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當頭棒喝

bookmark

距離太遠了,加上四艘“省”級戰列艦已經開始加速轉向,美軍的炮擊沒有任何威脅。

只是,戰場上的變化再次超出了白佑彬的預料。

不但第51艦隊趕了過來,就連之前在南面徘徊的美軍第31艦隊也趕了過來。

剛到九日凌晨,“遼省”號就發來消息,美軍第31艦隊出現在了英國太平洋艦隊的前方,其三艘戰列艦已經排好了隊列。

收到這一消息之後,白佑彬是既驚訝,又驚喜。

讓他感到驚訝的是,威利斯?李竟然在自身都難以保全的情況下冒險前來拯救蒂裡特。要知道,如果在一年前遇到同樣的情況,任何一名美軍艦隊指揮官都會選擇撤退。別說一年前,就在幾個月之前,美軍就在北大西洋戰場上多次拋下了英國戰友。

讓他感到驚喜的是,既然美軍第31艦隊不選擇逃跑,就只有死路一條。

雖然鄭恩博率領的艦隊還沒有到達戰場,但是隻要第11艦隊堅持一陣,就可能能夠如願以償的獲得一次決定性的勝利。

這次,白佑彬沒有等多久。

零點十分不到,鄭恩博就發來電報,由他指揮的五艘快速戰列艦已經趕到,並且在戰場東南面向美軍第31艦隊開火。

其實,在收到電報之前,白佑彬就已經看到了東南方向上出現的微弱閃光。

第31艦隊仍然在向東北方向航行。而美英艦隊在向南面航行。交戰距離正在迅速縮短。在五打五地情況下。鄭恩博有足夠地把握幹掉對手。

想到這。白佑彬立即調整了交戰安排。

第11-1主力編隊裡地四艘戰列艦全部將炮口轉向了左舷方向。瞄準了二萬七千米外地美軍第51艦隊裡地四艘“衣阿華”級戰列艦。

零點十四分。四艘“省”級戰列艦地主炮再次發出了怒吼。

當然。四艘戰列艦上地炮手沒有犯錯誤。全都選擇了專門用來對付美軍快速戰列艦。特別是“衣阿華”級戰列艦地複合穿甲彈。

恐怕。斯普魯恩斯也沒有料到第11艦隊會這麼快就調整戰術吧。

對美軍的四艘“衣阿華”級戰列艦來說,二萬七千米地交戰距離確實太遠了一點。在這個距離上,如果對付的是“皇帝”級戰列艦,或者“皇帝”級乙型戰列艦。其十六英寸重型穿甲彈還有一點威脅,而在對付“省”級戰列艦的時候,只有將交戰距離縮短到二萬米左右,纔有足夠的威脅。只要超過二萬五千米,就完全沒有作用了。

相反。即便在二萬七千米地距離上,四百毫米複合穿甲彈對“衣阿華”級戰列艦仍然有足夠巨大的威脅,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機會穿透“衣阿華”級戰列艦的水平裝甲(主要看命中部位的裝甲厚度)。

當然,此時雙方都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命中率。

不管是否降低航速,在二萬七千米地交戰距離上,命中率都不會高到哪裡去。

結果。在第11艦隊與第5艦隊交火的時候,鄭恩博指揮的第31艦隊。以及美英艦隊成爲了戰場上的主角。

可以說,鄭恩博率領的第3艦隊的出現。不但吹滅了蒂裡特心裡剛剛冒起來的一線希望,還讓威利斯?李爲幾分鐘前做出地決定感到後悔。如果他早知道第31艦隊就在附近。恐怕打死他都不會去救援英國太平洋艦隊。

問題是,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後悔藥賣。

爲了悄悄靠近美英艦隊。鄭恩博不但選擇了一條比較偏的航向,還在收到白佑彬地命令,提高航行速度的時候就開始實施電子干擾。

可悲地是,美英艦隊裡所有戰艦上配備的都是老型號地雷達。

如果當時美英艦隊裡有一部提供給“衣阿華”級的MK32型雷達,恐怕早就發現了偷偷逼近地第31艦隊,不至於在遭到突然襲擊的時候連對手在哪都不知道。

也正是因爲鄭恩博早就知道美軍老式戰列艦上裝備的是舊型號的雷達,所以他纔敢於等到距離縮短到二萬米之後,才下達了開火的命令。

五艘戰列艦首先集中炮火轟擊了位於最前面的“馬里蘭”號戰列艦。

該艦與“科羅拉多”號是美軍第三艦隊中,除了快速戰列艦之外最爲強大的戰艦,其配備的十六英寸艦炮的威力不容小看。最重要的是,在過去幾年之中,鄭恩博曾經有好幾次機會擊沉“馬里蘭”號,最終都爲了照顧整體戰局而使其逃脫。還有一點,“馬里蘭”號是美軍第31艦隊的旗艦。

