投入超過敵人一倍的兵力。也就是說,海軍要動員十六萬以上地作戰部隊,這大概相當於十個陸戰師。

戰役開始階段,上岸的陸戰師不得少於三個,也就是說,一次投送至少五萬兵力。

爲了投送這些兵力,至少需要五十艘大型登陸艦,另外還需要一百二十艘運輸船隻。的後勤補給,至少每天要爲其提供一萬五千噸作戰物資,也就需要出動二艘萬噸級運輸船。

在沒有佔領港口地情況下,一艘萬噸級運輸船需要三到五天才能卸下所有物資。

因此,一次需要有六到十艘運輸船靠岸卸貨。而運輸船隊往返於瓦胡島與關島之間,一趟需要至少二十天,另外在後方港口裝載貨物需要三天。由此可以算出,爲了確保陸戰隊不出現物資緊缺的情況,就得動員至少二百五十艘運輸船隻,編成至少五支運輸船隊。而爲了確保這麼多地運輸船隻,以及爲其提供護航掩護的戰艦地作戰需求,還得在關島與那霸,以及那霸與本土港口之間投入至少五百艘萬噸輪,組成十支規模相當的運輸船隊。如果考慮作戰部隊地傷亡,需要補充兵力,則需要留出大概百分之二十的運輸餘量。

也就是說,帝國海軍需要投入的運輸船隻就超過了九百艘。

集中九百艘運輸船隻不是問題,此時帝國海軍投入使用的運輸船隻已經超過了四千五百艘,而且還以每月一百五十艘的速度增長。問題是,爲了進攻澳洲大陸,至少需要在西南太平洋上投入一千八百艘運輸船隻,而隨着陸軍參戰,到時候投入的運輸船隻肯定要增加百分之五十以上。另提供援助,帝國海軍還得在相關的航線上投入一千五百艘運輸船隻。爲了獲得必要的海外資源,帝國海軍還得在其他航線上投入近千艘運輸船隻。因此,即便到了年底,帝國海軍也難以抽調出九百艘運輸船隻參加攻打夏威夷羣島的作戰行動。

除了後勤保障方面的問題之外,海軍能否奪取制海權也是個問題。

顯然,不可能讓第三艦隊參與攻打夏威夷羣島的作戰行動,第一艦隊在六月份的時候,最多獲得四艘戰列艦,到年底最多隻有八艘戰列艦,即便到明年年初,也最多隻有十二艘戰列艦。同期,美國海軍第五艦隊的戰列艦數量很有可能是四艘,八艘與十六艘。在此情況下,第一艦隊很難確保奪取夏威夷羣島的制海權。

