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生死抉擇

自荊襄之戰大勝後,黃忠便與關平一起駐守在堵陽城。

地接荊豫,南北有伏牛山扶余山之險。

控守兩州,道狹處四十餘里,北上南下皆爲必爭之地。

黃忠與關平來時,此處僅有一座堵陽小縣,根本不足以控扼道路以御曹賊。

對此黃忠這個本地人倒也清楚,但畢竟荊豫兩州相爭的情況少之又少,自不用在此置關。

而且對荊州來說,無論是襄樊還是江陵江夏,都要比堵陽險要很多。

但如今情況又自不相同,於是去歲在清掃此處的曹軍之後,關平黃忠二人便效仿關羽在江陵那般。

一邊出兵抵禦曹兵,一邊修築新城以藏輜重,以守勁敵。

“曹軍又要有大動作了。”

堵陽城牆的新土顏色還相當明顯,黃忠站在上面臉色略有些凝重。

斥候回守以合軍團調動,防線回縮避免走漏風聲,沉默愈久則令人愈發不安。

直至時間將近九月的一天清晨,這份沉默才被黃忠麾下的斥候打破:

“黃將軍,曹軍!”

這個蔣公琰的表弟並非誇誇其談之輩,入黃忠麾下先後戰襄陽平新野,表現皆可圈可點。

身處曹劉相爭第一線,且兩人都算得上宿將,對這般情況自是再明白不過。

關平在旁邊一言不發,只是微微頷首。

“賊軍羞惱兵圍堵陽,則可據守而待以應雲長將軍,賊軍不顧直奔宛城,則可銜尾而擊,以疲賊軍心。”

至堵陽之後更是對城防頗有見地,爲關平所稱讚。

黃忠與關平急忙登城眺望,不由得一起倒抽一口清晨的涼氣。

即便一年多以來曹軍連敗難覓勝績,但如今肉眼所見之景便清清楚楚讓黃忠關平二人知曉,何謂後世所說的“一礦打九礦”。

“劉敏好膽色!”黃忠毫不掩飾面上的欣賞之色。

只是從七月起,豫州方向的曹軍便沉默了下來,黃忠本來會日日挎弓縱馬出城追擊,如今已閒了許久了。

曹軍勢大使得衆人皆面色凜然,但依舊有人怡然不懼,出陣請戰。

這段時間兩人在堵陽的協守還算愉快,關平專於練兵築城,黃忠負責守城追擊,老少相合,堵陽至今依然算得上穩如泰山。

“將軍,如今賊軍結衆而行必驕矜,不若出城擊之。”

曹軍自東鋪天蓋地而來,宛如拍岸之驚濤呼嘯而來,一眼望不到邊。

此時所提出擊之策也並非無的放矢,蓋因堵陽之穩固,也賴關雲長擁重兵駐紮後方的博望縣,兩城一體成守望相助之態。

而劉敏的建議也算恰如其分,曹軍管堵陽那便與關雲長將軍裡應外合,曹軍不管堵陽那便銜尾襲擾,再與關雲長將軍裡應外合。

只是讓劉敏失望的是,黃忠在誇過他之後便毫不猶豫親自率騎兵出城,遊弋着貼近曹軍出手襲擾。

“那便是黃忠?”眼見那領頭的白鬚將領每次拉弓,陣營中必有曹軍翻倒,夏侯淵噝了一聲,將腦袋壓低後與左右詢問。

這支騎兵人數並不多但皆能馬上開弓,且進退間還總能與曹軍保持一個微妙的距離,曹軍斥候出陣驅趕被紛紛射翻在地,士卒相圍動作緩慢又必然撲空,一時間夏侯淵竟有焦頭爛額之感,與之相伴的莫名還有一點委屈:

此次經堵陽襲宛城的曹軍足足有六部,緣何這黃忠獨獨撞上了他所在的一部?