當然,在開火的時候,鄭恩博只知道那是一艘“科羅拉多”級戰列艦,而無法判斷出其究竟是“馬里蘭”號,還是“科羅拉多”號。只是以鄭恩博對威利斯?李的瞭解,覺得排在最前面的很有可能是旗艦,而不會是“科羅拉多”號。

與白佑彬採取的戰術一樣,一開始,五艘快速戰列艦就進行了五輪急促射擊。

不同的是,五艘戰列艦上的炮手選擇的都是複合穿甲彈,而不是重型穿甲彈。炮手做出這一選擇的原因有二個。一是“科羅拉多”級在進行了第三次現代化改進之後,其水平裝甲的厚度由一百七十八毫米提高到了二百二十八毫米,且有足夠的情報證明,美軍爲其提供了高強度裝甲鋼。二是第31艦隊還是第一次在實戰中使用複合穿甲彈,炮手只知道這種炮彈的威力非常大,卻不清楚到底有多大。

五艘戰列艦。五輪齊射,一共投擲了二百二十五枚炮彈。

即便命中率只有百分之一,也至少有二枚穿甲彈擊中目標。而在二萬米的交戰距離上,加上早已測算出了炮擊參數,而第3艦隊地官兵素質絕不在第11艦隊之下,畢竟大部分官兵都有二年,甚至三年的服役經歷,且長期在西南太平洋上與美軍艦隊廝殺。早就習慣了各種各樣的戰鬥。

只要正常發揮,在此情況下,命中率不會低於百分之三。

實際上,這五輪齊射的命中率接近百分之四點九。一共有十一枚穿甲彈擊中了美軍第31艦隊的領艦,也就是“馬里蘭”號戰列艦。

當時,瞭望員觀察到的,在擊中之後發生爆炸的穿甲彈就有十枚之多。

毫無疑問,這絕對是災難性的打擊。

十一枚穿甲彈中。有八枚落在了其左側前半截艦體上,其中至少有六枚穿甲彈擊穿了裝甲,在艦體內爆炸。另外三枚穿甲彈落在了艦體後半段,且全都擊穿了其水平裝甲,其中至少有一枚穿甲彈在二根菸囪之間地艦體內,也就是動力艙附近爆炸。

也許,這艘戰艦上最幸運的就是美軍第31艦隊的指揮官了。

在第一枚穿甲彈落下來之前。威利斯?李就被旁邊的參謀軍官推倒在了甲板上,因此當彈片橫掃了幾乎整個司令艦橋地時候。威利斯?李竟然毫髮無損。當損管隊員與醫療人員趕過來的時候,司令艦橋內的二十多名參謀軍官幾乎全部陣亡!

當然。留給威利斯?李的選擇只有一個:立即離開遭到重創的旗艦。

最終,“馬里蘭”號因爲艦體前端嚴重進水。在艦長下令向艦尾右側艙室注水,以恢復平衡之前。該艦地首傾角度已經超過了七度,艦尾的四具螺旋槳全都露出了水面。

可以說,縱傾對戰艦造成的威脅比橫傾大得多。

在艦尾被擡離水面之後,尾部的浮力降低了很多,而戰列艦的中心一般在集中心點的前方,所以艦尾擡起來之後,力矩的長度更大。當上萬噸地重量都壓在了艦體的縱向承力結構上地時候,再堅固的艦體都會出問題。

更嚴重地是,“馬里蘭”號的設計標準排水量只有三萬二千多噸,滿載排水量不到三萬四千噸,其艦體結構強度就是按照這一標準(加上一定地亢餘度)制訂的。而在接受了三次現代化改進之後,其標準排水量超過了三萬五千噸,滿載排水量更是超過了四萬噸,增加了近百分之二十。

戰艦地結構亢餘強度一般只有百分之十五!

因此,對“馬里蘭”號來說,如果首傾角度過大,結果將是災難性的。

零點二十一分,也就在威利斯?李離開之後大概七分鐘,“馬里蘭”號在首傾超過十二度,艦首幾乎全部埋入海中的情況下,從位於後艦橋前方的第一百八十四號龍骨處斷裂,隨之艦尾就砸在了海面上。