也正是如此,白佑彬才遲遲沒有向衛延年提交第一艦隊的作戰構想。

現在,他卻不得不設法解決這個問題。

按照陳錦寬與衛延年的說法,即便不能打下夏威夷羣島,也要爭取牽制住美國海軍,爲帝國海軍在北大西洋上展開行動提供幫助。

這下,所有的重擔都落在了第一艦隊的肩上。

第25章 無路可退第19章 提前轉向第24章 見好就收第20章 盲目追擊第4章 關鍵雞肋第1章 最高榮譽第24章 再接再厲第67章 別有用心第38章 聯手絞殺第25章 無路可退第30章 爭先搶前第35章 忙中出錯第22章 唯一任務第32章 喪鐘齊鳴第11章 網開一面第1章 血戰海地第2章 艦隊改制第48章 無果之戰第32章 轉移重點第59章 漁翁得利第10章 公費旅行第47章 積重難返第41章 大夢初醒第5章 爲何自信第42章 庸人自擾第16章 兄弟感情第20章 盲目追擊第29章 勢均力敵第58章 出奇制勝第62章 運氣使然第19章 窮途末路第13章 瘋狂構想第47章 危機並存第28章 石頭落地第44章 後悔晚矣第3章 血與烈火第18章 突然襲擊第8章 海軍癌症第37章 泰山崩塌第40章 老當益壯第3章 持續推進第9章 海軍精神第1章 四兩千斤第45章 鉅艦末路第23章 主將分歧第33章 突擊部隊第47章 一波三折第31章 歌頌軍魂第27章 主動迎戰第52章 高手對決第34章 評估報告第23章 悄然返航第1章 未雨綢繆第31章 自露馬腳第10章 走馬上任第16章 三種可能第27章 英國戰敗第22章 最大擔憂第4章 戰局分析第69章 角色轉變第31章 將錯就錯第60章 無力招架第20章 不是運氣第23章 全身而退第30章 大肆殺戮第6章 全面動員第22章 載譽而歸第35章 引蛇出洞第3章 聲東擊西第20章 聯名推薦第20章 關鍵技術第1章 翹首以待第16章 三種可能第4章 時來運轉第45章 俄國戰敗第43章 默契無間第9章 戰局突變第22章 正式宣戰第31章 破交艦隊第19章 奔赴戰場第15章 繞道而行第37章 臨機應斷第17章 以攻代守第28章 特種部隊第26章 江南之行第41章 指東打西第21章 海上混戰第14章 野心膨脹第8章 速度紀錄第15章 大難不死第35章 信心崩潰第14章 局勢漸明第20章 只欠敵人第49章 趕赴戰場第15章 制信息權第57章 求勝心切第25章 主動伏擊第15章 萬變不離第44章 戰略冒險第14章 輕質原油
第25章 無路可退第19章 提前轉向第24章 見好就收第20章 盲目追擊第4章 關鍵雞肋第1章 最高榮譽第24章 再接再厲第67章 別有用心第38章 聯手絞殺第25章 無路可退第30章 爭先搶前第35章 忙中出錯第22章 唯一任務第32章 喪鐘齊鳴第11章 網開一面第1章 血戰海地第2章 艦隊改制第48章 無果之戰第32章 轉移重點第59章 漁翁得利第10章 公費旅行第47章 積重難返第41章 大夢初醒第5章 爲何自信第42章 庸人自擾第16章 兄弟感情第20章 盲目追擊第29章 勢均力敵第58章 出奇制勝第62章 運氣使然第19章 窮途末路第13章 瘋狂構想第47章 危機並存第28章 石頭落地第44章 後悔晚矣第3章 血與烈火第18章 突然襲擊第8章 海軍癌症第37章 泰山崩塌第40章 老當益壯第3章 持續推進第9章 海軍精神第1章 四兩千斤第45章 鉅艦末路第23章 主將分歧第33章 突擊部隊第47章 一波三折第31章 歌頌軍魂第27章 主動迎戰第52章 高手對決第34章 評估報告第23章 悄然返航第1章 未雨綢繆第31章 自露馬腳第10章 走馬上任第16章 三種可能第27章 英國戰敗第22章 最大擔憂第4章 戰局分析第69章 角色轉變第31章 將錯就錯第60章 無力招架第20章 不是運氣第23章 全身而退第30章 大肆殺戮第6章 全面動員第22章 載譽而歸第35章 引蛇出洞第3章 聲東擊西第20章 聯名推薦第20章 關鍵技術第1章 翹首以待第16章 三種可能第4章 時來運轉第45章 俄國戰敗第43章 默契無間第9章 戰局突變第22章 正式宣戰第31章 破交艦隊第19章 奔赴戰場第15章 繞道而行第37章 臨機應斷第17章 以攻代守第28章 特種部隊第26章 江南之行第41章 指東打西第21章 海上混戰第14章 野心膨脹第8章 速度紀錄第15章 大難不死第35章 信心崩潰第14章 局勢漸明第20章 只欠敵人第49章 趕赴戰場第15章 制信息權第57章 求勝心切第25章 主動伏擊第15章 萬變不離第44章 戰略冒險第14章 輕質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