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海軍結症

bookmark

接下來的幾天裡,只要有空閒時間,白佑彬就窩在帝國海軍司令部檔案處的機要閱覽室裡。在翻閱了大量以前連想都不敢想的絕密資料的同時,白佑彬還在這裡認識了他人生中第一個能夠稱之爲“朋友”的女性。

“少尉,今天還要青椒套飯嗎?”

擡起頭來後,一個上身着白色海軍夏常服的年輕女軍人進入了白佑彬的眼簾。她就是檔案處的一等文秘,專門負責機要閱覽室的夏紫瑤。

與大多數人印象中的不一樣,夏紫瑤絕不是五大三粗,已經有了好幾個子女的中年大媽,而是一個年芳二九的少女,或者說是“海軍之花”。在她的身上,純白色的海軍夏常服顯得格外的耀眼,不知道是裁減得好,還是她襯托得好。不說別的,及膝短裙下的一雙玉腿就足以讓海軍的大老爺們想入非非了。

五天前,當白佑彬第一次來到機要室的時候,還差點被夏紫瑤轟出去。

第二次,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白佑彬怎麼也沒有想到,這個如花似玉的姑娘竟然會主動找自己搭訕。更讓白佑彬沒有想到的是,五天的時間,他們就從陌生人變成了朋友。從嚴格的意義上講,夏紫瑤還是白佑彬在海軍司令部認識的第一個朋友。

當然,白佑彬並不知道,正是他的少尉身份勾起了夏紫瑤的好奇心。

要知道,能夠進入機要室的,至少都得是校級軍官,平常來的,幾乎都是海軍司令部各個部門的主管,負責副主管。很多軍官在海軍司令部工作了十幾年,都沒有機會進入機要室。設想一下,一個陌生的少尉軍官拿着由海軍元帥親批的證件來到機要室,並且調閱大量絕密資料,怎能不引起夏紫瑤的注意?

對於從來沒有談過戀愛的白佑彬來說,他更不可能知道,很多貫穿一生的感情都是從最初的好奇與相互吸引開始的。當然,這個時候,白佑彬的精力都放在了那些重要資料上,除了覺得夏紫瑤很漂亮,以及經常麻煩夏紫瑤幫他帶晚飯之外,白佑彬根本沒有胡思亂想,也不可能胡思亂想。

“不過,還是老規矩,我幫你帶晚飯,離開的時候,你負責打掃衛生,並且鎖上門。”夏紫瑤拿出了鑰匙,在白佑彬的面前晃了晃。“還有,不要把資料帶走,不然下次就別想讓我幫你帶飯了。”

“沒問題,難道你還不相信我嗎?”

說完,白佑彬的目光又回到了面前的文件上。

他沒有注意到,夏紫瑤在丟下鑰匙的時候,故意撥弄了一下別在胸前的領針,而且神色也有所變化,好像有點不高興一樣。

十五分鐘後,一盒冒着熱氣的套飯砸到了白佑彬的面前。

“謝謝……”

擡起頭來後,白佑彬看到的只是一個匆匆離開的背影。

這麼急,難道家裡有事?

笑了笑,白佑彬拿起了勺子,同時將文件翻到了下一頁。

如同條約簽訂之後,就有人預測的那樣,《華盛頓海軍軍備條約》只是一張紙,紙是包不住火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不但摧毀了以大明帝國爲核心的世界體系,使世界出現多極分化,還沉重的打擊了包括戰勝國在內的各主要強國。更重要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方式,讓任何一個參戰國都覺得,和平是短暫的,下一次戰爭不會離得太遠。

《華盛頓海軍軍備條約》,實際上是各強國爲了獲得喘息的機會,爲下次大戰做好準備而簽署的,具有濃烈妥協味道的限制軍備條約。

在此情況下,條約對各列強的約束力自然非常有限。

在條約到期前兩年,包括大明帝國在內,除了法國與西班牙之外,其他七個簽約國都展開了新式戰艦的基礎設計工作,並且集中力量攻克重要技術難題。比如,提高動力系統的效率,研製威力更大的火炮,改進魚雷的性能,開發新式探測技術(雷達),改進裝甲鋼的生產工藝等等。

隨着日本明確表示無意續簽,基礎研究立即進入到了實際設計階段。

也就在這個時候,帝國海軍利用每年的秘密經費,由江南造船廠、大連造船廠、崇明造船廠、湛江造船廠、武漢造船廠牽頭,聯合數十家相關企業,以及科研單位,開始了三種五級新式戰艦的設計工作。

當時,幾份相關情報促使帝國海軍加快新式戰艦的研製步伐。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帝國一共有十多個情報單位,幾乎每一個重要部門都有自己的情報單位。戰後,帝國政府推行“精兵簡政”政策,內閣十多個部門的情報單位合併爲帝國情報總局,直接向帝國首輔負責。同時,海陸兩軍的情報處降級爲情報局,規模也同時縮小了許多。