僅僅十分鐘之後,這艘重量超過了四萬噸的戰艦就從海面上消失了。

顯然,“馬里蘭”號的結局不比“決心”號好多少。從中彈開始,到最終沉沒,前後不到十五分鐘。

當然,感到震驚的不僅僅有正搭乘汽艇前往最近的輕巡洋艦的威利斯?李。

就連鄭恩博也驚得張大了嘴巴,有點不敢相信的看着“馬里蘭”號沉沒的地點。

要知道,在此之前,“馬里蘭”號多此被重創,都堅持了過來,沒有戰沉。這次,僅僅只用了五輪齊射就將其擊沉,這肯定不是運氣。

當然,受到鼓舞最大的還是第31艦隊裡的炮手。

複合穿甲彈的威力已經得到了證實,別說對付“科羅拉多”級,這種防護最爲強悍的前條約型戰列艦,即便是對付美軍最新銳的快速戰列艦,也肯定是遊刃有餘。

戰鬥並沒有就此結束,隨着“馬里蘭”號戰沉,第31艦隊士氣高漲,而等待着美英聯合艦隊的肯定是更爲沉痛的打擊。

第11章 百密一疏第3章 血與烈火第33章 積極配合第20章 只欠敵人第17章 無畏雷擊第9章 殘酷現狀第38章 聯手絞殺第55章 殲滅戰鬥第22章 炮轟港口第30章 大肆殺戮第36章 原形畢露第8章 分秒必爭第26章 江南之行第33章 糧食危機第32章 小打小鬧第22章 西拆東補第9章 完美計劃第29章 最後通牒第30章 中立法案第32章 小打小鬧第8章 變化因素第33章 絕望之旅第4章 時來運轉第24章 再接再厲第43章 無果而終第21章 最新敵情第24章 東洋南洋第25章 摸黑前進第6章 遙感戰鬥第3章 軍事技術第3章 人事調整第26章 初試身手第39章 偵察前哨第29章 節外生枝第20章 盲目追擊第14章 實彈測試第4章 戰局分析第39章 巨蟒吞象第7章 將領素質第7章 一觸即發第43章 猜疑連連第18章 突然襲擊第五捲回 天夢滅第五捲回天夢滅第17章 以攻代守第38章 護航行動第31章 意外驚喜第33章 積極配合第12章 友誼鉅艦第6章 事故調查第9章 遭遇之戰第1章 翹首以待第45章 戰艦代溝第30章 實力爲證第16章 時機成熟第67章 全殲死敵第47章 解開心結第24章 見好就收第36章 一石千浪第28章 石頭落地第35章 迴天魚雷第32章 喪鐘齊鳴第45章 鉅艦末路第68章 疑惑不解第8章 上帝之手第25章 兩害相權第27章 信心決心第29章 開胃小菜第27章 紛紛擾擾第2章 文化割裂第15章 真真假假第21章 仁者無敵第70章 名將獻禮第18章 突然襲擊第30章 瘋狂滅亡第19章 窮途末路第19章 不爲所動第39章 美國投降第34章 輕重對決第1章 專業旗艦第28章 受降儀式第40章 老當益壯第6章 主動挑釁第16章 三種可能第7章 一觸即發第43章 打打跑跑第2章 文化割裂第11章 最後考覈第22章 最大擔憂第30章 爭先搶前第45章 臨終遺贈第19章 料敵如神第2章 步步緊逼第14章 各打各的第50章 傷痕累累第22章 主力戰線第26章 江南之行第3章 聲東擊西第67章 別有用心第16章 歪打正着第18章 一意孤行
第11章 百密一疏第3章 血與烈火第33章 積極配合第20章 只欠敵人第17章 無畏雷擊第9章 殘酷現狀第38章 聯手絞殺第55章 殲滅戰鬥第22章 炮轟港口第30章 大肆殺戮第36章 原形畢露第8章 分秒必爭第26章 江南之行第33章 糧食危機第32章 小打小鬧第22章 西拆東補第9章 完美計劃第29章 最後通牒第30章 中立法案第32章 小打小鬧第8章 變化因素第33章 絕望之旅第4章 時來運轉第24章 再接再厲第43章 無果而終第21章 最新敵情第24章 東洋南洋第25章 摸黑前進第6章 遙感戰鬥第3章 軍事技術第3章 人事調整第26章 初試身手第39章 偵察前哨第29章 節外生枝第20章 盲目追擊第14章 實彈測試第4章 戰局分析第39章 巨蟒吞象第7章 將領素質第7章 一觸即發第43章 猜疑連連第18章 突然襲擊第五捲回 天夢滅第五捲回天夢滅第17章 以攻代守第38章 護航行動第31章 意外驚喜第33章 積極配合第12章 友誼鉅艦第6章 事故調查第9章 遭遇之戰第1章 翹首以待第45章 戰艦代溝第30章 實力爲證第16章 時機成熟第67章 全殲死敵第47章 解開心結第24章 見好就收第36章 一石千浪第28章 石頭落地第35章 迴天魚雷第32章 喪鐘齊鳴第45章 鉅艦末路第68章 疑惑不解第8章 上帝之手第25章 兩害相權第27章 信心決心第29章 開胃小菜第27章 紛紛擾擾第2章 文化割裂第15章 真真假假第21章 仁者無敵第70章 名將獻禮第18章 突然襲擊第30章 瘋狂滅亡第19章 窮途末路第19章 不爲所動第39章 美國投降第34章 輕重對決第1章 專業旗艦第28章 受降儀式第40章 老當益壯第6章 主動挑釁第16章 三種可能第7章 一觸即發第43章 打打跑跑第2章 文化割裂第11章 最後考覈第22章 最大擔憂第30章 爭先搶前第45章 臨終遺贈第19章 料敵如神第2章 步步緊逼第14章 各打各的第50章 傷痕累累第22章 主力戰線第26章 江南之行第3章 聲東擊西第67章 別有用心第16章 歪打正着第18章 一意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