而盯着黃忠,夏侯淵心底浮現的便是張飛所說的“送人頭”三個字。

雖心有不服,但看着那黃忠勁弓所向皆退避,再想想樂進樂文謙之死,夏侯淵便老老實實再度壓低了身子。

勁弓雖利,鋒矢有限,且黃忠之遊騎終歸數少,在夏侯淵頻頻調動兵馬結陣相逼併以長弓掠陣之後,最終方纔將黃忠這支遊騎逼退回堵陽。

鬆了一口氣之後,夏侯淵再次眺望了一眼堵陽,隨即率兵毫不猶豫繼續向西往宛城方向而去。

這老將勇猛異常,同樣是六旬左右,如今他三石之弓尚且難開,這黃忠還能策馬拉弓,應弦而斃敵,那樂文謙死的不冤!

出軍前此路的統帥曹仁曾提議由夏侯淵率一部兵馬圍堵陽,但被夏侯淵毫不猶豫的拒絕了。

與其獨自領軍面對這黃忠和關羽之子關平,他寧可屈身爲曹仁的部將去對陣那兇威赫赫的關羽!

孰重孰輕,夏侯淵還是分得清的。

如今眼看着堵陽被拋在身後,夏侯淵只想大笑一聲,他感覺張飛戲言的那“送人頭”三字,離他已是愈來愈遠了。

重新退回堵陽城內,黃忠衣甲未卸便重新登城,站在高處也將曹軍動向盡收眼底。

如濤浪一般席捲而來的曹軍毫不停歇,往堵陽城後的方向徐徐而去,顯然並不打算在堵陽身上耗費時間,而是欲直接去尋雲長將軍對陣。

但曹軍顯然也並不打算就放堵陽城的守軍威脅後路:

幾十架怪模怪樣的軍械被曹軍花費大力氣推到了堵陽城下,一羣曹軍士卒開始忙前忙後的調試。

這般陣仗頓時讓黃忠關平兩人有點緊張——也難怪兩人緊張,畢竟如今若論工學軍械之威力,劉備麾下的將領可能都再清楚不過了。

如今就連雷緒這樣在大後方維護治安的,閒暇飲酒時都能拽兩句“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來誇讚諸葛軍師和黃夫人的工學造物。

但很快,調試完畢的曹軍兵械便打消了兩人心底的緊張。

一塊一尺左右的石頭,經過十幾人合力拉動那軍械後被高高拋起,最終撞在堵陽的城牆腰線上,留下了一個淺淺的印子。

對面負責圍困堵陽的曹軍頓時爆發了熱烈的歡呼聲,讓黃忠頓時有些沉默:

不說將石彈拋入城中了,你哪怕在城牆上砸個凹坑出來呢……

關平語氣有點不確定道:

“此物……莫非便是那敗了袁本初的霹靂車?”

公安縣工學興起後,諸葛軍師與黃夫人自然也有尋各種軍械嘗試仿製拆解,其中便有官渡之戰所用的霹靂車,因此也爲關平所知。

只是如今一見,反而有大失所望之感。

而黃忠的應對就更加簡單了:

“上強弩!”