結果,“降級處分”不但沒有使海軍情報局被削弱,反而使海軍情報局變得更重要。

原因很簡單:新成立的帝國情報局沒能及時完成改組,也就無法及時投入工作。同時因爲大量的人事調動,導致外海情報網受到嚴重破壞。結果,直到六十四年(公元1932年)年底,帝國情報局才恢復了海外情報網。

在此之前,海軍情報局成了海軍情報的主要來源。

經過數年的發展,到此時,海軍情報局已經成了帝國三大情報局之一,所發揮的作用絲毫不在帝國情報局與陸軍情報局之下。

對帝國海軍產生重大影響的情報中,海軍情報局提供的佔了三分之二。

其中,最爲重要的就是與日本,美國海軍有關的幾份情報。

早在六十三年(公元1931年)的時候,海軍情報局就獲悉,日本準備在“長門”級戰列艦的基礎上設計一種排水量接近五萬噸,裝備三座九門十六英寸巨炮,裝甲防護遠遠超過了“條約性戰列艦”的新式戰列艦。

次年,海軍情報局又提供了一份新的情報,日本的新式戰列艦是重新設計的!

六十六年(公元1934年),海軍情報局再次發出警告,日本設計的新式戰列艦排水量接近六萬噸,主炮口徑提高到了十八英寸以上,且裝甲防護遠遠超過了現在的所有戰列艦,在海戰中足以消滅任何對手!

在密切監視日本的同時,帝國海軍情報局也在密切監視美國的一舉一動。

雖然相對於瘋狂的日本海軍而言,美國海軍更務實,也更加“尊重”《華盛頓海軍軍備條約》,但是美國的工業基礎更雄厚,科技實力也超過了日本。如果美國海軍需要新式戰列艦的話,研製速度肯定比日本快得多!

也就在六十六年,海軍情報局證實,美國也在暗中啓動了新式戰列艦的研製工作,其排水量在四萬噸到四萬五千噸之間,至少裝備九門十六英寸主炮,速度不會低於二十七節,裝甲防護肯定比“條約性戰列艦”好得多。

速度達到二十七節以上的戰列艦!

“快速戰列艦”的概念就此出現。同時,帝國海軍也如芒在背。即便不考慮瘋狂的日本海軍,如果美國開工建造新式戰列艦,帝國海軍絕不能落後!

就是在這一背景下,帝國海軍新式戰列艦的研製工作上馬了。

初期,因爲情報混亂,加上針對性不夠強,江南造船廠提交的幾份設計規劃都沒有得到海軍的認可。說白了,當時帝國海軍也不知道該把誰當作主要敵人。

從地理位置上看,日本是帝國的首要敵人。

問題是,日本算老幾?如果沒有其他國家幫忙,就算日本能夠造出幾艘“變態”戰列艦,也將在半年到一年之內戰敗。到時候,帝國需要面對的不是日本,而是大洋彼岸的美國。因此,美國纔是帝國的頭號敵人。

幾百年前,帝國海軍不需要考慮針對性,畢竟當時帝國海軍縱橫全球,罕遇對手。

現在卻不一樣了,包括大明帝國在內,任何一支海軍的任何一級戰艦在提出設計規劃之前都要有明確的針對性,這樣才能確定各項性能指標,從而確定詳細設計方案。

結果,兩年間,江南造船廠的設計規劃一改再改,最終也沒有改出個名堂來。

到現在,帝國海軍新式戰列艦的設計還沒有完成。只不過,情況也有了巨大變化。

《華盛頓海軍軍備條約》作廢之後,帝國的艦船工程師不再需要考慮條約的限制,可以在現有技術條件下,儘量提高戰艦的性能。

問題是,帝國海軍仍然沒有明確的性能指標!

五天下來,閱讀了大量絕密文件之後,白佑彬有了清楚的認識。

帝國海軍的問題不在外界,而在自身。說白了,針對性的選擇,就是帝國海軍兩支最強大的艦隊之間的競爭。

按照東洋艦隊的觀點,日本是帝國的首要敵人,如果不能迅速擊敗日本,帝國將再次陷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窘境,結局將非常悲慘。

按照南洋艦隊的觀點,日本根本沒有資格做帝國的對手,而且戰爭爆發後,美國也不會隔岸觀火。到時候,如果不能打垮美國的太平洋艦隊,帝國就算擊敗了日本,也會敗在美國的手裡,從而輸掉戰爭。

問題是,不管是東洋艦隊,還是南洋艦隊,最高使命都是捍衛帝國的利益!

合上文件後,套飯已經涼了,白佑彬也沒有多少胃口。

在學院的四年間,白佑彬相信,帝國海軍能夠屹立數百年而不倒,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在物質上靠的是帝國的強大實力,精神上靠的則是海軍的團結與堅韌。

現在,白佑彬卻不得不相信,帝國海軍並不團結。

至少,帝國海軍不像外人所認識的那樣,是一塊敲不爛的鋼板!

****

新書衝榜,求推薦票!

第2章 神秘教授第45章 直搗龍潭第35章 命運之手第20章 偷天換日第4章 海軍准尉第61章 以多打少第9章 關鍵失誤第31章 搶先開火第50章 緊急維修第46章 進退兩難第67章 別有用心第29章 痛殲逃敵第38章 全速出擊第2章 兩手準備第6章 一錘定音第2章 正面缺失第43章 新貌舊顏第17章 禍福相依第1章 掐敵咽喉第25章 噩運戰艦第39章 情勢不明第5章 陰差陽錯第49章 毫無懸念第21章 意外連連第53章 慘遭重擊第44章 冒牌主力第5章 守株待兔第21章 最新敵情第21章 敵後包抄第29章 痛殲逃敵第7章 慘重損失第54章 潛入戰場第16章 困難重重第10章 戰術優勢第51章 指揮換人第40章 舊貌新顏第14章 羣策羣力第2章 正面缺失第27章 臨時變陣第1章 喜憂並存第53章 慘遭重擊第31章 自露馬腳第23章 乖僻將領第22章 海陸對轟第46章 利益衝突第38章 聯手絞殺第20章 盲目追擊第16章 談判之門第6章 主動挑釁第24章 關鍵情報第32章 危險機會第33章 創造機會第26章 意料之中第19章 實戰練兵第21章 絕殺敵酋第26章 骨牌效應第26章 當局者迷第16章 兄弟感情第6章 先海後陸第1章 翹首以待第49章 毫無懸念第12章 繞來繞去第18章 打與不打第26章 蹲點守候第22章 最大擔憂第5章 戰爭預言第16章 兄弟感情第21章 海軍結症第25章 摸黑前進第30章 實力爲證第14章 秘密動員第23章 響亮耳光第4章 歸隊報道第6章 談婚論嫁第18章 怒海追蹤第21章 當機立斷第45章 俄國戰敗第20章 偶然相遇第18章 強敵將至第3章 致命絕殺第24章 關鍵情報第19章 實戰練兵第20章 炮擊樂章第25章 最後起航第3章 持續推進第26章 背水一戰第37章 戰雲密佈第22章 除惡務盡第12章 質的飛躍第6章 帝國首輔第4章 小拿破倫第26章 初試身手第4章 將官培訓第13章 奇思妙想第47章 僥倖歸來第48章 無果之戰第35章 忙中出錯第43章 無果而終第45章 俄國戰敗第7章 西歐劇變
第2章 神秘教授第45章 直搗龍潭第35章 命運之手第20章 偷天換日第4章 海軍准尉第61章 以多打少第9章 關鍵失誤第31章 搶先開火第50章 緊急維修第46章 進退兩難第67章 別有用心第29章 痛殲逃敵第38章 全速出擊第2章 兩手準備第6章 一錘定音第2章 正面缺失第43章 新貌舊顏第17章 禍福相依第1章 掐敵咽喉第25章 噩運戰艦第39章 情勢不明第5章 陰差陽錯第49章 毫無懸念第21章 意外連連第53章 慘遭重擊第44章 冒牌主力第5章 守株待兔第21章 最新敵情第21章 敵後包抄第29章 痛殲逃敵第7章 慘重損失第54章 潛入戰場第16章 困難重重第10章 戰術優勢第51章 指揮換人第40章 舊貌新顏第14章 羣策羣力第2章 正面缺失第27章 臨時變陣第1章 喜憂並存第53章 慘遭重擊第31章 自露馬腳第23章 乖僻將領第22章 海陸對轟第46章 利益衝突第38章 聯手絞殺第20章 盲目追擊第16章 談判之門第6章 主動挑釁第24章 關鍵情報第32章 危險機會第33章 創造機會第26章 意料之中第19章 實戰練兵第21章 絕殺敵酋第26章 骨牌效應第26章 當局者迷第16章 兄弟感情第6章 先海後陸第1章 翹首以待第49章 毫無懸念第12章 繞來繞去第18章 打與不打第26章 蹲點守候第22章 最大擔憂第5章 戰爭預言第16章 兄弟感情第21章 海軍結症第25章 摸黑前進第30章 實力爲證第14章 秘密動員第23章 響亮耳光第4章 歸隊報道第6章 談婚論嫁第18章 怒海追蹤第21章 當機立斷第45章 俄國戰敗第20章 偶然相遇第18章 強敵將至第3章 致命絕殺第24章 關鍵情報第19章 實戰練兵第20章 炮擊樂章第25章 最後起航第3章 持續推進第26章 背水一戰第37章 戰雲密佈第22章 除惡務盡第12章 質的飛躍第6章 帝國首輔第4章 小拿破倫第26章 初試身手第4章 將官培訓第13章 奇思妙想第47章 僥倖歸來第48章 無果之戰第35章 忙中出錯第43章 無果而終第45章 俄國戰敗第7章 西歐劇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