第728章 富饒西方334.第334章 排隊槍斃232.第232章 二鳳和丈育第515章 金匱之盟120.第120章 曹劉第29章 科技樹第688章 恰逢好時第664章 不差錢的辛憲英393.第392章 氣候週轉與紅丸第643章 理學興衰第674章 妙才何時歸第477章 載歲祭年190.第190章 不夜長安第512章 進擊的車神132.第132章 破滅的三興之火第592章 大炮開兮第807章 名臣作傳第17章 娶媳婦二十三事145.第145章 魏延之死第104章 國寶與國史第792章 真收那兩百金第695章 關鍵人物第743章 寧有種乎第637章 打光就打光第662章 他說的好有道理第796章 你每自做第812章 實非帝才第656章 大豬蹄子錦衣衛第720章 相似三君117.第117章 輕重緩急第721章 知命非命131.第131章 貞觀上將第778章 上行下效第499章 煤炭抗寒155.第155章 一騎當千第419章 升級咯第433章 改換門庭 依法治唐366.第365章 誰識天下英雄第651章 何以當歸第654章 洪武大典375.第374章 八百里秦川盡安第97章 協同作戰第785章第442章 衆愛卿爲何發綠?146.第146章 臥龍張議潮173.第173章 妃子笑第568章 御批敕牒第664章 不差錢的辛憲英第103章 白羆通好第595章 錙銖必較伶俐人387.第386章 太平道第600章 合算不合算第684章 丞相,時代變了第409章 我們之間有可喜的厚障壁了第630章 南北之爭369.第368章 喚我徵東將軍216.第216章 鬱標川神將356.第355章 擊砲第403章 百萬曹公第514章 雍熙北伐第631章 清脆巴掌第762章 稱兄道弟第721章 知命非命194.第194章 世代努力與十年苦讀第416章 東有舊人慾相見119.第119章 兵進益州179.第179章 三尺之劍第776章 當唐高祖第549章 搜山檢海求和第783章 創業黃金期第566章 制詔第404章 爐渣的另一種用法第516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290.第290章 來將可留姓名265.第265章 荊州北上第704章 得罪完了第437章 又是玄武門第474章 長安有二怪第54章 甘露殿看客第10章 三姓家奴第783章 創業黃金期255.第255章 留在人間397.第396章 自斬命脈第10章 三姓家奴第74章 朽木254.第254章 味同嚼蠟的軍神285.第285章 巨唐緩步364.第363章 兩州四地皆死戰276.第276章 滅國如喝水189.第189章 玄奘321.第321章 唐失朝鮮第731章 雙帝同輝第555章 父愛如山第590章 抗金奇俠第410章 你一直在笑根本沒停過第638章 知易行難第422章 各自的戰場第677章 最簡單的打法第587章 五七對開267.第267章 閻行
第728章 富饒西方334.第334章 排隊槍斃232.第232章 二鳳和丈育第515章 金匱之盟120.第120章 曹劉第29章 科技樹第688章 恰逢好時第664章 不差錢的辛憲英393.第392章 氣候週轉與紅丸第643章 理學興衰第674章 妙才何時歸第477章 載歲祭年190.第190章 不夜長安第512章 進擊的車神132.第132章 破滅的三興之火第592章 大炮開兮第807章 名臣作傳第17章 娶媳婦二十三事145.第145章 魏延之死第104章 國寶與國史第792章 真收那兩百金第695章 關鍵人物第743章 寧有種乎第637章 打光就打光第662章 他說的好有道理第796章 你每自做第812章 實非帝才第656章 大豬蹄子錦衣衛第720章 相似三君117.第117章 輕重緩急第721章 知命非命131.第131章 貞觀上將第778章 上行下效第499章 煤炭抗寒155.第155章 一騎當千第419章 升級咯第433章 改換門庭 依法治唐366.第365章 誰識天下英雄第651章 何以當歸第654章 洪武大典375.第374章 八百里秦川盡安第97章 協同作戰第785章第442章 衆愛卿爲何發綠?146.第146章 臥龍張議潮173.第173章 妃子笑第568章 御批敕牒第664章 不差錢的辛憲英第103章 白羆通好第595章 錙銖必較伶俐人387.第386章 太平道第600章 合算不合算第684章 丞相,時代變了第409章 我們之間有可喜的厚障壁了第630章 南北之爭369.第368章 喚我徵東將軍216.第216章 鬱標川神將356.第355章 擊砲第403章 百萬曹公第514章 雍熙北伐第631章 清脆巴掌第762章 稱兄道弟第721章 知命非命194.第194章 世代努力與十年苦讀第416章 東有舊人慾相見119.第119章 兵進益州179.第179章 三尺之劍第776章 當唐高祖第549章 搜山檢海求和第783章 創業黃金期第566章 制詔第404章 爐渣的另一種用法第516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290.第290章 來將可留姓名265.第265章 荊州北上第704章 得罪完了第437章 又是玄武門第474章 長安有二怪第54章 甘露殿看客第10章 三姓家奴第783章 創業黃金期255.第255章 留在人間397.第396章 自斬命脈第10章 三姓家奴第74章 朽木254.第254章 味同嚼蠟的軍神285.第285章 巨唐緩步364.第363章 兩州四地皆死戰276.第276章 滅國如喝水189.第189章 玄奘321.第321章 唐失朝鮮第731章 雙帝同輝第555章 父愛如山第590章 抗金奇俠第410章 你一直在笑根本沒停過第638章 知易行難第422章 各自的戰場第677章 最簡單的打法第587章 五七對開267.第267章 閻行